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新華網」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獨特文案,標題只有一個字:《牛》,短短半小時閱讀量突破10萬+,最新「在看」895,按照比例來算閱讀量已在數百萬級別。《牛》也是新華網微信公眾號最近兩周「在看」數最多的文章。
這是新華網公眾號一個固定的「說文解字」欄目,近期推送的內容還有《動》《聯》。《牛》一文,介紹了中國古今的一些牛人牛事,比如孔子、秦石磊、李時珍和屠呦呦,最後文案才對贊助品牌進行了簡單露出:中國人「牛」的韌性在多個產業中不斷發酵,蒙牛以「牛性」的理念脫穎而出,蒙牛集團成立20周年,以拼搏的姿態,將中國「牛氣」產品輸出海外。世界品質,天生要強。
網友對這篇文案很買帳,「文案牛」、「題目牛,內容更牛」、「廣告植入毫無違和感」、「文案就要這麼來,廣告來的靜悄悄」。
簡直是神來之筆,新媒體文案的典範。
這只是蒙牛20周年慶傳播的冰山一角。從一系列傳播動作,可以看到,一個有著20年歷史的老品牌的與時俱進,對於如何藉助於各種媒體與世界、與年輕人、與產業對話,蒙牛已駕輕就熟。
企業周年慶傳播很難,蒙牛卻做出了彩,這對於品牌來說有很強的啟發意義。
品牌周年傳播出彩難為什麼說品牌周年慶傳播不好做?
首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媒體多樣化、碎片化和去中心化,每天都有很多瓜分用戶注意力的內容,要讓消費者、合作夥伴和產業鏈都來關注一個企業的生日,難。
其次,企業慶生話題,與品牌本身的特質、調性和戰略結合,難。今天都在講品效合一,傳播最重要的是,回歸到業務上。企業生日話題與業務結合,難。
最後,每個企業每年都會慶生,有一定量級的品牌都會做傳播,各種玩法,受眾難免審美疲勞,因此,周年慶如何做出彩?難。
品牌周年傳播不好做,但一定得做,因為這是一個品牌與外界對話的絕佳機會,品牌的歷史、成長和規劃,品牌的產品、業務和企業,都可以藉助於周年慶這個絕佳機會,更好地讓外界知道,與此同時,給品牌慶生的動作讓品牌更加人格化,更有親和力。因此,品牌可以抓住周年慶這樣的關鍵節點,做好傳播,影響想影響的人,特別是十周年、二十周年這樣的「大慶」更要下足功夫。
蒙牛20周年慶生傳播,有更多自己的難處。
蒙牛不只是代表著企業本身。蒙牛成長的20年,也是乳業大發展的二十年,說得更大一些,是我國改革開放高速發展的20年。如何與時代背景結合,做好品牌慶生傳播?難。蒙牛早已提出國際化戰略,正在積極向全世界擴張,基於此,蒙牛品牌要向著「世界牛」的方向去傳播,這意味著,20周年慶生活動不只是要影響中國消費者,也要影響全世界,這真的真的很難。
但是蒙牛克服了種種難處,將20周年慶傳播做得出色、出眾和出彩。
蒙牛周年慶傳播出彩搜索了一下「蒙牛」的百度指數和微信指數,8月11日左右,均創下高峰,顯然,蒙牛20周年慶傳播有了實打實的落地效果。
衡量一個品牌周年慶傳播是否出彩,肯定不能只看數據,也不能靠一個兩個創新案例來判斷,而是應該系統化地評估:有亮點,也要有數據;有創新,也要有傳承;有外在,也要具備內涵;有新媒體,也要有權威主流媒體……綜合來看,蒙牛周年慶傳播可謂相當出彩。
首先,蒙牛做到了媒體全覆蓋,不同類型,不同媒介,不同層次全覆蓋,沒有死角,CCTV,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中國網、國際在線、內蒙古電視臺等權威媒體全部進行報導,其中許多媒體進行專題報導。人民日報、紐約時報、德國商報、英國每日電訊、西班牙國家報等世界五大報紙直接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全面影響世界才是「世界牛」的慶生方式。
你能想到的媒體形態,你能看到的主流媒體,全都對一個品牌的慶生進行報導,少見。
其次,蒙牛20周年慶傳播形式多樣化,立體化傳播,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場景和不同習慣。
新媒體是相對的,傳統媒體是絕對的。不同的媒體形式一直在出現,蒙牛20周年慶不抱殘守缺,也不「喜新厭舊」,而是受眾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形式的內容傳播。
在傳統媒體文章、電視和專題等深度內容外,蒙牛圍繞主題關鍵詞策劃海報、九宮格、H5、短視頻、表情包、漫畫、長圖等內容進行傳播,滿足用戶碎片化閱讀習慣,增強了內容的互動性、趣味性和多元性,與傳統媒體傳播形成互補。比如蒙牛乳業官微聯合16家藍V和15家子品牌微博,聯動傳播#一廿之間,蒙牛20年#微博話題,閱讀量就超過千萬;蒙牛甚至在8月22日這天在官方微信發布了「蒙牛司歌」《天生要強》,由趙大鳴作詞,趙麟作曲,一經發布,就刷屏朋友圈,不只是增加了內部員工的凝聚力,也讓外界對蒙牛這家公司有了更多了解。在周年慶發布公司「司歌」的公司,不多。
最後,蒙牛20周年慶生傳播系統性湧現了大量的爆款內容,且雅俗共賞。
《一封來自1999年的信》,以長圖文散文詩形式展現蒙牛20年,呈現蒙牛人情懷,在朋友圈引發刷屏;《蒙牛20年賦》通過動態大漠美景畫面和央視配音結合,製作成小視頻,讓詩賦這樣的傳統內容變得社交化、易傳播和可互動,雅俗共賞,實現了「破圈」傳播——突破用戶圈層的「破圈」傳播,是最難的傳播。
重要的是,蒙牛20周年慶的爆款內容該有的故事、該有的底蘊和該有的文化,都不缺,有著厚重的品牌價值、濃鬱的傳統文化和新穎的呈現形式,不只是有實打實的傳播量,也能夠引發讀者/觀眾共鳴,真正做到影響受眾,佔領用戶心智。
蒙牛20周年慶傳播的啟示蒙牛過了一個讓自己、行業和世界難忘的「生日」。
品牌周年慶怎麼做?品牌尤其是老品牌如何過一個「難忘」的生日?蒙牛20周年慶傳播出彩,給企業品牌周年慶傳播帶來了很強的啟示,蒙牛20周年慶傳播或許可以複製,抑或借鑑。
1、傳播兩大要素是內容和渠道,沒有好內容渠道再強沒用,沒有好渠道內容再好也會埋沒,蒙牛兩手抓,都抓好了。
在內容上,蒙牛內容主題明確,主線清晰,聚焦講好品牌故事,圍繞「品質」、「品牌」、「國際化」、「社會責任」、「高質量發展」五大關鍵詞,組織各種形式的內容,再結合多媒體特性,進行多頻次、遞進式和立體化傳播,節奏把握得非常好,行散而神不散,主題聚焦。
在渠道上,蒙牛積極嘗鮮,擁抱最新、最酷、最潮的媒體形態,比如《蒙牛20年賦》的短視頻與社交網絡的結合,比如新華網的《牛》文,再比如在微博上的藍V聯合轉發互動,均成功「破圈」。
2、不是兩手空空做傳播,而是創造傳播點,深挖傳播「食材」。
圍繞蒙牛二十周年慶,蒙牛在8月8日舉辦了高規格的蒙牛20周年慶祝會議,同時宣布了許多具有新聞性、傳播點和話題性的消息,比如成立實驗室推動乳酸菌研究、牽頭承建的中國乳業產業園項目正式啟動,與內蒙古農業大學籤約……都具有新聞性,成為傳播素材。
新聞點只是一個方面,熱點容易引發關注,但能擊中人心的是情懷、情感和共鳴。蒙牛作為一個有著20年歷史的品牌,一路走來有許多辛酸、記憶和故事,有許多蒙牛人的回憶,有乳業產業、內蒙古和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圍繞這些歷程,蒙牛深挖出許多一手信息作為慶生傳播的「素材」,最終產出優質的文章、視頻、海報、H5等內容,《一封來自1999年》《蒙牛20年賦》這樣的刷屏內容,《20年堅持做一杯好奶,蒙牛供應鏈管理是如何煉成的?》這樣的深度,都直擊人心。
3、蒙牛不自說自話,而是強調社會參與感,玩轉網際網路傳播。
今天品牌傳播再自說自話搞灌輸式、填鴨式和強制式已經不行了,只有跟用戶對話、讓用戶參與、讓用戶互動的傳播才是好的傳播。蒙牛20周年慶傳播從不自說自話,強調社會參與,讓與品牌有關的人都參與到互動中,甚至讓互動本身成為內容再二次傳播,這一做法深諳網際網路傳播規律。
蒙牛做了一個路人街坊視頻《我的20年》,節目組在繁華街區隨機採訪路人:「回想20年前的我,暢想未來的20年」,懷舊向的小視頻很容易引發觀眾共鳴,雖然看上去與蒙牛沒有關係,但最後卻巧妙引入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講述蒙牛20年,貼合主題的同時拔高內容調性,回到傳播初心。
蒙牛官網與全集團15個子品牌官微和16大腕藍V進行以#一廿之間,蒙牛20年#為主題的慶生聯動宣傳,更是刷爆微博,這樣的全新互動形式,讓蒙牛慶生傳播「鬧鬧熱熱」的同時,實際上也呈現出蒙牛的頂級朋友圈,這是蒙牛的產業地位和產業資源的體現,再次豐富了蒙牛品牌的內涵。
4、蒙牛的業務本身很強大, 業務才是品牌傳播的基礎。
如果沒有高遠的理想,蒙牛不可能走到今天,蒙牛遵循著「內蒙牛,中國牛,世界牛」的初心,站在國家奶業振興、乳業強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高度,落地公司戰略。在戰略層面,蒙牛一直狠抓品質、品牌、社會責任和高質量發展等關鍵點,積極響應政府政策、應用科技手段、構建產業生態、擁抱消費升級。蒙牛在2017年成功躋身全球乳業十強,下一個20年,蒙牛將繼續在世界範圍布局優質乳源,不斷引進國際先進管理模式,不斷開拓國際市場,向「世界牛」奮鬥,打造「百年蒙牛」。
正是有堅實的業務支撐,蒙牛才能扎紮實實地走過20年,從草原牛成為中國牛並努力向世界牛成長,因而在傳播上才有如此多感動人心的故事,才能引發大眾的共鳴,才能吸引眾多媒體關注。傳播是錦上添花,如果沒有堅實的業務支撐,轟轟烈烈的傳播只是空中樓閣。
總的來說,蒙牛20周年慶生傳播堪稱品牌周年慶傳播的標杆。或許,不只是品牌周年慶,品牌各種大小傳播,都可以從蒙牛20周年慶生傳播活動得到一些啟發。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