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36氪成功在深圳舉辦了「WISE2020 x 全球化生態大會」,本次峰會邀請到了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王馨、新思科技中國區董事長葛群、Google大中華區CMO Ben Wong、邑炎科技創始人袁俊 、BAI董事總經理汪天凡、大觀資本創始人韋海軍、Insta360 影石全球市場負責人Max Richter、Aftershokz 韶音中國區負責人楊雲、塗鴉智能亞太區總經理羅志軍等站在全球化浪潮前沿的企業、品牌及行業精英,以品牌全球化、服務全球化、創新全球化三大版塊為題,共同探討企業全球化戰略在新形勢之下的變與不變。
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王馨女士,發表了《連結全球市場,構建跨境生態,重塑貿易格局》的主題演講,分析了全球經濟市場狀況以及貿易市場的變化,探討了在世界格局開始重塑的大環境之下,中國的企業可以抓住哪些利好機會,並呼籲中國企業用世界人民聽得懂的聲音去講好中國故事,將中國文化帶向世界。
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 王馨女士
以下是王馨女士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賀36氪全球生態化大會今天在深圳隆重召開,有幸在這裡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2019年後整個行業開始重塑,2020年世界格局開始重塑,2021年將是迎來跨境電商最好的機會。剛才Google大中華區的CMO講,Made in China轉變成Brand from China,以後一定是中國的品牌走出去。2013年時,中國百強品牌不到0.3%,很多還是國企,小米、格力沒有走到500強品牌當中。
2013-2018年我們做了一個網際網路數據調查,中國的跨境電商品牌佔有率已經達到了30%,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數據。在當年的貿易大環境中,做一個品牌太難了,需要層層的渠道建設,以及層層的用戶消費習慣培養等,全是在撒金。短短幾年時間,我們幹了很多世界上一兩百年的人在幹的工作,我們的跨境電商小夥伴穿著牛仔褲,用腳步丈量出了中國跨境電商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
2020年是全世界所有產業鏈重啟的時候,2021年是一個重新的起點。這一個月我瘦了十斤,我制定了新的5年計劃,我要賦能100個產業帶還有100家企業,和100個國家連結。為什麼我的主題是《連結全球市場,構建跨境生態,重塑貿易格局》呢?未來的世界是全球的世界,是一個地球村,所有貿易格局、遊戲規則會重新改寫。全球市場通過網際網路連接,2020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上網速度特別快。在歐美,很多原來不習慣用智慧型手機、而是用按鍵手機的用戶上網了,原來只有40%的人在上網,而現在另外36%的人也在上網,所以今天已經有將近70%的人在網際網路做生意了。
現在市場遍地是黃金,想想對我們來講,要捨棄什麼、放棄什麼,因為選擇機會太多了。雖然中國十四五規劃提出了雙循環,但是在疫情之下,全世界的消費都是在往下走的,從-0.8%到了-10.2%。但是中國出現了正增長,第一季度就出現了0.2%的增長,第二季度出現了2%的增長,到第三季度出現了4.9%的增長。我們的內循環已經開始了,也說明我們疫情控制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下滑非常快,預估跌幅在40%以上,除了中國臺灣,印度跌幅也是比較高的。關於全球貿易,2009年世界金融風暴跌到最低點,2015年因為產業格局重塑,也跌到了和2008、2009年差不多的水平,今年跌到-8%以下,如果疫苗還沒有出來,跌速還會上升。印度漲到6%是不可小覷的數字,印度大使告訴我們,這個國家的平均年齡是27.8歲。我相信深圳是最年輕的城市,深圳平均年齡是32歲,是全國最年輕的城市。
中國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時候是1970年,然後開始計劃生育,1970年出生人口統計是2700多萬,還有一大半沒有統計上去,2010年10月1日,上海出生人口為2100,2019年10月1日,上海出生人口120。印度平均年齡27.8歲,意味著強需求,生孩子,娶老婆,買房子、車子,類似中國60、70年代發展現狀。中國改革開放是90年代,我們從一窮二白、一無所有,快速在人力資源、生產製造等各個環節融入全球產業鏈。
圖片來源:王馨女士演講PPT
為什麼要融入全球呢?大家看到的是西方比較亂,而東方比較穩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全面籤訂的話,全球有70多億人,上圖佔了將近40多億人,印度佔了將近14億人。整個東南亞平均人口紅利基本都是30、40歲,不超過40歲。京東在泰國短短幾年,已經做到了2000億了。我明天飛上海,中國的矽谷,世界的南山,什麼要投入南山,因為南山很多經濟增長速度特別快,一個粵海和美國在幹,其實還有很多跨境電商。2017年300多億,2019年我以為突破了500億,結果人家告訴我說我們已經1200億了。這就是我看到的可喜的場景。
一個杭州的企業,通過中海洋做了一個智能系統,去年也是300倍的增長。這些都是在東南亞,因為有一個龐大的人口消費群體,大家首戰東南亞而不是首戰美國。為什麼很多人說上亞馬遜、北美市場,那裡很多人已經栽下很多坑,你看到的很多都是表面的東西,希望大家一定關注南美市場、非洲市場、中東市場,你進去都是吃螃蟹的。我在這個位置上,看到很多小夥伴衝在前面,真的不是前軀、不是炮灰,而是到那兒掙到很多黃金回來。
因為網際網路的影響,全球都在上網,而東南亞也是一樣。印度2018年時,智慧型手機用戶量不到2億,我去的時候印度小孩子都過來拿黑屏的手機和我們合影。今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數據有5.8億,一個流量20美金,但是在新增國家裡面,流量會是免費的,而且用戶教育成本是零,一定要看好這個市場。
全球經濟下跨境電商的市場也是非常嚴峻的,外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物流是還在做,但是速度放慢了,我們行業漲到100多塊錢一公斤,今年過年的時候開了一個線下物流大會,會不會漲到200塊一公斤?還好沒漲起來。中歐班列、海洋貨運出去了,今年國家出臺的9810、9710的政策更加有利於行業發展,抓著政策的紅利期多做點生意。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構,在未來絕對是平臺化的機會,展現產品個性、國家個性、城市個性。
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值31.54萬億,同比增長3.4%,貿易順差是2.92萬億,擴大25.4%,中國製造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往東南亞轉移,剛才我大篇幅講了一下東南亞,除了人口消費紅利,還有人口的工資紅利。中國現在最偏遠的西部地區,也要三四千一個人工成本。作為一個工廠,特別是作為跨境電商小夥伴,你們的管理成本、隱性成本是乘以2的,因為現在是紅利期,所以成本相對高。如果在臺資企業、日資企業管理,產業鏈優化得非常好,隱性成本也是達到40%多。到東南亞去的話,比如今年的越南,越南的人工工資突破了250美金,但是在柬埔寨、印尼還是不到200美金,辦公室人員才300多美金,這些國家有很多招商引資的優勢。跨境電商用你們的腳步在丈量世界的時候,要知道已經是一個國際的公司了。
很多人不太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網際網路貿易,以為就是拿個身份證去亞馬遜註冊一個帳號做,其實這是違規的,將來付出的成本會很高。所以你要規劃全球化發展戰略,在美國有公司,在東南亞有公司,在下面有轉運公司,這些國家的稅收是怎樣的,哪些錢流到哪裡等,都是需要布局的。
中國在產業製造方面的短期優勢無可替代,但我們很多產業已經轉移出去了,現在都是智能製造了,大家知道很多人工智慧可以完全代替人了,人的時代不復存在、全是機器的時候,我們的產業優勢就沒有了。我們雖然是世界製造大國,生產了世界96%的品牌產品,但隨著智能化的發展,未來5年之後,中國的優勢將不復存在。你一定要做品牌走出去,一定要走到國際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向上遊發展,是中國跨境電商參與國際分工的一部分,靠研發、設計、組裝、提高技術和設計能力。這個世界太缺少設計了,比如做桌子的,可以把桌子往上下拉伸,可以站著辦公不是坐著辦公,這樣對身體好。臺灣一些企業在跨境電商、網際網路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深圳的跨境電商企業都是全量鋪貨,別人有什麼你就賣什麼,別人賣什麼火你就跟什麼,短期內能掙到一點點錢,但是未來會覺得很累。
全球跨境電商發展的整體場景非常廣闊,亞太有4000億美金規模,歐洲是200億美金規模,北美是100多億美金規模。全國電子商務複合增長所有數字乘以2就好了,因為這是官方數據。
圖片來源:王馨女士演講PPT
這是全球TOP10的跨境電商市場,這裡面是講過去的,未來是在東南亞、非洲。日本的樂天也開始發力,我去年在威海的日韓大會做調查,在韓國賣得最好的是青島啤酒、百威啤酒。茶文化是中國最有深度的文化,古代絲綢之路不就是絲綢還有茶走出去的嘛,如果把這一塊能做起來是很大的市場。所以我看到更多的市場往跨境電商上走。
全球跨境電商整個市場在持續增長,2019年已經有3.56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增長是真實的。中東的增長超過了60%,南美超過了20%,非洲超過了60%。這幾年因為經濟形勢的影響,跨境電商出口佔了大部分,在深圳市跨境電商進口佔了20%。雖然進博會在上海召開了,開得非常隆重,但是落地之路還很艱辛,我們國家要繼續改革開放,繼續讓我們的領導思維解放。
中國有262個過千億的產業帶,澄海有1萬億玩具產業,海門1300億的家紡市場,不要從某巴買一些貿易貨,或者某小商品城買一塊錢的東西,退貨退了一大堆,影響中國文化走出去。我們要用世界人民聽得懂的聲音去講中國故事,大家一定要把中國文化帶出去,跨境電商一定可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中國未來的成長在這一波裡面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