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五月稱為「毒月」,端午節稱為「毒日」,當天有哪些禁忌?

2021-01-07 農民的小幫手

端午節的習俗習俗較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賽龍舟等,還有一些地方性的習俗,比如放紙鳶、拴五色絲線、打午時水等等,當然,端午節這天除了習俗之外,在民間還有一些禁忌的說法,也就是說在端午節這天不能幹的事,具體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其一,不能說端午節快樂,要說端午節安康

據筆者回憶,前些年大家一直說的是端午節快樂,只是近些年來,忘記從哪年開始了,開始流行說端午節安康,至於原因,相信大家也能夠明白,端午節是祭祀的日子,不能互祝快樂,而安康則可以使用,因此,為了避免讓別人生氣,建議說端午節安康吧。

其二,夫妻不能同房

在古代,有端午節夫妻不能同房的說法,不過現在已經無所謂了,也沒有這種說法,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筆者查詢了一些資料,是這樣說的。

農曆五月俗稱「毒月」,這個月內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分別是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這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在古代大家認為這幾日不能同房,而端午節(五月初五)又是第一個「九毒日」的第一個,所以,端午節夫妻不能同房的說法就傳了下來。不過現在這種說法已經被拋棄,大家也都不在乎,甚至有些人都沒聽過。

其三,出嫁女不能在丈夫家過節

端午節出嫁女不能在丈夫家,要回娘家,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筆者查詢了相關的內容,有這樣一種說法,在古代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很窮的家庭,端午節是過完年之後的一個大節,莊稼種下了,該做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到了端午這天,家家都要吃點好的,而婆婆們不想叫媳婦們吃她家的,想讓媳婦們回娘家吃,所以就有了出嫁女不能在婆家過,要回娘家過端午的說法。

不過這種情況,在目前顯然已經不成立,出嫁女想在誰家過端午都行,當然,現在有些出嫁女,會拿著粽子回娘家看親人,也算是在娘家過節了。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和禁忌,有些人存在著不一樣的觀點,比如有朋友就說「端午節本來不是紀念屈原的日子,因為屈原以前端午節就存在了,原本是人們慶祝「小熟」(豆、麥、油菜籽)收穫後慶豐收的節日,而中秋節是「大熟」,慶豐收的節日。」至於觀點是否正確,我們暫且不談,可以看出一點,區域不同,地方不一樣,端午節的習俗也會有一定的差別,更不用說古代和現在的區別了。

針對上述所說的端午節禁忌,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中說說吧!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禁忌知多少?下面這些事情一定不能做!
    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古人歷來把農曆午月看作「毒月」,把五月初五看作「毒日」,因此也有不少的講究。有民謠說:"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 端午節的3個禁忌你知道嗎?如何迎來好運勢?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端」意味著初始,過好端午節也意味著開啟下半年的好運之旅。不過在傳統文化中,5月5日被視為陽氣最盛之日,物極必反,陽氣太盛便會產生「陽毒」,影響運勢。所以5月也被稱作「毒月」。端午節的習俗注重闢邪、禳解災異等。那麼,端午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
  • 端午節有哪些禁忌和習俗?
    每天的端午節,是我最開心的日子了,因為在那天,自己不但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還能看到好多有趣的節目。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因戰國時期楚國人屈原,在汨羅江自盡,老百姓為了紀念,就把他跳江的日子,定位端午節,這天人們的主要習俗就是包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可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又被稱為角黍。關於粽子你們知道哪些?
  • 原來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風俗禁忌知道多少?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節之一。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
  • 端午節要來了,端午節的這幾個禁忌,你可知道
    端午節,別稱龍舟節,日期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端」意味著初始,過好端午節也意味著之後會過的更好。在傳統文化中,5月5日被視為陽氣最盛之日,物極必反,陽氣太盛便會產生「陽毒」,所以5月也被稱作「毒月」。
  • 端午節的禁忌有哪些?除了忌五毒,忌遊泳,還有一個令人難以啟齒
    端午節的禁忌有哪些?除了忌五毒,忌遊泳,還有一個令人難以啟齒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吃粽子、掛艾葉,到江邊看熱鬧的龍舟比賽。但是你知道嗎?端午節也是有很多「禁忌」的,若是不注意,不小心觸犯,可能會有麻煩。端午節將至,你知道都有哪些忌諱嗎?雖然可能是迷信之說,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一、忌惡日。在古人的觀念之中,五月是「惡月」,五月初五這一天更是惡中之惡,這一天被視為是大兇之兆。因此,這一天會有「躲五」的習俗,就是把未滿周歲的小孩子送到外婆家去躲避災禍。
  • 端午節禁忌你知道多少?
    那麼,端午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 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端午節禁忌大全 不能做什麼
    對於一些節日來說,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的人都會比較重視,因此在這些節日中,一些禁忌上講究也就會比較多了。
  • 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端午節驅兇闢邪是這個節日的重頭戲,主要有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等。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一、端午節禁忌習俗的由來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端午節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
  • 不瞞你說: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一、端午節禁忌習俗的由來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端午節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
  • 端午節習俗與禁忌,不可不知!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那麼,今日與大家分享一些常用而且有意思的別稱,透過別稱讓你更加了解端午節,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5月5日是端午節,還有幾天就到了,很多人都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又可以划龍舟。還有很多地方有當地的一些活動,家人也會在這一天團聚,祭拜祖先。在中國所有節日中,端午節民俗活動繁多複雜,能與春節媲美,同樣有著祈福消災等意義,這一天也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因此在這一天也有很多禁忌,最好不要做。具體是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禁忌1:端午節快樂。端午節是拜祭祖先和紀念先賢的節日,在端午節這一天一定不能說「端午節快樂」,而應該互相祝福「端午節安康」。
  •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時間:2020-06-27 12: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你真正了解端午節嗎
    那麼,作為傳統節日,你了解的端午節又有多少呢?下面讓我給你普及一下吧。一、為什麼稱為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百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
  • 九毒日是哪幾天2020時間表 五毒月九毒日什麼意思禁忌有哪些
    2020年的九毒日就是從端午節這一天開始的,它作為九毒日之首就有了在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在毒月裡是比較多災多難的一個月,是要引起大家重視的一個月,因此也有了九毒日不能同房的說法,那大家還知道九毒日有些什麼禁忌嗎,另外大家知道九毒日是在哪幾天嗎,九毒日代表的是一個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端午節的禁忌是什麼 佳節不可不知的禁忌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時間:2020-06-25 0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端午節明天幾天就到了,很多人都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又可以划龍舟。
  • 端午節禁忌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端午節習俗與禁忌,不可不知!祝您端午安康.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 為什麼五月被稱為五毒月?
    為什麼五月被稱為五毒月?陰曆5月俗稱五毒月。為什麼稱為五毒月?這個五毒月是怎麼來的?傳統上五月初五我們都會包粽子,喝雄黃酒,插艾草等等做一些驅邪避毒的活動。讓我們一起來解開其中的奧秘。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這一天開始、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農曆十四日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這十天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房事,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當然還有重要的五月十三也是禁忌,總之如能在整個陰曆五月不同房禁慾對身體修復有極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