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這一天,古代的名人們都幹了什麼?

2021-01-07 人民日報

中秋將至

願:

月圓,人更圓

中秋節

始於唐朝,盛行於宋朝,明朝清朝時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在古代,

名人雅士不僅特別愛過中秋,

在這一天還會即興寫下點什麼,

跟咱們現在發微博和朋友圈差不多。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小時前

杜甫 王維 張九齡

於是,從這些詩裡,

我們知道,

他們的中秋節裡都發生了什麼。

【做夢】

這是一個關於唐玄宗的故事。

在中秋節這天,唐玄宗同學遊玩一番之後,睡著了。

然後他夢到自己到了一個大房子門前,門牌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

於是,傳說中的月宮也稱「廣寒宮」,就這麼來了。

這件事,柳宗元在《龍城錄·明皇夢遊廣寒宮》裡做了記錄。

不得不說,廣寒宮三個字,還真是美輪美奐,意境深遠,引得後來的文人墨客,都喜歡把這個地方寫到作品裡。比如——

唐朝的鮑溶在《宿水亭》裡寫: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廣寒宮裡宿。

清朝的蒲松齡也在 《聊齋志異·白於玉》裡寫:

童導入廣寒宮 ,內以水晶為階,行人如在鏡中。

【喝酒】

說到喝酒,大家都會想到唐朝的詩仙李白。

這位大詩人,給人的印象是有事要喝酒,沒事更要喝酒。

一旦趕上過節,那更得喝得非同凡響。

在《月下獨酌》裡,他講了中秋節幹了什麼: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意思是,

坐到花園裡,拿著一壺酒,對天邀請頭頂明月,對地邀請我的影子。就算咱是一個人,但咱也能喝成三個人的既視感麼麼噠。

是不是real棒?

寫到這裡還不算,借著酒勁,他還使勁表揚了一下酒這個自己心中的小夥伴: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看看,詩仙就是這麼與眾不同,隨隨便便幾句話,就是天與地的境界。

李白喝酒喝得張揚,搞得現在的電影裡電視裡,他總是醉醺醺的。

妖貓傳 李白

但實際上,喜歡喝著酒過中秋的人,還有宋朝大名人蘇軾。

蘇軾的《水調歌頭》一開頭就寫明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而這首詞還有一句備註: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意思是,

丙辰年的中秋節,我高興地喝酒,一直喝到了第二天早晨,喝得大醉,就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一下我的弟弟蘇轍。

這首著名的作品,可謂到處都是blingbling的金句: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些句子,供咱們這些後代凡人用了無數回,可謂經典中的經典。

可見這些大才子,喝酒歸喝酒,從來沒誤事。

【賞月】

中秋節,月亮當然是第一主角。

古代人也發現,在這一天月亮大又圓,大家抬頭看看月亮,就會忍不住留下很多詩詞佳作。

其中最牛的句子,來自唐朝開元年間著名的宰相張九齡。

他的《望月懷遠》是這樣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就算這第一句,已經可以秒殺了詩詞界的絕大多數人。

意境同樣很美的,還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首作品,也算是這位唐朝詩人的巔峰之作了。

說到月亮,有個詞叫:月色撩人。

月亮的柔光,總能讓心思敏感的文人們有些神魂顛倒,連以理智凝鍊見長的宋朝名人晁補之,也寫了這麼一首《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意思是,

青色的煙雲遮住了月影,從碧海般的晴空裡飛出一輪金燦燦的明鏡。長夜的空階上臥著掛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嗓鳴。思念京都路遠,論路近唯有月宮仙境。

高卷水晶簾兒,展開雲母屏風,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潤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床登上南樓,看白玉鋪成的人間,領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詞藻極為華美,感覺為了這輪明月,他把世上最美的詞兒,全給用上了。

【想嫦娥】

中秋節,月亮是主角沒錯,但嫦娥經常搶戲,直接站上C位。

詩人們在提到嫦娥姐姐的時候,通常會想像她的生活狀態,借這個表達表達自己的三觀。

比如以細膩多情見長的唐朝詩人李商隱,一首《嫦娥》是這麼寫的: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他的觀點很明確:

人間如此美,嫦娥想必悔恨偷吃下藥,如今只能獨自一人,對著碧海青天,夜夜思念人間咯。

擺明了是一種心疼有木有?

唏噓命運,感嘆孤單,相當多的詩人都是這麼理解嫦娥的。

不過,宋朝大神辛棄疾,在《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中,就有不一樣的發揮。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洋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裡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這首翻譯成現在的話,大致是這麼個意思:

月亮,你慢悠悠地這是要去哪裡?

是不是天外還有一個人間,那裡的人剛剛看見月亮升起來?

宇宙無邊無際,浩浩長風把中秋的明月吹遠。

請問,是誰用繩子系住了明月,是誰留住了嫦娥不讓她嫁到人間?

據說月亮是經海底運轉,這其中的奧秘沒人知道,想多了還發愁。

擔心長鯨在海中橫衝直撞,撞壞了華美的月中宮殿。

如果說蛤蟆熟悉水性,那為什麼玉兔也能在海中?

假如說這一切都很平安,為什麼圓月又有時候會變成彎鉤?

是不是相當魔幻,一種想像力爆棚的即視感?

這首詞,辛棄疾模仿了屈原的《天問》,一問接著一問,思緒也上天入地,很像在觀賞一部色彩激烈的音樂短片。

【賞花】

八月十五,桂子花開。賞花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唐朝詩人皮日休有首《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

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

應是嫦娥擲與人。

說的是,

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我拾起桂花,它們潔白又新鮮。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麼要跟桂花樹過不去。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給人間的吧。

可以說,整首詩裡的人,從吳剛到嫦娥,都是挺調皮的。

【登黃鶴樓】

宋朝詩人範大成,在中秋節這天來到長江邊,來到咱們武漢,登上了黃鶴樓,在《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中寫了: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

意思是,

細細算來,十年我在十個地方過了中秋。舊夢未新夢來,今年我來到了黃鶴樓……

古人說是生活簡單隨性,但範大成十年不停挪地方,在當時來說,應該算是理想很光輝,人過得很辛苦了。。

【思念】

中秋節講究的是團圓。在這一天沒能團圓上的人,紛紛思念親人。

白居易在《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說的是,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在湓浦沙頭水館前。向著西北努力看,怎麼才能看到故鄉在哪裡,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的清涼月色一如往年。

簡單說,就三個字:我想家。

蘇轍,也就是蘇軾的弟弟,寫了一首《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第一句就是:我們離別得太久了啊。結尾還感嘆,只怕思念而不能見,只能登上高樓遠眺,互相遙望。

清代的納蘭性德,一首《琵琶仙·中秋》則是紀念故去的妻子的,婉約得不得了。

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裡、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意思是,

碧海青天,月亮你為什麼時圓時缺?今夜金風送爽,桂樹秋香,月光晶瑩。可誰知道這好天良夜,卻讓人憂愁。孤身隻影,拿什麼面對舊時明月?

那時節,也是這麼個中秋夜,你和我,花徑裡捉迷藏。手上輕巧的小紈扇,如今又經歷了幾番涼熱。想到這裡,我百感叢生,這不是普通的離別相思,只能任由紫玉蕭,吹奏再吹奏。

中秋佳節,想家想朋友的人當中,還有一個叫杜甫。

他也有首《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場景是這樣的: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兄弟分散各,沒有家的人無人過問生死。戰亂不休止,連寄出的家書都沒辦法順利送到了。

想家的同時,也想著國家命運,關心著世界和平。

杜甫的境界,讓你的小心臟震顫了嗎?

此刻,你在哪?又在做什麼呢?

(來源:楚天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古代人在中秋節都幹什麼?
    而正式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時是在唐朝,盛行於宋朝,直至現在,從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我國的法定節日,也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那麼古代人在中秋節這天都做些什麼呢?吃、喝在古代每逢中秋節的祭月儀式都要擺上香案和祭品,其中必不可少的祭品是月餅和切成蓮花狀的西瓜,在夜晚時把月亮神像放在朝月亮的方向,點燃紅燭,全家人都要拜祭月亮,然後由家裡的女主人切開月餅。
  • 中秋節期間,易烊千璽和蔡徐坤都在幹些什麼?竟然在幹這些事!
    真是令人沒想到了,連易烊千璽都去上大學了。我記得他以前上高中的時候就爆火了。後來去中戲高考。沒想到一下子就成功了。真不愧是一個大學的苗子啊。前不久,有易烊千璽的軍訓照流出,在那之前,聽說易烊千璽為了參加雅加達亞運會的閉幕式。沒有去參加中戲的入學典禮。後來,中戲的入學典禮是最後易烊千璽補辦的。再到後來,又拍到了易烊千璽在中戲食堂吃飯的照片。看來,中戲果然是人才濟濟呢。
  • 中秋節:關於中秋節的一些知識,你了解嗎?祭月的西瓜要怎麼切?
    後來我長大了,去市裡面讀書,便不怎麼盼望母親了,每到中秋節,我就獨自乘車回到姥姥家,和姥姥一起過中秋節。在村裡面,中秋節也是秋收節,每逢中秋前後,村民們就開始收割玉米,我每次中秋回姥姥家,都要幫姥姥去地裡搬玉米,姥姥、姥爺年紀大了,搬、扛、趕車這種活,基本上都是我在幹,所以,我印象中的中秋節,也是豐收節、也是勞動節。
  • 什麼是中秋節,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我國傳承已久的一個節日,那麼,這中秋節到底是什麼呢?它又有什麼樣的別稱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秋節是什麼中秋節,又有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等一系列名稱,是傳承已久的一種漢文化,中秋節日期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因為這天又恰逢三秋之半,所以就被叫為「中秋」了。
  • 寄託於中秋節的古詩詞,蘇東坡寫出了希望,眾人皆可賞月
    我國自古以來,都有著數不盡的節日。而這一些節日,都是蘊含著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在裡面的,可以說在中國人的心中,一年下來有幾個大節是人們覺得念念不忘的,並且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而這些日子肯定有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這幾個大節,並且中秋節又是我國人民最為喜愛的節日之一了。
  • 中秋節禁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什麼意思?答案很荒唐!
    中秋節禁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什麼意思?答案很荒唐!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到了這一天都會放假3天,普天同慶,但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的百姓而言,除了吃月餅,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民俗活動。其實在古代,中秋節的活動非常的豐富,但也有很多的禁忌。
  • 中秋節的別稱有哪些?中秋節還有哪些特別的名稱
    中秋節又叫什麼節呢?一年一度中秋節馬上就到了,你知道嗎?關於中秋節的別稱有很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推薦閱讀: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2018中秋節古詩詞大全仲秋節根據中國的農曆紀年法,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所以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女兒節中秋節又叫「女兒節」,不過只在南京地區流行。
  • 中秋節的意義是什麼?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思念親人的色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老輩人說,中秋節的4條忌諱一定要留意,可以收財納福 你知道幾條
    在我們農村,中秋習俗眾多,每個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習俗,同時也有不少的禁忌。有經驗的老人常說,中秋節一定要遵守這些習俗和禁忌,守規矩方能皆大歡喜?您知道中秋節有哪些禁忌與習俗嗎?那下面,咱就來聊聊中秋時節關於習俗和禁忌的這些事。
  • 中秋節為何如此重要?它的三大節日主題是什麼?如何形成?
    到了南宋時期,朝廷正式頒布假寧令,中秋節這一天官員可以休假一天。從此開始,中秋節才正式成為了「節」。二、月若有情月長圓:北宋中秋的「團圓」主題有唐一朝的鋪墊,中秋月圓之夜,文人、士大夫們開始在這一天賞月、吟詩抒懷。到了宋朝,這種傳統流傳更廣。不僅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民間也有中秋賞月、嬉鬧、舉火把等習俗。
  • 越南歷史上的中秋節原來這樣,和中國完全不一樣
    中秋節是東亞四國的共有節日,各國雖同過中秋,但是各有不同,如日本韓國並不吃月餅,越南中秋節也有自己的特點。越南人農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稱為節中秋(Tt Trung Thu)。在越南,中秋節除了家庭團圓外就是兒童節,這一天孩子是節日主題。這一點和中國廣東民俗類似。
  • 「朝日夕月」是什麼意思?古代春分,竟是與中秋節並列的大節日
    中國幾千年的古代歷史中,祭祀和軍事一直都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用祭祀連接天地人,之後由此發展出來的禮制,也成為封建時代治國的框架之一。作為農業古國,人們向來都是靠天吃飯,而作為指導人們農業勞動和日常生活的二十四節氣,就像一本農業生活說明書一樣,意義重大。明日春分。
  • 中秋節竟是兒童節?原來越南還有這麼多不可思議的事!
    知道越南的三十四怪還不夠,這些你都知道嗎?越南的十二生肖中有貓越南文化與中國文化同源,在習俗上也很相近。越南有與中國幾乎一致的十二生肖,只有一個不同,越南沒有兔,但有貓。為什麼會這樣呢?越南中秋節是小孩子的節日我國的中秋節起源於古代拜月祭月的活動,暫時把這一派叫做「拜月派」吧。而越南的中秋節起源於另一派。以前的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豐收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會祭祀土地神,感恩稻米豐收,這種習俗消失後,就留下了中秋節。因為中秋前後忙於收割,家長們沒時間管孩子,就在中秋節這天給孩子補償,這也是越南中秋節的中心,所以中秋節又是越南的兒童節。
  • 中秋節要吃什麼水果
    中秋是團圓之夜,每個家庭都希望中秋能團聚在一起。而家人團聚自然少不了吃,飯後水果也是必備之一。中秋,正是秋果源源上市的時候,而有些水果具有好寓意,也非常適合中秋節這一天吃。那麼,中秋節吃什麼水果比較好呢?柚子在中國的南方,中秋節大家會吃柚子。柚子是圓的,象徵著團圓;柚子諧音遊子,中秋是團圓節,遊子當然回家團圓了。
  • 2018中秋節簡訊祝福語大全 中秋節發給客戶的暖心簡訊祝福語
    從彎月到半圓,從半圓到滿月,從月盈到月虧,從月升到月落,我盼呀盼呀,八月十五都過完啦,你還沒請我吃月餅。作為懲罰,我決定把吃剩的給你留下!中秋佳節,花好月圓,奉上我真摯的祝福,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期待以後的常年合作,祝福您中秋愉快,合家幸福,團團圓圓,萬事如意。
  • 月見:我是日本的中秋節
    日本文學與文化藝術都十分重視季節感,便是因為於平凡處隨時可以享受到自然景物的緣故吧。 那麼日本人過中秋節、祭拜明月的目的又是什麼呢?一般來說日本人過中秋節,主要是與農業有關。一說是為了祈求豐收,一說是感恩月神帶給人們風調雨順的氣候,感恩並慶賀豐收。
  •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原來是跟兩個皇帝的生日有關
    今天,筆者就想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又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或者團圓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大家都知道一個跟中秋節有關係的傳說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的丈夫後裔向天后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後裔的徒弟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正要逼迫嫦娥拿去長生不老丹。
  • 中秋節手抄報簡單漂亮圖片大全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文字祝福語get
    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剛好在同一天,雙節同慶。每年的中秋都是一家人團聚吃月餅的傳統佳節,這一天各種節日祝福不能少,學校裡的手抄報更是不能少,臨到中秋學生們就開始準備手抄報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波簡單漂亮的中秋節手抄報,趕緊來看看吧!
  • 中秋節馬上到民間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和禁忌?老祖宗傳下的講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馬上到民間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和禁忌?老祖宗傳下的講究 中秋一詞取的是秋季中期的意思,在很久之前也有仲秋節的說法。除此之外,中秋節還有很多雅致的別稱,例如月夕、團圓節、女兒節、八月會等等。
  • 端午節話端午,在這一天,古人都有什麼禁忌?
    自古以來,農曆五月都被稱為惡月,或者是毒月,而五月五日更被視為惡月惡日,主要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蛇蟲開始繁殖,容易傷人,所以人們也要在這一天來避五毒,白娘子也是在這一天喝了雄黃酒才現了原形,好在並沒有影響她和許仙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