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草原上不長樹?科學家:「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沒有佔上

2021-01-19 魅力科學君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廣袤的土地上,綿延不絕的綠色從自己的腳下一直延伸到天邊,一眼望去,整個世界就好像只有青草、白雲和藍天,假如我們在夏季的時候來到真正的大草原,就一定會看到這種令人迷醉的景觀。

稍微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草原之所以如此壯麗,主要是因為草原上沒有高大的樹木遮擋視線,這使得我們的視野變得非常的開闊,從而看到了一望無垠的大草原。那麼為什麼草原上不長樹呢?對於這個問題,其實科學家在進行相關研究後早已找到答案,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其總結為:草原上的樹木,「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沒有佔上。下面我們來具體講一下。

關於「天時」

上圖為地球陸地上的自然帶分布圖,如果我們運用地理知識來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雖然草原這種植被類型在地球的表面廣泛分布,但是它們基本上都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半乾旱區域,這些區域的年降水量相對較少(大概只有150-600毫米),並且全年的降水量分配得很不均勻,通常都是在夏季的時候雨水非常充沛,而在冬季以及春季則經常發生乾旱現象。

植物都是「靠天吃飯」的,樹木當然也不例外,它們需要長期且穩定水分供應才能夠茁壯成長,很明顯,草原上的這種降水量偏少並且還伴隨著劇烈波動的氣候是不適合樹木生長的。

關於「地利」

在草原的雨季,表層土地中的碳酸鹽會隨著集中的降水向下移動,而由於草原的獨特氣候使得土層中的水分很容易喪失,這些碳酸鹽就會在地表下方澱積,久而久之,在草原地區的地表下方就形成了一層堅實的土層,由於這個土層中的鈣含量很高,因此被科學家稱為「鈣積層」。

草原土地裡的「鈣積層」一般都位於地表以下50釐米處,而其厚度通常都在15釐米以上,這層「鈣積層」就像一塊堅硬厚實的水泥板一樣,任何植物的根系都很難穿透它,對於草本植物而言,穿不透「鈣積層」無所謂,反正有50釐米的泥土就夠自己存活了,而對於樹木來說卻是另一回事了,因為它們需要將自己的根扎得很深才能夠生存下去。

關於「人和」

注意,這只是一個比喻,跟我們人類並沒有什麼關係,實際上這裡的「人和」是指樹木與生活在草原上的動物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草原存在著很多動物,在這之中以植物為食的動物佔了大多數,因為樹木的幼苗通常都比其他的植物更加肥美多汁,所以這些植食動物往往都會優先啃食樹木的幼苗,這就導致了樹木即使在草原上生根發芽了也很難成長起來。

除此之外,草原上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威脅——野火,在乾旱的時候,草原上的草本植物會變得非常的易燃,再加上草原的地勢一般都比較平坦,經常刮著大風,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稍微有一點火苗就會在草原上引發一場熊熊大火。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大火過後草本植物很容易重新生長,而樹木就基本上完蛋了。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草原上的樹木,「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沒有佔上,但在有些草原上還是可以看到一些零星的樹木,它們默默地樹立在草原的土地上,似乎在向我們演示著生命的不屈與倔強。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聽說一句話:       天時地利人和,到底是什麼意思?且聽國家高級培訓師--武當玄緣子為您解答: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問題古往今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們用天時地利人和來總結企業成功因素,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 中國「天時地利人和」,能培養出下一個牛頓級的科學天才嗎?
    古人有云,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者,戰必勝也。軍事競爭是如此,人才培養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人才的培養,也需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基於此,或許也能夠解答,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出現像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一樣的天才級科學家,同時也能夠推測,21世紀的今天,下一個天才科學家會不會出現在中國。
  • 創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集合,少一樣都奉勸你不要去創業了
    但是,就算你是個當老闆的材料,還需要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來助威,因為創業成功的人,都少不了「天時、地利、人和」,包括馬雲也不例外。 何為「天時、地利、人和」呢?小編也不用系統的講了,就說點大白話!讓老百姓聽得懂,也願意聽的話。 天時,並不是天上的時間,而是地球的時間。
  •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老師,您說錯了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眾人齊心協力。)孟子「天時」則指用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等。孟子認為戰爭的勝負首先在於人心,其次在地利,最後才是天時。
  • 預測與天時地利人和神助
    關於天時地利人和神助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體上是相同的。天時,就是時間因素,地理就是地域因素,人和就是人與人的因素,那麼神助呢?很多時候,這個神助就是一個容易誤解的地方,什麼是神?我的理解民族影響就是神,當然神一般都說的是已經去世的人。
  • 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奶奶最早教給我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於古文《孟子.公孫丑下》,我專門查閱了一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最後文章以「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作結,將人和的重要性論說的十分透徹。
  • 天時,地利,人和,最要緊的是什麼?蕭紅回答得真好,讓人嚮往!
    當然魏國也一樣有人和,只是在百姓名聲不及蜀國和吳國,魏國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皆佔有,只是天時最強,地利人和名聲不及魏蜀,其實魏國也是得人和,而且不比吳國蜀國弱。倘若按照三國的結局來推算,估計很多人都認為天時地利人和皆得是最好,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劉備也得過天時,他這個天時更打動人,是什麼呢?是漢室宗親。其實魏蜀吳三家都得了天時地利人和,只是魏國相對強些。
  • "天時地利人和"用英語怎麼說?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每日一詞】天時地利人和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成功的投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成功的融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同樣投資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鹹淡哥在撮合投資者投某獨角獸時,也經常發生項目方看不起資金方的時候,這時聽聽項目方的解釋就是;「之前我向他們提交過BP,被否決了」 什麼是天時地利人和 第一,「天時、地利」是投資初期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成功的投資者,都是擅長把握機遇和利用環境的具有強烈進取心的冒險家、實幹家。
  • 天時地利人和與煙臺經濟發展
    「走近山東創造」系列評論八十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從孟子到現代職場: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北辰講解:易經冷知識,被誤解的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圖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天時地利人和這句話,在思維中卻常常扭曲了本質,在易經中的(天時)並非是指自然的天空,而(地利)也並非是指自然界的大地,(人和)也並非是人,這聽起來似乎不太能理解,下面北辰老師為大家開悟,什麼是易經中的天時、地利、人和、首先我們要用清醒的頭腦,去看實際性的東西,不要被某一方的觀點而迷惑。
  • 天時地利人和缺少了什麼?(情感散文)
    想想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一個字解釋:苦。不過既然是問題就一定有答案,靜下心來想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忽然覺得無非是很簡單而已。相愛的人為什麼不能夠在一起答案一:你們相愛雖然是天意可是沒有地利人和。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一說,就算是天時給了你們(此處天時可做天意理解)可是相隔的地理距離太遙遠,你說能在一起嗎?就算是前兩條都成全了你還有人和呢。
  • 一課譯詞:天時地利人和
    [Photo/pexels]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 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什麼是職場中的天時地利人和?
    現實中,人們把成功的原因,習慣性地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那麼什麼是職場中的天時地利人和呢?天時,就是準確定位。那麼,定位到哪裡才算準確呢?定位到自己喜歡做又擅長的事情上。首先,做商人沒有什麼不好,靠自己的奮鬥來養家餬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要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就有難度了。至於原因嗎,就不需要我羅嗦了,相信大家都已心知肚明了。作為打工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定位,但是否定位準確,也只能是見仁見智了。其實,職場如棋,只有各行其道,才能天下太平。如果「馬」行「車」步,就會天下大亂。
  • 《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做到人和才能成功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 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成功的3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解釋:成功之路中,天時地利人和為三要素,它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
  • 天時地利人和,天時—你內心的善良
    你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也只有你內心的善良,才能夠讓你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升華,也才能受到老天的眷顧,大家所平常說的成功有三寶天時地利和人和,這就是天時,天時就會受到上天的眷顧,受到老天的眷顧,你的事業想不成功都很難,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們幾個人合著開了一個,免費提供午餐的一個門店,專門為那些,環衛工啊,農民工啊,等等,這些人免費的提供午餐,它裡邊全部是素食
  • 王寶強的成功,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了,缺一個都不能這麼成功!
    (士兵突擊中的王寶強)為什麼說王寶強成功缺少不了,天時地利人和呢!因為寶強每次的演藝都是缺一不可的,就是恰好那個時候就非常缺少這樣的演員,樸實的演員,而天時地利則是老天給予他的機會,人和則是寶強自身的努力,以及觀眾對他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