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的每日三省:脫單了嗎?月入過萬了嗎?禿頭了嗎?
沒有...沒有...有!!!
2019年,一項對全國643所高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超7成學生處於輕微脫髮狀態,他們一半以上曾尋找各種防脫措施,7成以上的學生認為脫髮會讓心情變差。
這屆年輕人苦脫髮久已。有網友調侃到,「90後沒脫貧先脫髮」,就挺禿然的。往好的地方想,你不是一個人在脫髮。
有報告顯示,中國脫髮人群約為2.5億,平均6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人脫髮。很多公眾人物,也常因為髮際線問題被「關懷」。
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快來自檢一下!
面對「禿」如其來,
應該如何應對?
什麼程度的脫髮屬於不正常現象?
脫髮又分為哪幾類?
脫髮看似只是「面子問題」,但由此導致的一系列結果,會嚴重影響社交、求職、戀愛,甚至對心理健康也有負面影響,所以我們對脫髮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Emma:
在談脫髮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毛囊是如何工作的!
脫髮原來是毛囊休息了!
要了解毛囊是如何工作的,我們得先了解頭髮的工作規律!事實上,在毛囊中「製造」頭髮的是幹細胞,幹細胞就像天天上班的我們一樣,工作時天天想著休息(屏蔽老闆)。但是它們可不能都休息(那我們就全是禿頂了)。那既然不能一次性全都休息,就分批休息。於是毛髮的生長就有了周期一說: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正常的幹細胞工作(生長)期,一般持續2年或更長。但其中會有小於1%的毛囊幹細胞停止工作(生長),也就是進入退行期,一般持續3周左右。另外會有約10%左右的幹細胞直接就休息了(休止期),休息時間在三個月左右,這期間頭髮會自動脫落。在休息充足後,幹細胞會重新回到生成長期,然後開始新一輪循環。
所以,正常人大約有10萬根左右的頭髮,每天脫落50—100根頭髮都屬於正常現象,不必在意。但如果平均每天掉的頭髮超過100根,並持續3個月以上,就一定要警惕了,需要及時就診,查明原因。
兩招簡易自測是否脫髮!
推薦2種不需要特殊儀器,在家裡就可以給自己檢查並粗略評估脫髮情況的方法:
01
拉發實驗:
用拇指和食指稍用力從接近頭皮處捏起一小撮頭髮(約五六十根)向上捋,捋掉的是休止期的頭髮,如果5天不洗頭,一次捋掉的頭髮超過6根,說明有脫髮,而且正在加重。如果1天不洗頭,每次能捋掉2-3根以上,就需要小心脫髮的問題了。
Emma檢索到:
一定要輕輕抓、輕輕拉,用力太大可能會誤以為自己脫髮。此外,拉發實驗可檢測出活動性斑禿、急性休止期脫髮等,但對於雄激素性脫髮則不那麼準確,這時候我們可以考慮使用毛髮檢查卡。
02
毛髮檢查卡:
毛髮檢查卡主要通過一段時間(建議觀察3-6個月)對頭髮的顏色、硬度、粗細、比例、髮根狀態等來判斷是否存在脫髮的風險。此方法能夠大大提高肉眼對頭髮狀態的判斷能力。如果頭髮是黑色選擇白色毛髮檢查卡片放在頭髮的後面做背景,如果是黃色頭髮或者白頭髮,可以用黑色的卡片,在家裡可以用白紙或者黑紙來替代檢查卡片(圖)。
大部分雄激素性脫髮患者前期頭髮毛囊逐漸萎縮,頭髮會逐漸變細、變軟,如同汗毛一樣。毛髮檢查卡正是通過這種觀察分析來初步判定是否存在脫髮風險的。若腦袋上的頭髮慢慢都變成了這種細軟汗毛,那離「絕頂」可能越來越近。
毛髮檢查卡常用來自檢雄激素性脫髮
Emma:
如果通過這兩種檢測懷疑自己可能存在脫髮,為了確認,我們可以去醫療機構通過專業的檢測來明確自己是否是病理性脫髮!
你的脫髮還有救嗎?來了解一下分型!
如果確定了自己已經屬於脫髮大軍了,也不用過於沮喪,脫髮分很多種類型,而且也有輕重之分,有些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得到治療和改善的。
目前脫髮類型主要分為:休止期脫髮、生長期脫髮、斑禿、雄激素性脫髮、拔毛癖。
其中雄激素性脫髮佔脫髮就診患者中的絕大多數(約80%左右),其次是斑禿(約佔15%左右)。
休止期脫髮是因各種刺激因素使處於休止期的毛囊數量增加,導致後面一段時間脫髮量增多(產後脫髮就是典型的休止期脫髮);
生長期脫髮是指毛囊受到抗腫瘤藥物或毒性物質打擊,造成的快速脫髮;
拔毛癖是衝動性拔毛(用鑷子或者手拔出頭髮)進而導致毛髮減少(多見於青少年);
斑禿的出現總是很突然,沒有規律,俗稱「鬼剃頭」,主要與遺傳和自身免疫有關,該病常突然發病,病程緩慢,可自行緩解和復發。
一定是地中海?雄激素性脫髮也許還有救!
雄激素性脫髮是男士最常見的脫髮,又稱男性型脫髮,這類脫髮,就像是一片頭髮的森林中,露出一片廣袤的大海,因此,大家也把這種脫髮,形象地描述為「地中海式脫髮」,這類脫髮人群,頭髮通常稀疏柔軟。
一般來說,雄激素性脫髮的病因在於雄激素。雄激素中的睪酮升級成二氫睪酮,過多的二氫睪酮,會給毛囊下命令:於是毛髮的生長期縮短,毛囊萎縮,漸漸不能長出烏黑粗亮的秀髮,而只能長出柔軟纖細的毳毛,再經年累月發展下去,毛囊徹底萎縮,就寸草不生,無藥可救了。
這就好像老闆一直催員工加班,讓人精神萎靡,越來越崩潰,生產效率反而低下,直至罷工甚至跳樓了。
而至於為什麼總是頭頂禿的原因則是頭頂頭皮升級的二氫睪酮更多,活性更高,毛囊下崗更快!
目前,根據《中國雄激素性禿髮診療指南》的BASP分型法,雄激素性脫髮分為4種基本型和2種特殊型。4種基本型為L、M、C和U型,代表髮際線的形狀;2種特殊型F和V,代表特定區域(額部F和頂部V)頭髮的密度。
L型脫髮:髮際線正常,無後移,表示毛髮正常。這種情況當然是無需治療,你是大家都羨慕的對象。
M型脫髮:像字母「M」 ,從髮際線兩額顳角(M的兩個尖)開始脫髮。M型脫髮相對來說恢復比較慢,所以一旦發現有M型脫髮症狀,即兩鬢髮際線後移應馬上進行治療。
C型脫髮:髮際線越來越高,前額髮際線的中部後縮較額顳部明顯,呈半圓形,類似字母C。和M型脫髮一樣,C型也屬於治療難度比較大的脫髮類型,治療與M型脫髮相同,要堅持早期治療、聯合治療、堅持治療的治療原則 。
U型脫髮:可以說是C型的升級版,前額髮際線退至頭頂後,馬蹄形,類似「U」,是最嚴重的脫髮類型。
對於U型,確實較為難治,無論是口服藥物還是外用藥物治療,均沒有什麼效果了,但可以考慮植髮。但究竟是否能植髮,還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評估。
V型脫髮:這種類型是從頭頂部頭髮明顯開始稀疏,脫髮只在頭頂部,就是人們俗稱的「地中海」類型。
V型脫髮相對來說臨床治療效果較為理想,通過治療能夠阻止脫髮進程,促進新生毛髮逐漸長出,甚至恢復到患病前的毛髮密度。
F型脫髮:頭髮密度瀰漫性降低,前額區顯著,這種類型常見於女性型脫髮。
F型脫髮其主要表現為毛髮密度降低,而女性因多以長發為主,常常在治療過程中感覺治療效果不明顯,進而半途放棄。
Emma提醒:
女性因為頭皮較薄,藥物滲透更快,與男性相比治療效果更明顯,千萬不要因擔心形象而過於焦慮和急切,影響治療依從性和效果,脫髮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堅持下來一定能夠看到理想效果。
根治脫髮的希望,就在前方
可以說對抗脫髮,人類在20世紀幾乎使勁了渾身解數。看一些相對靠譜的方法——科學抗擊脫髮的網紅級療法,植髮。
大約半個世紀之前,紐約的皮膚外科醫生諾曼·奧倫特雷展示了從頭皮側面移植到禿頂部位的毛囊能夠像未移植過一樣正常生長。
從那時開始,毛髮移植就成了禿頂的常規療法。
不過,科學植髮手術發展到今天,有2個問題始終繞不過去:
第一,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植髮移植的,其實還是你自己後腦勺的頭髮。手術效果取決於患者能夠被移植的正常毛囊數,如果你連後腦勺都禿了,請擺正心態,跟禿頭做擁抱,跟植髮說永別。
第二,錢。植髮手術很麻煩,要把毛囊一點一點切除出來,耗時耗力,價格不菲。網上顯示一位正規植髮機構的普通禿頂患者植髮的花費,在10-20萬的價格不等。到了2019年,科學家們意識到。解決脫髮的根本辦法,還是要讓毛囊長出新的毛髮。
毛囊的橫截面
為此,科學家們通過幹細胞或3D列印技術,讓脫髮患者的毛囊重新長出頭髮。事實上,在其他醫療領域,細胞治療技術正通過從人體自身提取的幹細胞來構建人體結構,用於治療疾病。
現在,科學家也希望通過這項技術讓毛囊重生,創造出一片「頭髮農場」。
目前,已經能成功地將人類的毛囊移植到小鼠身上,雖然成效並不持久,但這項實驗已經讓小鼠背後長出一小撮類似洋娃娃的毛髮。
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人類毛髮,在小鼠的背部生長出來
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讓頭髮再生似乎正在走向現實。
看到這裡,你還會因為脫髮而困擾嗎?
- END -
綜合自:鳳凰大健康、中國日報、鳳凰weekly
編輯:林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