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開屏新聞 春城晚報
「我的頭髮在臉盆裡,在地板上,在衛生間裡,就是不在我的頭上。」這是一位1998年出生女生的脫髮獨白,也是目前不少年輕人遭遇脫髮困擾的縮影。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超過2.5億人遭受脫髮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一個人脫髮。
阿里健康2018年發布的《拯救脫髮趣味白皮書》中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阿里零售平臺購買植髮、護髮產品的消費者中,90後以36.1%的佔比,即將趕超佔比38.5%的80後。脫髮,已經不是中年人的「專利」,它正在以年輕化趨勢,向大批90後、00後們「逼近」。
(1)
脫髮者說
未「脫單」先「脫髮」
90後成脫髮「主力軍」
中國脫髮人群超2.5億,而據珍愛網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單身人口總數才2.4億,脫髮人群數量遠超單身人群。
11月17日,一則名為「植髮群體中90後過半」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這讓不少年輕人「禿」然慌了。不少網友調侃,「在本該脫貧脫單的年紀卻先脫了發。」年輕人受脫髮問題困擾再次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脫髮也成為當代年輕人最能產生共鳴的話題。
22歲的萱萱
感覺發量沒有3年前一半多
今年22歲的萱萱覺得自己的發量和3年前有「天壤之別」。
「大一剛入學的時候頭髮還是很茂密的,發質也很好。現在發量可能都還沒有那時候一半多,幾乎都不敢漏出額頭,因為怕別人看到我高高的髮際線。」萱萱告訴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自己以前喜歡染髮,幾乎每個月都要換一次新的發色。長期的染燙,讓發質受損很嚴重,開始有了脫髮危機。
今年雙十一,她買了黑芝麻糊、生薑洗髮水、育發液等產品準備內調外補,希望能有用,也不敢再折騰本就脆弱的頭髮了。
萱萱說,身邊的很多同齡朋友也都感受到了「脫髮危機」,假髮片、假髮墊也成為她們出門的必備物品。
25歲的小趙
治療脫髮花費超過萬元
1996年出生的小趙是一名職場新人,不到25歲的她已經受脫髮困擾3年。
「一開始沒注意,直到有一次同學聚會,很久沒見的朋友問我怎麼發量少了很多,從那時起才意識到自己有脫髮問題。」小趙坦言,3年裡,自己用過很多防脫育發產品,結果發量還是「與日俱減」。醫生診斷自己是由於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壓力過大導致內分泌失調,微量元素缺失而產生脫髮的問題。
中藥、西藥都吃過,但效果還是微乎其微。自己在治療脫髮的花費上已經超過萬元,如果脫髮一直控制不住的話,有想去植髮的意願。
記者多方走訪發現,90後脫髮問題早已普遍存在,並且脫髮正向大學生等更年輕化群體蔓延。
(2)
市場走訪
防脫產品網上銷售火爆
植髮、假髮價格有點貴
脫髮年輕化趨勢之下,不少90後、00後以「禿頭少女」、「禿頭青年」自稱。防脫護髮也成了他們的「頭」等大事。為了保衛髮際線,不成為「地中海」,生髮液、防脫洗髮露、頭部按摩儀等產品層出不窮,植髮、假髮市場也正蓬勃發展。
防脫洗髮產品多,銷量高
11月24日,記者來到沃爾瑪超市(大觀店)看到,有「生薑」「防脫」「育發」等標籤的洗髮液佔據了整個洗髮液貨架的「半壁江山」,價格從幾十元到百餘元不等。
導購員羅女士告訴記者,近幾年來,超市內上架的防脫育發類洗護產品種類越來越多,購買此類產品的人數也與日俱增。「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重視頭髮養護了,有很多學生、上班族都愛來買帶有防脫髮功能的洗髮液和護髮素。」羅女士表示,防脫護髮功能洗髮液的價格明顯比普通洗髮液的價格要高一些,不過銷量依然很可觀,尤其近幾年銷量明顯上漲。
防脫產品網上銷售火爆
隨後,記者在淘寶平臺以「防脫洗髮水」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其銷量前10名排行榜的防脫洗髮水月銷量均為5萬+,其中一款KONO防脫洗髮水銷量排行第一,共計13萬餘人收貨。
而在京東和阿里健康大藥房,國產蔓迪米諾地爾酊(商品主要作用標註為治療男性脫髮和斑禿)的月銷量高達5萬+。價格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的生發儀評論下面充滿了對儀器效果的質疑聲音,但生發心切的消費者們還是選擇「大方」出手。
年輕群體購買假髮佔比增高
在昆明東風西路上,有好幾家假髮專賣店。貝瑞假髮店老闆戎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店目標消費群體是中老年人,但近幾年來前來諮詢併購買假髮的年輕人明顯增加。年輕消費者購買假髮的銷量與前幾年相比增加了15%~25%左右。
「以前我們的消費群體主要是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現在會有不少年輕人進店諮詢,不僅有30到40多歲的群體,也有不少95後。我服務過最小年紀的顧客是高中生,就是因為脫髮,家長帶著來購買假髮。」戎女士介紹,店內的假髮套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假髮片的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基於消費群體不再只是傳統印象中的老年人,以後將陸續進一些適合年輕人用的發片和發套。
另一家專賣假髮的店鋪老闆也表示,在以往,購買假髮的人95%以上都是中老年人,現在店內也增加了不少年輕顧客。
記者在淘寶網上以「假髮」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假髮款式、顏色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從銷量上看,假髮銷量排行前10名中,有9家月銷量超過1萬單。
1998年出生的大四學生小楊坦言,自己和好幾個朋友都買過假髮,首先是為了讓頭髮看起來多一些,此外也是因為假髮的造型比較好看。
90後群體植髮佔比超50%
11月25日,記者通過美團搜索關鍵詞「植髮」,網頁跳出多家植髮機構,植髮儼然已經成為眾多整形醫院的必備項目。
隨後,記者諮詢了某家美團評分較高的植髮機構,該機構表示植髮醫生當日手術全滿,沒有時間接受採訪。記者來到新生植髮(昆明總部)發現,門店內有不少顧客正在等待植髮。
「現在來植髮的群體連未滿20歲的大學生都比較多了,更別說90後。」新生植髮總經理助理袁先生告訴記者,新生植髮入駐昆明市場已經5年。在5年時間裡,前來植髮的人群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來植髮的消費者更多的是年齡在35~40多歲的中年人,而現在來植髮的消費者年紀越來越小。」
袁先生表示,目前店內90後植髮佔比至少可達50%,而大學生植髮佔比10%左右。目前市場上根據植髮技術水平、手術方式、護理服務等方面的不同,收費也有所差異,每個種植單位的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
此外,記者通過美團搜索發現,植髮價格均較高,排行前三家的植髮機構頁面顯示,人均消費在11240元到23727元之間。
(3)
專家解答
什麼原因導致脫髮?
如何判定、預防脫髮?
脫髮主要由4個原因引起
據了解,一個正常人的頭髮數量大概有10萬根左右,每根頭髮的壽命大約是2~6年。
頭髮的生長周期分為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3個階段,每一根頭髮都分別進行著自己的生命進程。在同一時間裡,每根頭髮都分別處於不同的階段,所以人們的頭髮會脫落,脫落以後還會長出新的頭髮來,但是也有一部分頭髮在脫落以後就會不再長出,是什麼原因呢?
雲大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趙維佳女士告訴記者,脫髮有幾個原因:
1.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
2.長期熬夜、吸菸、酗酒讓身體機能處於低下狀態。
3.長期處於焦慮、悲傷、壓力很大的情緒中,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導致。
4.由於外傷、藥物、激素等因素影響,使毛囊處於休克狀態而導致脫髮。
而年輕人脫髮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過度的精神壓力。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脫髮?
趙維佳表示,每個人每天脫落20~100根頭髮是正常現象,如果每天脫落超過100根頭髮,那麼就要引起重視。
女生可以用手插到頭髮根部,手掌緊貼頭皮,然後併攏五指夾住頭髮,輕拉頭髮,如果每次手指縫裡夾掉的頭髮有5根以上就是出現了脫髮。
男生可以用臉盆洗頭,如果發現洗完頭後,盆裡留下超過20根頭髮也考慮出現脫髮。
怎麼預防脫髮?
趙維佳告訴記者,預防脫髮首先要判定自己是否存在脫髮問題:
如果脫髮問題不嚴重,那麼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最有效的防脫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情,少熬夜,同時多補充一些蛋白質類的食物。
問題較為嚴重時,建議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想要真正治癒還是得「對症下藥」。
趙維佳表示,頭髮的數量在出生以後就已固定,以後不可能再新生長、增多。
多剃頭能讓頭髮長得更茂密的民間傳說沒有科學依據,剃髮太頻繁甚至會破壞毛囊,造成進一步脫髮。
植髮機構咋選?
此外,業內人士表示,在植髮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目前行業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門檻,導致很多機構只顧低價攬客,不重視技術開發和服務升級,不僅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消費體驗,同時也對同行業帶來了發展的汙點與陰影,給消費者留下了較差的印象。
該人士也提出建議:
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對植髮技術標準的規定,進一步規範市場準入和管理,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植髮機構應該規範自身經營行為,自律自強,把工作重點放到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上來。
消費者在選擇植髮機構時,要選擇有資質的醫師信息公開有備案的正規機構,不能只貪圖便宜,要從風險、恢復、技術手段等多方面綜合考慮,謹慎選擇。
來源: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李賽 實習生 楊進取 攝影報導
校對:呂世成
編審:趙梅圭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禿」然慌了!脫髮向大學生蔓延,90後成昆明植髮主力軍》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