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眼中,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所以這個行業一直都有投資者不斷湧入,但是有很多炒房者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那些真正的房產大佬們卻更注重長遠發展。
隨著「房住不炒」的政策逐漸落實,房地產的繁榮期已經漸行漸遠,如今這個行業正處在一個新老交替的時期,轉折點隨時可能出現,過去那種短時間內撈金的場面已經不復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房地產公司開始打折拋售樓盤,而房地產老闆們也隨時可以輕而易舉地離開。比如早在2012年,李嘉誠就開始拋售產業,而王健林和潘石屹等大佬也紛紛撤離,甚至連一直注重在三四線城市發展的碧桂園也開始實施縮減計劃,這一切似乎預示著房地產行業已經遭遇寒冬了?
王健林曾經是地產行業堅不可摧的人物,但是自從萬達的千億負債被曝光以後,王健林就逐漸開始脫離地產體系。從2017年開始,王健林一直通過拋售項目來減少負債,同時他還表示在2019年不會增加新的項目。
事實上,王健林撤離的原因並不簡單,主要原因是因為回報周期開始變長,這樣一來就更容易產生負債。另外,土地價格開始不斷增加,融資難度也逐漸加大,再加上新政策的不斷實施,導致房企的成本越來越多,因此王健林才會逐漸擺脫對地產的依賴。
再來說說李嘉誠,雖然他已經退休,但是他依然觸碰地產,不過他卻告訴人們,儘量不要炒房,這又是什麼套路呢?我們知道,李嘉誠一直靠著低買高賣來兜底房產,但是他為什麼在2012年就逐漸撤資呢?
當時國內的地產行業依舊有上升空間,不過李嘉誠卻偏偏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現在看來李嘉誠確實聰明。目前,投機者和炒房者都已經受到了嚴厲的限制,而李嘉誠能夠及時脫身,當然是為了避免自己的資金收不回來,所以李嘉誠的離開也預示著未來炒房的行為將會受到打擊。
除此以外,潘石屹早在2016年就拋售他的SOHO中國旗下的產業,2017年更是將上海凌空和上海虹口的SOHO項目拋售,共套現85億現金。潘石屹對此表示,這樣做是為了減少項目擁有的數量,雖然負債並不高,但是需要提前把風險降至最低。
而地產女首富楊惠妍代表碧桂園一直在三四線城市不斷擴張,因此大量資本湧入到這裡,最終導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從幾千元逐漸飆升至上萬元。
不過,隨著三四線城市的市場逐漸飽和,人們對房屋需求量逐漸減少,因此空置房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很多三四線城市居民開始轉移到一二線城市,所以碧桂園也在第一時間離開這裡。
隨著眾多房企紛紛離開,炒房者們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是持重金入場,但是想要滿載而歸已經不太現實。炒房者不僅無法獲得利潤,甚至因為這些房企的離開,而導致房子砸在自己手上,即使降價銷售也無人接盤。那麼,大家對於三四線城市地產行業的發展有什麼高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