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真的有七顆嗎?

2021-01-14 宇宙天文


「北鬥七星」不是星座(constellation),而是星群(asterism),它們位於大熊座(Ursa Major),因為排列的形狀酷似一個大勺子,所以西方稱其為Big Dipper(意為「大湯勺」)。我們中國人要有文化得多,古代中國人感覺它像個「鬥」(一種舀酒的容器),又位於北方天空,所以我們叫它「北鬥」。


有機智的朋友要問了,那有沒有南鬥啊?自然是有的,在黃道附近有個星座叫人馬座,人馬的腹部有六顆亮星被古代中國人稱為南鬥,並且劃為二十八宿的鬥宿。

小學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就講過如何辨識北鬥以及如何用北鬥找北極星。大體說來,北鬥七星有兩顆星和北極星近乎在一條直線上,其中距離北極星較近的那顆的中國星名叫天樞,較遠那顆叫天璇,然後順時針方向依次是: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這些名字最早見於漢代緯書《春秋運鬥樞》,在西方天文學裡它們的編號依次是: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



既然「北鬥七星」已經眾所周知了,那麼我為什麼又要提北鬥到底幾顆星這個問題呢?因為古代中國人有個壞毛病,喜歡瞎湊數字。例如明明一年四季,但為了迎合五行學說,非要在夏和秋之間擠出一個第五季,叫做長夏。這不,古代中國人認為七個這個數字不怎麼好,所以就額外給北鬥加了兩顆星,分別叫輔星和弼星,《宋史•天文志》中記載:「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按,即瑤光)右,不見;第九星曰輔星,在第六星(按,即開陽)左,常見」。開陽(大熊座ζ)旁邊確實有一顆4等星(大熊座80),通常就把這顆星稱作輔星。

輔星在古代除了佔星用途之外,還被中外軍隊用來測試士兵的視力。因為輔星距離開陽11角分(角分和角秒都是天文學上常用的單位,1角分是1/60度,1角秒是1/60角分,距離11角分的意思就是以人眼為頂點分別引兩條射線各指向開陽和輔,形成一個銳角,這個角的度數是11/60度),視力不好的人沒法把這兩顆星分辨開。


但是古人有所不知的是,輔星和開陽之間存在力學聯繫,並不是兩顆八桿子打不著的恆星恰好在視線方向上彼此靠近,天文學上,這就叫做「雙星」(binary star)。像輔星和開陽這樣能用肉眼或者望遠鏡看出來的雙星,叫做目視雙星。如果用望遠鏡來看,能看到開陽(大熊座ζ)本身也是一個目視雙星,兩顆子星相距14角秒,其中主星大熊座ζ1亮度是2.4等,伴星大熊座ζ2亮度是4等。順便說一句,「雙星」這個詞是大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爵士1802年創立的,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雙星是很普遍的天文現象,銀河系內超過一半的恆星都位於雙星系統。不過不用擔心,太陽沒有伴星。



現在北鬥七星變成真的北鬥九星了,但是故事才剛剛開始。用分光鏡研究大熊座ζ1的時候,發現它的光譜很奇怪,某些譜線的位置會周期性的擺動,對此現象最簡潔的解釋就是它是由兩顆恆星組成的雙星系統,兩顆子星要繞共同的質心運動,當其運動方向朝向或者背對地球時,由於都卜勒效應,譜線會朝紫色方向或者紅色方向移動,我們就能看到它的譜線位置在周期性擺動了。


由於這類雙星的繞轉周期很短,它們彼此的距離很近,近到望遠鏡很難其分辨開來,所以這類雙星叫做分光雙星。大熊座ζ1是第一個被識別出來的分光雙星,其中的伴星繞主星運動周期是20.5天,彼此的距離只有地球到太陽距離的⅓,然後大熊座ζ2也被識別出來是一個分光雙星,甚至很有可能是三合星,這還不算完,輔星也被證認出是一顆分光雙星。好了,光是開陽本身現在已經是七聚星了。現在我們數數北鬥是幾顆來著?一、二、三……乖乖,北鬥十二星了。


但是別忘了我們剛才說的,雙星是很普遍的天文現象。事實上,天樞、天權都是三合星,所以,北鬥起碼有十六星。


有意思的是,北鬥諸星中,除了天樞和瑤光之外,其餘恆星的自行方向都朝向人馬座方向的某個點,這個現象是英國天文學家理查·普羅克特(Richard A. Proctor)在1869年發覺的,從目前我們已經掌握的恆星測距結果看,天樞距離我們124光年,瑤光距離我們101光年,而天璇79光年、天璣84光年、天權和玉衡81光年、開陽78光年,這就暗示我們後者可能彼此之間是有關聯的。天文學家已經據此認定,這些恆星屬於一個叫做「大熊座移動星群」的移動星群(Moving Groups)。


所謂移動星群,是指有著相似年齡、金屬成分和移動特徵(視向速度和自行)的一群恆星,它們可能是同時從一團氣體雲中誕生的,但是所組成的疏散星團因為各種原因解體。大熊座移動星群的年齡大約5億年,其中心距離地球大約80光年,範圍大約30X18光年,其主要成員星約14顆,其中13顆在大熊座方向,另有1顆在獵犬座方向。根據依巴谷衛星觀測的結果,還有大量恆星也屬於這個移動星群,不過它們散布在天球上的其他位置。當然,我們的太陽不屬於這個移動星群,因為太陽的年齡大約50億年,遠遠大於這個移動星群的年齡,事實上我們的太陽只是無意中路過這個移動星群而已,4000萬年前我們距離它們還很遙遠。


如果把大熊座移動星群算作北鬥,試問北鬥又有多少顆星呢?這是那些胡謅北鬥九星的古人打死也想不到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轉載自「科學公園」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北鬥七星 (中國古代北鬥星官中的七顆星)
    49, Vol 1Transit: 07h 16m 33s距離: 101±2 光年光度 : 141±6 x 太陽的光度星座方位北鬥七星屬大熊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鬥七星位於大熊的尾巴。其中五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著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則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因此,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北鬥星的形狀會發生較大的變化,10萬年後,我們就看不到這種柄杓形狀了。北鬥七星又簡稱「北鬥」。離北天極不遠,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見圖)。除δ(天權)星為3等星外,其餘六星都是2等星。
  • 古人命名的北鬥七星,是指哪七顆星?到底有多大呢?
    其中就有這麼七顆星星,在天空中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把勺子一樣,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北鬥七星。 遠遠望向北鬥七星就像是一個亮點一樣,看著很小的樣子,實際上北鬥七星比太陽還要大上幾十倍不止!要知道太陽的體積可是比地球還大130萬倍!是不是感到不可思議?下面就讓我們詳細的了解下北鬥七星的龐大。
  • 北鬥七星在不在銀河系裡呢?是哪七顆?都叫什麼名字?
    在現代天文學的88個星座中,北鬥七星是大熊座的一部分,它們與地球的距離大約都為100光年。只要你能看見的恆星全都在銀河系,人類能看到的星星也就六千多顆,大部分都是恆星,其範圍都在以太陽係為中心,半徑為1萬光年的球體內,約佔銀河系直徑的十分之一。當然,我們看到最多的是和銀河系面平行的圓圈中,因為銀河系厚度才3000光年。
  • 你可能從未真正認識過北鬥七星,那可是相當於七顆太陽啊!
    北極星位於北鬥七星的五倍延長線上,並且古人還發現北鬥七星環繞著北極星旋轉(如今的我們已知曉這是由於北極星位於地球自轉軸正上方導致)。而第一至第四星為魁,第五至第七星為標,合而為鬥。而在現代天文學中,北鬥七星不過是大熊星座內的七顆明亮的恆星其實,北鬥七星中的七顆星並不存在直接的聯繫,甚至可以說是毫無瓜葛。
  • 我們常說的北鬥七星,這七顆星分別叫什麼名字?您知道嗎?
    早在上古時代,我們智慧的古人就已經發現了北鬥七星,上古時代的人們把北鬥七星當作確定方向、確定季節以及確定時辰的工具。這麼說比較籠統,我們分開來講解一下。首先我們來看看北鬥七星都是由哪七顆星組成的呢?在這裡,智慧的古人同樣給我們總結了一個速記口訣:夜觀北鬥星,天樞璇璣權。
  • 我們平常看到的北鬥七星屬於哪個星座?七顆星都有什麼有趣的名稱
    在風高月黑的夜空,我們常可以在北方的天空看到一個「鬥形」的星圖,由七顆亮閃閃的星星組成,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北鬥七星。從地球上,我們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北鬥七星其實距離不是很遠,就在我們周圍不遠,也算是太陽系的近鄰,所以它是我們所熟悉的星象之一。
  • 天上有七顆連接如鬥的星星,名北鬥七星
    相傳,天上有七顆連接如鬥的星星,名北鬥七星。可以指引迷路者,哪方是北,哪方是南。「雅安,雅雪,你們在哪?」一個中年男人正在森林裡呼喊,很似在尋找誰一樣。他手裡拿著司南,望向天空,正是深夜,在他司南之北向,正有北鬥七星在閃爍。原來,他在尋找他的兒子與女兒,今天早上吩咐他們倆去採蘑菇,到現在還沒有回家,很是擔心,出門尋覓來也。
  • 北鬥七星曾是9顆,為啥現在成了7顆?另外兩顆去哪兒了?
    在夜晚我們遙望夜空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北方閃耀的北極星,而以北極星為參照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鬥七星。北鬥七星在天上十分醒目,因為它們組成了一個像「勺子」的形狀,因而被叫做「北鬥七星」。因為在古代,這就是古人用來盛酒的「鬥」的樣子。但是你知道嗎,天上的北鬥七星曾經是九顆,到後來才變成了七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古人就開始研究北鬥七星,這七顆星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我國關於北鬥七星最早的記載是在《晉書天文志》,史書上說:北鬥七星字太微,北鬥七星,七星連珠,而這七星分別代表天、地、人、時、音、律和星。古人以此推算天文曆法,對我國古代農耕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現在學科技術發達了,我們對它的了解更多了。
  • 北鬥到底是是七星還是九星?
    從小學生開始,我們就知道北鬥七星,這是七顆能夠連成一把勺子形狀的星星,也是最容易辨別方向的七顆星。古代的北鬥也是七星嗎?先秦文獻中曾經提到「北鬥九星,七見二隱」。意思就是北鬥有九顆星,七顆能夠顯現,兩顆若隱若現。那兩顆若隱若現的星星去了哪裡?怎麼一點影子都沒有了?
  • 只知道叫北鬥七星,你知道這七顆星的名字麼?名字都很震撼
    北極星所在的位置就北方,在夜晚迷路的時候可以幫人辨別方向,這也就是我們對北鬥七星大概的認識了。 但是關於北鬥七星的故事卻遠遠不止於此。 1、他們的名字 北鬥七星,首先他們每顆星都有自己專屬的名字。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
  • 朱熹臉上長了七顆痣,像北鬥七星排列,真是文曲星下凡?
    朱熹的面相也很奇特,右耳面頰連排七顆黑痣,類似北鬥七星,是不是文曲星下凡了? 朱熹出生時,右耳面頰連排七顆黑痣,朱松說:此兒面生七痣,類似北鬥七星,應為祥之兆也。按照尤溪當時風俗,朱熹出生三天後,朱家舉行三朝禮。周圍鄰居和親戚朋友都會紛紛前來祝賀。見了朱熹臉上北鬥樣子的七星痣,都說朱熹長大之後,定能成為奇才。
  • 北鬥七星你真的了解嗎
    星河萬裡印長空,七星北鬥指乾坤; 大家應該都知道北鬥七星,也就是所謂的勺子星,但是你真的了解北鬥七星嗎?所以講到這在南半球的朋友,就不用了通過北鬥七星來找北了,因為你在某些緯度根本就看不到北鬥七星,即使看到了北鬥七星,你基本也是找不到北極星的。
  • 北鬥七星你真的了解嗎
    星河萬裡印長空,七星北鬥指乾坤;大家應該都知道北鬥七星,也就是所謂的勺子星,但是你真的了解北鬥七星嗎?所以講到這在南半球的朋友,就不用了通過北鬥七星來找北了,因為你在某些緯度根本就看不到北鬥七星,即使看到了北鬥七星,你基本也是找不到北極星的。
  • 有翡北鬥七星分別是哪七個人 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
    有翡是一部大武俠劇,大反派曹賊手下有北鬥七位高手,被稱為北鬥七星,周翡所代表的的南刀則是正派代表。那麼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有翡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  北鬥七星:貪狼沈天樞、文曲楚天權、武曲童開陽、巨門谷璇璣、破軍陸搖光、廉貞、祿存仇天磯。
  • 北鬥七星發現了「入侵者」,你知道是誰嗎?
    小時候仰望星空時,特別是北方天空時,你會發現有七顆明亮的星星,迷路的旅人可以靠著它們辨別方向。不過想要觀察這一奇觀,需要有耐性的觀察,因為,北鬥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夜晚,在太空中不同時間會變換不同的位置,很難確切地獲取他們的位置。歷史上的北鬥星歷史上關於北鬥七星的記載,由來已久,已經不清楚是何時了,古時候的人們對於天象十分的崇拜,認為天上的星星有著莫大的威力。
  • 七星高照,是哪七顆星?
    忌:開渠 放水==================== 今日吉時 寅時(3:00-5:00) 卯時(5:00-7:00) 未時(13:00-15:00) 戌時(19:00-21:00) =====================
  • 北鬥七星都有多大?
    夜晚仰望星空最明顯的就是北鬥七星了,顧名思義是由七顆恆星組成外形類似於「古代舀酒的勺子」一樣,從勺子的方向向外延伸就可以看到北極星。北鬥七星屬於大熊座中的七顆亮星,距離我們78光年-124光年不等,視星等在1.77-3.3之間都是肉眼可見的亮星。
  • 常識|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鬥柄。
  • 有翡北鬥七星分別是哪七個人 有翡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
    有翡是一部大武俠劇,大反派曹賊手下有北鬥七位高手,被稱為北鬥七星,周翡所代表的的南刀則是正派代表。那麼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有翡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北鬥七星:貪狼沈天樞、文曲楚天權、武曲童開陽、巨門谷璇璣、破軍陸搖光、廉貞、祿存仇天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