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然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什麼日子,這一天裡人們慶祝豐收、歡慶團圓。也許正是因為有了好的寓意,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歷史上的大事發生在這一天!
一、唐懿宗駕崩(873年8月15日)
為什麼說唐懿宗駕崩是個大事哪?因為唐懿宗的父親是唐宣宗,兒子是唐僖宗。一個勵精圖治,造就了『大中之治』;一個貪圖享樂,引發了『黃巢起義』。本來夾在中間的唐懿宗應該擔負承上啟下的責任,這樣『大中之治』的成果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唐朝也許就能延續更長的時間。但偏偏唐懿宗與唐僖宗父子都是醉心享樂、不理朝政的無能昏君,在他們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大中之治』的成果很快便被消耗殆盡,大唐也在衰亡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雖說唐懿宗是個著名的無能昏君,但他的命運卻著實是好。因為他不僅是唐朝最後一個以長子即位的皇帝,還是唐朝最後一個在長安平安度過帝王生涯的皇帝。
二、南唐後主李煜被毒殺(978年8月15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現在的我們仍然不得不驚嘆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但是於李煜而言,他最擅長的還是書法、繪畫和音律。這樣的一個人真不是一個好皇帝,但確實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三、我國歷史上第一套郵票發行(1878年8月15日)
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有組織的郵遞通信,此後的驛遞制度更是成為歷朝歷代維系統治的基礎。現代的郵政體系,其實質還是我國古代歷史上郵驛制度的發展、延伸。
隨著近代列強的入侵,新的郵政技術得以傳入。這才有了清末發行的第一套『蟠龍』圖郵票,也就是俗稱的『大龍票。
四、八國聯軍入京師(1900年8月15日)
義和團打起『扶清滅洋』的大旗後,慈禧藉機對列強宣戰。為了保住侵略得來的利益,英、美、法、俄、德、日、意、奧八國組成聯軍發動新的侵略戰爭。
1900年8月14日,聯軍逼近京師,慈禧太后帶領光緒皇帝倉皇出逃。由於事發倉促,路上甚至斷糧一天。好在最後還算順利的逃到西安,又苟延殘喘了十年。
五、慈禧將珍妃投於井內
慈禧對珍妃的恨可真是深,在倉皇出逃的緊要時刻還不忘讓人將珍妃投於井內。
六、蔡鍔於梁啓超密謀倒袁(1915年8月15日)
袁世凱稱帝的倒行逆施激起了當時全國上下的一直反對。1915年8月15日,蔡鍔到達天津,隨後與梁啓超等商議,要為了四萬萬人的人格,拼命跟袁世凱幹一場。
七、孫中山發表護法宣言(1922年)
為了反對張勳復闢和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為了維護革命的成果,孫中山於1922年8月15日發表護法宣言。但是由於參與行動的西南軍閥各懷鬼胎,最終護法運動宣告失敗。
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結束(1945年)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日子,1945年的這一天中午,日本《停戰詔書》正式播發,日本無條件投降,歷時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這一天絕對不能忘記,因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