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最快」的兩座城市,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還不在東部地區

2020-11-15 網易新聞

2020-11-14 06:43:40 來源: 娛樂新快報

舉報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各大城市,這幾年發展的速度都非常快,特別是中國的北京跟上海,已經是屬於超一線城市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實北京和上海並不是這幾年發展最快的兩個城市。那中國發展最快的兩個城市是哪兩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武漢,不僅水運方便,武漢的高速鐵路也影響了中國的一半,武漢的經濟發展速度近年來很快,武漢的歷史也很悠久,最重要的是武漢也加入了中國新的一級城市的行列。

  

  第二個是成都,大家都知道,成都是西部的城市,很多人一提到成都就會不由得想到,這裡是生活緩慢或是可愛的成都熊貓,成都終於是半個大都市了!正因為如此,許多人都忽視了成都醫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據了解,成都已連續多年佔據新的一線城市第一位,成都可以說是中國第五大一線城市!

  

  對此,有網友說:"我在幾個城市都住過,但是我覺得成都是很乾淨的,街上垃圾泛濫的景象很少見,」還有網友表示,成都90年代比較繁華,綠化也比較好,夜景也很美,92年95年在成都,深圳和成都都不是一個等級,民山賓館和金剛賓館都住的外地人,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人,但是有一部分網友說:「我是在湖北,說實話,武漢的硬體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軟體行業有了很大的提高,窗口行業,人員素質,環境衛生等等!與一線城市相去甚遠。

  

  年輕的時候,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年老的時候,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想要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去旅遊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強大的兩座城市,北京和上海,誰才是中國的第一城市
    確實如此,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也讓很多外國國家十分震動,無論是在科技方面還是軍事方面都取得不錯的成就。國家經濟的發展自然是離不開國內的眾多城市。要說到中國最強大的兩座城市,非北京和上海莫屬了。被稱為帝都與魔都他們是當今經濟發展前沿的城市,無論是在人均GDP上、城市建設上,還是國際影響力上,都是其他城市相比不了的。
  • 國內深受日本人喜歡的城市,不是北京、上海,而在江蘇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的發展是非常迅速地,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出眾的成就。就比如旅遊業抓住機會快速發展,所有眾多外國遊客來到中國旅遊,在國內深受日本人喜歡的城市,不是北京上海,而是在江蘇。它就是蘇州,古稱姑蘇、平江,地處中國華東地、江蘇東南部、長三角中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這裡的交通也是十分便利,無論是航空、高鐵、水路以及地鐵,在這裡都可以體驗的到。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資源約束均不是嚴控人口規模的理由。因不尊重人口集聚客觀規律所造成的城市規劃不足,才是導致「大城市病」的關鍵。1)城市交通情況與人口規模確有一定相關性,但可通過城市治理得以改善。2 北京上海人口增長仍有較大潛力2.1 中國近期人口集聚態勢分地區看,與改革開放後人口從中西部地區向東部地區遷徙的傳統趨勢不同,2010年後中國人口遷徙開始出現新特徵:不少人口開始向中西部地區回流,中西部地區淨流出人口明顯減少,東部地區人口集聚的速度明顯放緩。
  • 中國最「牛」的一座城市,GDP將突破4萬億,不是北京深圳
    說到中國一線城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確,這四個城市是目前中國經濟最好的,但這四個城市也有高低之分,最高的經濟體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首都北京,也不是後起之秀深圳,它是神奇的首都上海,上海是中國真正的經濟領頭羊,也就是說,上海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西部城市為什麼比東部城市還火?原因在兩個字
    放眼全國,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東部城市,承包了我們購物車80%的快遞;西部城市,則承包了我們日常80%的熱搜。究其背後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你看在東部盤踞的杭州、溫州、福州,哪一個不是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工廠、企業。僅以2018年福建全省快遞數據為例,就達到了21.161344億件。
  • 這兩座城市「共用一條地鐵」,若能合併發展,未來不可小覷
    01城市的發展是離不開合作的,我國很多城市其實都是相互合作的關係,比如說北京和上海、上海和蘇州,這些城市距離都比較近,再就是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兩個城市的合作兼職就是強強聯合從北京去天津方便不方便?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為高鐵每幾分鐘就有一趟從北京去天津,基本買上票就可以上車,基本不用等待,並且這裡還有城際列車,坐著地鐵就可以跨越城市。
  • 2021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行業市場現狀及區域競爭格局分析 東部地區...
    原標題:2021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行業市場現狀及區域競爭格局分析 東部地區優勢明顯   近年來,我國政府出臺多項政府引導基金政策,鼓勵中小企業發展。
  • 李亞鶴:四川和重慶有兩座相鄰城市 名字讀音讓人混淆經濟發展差距巨
    李亞鶴:四川和重慶有兩座相鄰城市 名字讀音讓人混淆經濟發展差距巨時間:2020-07-02 16: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亞鶴:四川和重慶有兩座相鄰城市,名字讀音讓人混淆,經濟發展差距巨 在中國眾多的城市省份中,相信沒有哪個是比四川和重慶的關係更為緊密的,曾經的重慶隸屬於四川
  • 上海不可超越?國內兩座最有可能超越上海的城市,蘇杭不被看好
    儘管我國現在已經說得很強了,但是我國的品牌臉型城市北上廣深,上海更屬於品牌臉型,上海的GDP之高,似乎已經沒有人知道了,所以很多人有一種錯覺,這基本上不可能超過上海。但現在已經有兩個城市了,很可能會超過上海,第一個城市是武漢,它自古以來就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省份,是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不僅如此,武漢是我國三大密集區之一,致力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位於長江經濟帶的核心,交通便利,水陸交通發達,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經過幾年的發展,武漢也許會成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的領跑者,跟上海一起走也很自然。
  • 27個省市推各地城市精神標語 東部包容西部奉獻
    27省市推城市精神標語,創新和諧最受青睞  新快報訊 據《法制晚報》報導,2011年,北京、上海、浙江等13個省份和14個省會城市及地級市推出了本地區的城市精神。在這些標語中,創新出現11次,開放出現10次,和諧出現9次,誠信出現7次。
  • 2019最繁忙航線排名:北京首都-上海虹橋世界第七
    仔細觀察這10條航線,大部分航線都會超出不少人意料——這兩座城市間竟然會有如此之高的客流量。而我們也將根據OAG的數據,對這10條航線做一個簡單介紹。這條航線同樣來自日本,福岡是日本九州地區的中心,同樣不在日本本州島上。不少中國人對福岡的認識來自遊輪旅行,大批國內母港出發的遊輪航線都選擇福岡作為赴日第一站。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與福岡間的距離實際與福岡和東京間的距離相當,福岡也是日本的西部門戶城市之一。
  • 中國科技實力最強的城市,深圳落榜,也不是上海,而是這座城市
    儘管中國近年來發展很快,但實際上,中國仍然擁有許多技不如人的領域。有一組非常簡單的數據可以說明這種情況。全球十大最強的科技公司中,八家是美國公司。在世界上27個最主要的工業項目中,美國佔據了21個項目的榜首位置。
  • 中國這兩座城市日本人最多,黑人還沒走,日本人又來了不少!
    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擇旅遊作為釋放壓力的娛樂項目之一,也有很多人會選擇出國旅行,感受不同的人文習俗和異國風情。當然也有很多外國人來我們中國旅遊,因為中國擁有上千年的文化歷史和許多著名的古文化建築。在一線城市,能夠看到來自各個國家、各種膚色的人。
  • 中國有兩座城市被譽為「人間天堂」,都在江南地區,你喜歡哪個?
    一個地方,或一座城市,能被譽為「人間天堂」,就意味著在人們心中,這裡能體驗到人間美好。在我國上百座城市中,能獲得人間天堂這個美稱的城市,僅有兩座,都在江南地區,相信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沒錯就是蘇州和杭州。
  • 渴望被上海合併的城市,GDP發展也是佼佼者,是「上海的後花園」
    我們都知道,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是上海,這裡不僅是我們的經濟中心,也是第一線城市和國際城市,因此,一般來說,上海周邊的城市,上海的輻射開發,經濟增長也比較快。今天說的這個城市,上海周邊的發展比較好,但省內一直是「鬱郁」的,這裡是屬於江蘇省的南通市,南通位於長江中下遊,臨海,是我們國家東部沿海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這裡的建築行業在全國非常有名,往往在各城市都能看到類似「南通建設」的字樣。
  • 中國乾淨的城市,不是廣州也不是上海,被譽為天堂
    旅行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喜歡的地方, 有人喜歡在周邊城市兜風,有人喜歡國內邊疆旅行,有人喜歡海外旅行, 日本是很多喜歡海外旅行的遊客熱衷的國家目的地之一,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去日本旅行參觀,國內遊船的路線也基本往返於中國和日本之間。
  • 一線城市天平傾斜:深圳旺丁、北京旺財,上海廣州圍觀
    如果從統計公報裡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數字看,應該是北京。公報說,到2014年底,北京新增了36.8萬人口,而深圳、上海和廣州公布的常住人口增量分別是:16萬、10萬和15萬。其實四個城市的數字都不準確,只是北京隱藏人口增量的最少。這從小學生招生人數和在校生人數,就可以看出來。
  • 1990年中國城市GDP前二十:上海第一,第二十竟然是這座城市!
    北京那麼,1990年,我國城市GDP排名前二十名是哪些城市呢?1990年,我國城市GDP排名前二十的是:1上海、2北京、3廣州、4天津、5重慶、6蘇州、7瀋陽、8大連、9杭州、10成都、11青島、12南京、13無錫、14揚州、15武漢、16大慶、17濰坊、18寧波、19煙臺、20深圳。
  • 北京、上海究竟誰是老大?
    北京好還是上海好?    對於生活在皇城根、多少年來以首都為驕傲的北京人來說,這似乎根本不是個問題。對於生活在黃浦江畔、多少年來廝守著「東方小巴黎」的上海人來說,這好像也不是個問題。    然而去年年底,用友軟體一場關於要不要把公司遷到上海去的爭論,卻引發了人們對這兩個城市的重新審視,引發了人們在高科技產業發展、在國際化程度、在現代化速度上對兩個城市的深入思考。    目前,美國《財富》500強中的大多數企業,在上海都設有代表處,甚至是亞太區總部。上海不僅是外企的天堂,同樣吸引著國內企業欣然前往,其中不乏在北京創業而後遷都上海的企業。
  • 從歷版總規看北京綠隔地區發展與演變
    新京報快訊 據「首都綠隔」微信公眾號消息,北京「綠隔」的概念是在1950年代末提出來的。當時認為應汲取世界大城市發展的經驗教訓,不能成片連續布局「大餅式」發展,應用綠化將「大餅」分割,一方面可以創造優美的城市環境,一方面也為城市的發展預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