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者,鱗蟲之長,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摘自——《本草綱目·翼》
大家好,歡迎來到"劉老哥陪你聊武俠名著"。
說起《西遊記》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書中妖魔鬼怪,魑魅魍魎眾多,其中最強者為眾靈之長的猴,地位最高;其次屬牛、麒麟、大鵬鳥次之;但要說到最慘的,就要數龍族了。首先在天庭的凌霄寶殿上,玉皇大帝隔三岔五的大擺筵席,"龍肝鳳髓"都是必備菜品,金毛吼,金翅大鵬更是以龍為食物;其次,行雲布雨之事雖歸龍管理,但雨的大小,時間,區域等等稍有差池,便是被處死的下場;最後,龍在《西遊記》中的實力實在太差了,堂堂的洪江龍王竟然被一凡夫俗子給逮住了,如果不是陳光蕊,龍王就被當成普通魚給吃掉了!那麼"龍"在中國神話中的地位,真的這麼低嗎?
其實不然,在中國神話故事中,龍的地位要遠遠高於猴、青牛、麒麟等神獸的,比如以下三種:
第一:應龍
俗話說:"虺五百年化蛟,蛟千年化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則為應龍"故而一條真正的龍最少也要一千五百年,而一條應龍最少要經歷兩千五百年。並且應龍作為中國神話中龍族的始祖,有且只有一條。在《山海經》中記載,應龍更是先後生下了神獸鳳凰、麒麟;幫助女媧補天;幫助黃帝擊殺了蚩尤、夸父,之後捕獲夔牛製成鼓,威震天下;而後又助大禹平治水患!
第二:雷神
《山海經·海內東經》中有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雷神也被稱之為雷公,人頭龍身,主管打雷,長期居住在雷澤之中。有一天,一名叫做華胥氏的女首領到雷澤中遊玩,因為踩了雷神的足跡,而生下一男一女:男的為伏羲、女的為女媧。故而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也是源自於此。
第三、燭龍
燭龍又名濁九陰,傳說是盤古身體的部分所化,在《山海經》中記載:"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裡。在無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燭龍雖然不如應龍法力強大,但也是掌管時間和氣候之神。眼睛的睜開和關閉關係著日夜交替,呼為夏天、吹為冬天,而呼吸間的氣息關係著風雨氣象。
第四、青龍+蒼龍+火龍+黑龍
青龍為東方青帝青龍王,即東海龍王祖先;蒼龍為西方白帝白龍王,即西海龍王的祖先;火龍為南方赤帝赤龍王,即南海龍王祖先;黑龍為北方黑帝黑龍王,即北海龍王祖先。
好了,本期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歡迎到評論區留言,言論自由,請不要相互攻擊,謝謝!!
聲明:此文"劉老哥陪你聊武俠名著"原創,抄襲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