我是石頭。
一個85後,酷愛解讀《天道》與《天幕紅塵》。
每日一更,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
《天道》解析,全網首發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天道》解析的文章分了三個平臺發。
在頭條的文章裡經常會收到一些粉絲的留言,而有一些經常出現的留言,幾乎都有著同一個意思。
"這只是一本小說,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你把這本書看複雜了。"
看到這樣的話,不由得想起曾經師父在教導佛法時,說過的一些道理。
你的心裝著什麼,你才能看到什麼。
由此,無比感恩師父當時曾經給我留過這麼一句話。
解惑了我當下的煩惱。
1
元英不是個執著出人頭地的人
這句話不是我認為的,這句話是韓楚風說的。
從韓楚峰對小丹說的這樣一些話裡面,我們可以模糊地看到丁元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是打開現在所能搜索到的《天道》解析相關的文章。讀過之後,會得出一個綜合結論。
「丁元英是高人」
可是基於這種認識,反而會把我們帶入思維的陷阱裡面去。
韓楚風是丁元英第一個能想到借錢的人。
之前我也認為丁元英已經窮到賣唱片了,為什麼不開口找人借錢?
但在某天我突然看到這樣一條留言。
「很多人神化丁元英是因為他不活在那樣的階層,不接觸那樣的群體,更不認識那樣的人,接觸不到那樣的交際圈子,不明了那個圈子的文化。
可是當你到了那樣的圈子,站在那個位置,你會認為這種人遍地皆是也並沒有什麼稀奇的了。」
那句話是老實話。
以我們的能力,以我們的社會階層,我們根本接觸不到這種圈子。
什麼樣的社會階層圈子,打一個賭,可以把價值100多萬的寶馬車送給朋友。
或許這才是我們所認知的障礙地方。
我們所理解的不執著出人頭地,是不搞事業,不賺大錢,不買房子不買車。
可能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出人頭地的最高境界了。
但我認為韓楚峰所謂的,不執著出人頭地的意思並不是這個。
2
買個房子,也許就這麼無聲無息過下去了
因為思維認知的不同,從最初對《天道》的那些心得理解,到現在的又開始逐漸在推翻。
逐漸在發現,又在重新審視《天道》的境界。
像最初接觸佛法的時候,更多的心態是一種懷疑,存疑,認為這樣的法語,對我的人生的價值意義在什麼地方,當時我始終認為這些道理太老套,太落伍了,甚至說是迂腐的。
可是隨著對道理更加深入的體悟,對戒律的嚴持,才真正地體會到了佛法的奧妙。
深感慚愧。
真理是橫跨時間的。
從最初開始寫《天道》,自認為對《天道》頗有心得。
但現在將近50萬的文字寫下來之後,才發現我對《天道》的理解還是停留在一個很膚淺的層面。
這本書從出世之後就被奉為神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時看到這樣的問題,便會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如若以弱勢文化的認知,不論樹立什麼為經典,都不會成為流行品種。
因為文化決定了他的階層,層次與影響力。#天道#
<內容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