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東亞四國的共有節日,各國雖同過中秋,但是各有不同,如日本韓國並不吃月餅,越南中秋節也有自己的特點。越南人農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稱為節中秋(Tt Trung Thu)。在越南,中秋節除了家庭團圓外就是兒童節,這一天孩子是節日主題。這一點和中國廣東民俗類似。
越南中秋節為何是兒童節,據越南民間說法是,在中秋節前是越南農忙之時父母無法照顧孩子,小孩只能自己照顧自己,所以到中秋節農忙結束之時,越南的父母在農曆八月的中秋節慶祝,一方面是慶祝豐收,另一方面是將此視為對孩子表達親情關懷的日子,補償之前的缺失時光。久而久之,中秋節就演變為越南的兒童節。
每到中秋節的這一天,孩子們一大清早就會點著華麗的燈籠,沿著馬路一邊走一邊唱歌,進行燭光遊園,燈籠裡的燭光代表了希望,而遊園則象徵了成功。
越南中秋節兒童最喜歡提的就是鯉魚燈籠,這個鯉魚燈有鯉魚躍龍門的含義。相傳古代有條鯉魚成精後害人,包公為救蒼生,用紙紮了鯉魚燈以鎮之。於是,孩子們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一方面是未來祈福平安,一方面還預示孩子們長大後「跳龍門」之意。
越南中秋節的傳說和特色食物
中國中秋節有嫦娥、吳剛之類的傳說,在越南也有一個越南版嫦娥奔月的傳說《阿貴傳說》。相傳越南古代有一個叫阿貴的男子,他幫人免費醫治疾病,而他看病的時候並不用醫術,而是用他自己種的一顆菩提樹。阿貴拿著菩提樹到處施展「醫術」救治了很多窮苦人的疾病。後來有一天,阿貴手裡的菩提樹突然一飛沖天,把阿貴帶到了月亮上。那些被治好病的窮苦鄉親為了感謝阿貴曾經對他們的幫助,也是為了紀念阿貴治病救人的醫德,就在農曆的八月十五這一天在家門外懸掛燈籠來祝賀阿貴飛天成仙。從此之後這個故事就和越南中秋節聯繫起來保存至今。
越南中秋節許多民俗都與兩廣相似,如舞獅等,中秋賞月食用的月餅也是廣式月餅。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越南中秋特色食物就是豬仔餅。豬仔餅又稱豬籠餅是廣東、越南人在中秋節時送給長者或小朋友的傳統食品。因為做成小豬的形狀而得名。過去,制餅的商家在烤月餅前,必須先測試烤爐的溫度,以使得月餅的餅皮能夠鬆脆適中,於是制餅師傅會先將不包餡的麵團,放入烤爐中烘烤,做為烤月餅前的試驗,這種實驗用的餅,便是豬仔餅的由來了。這種好看好玩的月餅深受越南兒童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