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心不死,大盤如期突破3587點後終止連陽
本周五的A股很有意思。早盤四大指數全線小幅高開後,繼續本周在上證50等權重二類股的硬拉支持下迭創新高的節奏,四大指數均再次刷新了近期高點,大盤也如期微幅突破了三年前的3587.03點高點(最高點3588.06點)。隨後四大指數均展開了回調休整,午後14點一刻時,又從日內低點有所反彈,縮小了跌幅。截至收盤,大盤跌0.17%,深成指跌0.24%,中小板指跌0.09%,創業板指跌0.37%。
個股方面在連續兩個交易日普跌之後,本周五有所好轉。截至收盤,個股漲跌比2025:1976,標準的漲跌各半的局面。
量能方面,本周五,兩市成交額由本周四的12165億元大幅縮量至11323億元,再度重返12000億元臺階下方。這就和本周此前的多個交易日形成了明顯的量價背離。更和去年7月的單日成交額15000億元形成了背離。
周五的A股走勢可以說並不令人意外,在周四收評《A股:大盤不見3587點心不死?會否重演2018年11連陽舊事?》的標題裡就已經說得很直白了「大盤不見3587點心不死?」。而眾所周知,「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句諺語,按照百科的解釋,意思是不到無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是略帶貶義的說法的。下面的章節再細說為何使用這一說法。
大盤持續一周迭創新高,是牛市主升浪還是誘多?
有時候同樣的股市走勢,使用不同的技術體系來解讀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如果使用的是側重大盤點位的趨勢、箱體等體系,在大盤持續一周迭創新高,本周五又突破了三年前的3587.03點高點的情況下,得出「牛市主升浪」之類的結論並不奇怪。
但聽海本身是多體系的,而且在近期已經不以大盤是否創新高來作為衡量標準了。在2020年12月30號的收評裡明確說了:「11月底時說過後續的焦點不是大盤能不能創下新高,而是上攻時量能能不能得到保障。現在又迎來相同的局面。主力資金上一次實現淨流入的本月1號時,聽海就說了關鍵點就在於多方能否形成持續的帶量上攻。當時連續兩天的收評裡,聽海都借用一句經典臺詞:『汝今能持否?』來詢問主力資金了。」。
也就是說不管是更早的去年11月底,還是今年的元月,聽海在衡量大盤的走勢時,都已排除掉大盤是否創新高這一項了,而是更側重於兩市量能和主力資金動向等方面了。為何會選擇無視大盤等指數是否創新高呢?原因很簡單:近期機構密集抱團於貴州茅臺、海康威視、寧德時代、金龍魚等各大板塊的超級權重個股上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而基金抱團的重倉股瓦解前必然會有一個加速趕頂,對用心的老股民們來說也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因為超級權重個股抱團衝高,大盤等指數迭創新高是必然的,但毫無疑問此時的指數也是失真的。為何本周四巨豐投顧的那句「漲出來的股災」會刷屏?不就是認可這句話的人實在是多嘛。
而在聽海側重的兩市量能和主力資金動向方面。量能方面呢,在周三的收評裡已經詳細闡述了現在至春節前的這個階段,無法想像能站上單日成交額15000億元臺階的原因,這裡就不再贅述了。而本周實際情況也是連12000億元這個臺階都未能連續站穩。
主力資金動向方面近期一直持續關注著,今天就不截圖了,截至收盤,本周五是今日主力淨流入:-424.0728億元。這樣一來,回顧一下近期統計的數據就很清楚了:
1、本周的五個交易日主力資金是持續五個交易日淨流出了,合計淨流出多達1656.01億元!而此前是在2020年最後兩個交易日分別淨流入了41.14億元和49.40億元,合計僅為淨流入90.54億元!
2、再往前則是自12月2號至29號,「今日主力淨流入」這一項連續20個交易日淨流出了!總額已經超過5000億元,合計5178.01億元!而在此之前是12月1號「今日主力淨流入」這一項短暫地流入128.48億元。
3、再往前又是自11月10號至30號,「今日主力淨流入」這一項連續15個交易日淨流出了!……
所以無論是從持續的交易日還是淨流出的金額來看,都可以說主力資金近期的持續流出是非常堅決的,可以說很義無反顧的架勢!從它們的動向上,聽海是根本沒看到「牛市主升浪」的意思。看到的只是誘多。
前面兩天也都提到了2018年元月舊事,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元月,大盤也正是處在當前的這個區域。當時也是元旦假期之後,經過生硬拉拽的著名的「11連陽」的所謂逼空行情後,15號當天是短暫調整了一下,隨後又硬拉了一個七連陽,創下3587.03點高點後,才展開了時間跨度將近1年,而空間上大盤的跌幅足足1100多點的漫長單邊調整走勢。所以後續也要防一下再次出現類似的無腦亂莽一幕的重演。
結束語就繼續沿用本周一的:煙花行情裡,擅長短線又有時間去搏近期短線的朋友們儘管隨意去參與,但請謹記:煙花易冷。
(堅持原創碼字不易,各位朋友認為有可取之處敬請點讚、關注等支持鼓勵或評論一起探討。認可文章觀點的朋友歡迎分享,轉發請註明出處!免責聲明:本文純屬聽海個人觀點,為聽海對股市思考的筆記,無法保證正確,不喜請勿噴!不構成投資入場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