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公雞一毛不拔大家都經常說也經常用過,表面上意思很明顯大家都懂,說明這個人有點實力有能力,但是花一分錢都難受,吝嗇到了極點,這樣的人叫鐵公雞。那麼為什麼管這樣的人叫鐵公雞呢?這裡頭有很有意思的故事,在過去明朝的時候村裡面有個財主,這個財主特別的節儉,摳門到什麼程度呢,一碗飯剩個飯粒也得舔乾淨,芝麻燒餅灑下的芝麻粒,也得把渣渣撿起來吃了,衣服啊,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不是三年了,穿十年八年只要不爛了都行。
對自己都這樣,你想一下對待別人會有多摳門。比方說他家裡頭有閨女出嫁了,大家都要隨份子錢,有的人窮吶,隨分子隨一錢銀子吧沒湊夠,就在紅包裡頭包五分銀子,再寫個條備註上說自己先隨五分另外舍五分等於隨你一錢銀子,等到這位兒子結婚財主再去隨禮呢,人家打開包一看就一個紙條啥也沒有上面寫的什麼呢:扣除上次所舍五分,另舍五分,回你一錢銀子。就這麼摳門!
這村子裡面呢,剛好有這麼一家人男主人有病,病的不行了,得找個好大夫,大夫看完病給開個方子,說這個方子能救你命,可是有一樣得有藥引子,什麼藥引子,得是大公雞的雞毛。兩根雞毛做藥引子,當然是過去人們迷信,還就相信這些,家裡人就找公雞毛,村子裡找來找去發現就財主家裡有個大公雞,就符合這個要求。
他們就去到財主家求雞毛,說救人一命吧,求你把公雞毛剪兩根給我們做藥引子吧!這財主一聽要拔我這個公雞拔毛,那可不行,但是他多摳門會算計啊,眼珠一轉琢磨個主意,說這樣吧,你不是要我這雞毛嘛,你的病人有病你得滋補身體得喝雞湯啊,這麼著我把這個雞賣給你得了,我便宜點給你,賣你五錢銀子。其實那會這雞在外面市面上最多值兩錢銀子!但是家裡人為了治病沒辦法又不得不買,花了五錢銀子,把這隻雞買回去了。這買回去親戚到家裡看,哎吆,這財主還把雞給送過來了,這回怎麼這麼好,說不是,別誤會是花五錢銀子買回來的,是這麼回事。這親戚才明白,說在你這你買回來了才能拔毛,要不這樣在他家啊,他是只鐵公雞,一毛都不可能拔!
鐵公雞一毛不拔就是從這裡的一個典故來的,大家是不是覺得越是有錢人就越摳門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