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2021-01-10 地平線薦賞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

千僧齋會,是五臺山一個傳統的佛事活動,法會設在藏傳寺廟羅睺寺,屆時山上所有四眾弟子,誦經念佛、虔誠頂禮。在一片鐘磬和鳴、梵唄清音中,法會分別以藏傳、漢傳兩種方式舉行。

古代的千僧齋會,是以無遮大齋法會的形式來舉行的,不限制人數,不限制教派,所有信教群眾,甚至還包括其它教派的信眾,都可以參加。並且,所有人一起在同一個道場裡,共同接受供養,共同為功德主祈福消災。

現在的千僧齋會(全山齋會),是全山僧人,無論僧尼、老幼,無論藏、漢共同出席,這成為五臺山最盛大的佛事活動之一。按照佛教教制,把漢傳和藏傳,分為前部和後部。前部是漢傳在念誦自己的經文,以自己的儀軌進行。後部是藏傳格魯派,以自己念誦方式來給功德主消災。

舉行千僧齋會的羅睺寺,是五臺山現有8座黃廟之一,始創於唐朝,歷史上曾是五臺山5大禪處之一。康熙年間,由漢傳佛寺改為藏傳黃廟,並更名為羅睺寺,沿用至今。今天,五臺山以菩薩頂為首的8座黃廟,全都傳承了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法脈。

格魯派於公元15世紀興起,由於集各家所長,特點鮮明,因而很快後來居上,成為後期藏傳佛教最重要的一個派別。藏傳佛教格魯派,倡導僧人嚴守戒律。學經必須遵循次第,主張顯密雙修,先顯後密,兼行並重。所以,在顯宗的基礎上,才存在後續的密宗。

如今的塔院寺,青廟的教理也學,黃廟的儀軌也要學,也就是等於顯密雙修。這裡的僧人首先要修習漢傳佛教的儀軌,學會之後,再進一步的深修密法。但是,這種修習的方法,必須是口傳身教,由師父傳徒弟,徒弟再傳徒弟,就這樣一輩一輩的傳下去。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密法裡面的法本,即使給了我們,我們也看不懂,更別說怎麼去誦念。所以,必須要師父親口傳誦,你才能得到其中的頭緒,你只有在誦念的過程中,才會領悟一些不一樣的境界。並且,在師父的引導之下,然後你才會慢慢被引上正規,否則就是天書。

另外,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比如:提到藏傳佛教,說就是西藏密宗,認為兩者是等同的。其實,它們是出自各自不同的劃分標準。

佛教從傳播方向上來說,分南傳和北傳兩系。而北傳部分,根據地域和語言文字的不同,又有藏傳和漢傳的區分。

佛教從本質上劃分,分別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指的是北傳佛教,包括漢傳和藏傳。而小乘,則是指南傳佛教,小乘是漢地對南傳佛教的俗稱。因為有些貶義,現在已很少用。一般改成南傳上座部或者南傳大眾部,這正是南傳佛教兩大支。

還有一個常見的劃分,就是顯宗和密宗。顯密,當然是相對而言,或者說照密宗的一個說法。釋迦佛在世時,他所宣說的那些佛法,是可以公開講說的,統稱為顯宗。而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以神通化現、秘密傳授的佛法,就簡稱為密宗。主要強調密法、咒語、灌頂等等。

藏傳佛教當中,其實是有顯有密、顯密兼修。而漢傳佛教,歷史上也有密宗這一派。比如說:在唐代的時候,密宗曾是漢傳大乘佛教的8大宗之一。可惜到了後來,基本上都失傳了。反而,是傳到日本以後,才一直延續了下來。

其實,五臺山的黃教,指的就是藏傳佛教的格魯派。顯密雙修、顯密並重,和喇嘛、班禪兩大活佛體系,屬於同一派別。黃教的寺廟就叫黃廟,除此之外,當然就是青廟,也是漢傳佛寺,也可以說是顯宗寺院。

千百年來,青廟方面其實也是諸宗競起、百家爭鳴。比如說:華嚴宗、律宗、唯識宗、禪宗,還有淨土宗等等。這樣說來,佛教聖地五臺山,其實是相當的複雜。而各宗各派之間,特別是青、黃之間,在修習的方法,服飾和戒律等方面,則各具特色、大異其趣。

五臺山的漢藏並存,俗稱青廟、黃廟共屬一山,和尚、喇嘛誦經同一處,這也使得五臺山,成為中國唯一的漢藏佛教聖地。我們可以在這裡,領略不同的佛教文化特色。而對於出家人和信眾來說,無論漢藏、無論顯密,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朝禮和修行道場。

那麼,漢傳佛教與的藏傳佛教具體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從飲食上來看,漢傳僧人要求不吃肉,而藏傳喇嘛允許吃肉。

其次,從服飾上來講,黃廟的喇嘛衣服以紅色為主,且穿在左面肩上,右面的肩裸露在外,充分保持了印度的風格。而青廟的和尚衣服,多以青灰色的長衫為主,並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式樣。

無論是藏傳和漢傳,還是黃廟和青廟,雖然是兩個不同的佛教體系,但它們在修行法門、義理、戒律、服飾等方面,也不盡相同。實際上,它們無一法不是佛法,猶萬波歸一水,最終都指向宇宙人生的真諦。它們都是傳承於佛祖,它們的教義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理念。

小編個人觀點認為,目前中國的佛教體系中,以藏傳佛教為代表的法脈,更加容易得到人們的信奉,因為,他們更接近正統的佛教教義,以苦行的方法和嚴苛的戒律著稱。不像一些個別的漢傳寺廟,追求的是經濟效益,嚴重背離了佛教存在的意義。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中的「九宮八卦」圖
    在廣大藏區,作為護身符圖案的,除了「十相自在圖」,還有另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圖案,這就是「九宮八卦」圖。九宮八卦圖,是藏文化和藏傳佛教重要符號之一。藏族同胞家庭多以三色合金形式製作成護身符,稱為「九宮八卦咒牌」,很多人將此視為傳家寶。
  • 中國密宗神_佛學書店_華人佛教_鳳凰網
    ,品味數千幅珍貴精美的圖片,漫步在中國諸神世界中……當你聽罷「馬書田說神」,你會大徹大悟:諸神是人不是神,我們在諸神面前,儘管抬起頭來!本書為「馬書田說神系列」之一,是對於中國神祇文化的精彩描述,為你揭開中國密宗(藏密)的神秘面紗。立體呈現極富特色的密宗神明:歡喜佛、藏密祖師、密宗佛母、八思巴、宗喀巴、天神護法……近五百幅精美插圖來自西藏寺廟壁畫、唐卡、金銅佛像、彩塑……你將由此走進博大精深、色彩斑斕的藏密神佛世界。
  • 藏傳佛教中出家的女性叫什麼?看看他們在寺廟如何生活
    值得說明的是,業印母作為藏傳佛教出家女性的一種類型,並非藏傳佛教每個宗派都所擁有,她主要產生於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噶舉派等早期形成的幾大宗派。在藏傳佛教的格魯派尼僧中,沒有身為業印母的女眾,因為格魯派高僧不依止業印母。一、業印母在藏地的產生及其意義從8世紀始,業印母產生於吐蕃藏地。
  • 藏傳佛教八大菩薩唐卡及簡介
    彌勒菩薩:彌勒,藏語「強巴」,在藏傳佛教中故又名「強巴佛」,意為「慈心」。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記載,彌勒佛原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上升都率天內院,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降生人間,廣說佛法。他雙手結說法印,雙腳跏趺坐於法臺。雙手各捏一支龍華樹的花莖,象徵他將於龍華樹下示現成佛。右手所持花心中託一法論,象徵廣說佛法。
  • 佛教東傳中國,八大佛教分支戒律森嚴,為何密宗會有歡喜禪?
    佛教我們都知道,在古印度發源,早在東漢的時候就傳進我國,從此在中國向四面八方傳去,東渡日本南下緬越,宗教文化發展迅速,到了今天,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佛教分支之一·密宗。佛教傳到中國,由於理念各不相同,因此因地制宜,在中國分成了八個派別,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佛教就是禪宗,是達摩祖師一脈相傳,千百年來,禪宗都是中國影響最大,最為成熟的教派。除了禪宗之外,還有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以及密宗七大教派,此八大佛門分支同出一門,卻有個不行同,而其中以密宗為最。
  • 這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你都知道嗎?
    佛教法器是僧侶用來舉行佛教活動和佛教儀式的器物。佛法賦予它們特殊的作用,使它們不再是普通的物體,而是更加神聖和莊嚴。藏傳佛教法器有很多種,各種儀器的使用、大小也不同,例如祈禱輪、念珠、海螺等。他們中的大多數借用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並增加了自己的特色。
  • 李連杰胸前不起眼的飾品,竟是密宗佛教天珠,一顆換北京一套房
    作為一名佛教信徒,他一直就有著收藏和佩戴佛珠的習慣,他手中收藏的佛珠眾多,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有許多是天價之寶,在收藏界都難以找到與之能比較的佛珠。他曾經在出席活動時戴了一顆佛珠在脖子上,被媒體拍到意外,在考古和文物圈刷屏,受到了眾多研究學者的關注,大家都認為這顆佛珠的價值不可估量。
  • 藏傳佛教「六字真言」
    說「六字真言」中的六字代表度脫六道眾生,破除六種煩惱,修六般若行,獲得六種佛身,生出六種智慧等;(3)藏傳佛教薩迦派大師索南堅贊《六字明功德頌》記載:「嗡」能消除天界生死苦,「嘛」能消除非天鬥爭苦,「呢」能消除人間生老病死苦,「叭」能消除畜生役使苦,「咪」能消除餓鬼饑渴苦,「吽」能消除冷熱地獄苦。諸佛密乘咒,諸法集精英,眾生現祥瑞,灌頂六字明,諸佛心灌頂,今當與汝授,諸佛皆集會,灌頂明王咒。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大興善寺(密宗祖庭)
    轉輪藏經殿遺址四周的缸栽蓮花,佛教對於蓮花是很看重的,可以說蓮花是佛教的象徵,你所見到的佛陀,菩薩,都會是乘著蓮花而來,而往生的人也是坐著蓮花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可以說是蓮花和佛教的關係是十分的密切了,蓮花就像是佛教的象徵。蓮花代表了聖潔,美好,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氣節。露天地藏菩薩銅像是日本真言宗信徒為緬懷祖庭,追思昔日中日友好交流而贈送的。
  • 佛教密宗的八大守護神
    八大守護神又叫「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通過天幹地支、十二因緣、「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了有八位佛和菩薩保佑十二個生肖,故稱為「本命佛」,也叫八大守護神!佛教密宗本命佛是千年以來人們所供奉的護法善神,能使眾生逢兇化吉、事業順利、健康平安、家庭如意。人的運氣本有盛衰之別,人們在面對不可知的命數時,往往顯得茫然無助。
  • 佛教的歷史之密宗的特色
    不管是物質還是心靈,有一方特別重要,就會糾纏不清,假如以任何一方作為出發點,都視為「固然」,視為「本性」,則可對於任何事物沒有偏見,沒有誤解,一視同仁。當一個人沒有偏見、沒有誤解的時候,他就是「自由」本身,這就是解脫或得救或永存的意義。密教經典裡有這樣一段話:「好信徒,基本上任何是就是是。本性,包括你自己,本來不是糾纏的,為什麼要避免糾纏呢?本來不被誘惑的,為什麼要避開它尋求真理呢?」
  • 為什麼藏傳佛教「三字咒」具有驚世駭俗的功德?
    編者按: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藏傳佛教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此期間,「六字大明咒」隨著不同寺院、不同明星的傳唱,逐漸為漢地大眾所熟悉。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何謂佛教,也不了解藏傳佛教有何秘密,卻懂得哼唱六字大明咒。與六字大明咒相比,「普賢王如來三字明咒」在漢地影響力相對小一些,但同樣不可以忽視。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開篇】閒聊時有朋友問我藏傳法器「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該如何區分?各有什麼用途?的確這三種法器如果對藏傳佛教文化沒有一些了解的話,是很難區分的。藏傳佛教的法器製作選材一般比較珍貴,同時在法器的制型上又融入了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精神。再談其用途又多以修法除障為主要目的。因此藏傳佛教法器不僅僅是一件法器,也是一件具有很大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 佛教四禪八定行門簡介
    釋迦牟尼所教授的佛法是教人們認識宇宙的真相,生命的真諦的各種方法,金剛經裡面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段話所表達的意思是,我們現在所感知到的,看到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假相,當你離開這些外在的表象,去領悟到一切事物真實的本性的時候,就領悟到了什麼是佛,什麼是佛法。因此,佛教認為,佛性人人本來具足,在聖不增,處凡不減,不從外來,不屬於修。佛教的種種行門修持只是引導我們認識佛性的各種方法而已。
  • 佛教十宗之金剛頂宗(密宗)
    密宗簡要密宗,又稱為真言宗、金剛頂宗、毘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綜合各國的傳承,統稱為「密教」。密教興起於印度大乘佛教晚期七世紀至十一世紀間,直至印度佛教全面被破壞滅亡為止。密教雖在印度消失,卻在中國、西藏、日本、韓國傳播開來,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傳至西藏,形成了以密教為骨幹的藏教特色。乃至今日與禪、淨土,同為世界佛教的主流之一。
  • 「五方佛」在佛教密宗裡代表什麼意思?
    我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二是瑜伽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密宗中的「五方佛」,提到「五方佛」那就得說說密宗了。
  • 《密宗》:藏密特異的信仰
    相信本書會成為一本引領讀者了解藏傳佛教密宗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現象的最佳讀物。對於信仰者來說,這種信仰的行為不僅使人精力充沛,而且使人獲得一種信念。這從藏傳佛教的角度講,就是信徒從一種至善的無限力量中獲得最深厚的充實感。因為信仰實質上是確信這種力量能更新信徒自己的現實生活及其未來的生活環境。宗教現象,就是以「信仰」這一人間理情或超越倫理的情緒為中心,所開展出來的東西。基於此。
  • 藏傳佛教五方五色財神有哪幾位?
    上次發文《中國民間傳說五路財神是哪幾位》有網友評論要筆者介紹一下藏傳佛教的五路財神,今天就應那位網友邀請講一下藏傳佛教的五位財神:白財神、綠財神、紅財神、黃財神、黑財神。補充一下上篇講財神的文章,其實財神掌管不單指金錢的財富,還包括身體健康、精神上的財富。
  • 藏傳佛教首席財神:黃財神
    黃財神像(圖片來源:資料圖)黃財神是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護法,因其曾經發願:庇護所有貧苦眾生,令他們在修行途中不因資糧匱乏而退失菩提心,助益一切有情,且其身膚黃色,故被世人稱為黃財神。黃財神其實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天王(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說金剛手菩薩為救度、消除眾生之貧乏窮困,化現財神臧巴拉。)。按佛經記載,他住在須彌山北面的黃金對綞,曾受佛陀委託,在未來邪見王毀滅佛法時,將出世護法佛教,由於他常守護在佛陀周圍,聽聞佛法較多,所以又得名「多聞天王」,而他的「施財天」身份和職能卻在漢傳佛教中鮮為人知。
  • 重磅:大國佛教又一年!2016中國佛教八大成就
    能夠升座為帕松列的僧才,持戒嚴謹,具有深厚的佛教造詣和獻身精神,在信教群眾中有很高的威望,這也是中國佛教道風建設成績的一個顯現。成就二:契合時代根機,廣開方便法門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眾生無量,煩惱無量,問題無量,契理契機、應病與藥的法門也就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