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禁忌知多少?下面這些事情一定不能做!

2021-01-14 國學文化精選



農曆五月初五即端午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當年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在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不已,為了不讓屈原的身軀被海裡的魚類吃掉,人們在江中撒雄黃酒,投飯糰或雞蛋等物,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粽子。

 

端午節,與清明節祭祖一樣,本來是一個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但後來卻賦予了很多喜慶的內容,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人們在端午節前包粽子,在端午節把粽子作為端午節禮物互相贈送。



古人歷來把農曆午月看作「毒月」,把五月初五看作「毒日」,因此也有不少的講究。


有民謠說:"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在古人看來,端午節有許多特別的忌諱,如果不小心觸犯,可能會帶來厄運。

端午節習俗

 

吃粽子——傳統食物


端午節的飲食習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

 


划龍舟——精神培養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畫額——鎮邪、避毒


端午節以雄黃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

 

沐蘭湯——祛除晦氣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主祭用菖蒲草沾盆裡的水,在人雙手、額頭、脖頸輕輕拂拭一下,以示驅除晦氣。

 

掛艾草——驅邪祛鬼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飲雄黃酒——避蟲毒


古語云: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一般是在白酒或黃酒中加入微量雄黃後飲用。


長命縷——避災除病


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可以避災除病、延年益壽。

 

戴香包——防病健身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用。


端午節禁忌

 

1、端午節不宜回娘家,更不能在娘家過節,否則會給娘家帶來不祥。

 

2、端午節作為九毒首日,毒氣攻身,邪氣旺盛,是嚴禁房事,否則會影響到人的身心,中邪毒傷身體。

 

3、古人認為在端午節那天「溺死鬼」最兇,要找替身「還陽」,下水遊泳有可能遭遇鬼祟。

 

4、端午節佩戴香包不可丟失,節後將所戴的香包扔到水裡,這樣才能消災免難。

 

5、端午節不宜出遠門,否則容易發生不測,比如跌打損傷等。



6、端午節不宜開業慶典嫁娶等大事,否則會遇到不順。

 

7、端午節不能放過「五毒」,要打掃衛生,清除毒蟲,否則會妨礙健康。

 

8、端午節不宜殺生,否則會鬼祟纏身。

 

9、端午節當天最好遠離陰氣旺盛的地方,比如寺廟、醫院、墓地之類。

 

10、由於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這天又有「躲午」的習俗,即周歲以內的嬰兒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脫災禍。


 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禁忌大全 不能做什麼
    對於一些節日來說,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的人都會比較重視,因此在這些節日中,一些禁忌上講究也就會比較多了。
  • 原來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風俗禁忌知道多少?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節之一。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
  • 端午節禁忌你知道多少?
    那麼,端午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 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端午節有哪些禁忌和習俗?
    每天的端午節,是我最開心的日子了,因為在那天,自己不但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還能看到好多有趣的節目。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因戰國時期楚國人屈原,在汨羅江自盡,老百姓為了紀念,就把他跳江的日子,定位端午節,這天人們的主要習俗就是包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可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又被稱為角黍。關於粽子你們知道哪些?
  • 盤點端午節的幾大禁忌,為啥不能吃娘家粽,你知道嗎?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提前給朋友們道一句:端午安康,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我們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這些古老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在世界範圍裡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不論時代和形式如何變化,在這個凝聚著古人智慧、國人情感的傳統節日裡,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
  • 民俗生活禁忌,這幾點事情不能做,這些你都知道嗎?
    人類文明歷史悠久,有些老輩子傳下來的生活禁忌。除了鬼神之談或者迷信,還有各個方面數不勝數的禁忌,有些是非常有道理的,這些你知道多少呢?1.住房的大門忌衝著他人的屋脊,忌衝著路口和巷子口。如有對衝的話,需要用牆遮擋。2.房間鏡子不能衝著床,因為鏡子屬陰。
  • 古時候五月稱為「毒月」,端午節稱為「毒日」,當天有哪些禁忌?
    端午節的習俗習俗較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賽龍舟等,還有一些地方性的習俗,比如放紙鳶、拴五色絲線、打午時水等等,當然,端午節這天除了習俗之外,在民間還有一些禁忌的說法,也就是說在端午節這天不能幹的事,具體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 端午節的禁忌是什麼 佳節不可不知的禁忌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時間:2020-06-27 12: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一、端午節禁忌習俗的由來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端午節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
  • 端午習俗知多少,這些風水禁忌你一定要懂!
    端午節在中國,是與春節和中秋節並列的三大節日之一。
  • 不瞞你說: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一、端午節禁忌習俗的由來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端午節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此時惡癘病疫多泛濫,五毒開始活躍,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而抵抗能力又弱的孩子帶來災難。
  • 過年禁忌知不知?新春佳節,你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嗎!
    小編最近終於忙裡偷閒和自己的高中同學小聚了一下,在飯桌上聽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民俗禁忌,說親戚家有位父親在過年的當天都不能洗澡,因為洗澡會把財都洗掉。講真的小編我真的沒有聽說過,只聽說過在過年的當天不能洗頭,最普遍的禁忌就是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了吧~今天小編就為你們盤點一下在我所知道的在過年期間的禁忌事項,不知道你們家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禁忌你得知道
    說起端午節,首先我們想到的是吃粽子,賽龍舟,其實還有很多民俗傳說,需要我們了解。01端午的由來及禁忌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端,是「開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屬火,是陽氣的極致。「午」與「五」同音,端午節所在的月份正是農曆的五月。
  • 大年初一有什麼禁忌?這「4」件事情不能做!你可能還不知道!
    大年初一有什麼禁忌?這「4」件事情不能做!你可能還不知道!時光總是過的很快,秋季已經過去,冬季已經過去了一半,離新年越來越近了,很快就可以過新年了,對於老人來說,是有著封建思想,在過年的時候,老人會給小輩人講過年都有什麼講究,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春節最隆重的就是過大年初一了,對於年齡下的人來說,都會穿新衣服,還有就是長輩們會給壓歲錢。這是最開心的時候了。一家人都可以團聚在一起。闔家歡樂的美好時刻。
  • 安床風水禁忌知多少?
    有的人在家居安床的時候會去看吉日表顯示的吉日,但在這裡專家要告訴大家的是,吉日表顯示的安床吉日並不一定是你的吉日。
  • 端午節要來了,端午節的這幾個禁忌,你可知道
    端午節,別稱龍舟節,日期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端」意味著初始,過好端午節也意味著之後會過的更好。在傳統文化中,5月5日被視為陽氣最盛之日,物極必反,陽氣太盛便會產生「陽毒」,所以5月也被稱作「毒月」。
  •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時間:2020-06-25 0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端午節明天幾天就到了,很多人都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又可以划龍舟。
  •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5月5日是端午節,還有幾天就到了,很多人都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又可以划龍舟。還有很多地方有當地的一些活動,家人也會在這一天團聚,祭拜祖先。在中國所有節日中,端午節民俗活動繁多複雜,能與春節媲美,同樣有著祈福消災等意義,這一天也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因此在這一天也有很多禁忌,最好不要做。具體是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禁忌1:端午節快樂。端午節是拜祭祖先和紀念先賢的節日,在端午節這一天一定不能說「端午節快樂」,而應該互相祝福「端午節安康」。
  • 端午節為何要佩香囊,掛艾草,驅五毒?這些民間開運風水習俗禁忌不能...
    點擊播放 GIF 0.0M古時候,端午節被人們認為是「毒日」、「惡日」、「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一定要用各種方法驅除五毒之害」,這些信仰長期在民間流傳雄黃酒塗抹小兒額頭,驅避毒蟲因為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為了讓不能飲酒的小孩子可以避開毒蟲,端午節形成了以雄黃酒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一般是在小兒額頭,用雄黃酒畫「王」字,既可借雄黃以驅毒,還可藉助百獸之王的威力以鎮邪。四、佩戴香囊,闢邪護身舊時端午節母親會給孩子縫製香囊,用以護佑弱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