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有多厲害?王蒙:世上沒有任何曆法能夠同時知道太陽和月亮!

2020-11-15 騰訊網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農曆是中國古人在對自然規律進行深刻了解以後,為幫助自己合理安排農事所貢獻的智慧結晶。在農業立國的中國封建時代,通過這樣陰、陽曆法的結合,讓人們的農事得以合理安排。

直到現在,古人所研究出來的曆法依舊能夠起到指導農事的重要作用。王蒙作為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一員,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中國的古曆法,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的曆法能夠同時涵蓋太陽和月亮,那麼中國農曆到底有多厲害呢?

中國的曆法,卻以合理地安排、研究出了正確的曆法。這是何等驚人的智慧結晶,中國農曆是中國古人對於世界的最大饋贈之一。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農業的發展是世界三大農業起源地之一。在歷朝歷代當中,作為一個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家,如果沒有配合農事的曆法,對於這個農業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滅頂之災。

因此,為滿足政治的需要,中國封建王朝最為重視的便是對於曆法的研究。

商朝時通過對於前人已經擁有的天象記錄,進一步整合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曆法,即所謂的陰曆。通過這樣的節氣安排,讓人們懂得了因時耕作的道理。

尤其是在小農經濟非常脆弱的中國古代,一旦無法合理安排農事或遭遇突變,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將是一場滅頂之災。播種或者耕種的時間掌握不好,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歉收,一家人來年可能就要忍凍挨餓。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農曆的出現就為農業的發展立下了規矩、做出了定論。在千百年的演變當中,中國人民嚴格按照農曆所規定的規矩順時而作、因時而息。

中國這個以農立國的國家為農曆這樣偉大智慧結晶的出現,提供了豐饒的土壤,為配合中國農業的發展做出更為突出的貢獻,農曆自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曆法體系。

陰曆首先是圍繞著月亮運行的規律進行闡述;在配合日全食以及太陽運行規律的情況之下,古人又創造出了太陽曆,即所謂的陽曆。這一套完整的曆法在王蒙看來是中國的曆法、是中華歷,並不是簡單的單一曆法。

古時候的人們通過簡陋的工具便探知了日月的運行規律,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曆法在如今科技發達的時代裡,依舊起著重要作用。

這陰陽曆是古代人為了配合自己農業生產的需要,經歷不斷總結和觀察的智慧結晶。這一部農曆,其實就是中國古人一部勞作的指導書。在信仰自然的古代裡,對於自然規律的尊崇讓古人創造出農曆這樣偉大的智慧結晶。

中國古人深知,順應時節自然的運行規律,進行農事安排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得以促進中華歷這樣完備的曆法體現了更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農曆結合著日月的運行規律和季節的變化,這是古代人在觀察自然以後得出的重要結論,也憑藉著這一指導,為中國農業的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中國農曆之所以備受王蒙稱讚,不僅僅是它包含了日月的規律;更為重要的是,它對於周邊國家的影響,以及對後世中華精神內涵更為深遠的影響。

中國的曆法在走向世界的過程當中,不斷增強著自己的影響力。陰陽曆傳至東南亞國家,尤其是日本,朝鮮等國都使用著中國的曆法,其中受這一曆法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鄰國日本。

據歷史資料的考證,日本的歷史開始自曆法出現的時候,即所謂的公元100年。此時的日本才真正藉助於中國的曆法,確立了國家形式的政治。

在中國的盛唐時,曆法進一步完善。而當時的日本派遣遣唐使前往學習,結合中國的機構發展出了專屬於自己的曆法機構。尤其是曆法文化的出現,促進著日本歷史的發展。加之由此誕生的各式文化影響,直至今天都難以磨滅。

備受王蒙讚揚的中國農曆一個重要的核心,便是涵蓋其他國家曆法所沒有的東西,並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政治產生出極大的影響。在遠隔萬裡之外的中東以色列國家等,也採用著中國的陰陽曆來為自己安排農事。由此足以看出,傳至鄰國的中國農曆,可謂影響廣泛。

在向外傳播的過程當中,中國農曆強化了中國的文化,更將刻畫在中國人骨子裡的精神內涵進一步深化。

王蒙先生誇讚中國農曆是世界上最突出和優秀的智慧結晶,它左右著中國人的耕作以及起居。曆法囊括了太陽與月亮,表現出中國古人在農業生產當中的敬畏之心與積極的探索精神。

這體現了在當時那個殘酷環境之下,不屈的中華民族人民對於自然做出的積極適應。風雨雷霆在古人看來是上天的饋贈,農曆的指導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生活,這是源於人類最初的智慧——敬畏之心。

農曆的出現,更體現著中國人的精神是那樣的樂觀。毫無疑問,涵蓋了太陽和月亮的曆法是智慧的結晶;更是中國古人的一種物質象徵。

在訪談中,王蒙先生談到中國農曆之所以會如此激動,正是因為作為一個文化大家,他看到了這一物質載體背後的精神內核。世上沒有任何曆法可以同時涵蓋太陽和月亮,這是王蒙先生對於中國農曆自信。

他的底氣來自於古人的敬畏天地和積極探索、開拓的精神。中華傳統文化的優越在於歷史積澱的久遠,它告訴我們一切唯有不忘,才能走得更長遠。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曆有多厲害?王蒙:世界上沒有任何曆法同時知道太陽和月亮
    王蒙作為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一員,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中國的古曆法,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的曆法能夠同時涵蓋太陽和月亮,那麼中國農曆到底有多厲害呢?這是何等驚人的智慧結晶,中國農曆是中國古人對於世界的最大饋贈之一。 1、 中國農曆有多牛?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農業的發展是世界三大農業起源地之一。在歷朝歷代當中,作為一個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家,如果沒有配合農事的曆法,對於這個農業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滅頂之災。
  • 中國農曆有多牛?王蒙:世上沒有任何曆法可以同時涵蓋太陽和月亮
    在這短短的數語之間,蘊含了巨大的智慧,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它也能夠派上巨大的用場。 古代農民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樣的事都包含在其中。它對農業生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牽扯到了百姓們的衣食住行,巧妙的把日月運行規律以及自然節律和民俗結合了起來,二十四節氣屬於幹支歷,也是農曆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中國農曆到底有多牛呢?
  • 中國農曆有多厲害?著名作家王蒙:世界上沒任何其他曆法可以相比
    王蒙稱讚中國農曆即使到了現在,古代人所研究出來的這種曆法,依然可以幫助農民進行耕種,說到中國古代曆法,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了,他就是中國著名作家王蒙,他也經常出現在中國作家富豪榜的榜單中,影響力非常大,就是這樣一個權威人士,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古代曆法的神奇之處,他還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曆法種同時涵蓋太陽和月亮,因此也沒有任何曆法能比得上中國農曆,這是唯一一個。
  • 中國的農曆中,同時用到太陽和月亮,被著名作家大讚:世界唯一
    王蒙稱讚中國農曆即使到了現在,古代人所研究出來的這種曆法,依然可以幫助農民進行耕種,說到中國古代曆法,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了,他就是中國著名作家王蒙,他也經常出現在中國作家富豪榜的榜單中,影響力非常大,就是這樣一個權威人士,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古代曆法的神奇之處,他還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曆法種同時涵蓋太陽和月亮,因此也沒有任何曆法能比得上中國農曆,這是唯一一個。
  • 中國傳統曆法「農曆」有多牛,不僅有陽曆、陰曆,還有陰陽合曆
    2.陰曆以月亮的運行為天文根據,採用朔望月作為基本周期,與太陽的運動沒有任何關係,也被稱作太陰曆。3.陰陽合曆就是以太陽和月亮的運行作為曆法的天文根據,融入回歸年和朔望月,並把二者並列作為制歷的基本周期,同時還增加了閏月,以協調回歸年、朔望月之間的關係。
  • 現代人看日期,一般看西方陽曆多,其實中國農曆才是最科學的曆法
    我們現在說的幾月幾日都是公元紀年,使用的是西方的曆法,又被稱為陽曆,一般很多人都是看這個日期的。而我們中國也有自己的曆法,被稱為農曆和陰曆。對比陽曆來說,中國的農曆才是最科學的一種曆法。因為文明的不同,記載時間所用的系統也各不相同。
  • 「瑪雅文明」有多厲害?在曆法方面,「中華文化」自嘆不如!
    導讀:「瑪雅文明」有多厲害?在曆法方面,「中華文化」自嘆不如!中國文化是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不僅豐富多彩,更是世界上唯一流傳至今,沒有中斷過的古文化。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到現在,並且一直朝前發展的國家。在世界歷史中,出現過的輝煌文明數不勝數。
  • 《農曆的編算和頒行》頒布:傳統曆法當活起來
    【文化評析】作者:周桂鈿(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家標準委日前發布《農曆的編算和頒行》國家標準,首次將農曆編算和頒行納入國家標準化管理體系,同時對農曆的頒行提出規定,要求公開發行的日曆產品必須包含公曆和農曆的日期對照以及二十四節氣,且須符合標準規定的編排規則、計算模型和精度及表示方法
  • 農曆無用?如果沒有農曆,我們的文化會出現斷層
    在古代,信息不發達,沒有多少知識的農民根本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種地,種什麼作物,在什麼時候收割。中國自古以來就疆域廣闊,君主要讓全國民眾在同一時間種植農作物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且各地氣候不同,時間也不同,一種合適的農作物種植曆法的作用是巨大的。現代著名作家王蒙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世界上除了中國農曆,沒有任何一種曆法能夠同時包含日月規律。
  • 現在中國同時使用公曆和農曆,那「佛誕」是按什麼曆法過的?
    因為歷史原因,中國現在事實上是通行兩種曆法的,一種是公曆,另一種是農曆,不過,正常的記錄時間都是公曆,農曆僅限於民俗節日等場合,但是,大家仔細想一個問題,在中國,有沒有哪種節日,無論用農曆還是陰曆過,都覺得有些不對?
  • 王蒙:文學是「硬通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用語言文學講一段故事、一段詞、一段歌謠、或者一個笑話,比接受任何技術性強的藝術都更容易,接受其他藝術必須藉助於語言文學。「你看文物展也需要有說明書,看芭蕾舞也需要有一個文字類的劇場說明。」 他說,懂文學可以教人談戀愛、寫情書。「如果沒有文學,愛情還能剩下什麼呢?那就只剩下動物的本能。」他幽默地說,阿Q有一天見到小寡婦吳媽,說:「吳媽,我要和你睏覺」,這是性騷擾。
  • 農曆= 陰曆?你可能對曆法有什麼誤解
    陽曆,從名字上就能看出,應該是和太陽有關。很早之前,古人就感受到了季節的周期性變化,而且認識到了這個變化和太陽有關,陽曆就是反映四季更替周期的一種曆法。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和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不在一個平面,有一定夾角,所以當地球繞太陽轉到不同位置時,太陽直射到地球上的位置會發生改變,從而產生了四季的變化,這個變化的周期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所用的時間。
  • 《陽曆》和《農曆》的來歷
    他說, 我們西方的曆法是根據太陽的運轉規 律制定的, 你們中國的曆法是根據月亮的運轉規律 制定的。按你們的陰陽說, 太陽是 「陽」, 月亮是 「陰」, 所以你們才把自己的曆法稱「陰曆」, 而把我 們西方的曆法稱「陽曆」。據我所知, 咱們有的中國 人也堅持這樣的看法。這實際是大錯特錯的。
  • 農曆豬年「無春」 天文曆法是主因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把農曆和陰曆畫等號,誤以為是一回事。其實,曆法分為3種,即陽曆(公曆)、陰曆和陰陽曆(農曆)。陽曆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即一回歸年定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平年365天,每隔4年便要閏一天,加在2月的天數上,即平年2月28天,閏年便是29天,其餘每月的天數不變。
  • 公曆和農曆:為何我國會存在兩個曆法呢?
    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建字、葭月、暢月、復月、黃鐘、寒月 十二月:建醜、嚴月、臘月、嘉平、殘月、冰月 農曆屬於陰陽曆並用,一方面以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月",平均月長度等於"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曆原則相同,所以也叫"陰曆";另一方面設置"閏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長度儘可能接近回歸年,同時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因此農曆集陰、陽兩歷的特點於一身,也被稱為"陰陽曆"。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舊使用農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 曆法的幾個稱呼有點「扯」:「農曆」應是「陽曆」,「陽曆」稱呼將...
    簡單來講,根據月球環繞地球運行所訂的曆法稱為陰曆,根據太陽在不同季節的位置變化所訂的曆法稱為陽曆。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曆法大致有這樣幾種概念:公曆、農曆、陰曆、陽曆、幹支歷。其中,農曆也就是陰陽合曆。 從曆法的演變來說,「陽曆」的叫法並不嚴謹,是屬於典型的將錯就錯,而我們接觸最普遍的「公曆」,實際上應該算是農曆。
  • 難區別的陰曆、農曆和陽曆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就能分清了!
    難區別的陰曆、農曆和陽曆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就能分清了!現在很多人都對陰曆、陽曆、農曆這三種說法分不清,特別是在問朋友過生日時,分不清不免有些尷尬。其實這三種,都是曆法。那麼這三種說法,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陰曆、陽曆、公曆和農曆有什麼不同?
    他們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個月月牙初露的那天為月初,月亮最圓的時候為月中,月亮重新變回月牙形狀為月末。這樣的曆法將一年12個月劃分成了6個30天的月份和6個29天的月份,共計一年354天。這是大概人類最早的曆法之一。然而我們都知道一個回歸年有365天多,顯然這種曆法在精確性上有所欠缺。為了糾正誤差,蘇美爾地區人便開始每隔幾年就設置一個閏月,以此來改進曆法的不足。
  • 揭秘2月只有28天的原因,世界上最複雜的曆法竟然是中國農曆!
    你知道羅馬的太陽有什麼不同嗎?我們每天使用的國際通用的公曆就是羅馬的太陽曆,所以這輪太陽決定著整個世界的運轉規律。公元前45年1月1日,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 凱撒正式頒布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儒略曆。我們中國現在使用兩套曆法系統,一是國際通用的公曆,也就是羅馬曆,另一套就是我們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農曆。
  • 百年不遇的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作者 郭軍 李建基  今年農曆將發生罕見的曆法現象———閏二月,這是一九四七年以來首次出現的閏二月。  農曆為何設置閏月  農曆一年按十二個朔望月計算,只有三百五十四點四天,比陽曆回歸年少十點九天,如果今年猴年不按插閏二月,那麼,明年春節就會出現在二00五年一月十日。再過幾年,農曆就會出現「六月飛雪」的現象,為了協調陰曆與陽曆的季節關係。中國在春秋時代就採用「十九年七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