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2020-11-28 騰訊網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紀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1

明年豬價有空間,豬企積極搶紅利

對於豬價,某頭部生豬養殖企業高管認為:「2021年的豬價中樞應該不會低於23-25元/公斤。」另一頭部豬企高管也表示:「明年豬價在25元/公斤左右的概率比較大。」上述行業專家判斷:「明年豬價在22-23元/公斤的可能性大,悲觀一些的話在20元/公斤左右。」

另一生豬養殖行業專家則表示,以往豬周期價格波動的高點約20-21元/公斤,產能波動約下降15%左右會支撐豬價觸及高點,按照明年產能恢復九成,疊加疫情與母豬質量等影響因素綜合估算,豬價低點在20元/公斤左右可能性較大。

若豬價能在20元以上波動,各大豬企將獲得不菲利潤。公開信息顯示,頭部豬企自繁自養成本約14-18元/公斤,2021年隨著規模效應及攤銷成本下降,自繁自養養豬成本將繼續下行,部分企業將降至12元/公斤左右。

近日,各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出欄增長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紅利。新希望在深交所互動易表示,2021年出欄計劃為2500萬頭,今年出欄目標為800萬頭;牧原股份今年年底產能將達到4000-5000萬頭,今年出欄目標為1750-2000萬頭;正邦科技今年四季度育肥產能將達到2500萬頭規模,今年出欄目標中位數為1000萬頭;溫氏明年的出欄目標是3000萬,今年則是1200萬。

也就是說,僅牧原、正邦、溫氏、新希望4家企業加起來,明年的出欄目標就要達到1.3億頭,根據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報告預計,今年全國生豬出欄量會達到5億頭,同比下降7.8%;明年出欄量則會達到6.3億頭,同比增長26%,4家企業的出欄佔比將達到20.6%。

除產能擴張外,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的能繁母豬存欄量、人才儲備、土地儲備均對應產能擴張規模。

按照目前商品豬頭均出欄均重120KG估算,新希望與正邦科技2500萬頭的出欄規模若能實現,假設豬價中樞不低於20元/公斤,養殖利潤約3-10元/公斤。則新希望與正邦科技生豬養殖板塊利潤可達90-300億元。

2

能繁母豬恢復九成背後

農業農村部數據,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3940萬頭,環比增長3.1%,即能繁母豬存欄量已恢復至2017年末的九成左右。在高豬價刺激下,能繁母豬數量雖快速恢復,但母豬種群質量恢復仍需時日。

資料顯示,國內生豬繁育大多選擇三類純種豬雜交,獲得商品代豬,例如選取大白豬作為母本,長白豬作為父本,雜交後獲得二元母豬,再與杜洛克公豬雜交後獲得三元商品豬,系統雜交生產的後代具有明顯性能優勢。

不過,本次豬瘟疫情影響下,國內曾祖代、祖代、父母代種豬均受到影響,雜交組合種群短期難以迅速恢復。在二元種豬不足,高豬價需求刺激下,相當一部分養殖場、養殖企業將一些生育性能較好的商品代三元豬當做二元種豬留種回交。

中糧期貨研究中心年中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能繁母豬群存欄中,三元母豬佔比45%。另外,根據湧益諮詢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7月二元能繁佔比90%,三元能繁佔比10%,2020年5月二元能繁佔比降至53%,三元能繁佔比大幅提升至47%。多位生豬養殖上市公司人士與行業專家均認為,三元母豬留種規模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三元母豬的生殖性能與二元母豬生殖性能有明顯差異。據某養殖行業專家介紹,三元回交母豬妊娠率為70%,二元豬妊娠率為90%,且三元母豬第一胎因生殖性能不穩定,出現單胎仔豬數少、仔豬個體偏大、難產等問題,頭胎淘汰率為60%左右,但二元種豬生育性能較為穩定,頭胎淘汰率極低。

此外,三元母豬產仔數量也無法與二元母豬相比,二元母豬單胎產仔頭數約10頭左右(部分大型企業可達到12頭),三元母豬的單胎產仔頭數極少能達到10頭,部分甚至只有4-5頭。

在三元母豬回交影響下,雖然能繁母豬數量已恢復九成,但生殖性能仍存在較大恢復空間,對應2021年生豬產能恢復需打一定折扣。

另外,非洲豬瘟擾動將持續存在,對產能恢復也存在影響。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在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全國非洲豬瘟疫情形勢總體平穩,說明常態化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也要看到,非洲豬瘟病毒已在我國定植,汙染面較大,疫情點狀發生的態勢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

來源:綜合財聯社

相關焦點

  • 4家豬企2021年總出欄計劃1.3億頭!今日豬價下跌現象增多明顯!
    編者按:2021豬價市場變化難測,生豬供應方面4家豬企2021年累計出欄計劃1.3億頭;豬易數據今日豬價分析豬價下跌現象明顯增多,高價豬源依舊銷售難度大,一起看看具體詳情: 4家豬企2021年累計出欄計劃1.3億頭 除豬價波動外
  • 從溫氏2020年出欄量腰斬、倒退7年看當前豬價
    2018年,溫氏生豬出欄量突破2000萬頭至2230萬頭,成為國內首個出欄量突破2000萬頭的豬企,同時也首度超過萬洲國際,出欄量位居全球第一。2018年,牧原生豬出欄量剛突破1000萬頭,正邦出欄量首度突破500萬頭,而新希望出欄量首度突破200萬頭,溫氏出欄量超過牧原、正邦和新希望的總和。
  • 2020年這14家上市豬企中黑馬又是誰?
    從行業分布上看,97%的生豬養殖相關企業分布在農、林、牧、漁業。從地域分布上看,河北的生豬養殖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達到6.8萬家。第二、三名分別為雲南和河南,各有6.5萬家和5.9萬家相關企業。此外,山東和四川也均有超過5萬家的生豬養殖相關企業。
  • 豬周期助養豬股業績爆發:12家豬企2020年養豬收入同比增197.71%
    頭部豬企中,牧原股份(002714,SZ)、正邦科技(002157,SZ)與新希望(000876,SZ)銷量均出現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76.68%、65.28%與133.60%,其中新希望銷量增速為12家豬企之首。
  • 動輒年銷千萬頭生豬 頭部豬企為何總是「挑戰極限」
    另外,激勵計劃中股票的授予價格為每股6.70元,截至1月4日,傲農生物報收於每股13.5元,即授予價格約為收盤價的一半。可以說,傲農生物的激勵計劃是十分誘人了,但是值得關注的是,其考核目標也有些「嚇人」。根據激勵計劃,傲農生物2021年度考核目標為淨利潤不低於2.28億元。此外,2021-2023年,傲農生物要實現生豬銷售量分別不低於400萬頭、750萬頭和1000萬頭。
  • ...價11周連降,養豬「一哥」生變,新晉「豬隊友」只抓到豬周期尾巴?
    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生豬出欄均已經進入了千萬頭級別。在整個2019年,溫氏股份仍然領先,全年銷售肉豬1851.66萬頭,依然保持其王者地位。而且溫氏股份不止養豬,2019年還銷售了肉雞9.25億隻。但只看養豬業務,溫氏股份2019年的出欄量比2018年度的2229.70萬頭,下降了16.95%。其下降幅度超過了牧原股份。
  • 龍頭豬企紛紛「挑戰極限」,動輒年銷千萬頭生豬!為了什麼?
    此外,2021-2023年,傲農生物要實現生豬銷售量分別不低於400萬頭、750萬頭和1000萬頭。dbu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傲農生物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公司有信心實現上述業績目標。但是根據財報,傲農生物2020年1-11月,傲農生物累計銷售生豬只有112.40萬頭,2017年度至2019年度,傲農生物生豬出欄量分別約為22萬頭、42萬頭、66萬頭。
  • 科普| 你知道中國人一年要吃掉多少頭豬嗎?
    近日「萬科養豬」訊息甚囂塵上,萬科食品事業部成立於今年3月,由萬科前董秘譚華傑掛帥,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餐飲三大領域。鑑於所招職位均與養豬相關,也可認為養豬是萬科食品事業發展的第一步。  那麼養豬真的賺錢嗎?我國全年要消費多少頭豬?豬市場有多大呢?本文將為您一一解答。  一、一年有多少頭生豬出欄?
  • 2019豬企跑馬圈地,單頭豬利潤今年還能再漲50%
    在福布斯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富豪榜中,牧原股份創始人秦英林家族,憑藉1173.8億元身家成為大食品行業首富,也是唯一排名進入前十的食品類企業家,超過了很多房地產企業家。截至2020年1月2日,牧原股份以1985億元總市值領跑A股養豬概念板塊,溫氏股份、雙匯發展、新希望、正邦科技緊隨其後,總市值分別達到1823億元、1005億元、879億元、408億元。
  • 從財報看正邦和牧原,為什麼一個是「銀豬」一個是「金豬」?
    牧原股份與正邦科技作為國內生豬養殖規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雖然從年出欄規模上看正邦差牧原一倍,但市值也差了5倍多,正邦科技不到500億,而牧原股份達到2800多億。一隻似「金豬」,一個似「銀豬」。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從他們的年報中是否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了?
  • 多家豬企披露銷售數據 溫氏股份去年豬肉銷售近400億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映泉1月6日晚間,溫氏股份、正虹科技、新希望等多家養殖企業披露了2020年12月銷售簡報。2020年1~12月份,正虹科技累計銷售生豬7.19萬頭,累計銷售收入2.68億元,同比變動分別減少55.27%、14.32%。正虹科技2020年全年的情況也出現了與溫氏股份類似的「量跌價漲」,但該上市公司在12月出現了強勁增長,公司稱主要原因系生豬出欄增加所致。
  • 2020全球頂級豬肉生產商榜單|豬業新聞【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網】
    牧原集團的產量翻了一番,從2019年的第4名升至2020年的第2名。  ●這些頂級生產商仍然分布在9個國家,其中,中國有3家新上榜的公司,巴西有兩家,美國有1家。  ●美國和中國擁有頂級生產商的數量並列第一,各有11家公司上榜。
  • 2020年我國生豬產業數據分析報告!
    全球31家10萬頭母豬企業,中國佔了10家,其中溫氏120萬頭、正大集團80萬頭、牧原股份68萬頭、正邦集團40萬頭位列前10;13家主要上市豬企2020年11月生豬銷量及收入也主要呈增長態勢。圖表21:2010年底雲南省各縣域生豬存欄量排名(信息整理及製圖:唯恆農業)3.4 全球10萬頭母豬企業:中國佔了1/32019全球養豬企業實力榜數據顯示:全球31家10萬頭母豬企業,中國佔了10家,其中4家位列前10。
  • 我國生豬行業的市場規模
    本文主要介紹生豬行業的市場規模。1.我國生豬存出欄量佔世界的半壁江山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96-2018年我國生豬出欄量整體是不斷增加的,由4.1億頭增至7.0億頭,最大增幅達70.29%。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9年生豬出欄量降至5.4億頭。隨著復產效果顯現,預計2021年生豬出欄量將扭轉下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