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有畫蛇添足、狗尾續貂、濫竽充數的嫌疑,另外看西廂流淚,替古人擔憂,雖然毫無實際意義,但是作為樂趣閒來消遣還是可以的。
由於傳統,詩歌最少是4句,劉邦這個只有三句,所以畫蛇添足,再加一句進去,加一句很容易,加在哪裡就比較困難,加什麼更是難上加難。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三句,第一句寫風雲變幻,第二句卻是衣錦還鄉,第三句是擊敗項羽之後沒有喜悅,反而憂愁。因為沒有人給他鎮守四方。對這首詩的理解不同,加的位置就不一樣,除第一句前面之外,三句詩後都可以加入一句,來湊齊四句。歪史不妨狗尾續貂一下,試著加一句!
加在二三句中間
假如理解第一句描寫的景象是回故鄉的情景,那麼第一第二兩句前後連動,密不透風,到第三局的時候突然轉折,憂患沒人鎮守四方,太過於倉促,所以這一句應該加在二三句之間,好讓前面的風光和後面的憂傷有一個完美的銜接。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亡秦滅楚兮並九州,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解釋:劉邦三年亡秦,五年滅楚,並,吞併,統一,九州,代指天下和下句四方呼應。由亡秦滅楚,天下難得易失,所以期盼有人給他鎮守四方。
加在一二句中間
但是如果把第一句理解為逐鹿中原,掃蕩群雄時候的場景,第二句和第三句連結暢通,表示現在天下平定了,我回故鄉看看,雖然看起來我很喜悅,但還是憂愁沒有優秀的人才鎮守四方。這個時候,第一句和第二句則少了一個過程,那麼加的一句應該在一二句之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幹戈止兮定八荒!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解釋:當初群雄反秦,天下雲動風湧,現在天下平定了,幹戈停止,所以我衣錦還鄉,就是還愁著沒人守衛四方。八荒與後句四方呼應。
夾在第三句後
如果一二句聯動,第三局顯得倉促,有頭無尾,讓人感覺非常突兀,那麼在句後再加一句那麼就能夠收尾。參考後面的非劉氏不王,希望猛士守衛四方,自然是希望子孫萬世帝王之業。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永有天下兮獨為王!
解釋:雖然風湧雲動,衣錦還鄉,但是還是顧慮沒有猛士替我鎮守四方,我希望子孫萬世肚子為王。這樣和第三句的憂愁銜接。
本文歪史原創,謝絕抄襲。一時戲作,自知畫蛇添足,濫竽充數,狗尾續貂,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