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恒生指數收盤漲幅約0.2%,收盤31983.41點,成功突破2007年10月創下的歷史高位31958.41點。
港股突破歷史高點,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關於港股、關於新高、關注市值,讓我們一起透過數據來深入了解港股這些年的變化。
歷時3732天,港股王者歸來
港股此前的歷史高點是在2007年的10月30日創下的,此次再創新高是2018年1月17日,歷時10年零2個月18天,也就是3732天。
港股的兩次高點都和內地資金入市有很大的關係,2007年10月的時候,是在首批QDII大賣,一天認購資金1000多億,大舉投資港股的情況下出現的。
而這一次再創新高,滬港通和深港通的貢獻功不可沒,新增資金的大部分來自於內地資金。截止16日收盤,滬市港股通累計淨流入5296.1億元,深市港股通累計淨流入1258.99億元。
滬市港股通累計淨流入
深市港股通累計淨流入
10年間總市值提升50%
儘管恒生指數才剛剛突破歷史高點,但恆指的總市值早已突破2007年高點,當時的最高總市值為14.2萬億港幣,而截止到1月16日收盤,恆指的總市值已經有接近21萬億港幣。
指數還是10年前高點的樣子,市值已經提升了50%,這裡市值提升貢獻最大的是騰訊,目前市值已經超過了4.2萬億港幣。
14倍市盈率(PE)仍低於10年前高點
儘管恒生指數已經創出新高,但相比10年前,市盈率(PE)水平明顯低了不少,平均市盈率之後14倍左右。
而在2007年10月的高點,當時的市盈率水平曾經超過了23倍,由於恆指成分股基本面的明顯改善推動,恆指目前整體市盈率14倍,遠低於2007年10月的23倍。
1.4倍市淨率(PB)僅為10年前四成
相比市盈率水平,恆指兩次新高對比下的市淨率水平變化更大,目前最新的市淨率水平在1.4倍左右。
而在2007年10月,當時的市淨率水平曾經達到了3.7倍,目前的市淨率水平不到2007年10月的40%。
目前市盈率水平較低,和恒生指數有一大批金融和實業巨頭公司有關,這些公司的市淨率水平一般都是1倍出頭,並不像2007年那樣有很高的市淨率水平。
66.6%的最大回撤,創本世紀紀錄
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數創出31958點高點之後,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出現了巨幅回撤,短短一年時間裡,階段最大跌幅達到了66.6%。
騰訊一騎絕塵,成恆指市值最高的公司
說起對恆指漲幅貢獻最大的公司,無疑是騰訊了,該公司目前市值4.2萬億元,2007年10月30日上一次歷史高點時,騰訊控股還尚未被納入恒生指數,當時的市值只有1170億港幣。
一直到2008年6月10日,騰訊控股才被納入恒生指數,當時騰訊控股的市值依然1000多億元。在不到10年時間裡,騰訊飆升了近40倍,成為恆指創新高的最大功臣。
專家觀點: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港股作為全球估值窪地,不論高息或增長股,皆能受惠於新一年中外資金重新布局,維持港股今年可延續「核心資產驅動的慢牛,長牛」行情。張憶東相信,本季末展開的業績期將會為港股行情提供動力,為突破新高蓄勢準備,重申大市下半年將會進入「牛三」主要升浪的看法。
(責任編輯:D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