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其實人與人的交往,那是一門藝術,走的太近了呢,往往會生出矛盾,走的太遠了呢,朋友也就沒有了。
所以老莊在《莊子·山木》中寫道,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人與人之間,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那是最妙的。
再比如說,很多小年輕談戀愛的時候,總喜歡粘著對方,這是非常不明智的,極其容易受到冷落,畢竟保持神秘感,才能讓異性,持續對你感興趣。
所以阿文覺得,如果一個人有了,以下這幾種性情,就很容易被別人給忽視了。
不知道保持距離
距離產生美,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最核心的一個要素,兩個挨得太近的人,總是會出現矛盾的。
這個在感情中,最容易得到體現了,比如說很多男人結婚後,發現自己的妻子,根本不尊重自己,在外面跟客戶,跟朋友,那是天天陪著笑臉。
回家以後呢,看見丈夫就甭這個臉,稍微有點不如意,就開始發脾氣,甚至還吵架。當然我說的情況比較惡劣,但大部分的男人,在結婚以後,都會感到受到妻子的冷落。
而其中最本質的原因,還是沒有距離,天天睡一起,抬頭不見低頭見,哪有什麼好脾氣給你呢。總覺得你是最親密的人,何必要好臉色呢。
就像陳奕迅在《紅玫瑰》裡寫的,「得不到的總是在騷動,被愛的有恃無恐。」
人與人之間無論是誰,保持一定的距離,保持一些神秘感,才能讓你永遠有人氣,不容易被忽視了。
心地太善良
其實善良這種品質,那是很好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善良的人,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多,但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太善良的人,容易被人欺負。
正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太過善良的人,別人會把你的好,看做理所應當的,而且會忽視你的好。
首先你看,正因為你太好了,你對所有人都很好,那這樣的話,我拿你的好處,就沒啥心理負擔了,正所謂不拿白不拿,反正你是老好人嘛。
其次每次你無償幫助別人時,都在他人落魄的時候,有難的時候,每次看到你,就會想起自己的不幸,所以這樣的情況下,他人自然都不想聯繫你,和你越行越遠了。
所以深知人性的朋友都明白,「會照顧人的,往往都沒人照顧。」這不是說大家很冷血,這是一種心理學的現象。
宋朝的楊萬裡在《庸言》裡說過,「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為不善,一不善而足」。你要做大好人,做一百件好事,都算不上,但是你想做壞人,一件事就足夠了。
所以儘量不要讓自己,貼上好人的標籤,這對你來說,是非常累的。
不會哭,不會鬧
咱們俗語中說,「會哭的娃娃有奶吃。」進入過正規公司的人,都深知這個道理。
那些敢在老闆面前提加薪,敢說自己要這個機會的人,總是活得比較得意,而且他們的人生,更加容易成功。
哈佛大學一項職場研究報告顯示,那些性格溫和的員工,比那些性格帶刺的員工,薪水要低出80%以上,這個數據是很嚇人的。
但只要有點社會閱歷的人,都明白這個是真理,如果你不跟老闆提加薪,人家永遠也不會給你加工資,既然你不叫,你不喊,我為啥還要多給你錢,我又不傻。
所以,會哭會鬧的人,才會有肉吃。
以前看《人與自然》的時候,看到過一種,亞馬遜叢林裡的鳥類,這種鳥一次可以下蛋五個左右,但是由於體積比較大,只能存活兩隻左右。
所以雌鳥每次捕食回來之後,總是優先將食物,分配給叫的最大聲,鬧得最厲害的幼鳥。動物學家說,他們都很聰明,叫的聲音越大,表明體質越好,越容易存活,自然界本來就很殘酷。
學會苦,學會鬧,別人才不會輕視你。
太重感情
太重感情的人,容易被恩怨情仇所羈絆,對於生命裡的那些,恩恩怨怨看的很重,但是自己心,又狠不下來,所以經常被人忽視。
其實我們說,人活一世,恩怨情仇不要看太重,活得輕鬆一點,把眼前的日子過好,就可以了,總是放不下感情,你會活得很累的。
而且你仔細觀察人性,大家都喜歡跟一些,不記仇,也不太重情感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們活得很輕鬆啊,不需要太累。
今天咱們是好友,一起吃飯了,明天可能是敵人,那就幹一架啊,後天又成好朋友了,那就繼續吃飯唱歌啊。
而那些多愁善感,經常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的人,總是會被大家忽視掉,我們會天然的「躲避」他們,因為他們活得太認真了。
阿文寄語
「會哭會鬧的人,才有肉吃」,有了這四種性情,往往都會被別人忽視。
其實阿文覺得,被人忽視,有時是好事,有時又是壞事,這要看你這麼把握尺度了。正如《道德經》裡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禍永遠相輔相成。
我是阿文,持續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