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一首符合DIITU這款應用的意境的歌,《yesterday once more》可能再合適不過了——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All the songs I loved so well.……When they get to the part ,Where he's breakin' her heart,It can really make me cry,Just like before,It's yesterday once more.
DIITU聽來好像跟地圖有關係,沒錯,但它串連起的是記憶的地圖。
橫、豎滑動手機屏幕,可以看到,保存在DIITU應用內的照片,已經自動按照人物、時間、地點呈三種維度串聯展現:自己的照片、朋友的照片和同一時空下陌生人的照片。注意,是自動喔,不是手動存放到不同的文件夾裡,而是當把照片存在這個應用裡時,它會自動做編排。以照片為載體,DIITU實際上成了一個關於記憶的「緣分引擎」。
DIITU 的創意來源於它的創始人餘泰興自己的生活。他和太太都非常珍視一起出去旅遊時的照片,每次都會把他們小心翼翼地存在硬碟裡,但往往很久之後都不會想起要打開來看,只有當他們故地重遊或者聽朋友提起某一個地方時才會想起,「對喔,我們曾經也來過這裡」。他們總會一起談論那時是什麼樣的情景,每個人是什麼樣子。每每這時,餘泰興都會觸景生情地想,那時候自己和太太的腦海都在想些什麼呢?周圍還有多少人像我們一樣擁有關於某一個共同時點的記憶?人和人之間的緣分似乎就附著在這些事物上面。要是能隨時存取在任何時空下的記憶,並能像呼吸一樣簡單地隨時還原時空,那就太美好了。於是,他想到了DIITU這個產品的創意——按照時間、地點和人物來自動編排和串連照片。
餘泰興覺得自己已經不能再多等了,他辭掉工作,放下即將拿到的博士學位,找到了自己的合作夥伴,開始DIITU的研發。DIITU的實現效果背後是一套從照片中提取信息,進而編排的算法技術。這套技術最後獲得了眾多獎項,同時也申請了相關專利。
DIITU從照片中提取的信息就是拍照片按下快門那一瞬間的時間、地點以及照片裡的人物。而這些所謂的隱性標籤信息幾乎都是用戶在拍照時就包含在照片裡的。同時,用戶也可以藉助DIITU應用內的工具對一些照片的人物、時間、地點信息進行編輯修改。然後,應用內的照片就可以被自動編排了。
餘泰興後來看到了自己妹妹上傳的照片,感動不已。那是他們一家和妹妹一家的第一次共同出遊,他自己上傳的照片和妹妹的照片因為在相同的時空下在DIITU裡自動被串連在一起。於是,兩家人的回憶在這裡匯合。餘泰興看到妹妹在上傳的照片上附的一句話,「這是舅舅一起的第一次旅行」,他說仿佛讀懂了妹妹在拍這些照片時心裡的感動。
「只要照照片這個需求還在,DIITU的存在就會一直滿足這樣的剛需。」餘泰興這麼想。目前,DIITU已經開發出了iPhone及Android版本。稍後,計劃跟做雲存儲的平臺合作,給用戶提供珍藏回憶的服務。餘泰興介紹,圍繞「記憶」,DIITU的功能還將進一步深化,包括對比如朋友關係的進一步挖掘,以後還將增加照片搜索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