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事件風波還沒有平息,拼多多再出波瀾,12月29日凌晨1點半拼多多一名22歲女性員工張某霏在步行回家途中,突然捂腹,暈厥倒地,經近6個小時急救依然無效,最後不幸離世。1月4日下午,拼多多官方回應,確認了此事。
熬過了疫情,卻沒熬過2020年的最後一次加班。
就在前不久,上海外服聯合《大眾醫學》發布的一份報告《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在網上引發熱議。
根據該報告顯示,從2013年開始到2018年,上海白領的體檢異常率從94%上升到了將近99%,也就是說一百個人裡面有99個是不健康的。睡眠問題、皮膚問題、脫髮問題、腸胃問題、抑鬱成為了90後的「職場病」。
而在「職場病」的背後隱藏的是「996福報」與當下盛行的加班文化。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大小周、996似乎成為了網際網路大廠心照不宣的默契,在網際網路也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字節和心臟只有一個能跳動,生命和工資只能拼一個多多……
高速的城市節奏,企業這種「長時間、不停歇的工作模式」成為誘發甚至助長員工過勞猝死的因子,也讓年輕人搞垮了身體,996福報、加班、熬夜、猝死等關鍵詞也成為了2021年新年以來,職場上的高頻「熱詞」。這也側面反映了,人們對盛行的加班文化的反感。
近年來,隨著更多的「員工猝死事件」被報導,質疑「996」的聲音越來越大。如何解決企業盛行的加班文化,成為了企業與相關部門以及整個社會當下面臨的重要問題。
職場個人如何減少加班?
1、做正確的選擇。在求職過程中就應該說明自己的職場價值觀是否與求職企業文化相匹配,哪些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哪些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在求職過程中就做出正確的選擇。
2、高效工作。也有一些企業要求加班是因為員工並沒有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與考核,如果,是公司考核機制有問題那麼你可以勇敢地與上級溝通調整,如果,是自己的效率低那麼就要從自己找原因努力提高自己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可以通過制定階段性目標來實現,也可以在工作中運用各種工具來達到高效辦公。
最後,濟小雲呼籲廣大企業和職場人:企業應理性對待加班,以高效、結果判定工作,不強調無意義的加班,不以加班論英雄,更不能以加班時間長短論英雄。可以量化工作和設置獎勵機制去激發員工活力與工作積極性。
當然,員工在工作過程中也要佔主動性,不可以「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被動心態,工作要積極主動,這樣才能提高效率,爭取在八小時之內完成工作任務。同時,在工作之外努力提升自己的職場技能,讓自己在職場中佔據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