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在參與,成就「我財經」。大家好,我是陳亮,首先來看由網民點擊量生成的「財經今榜」。
1、【導視】「房姐」牽出神木購房團,媒體稱潘石屹陷入「洗錢門」並對此事封口。稍後請評論員張捷帶來點評。
【播報】綜合十大財經網站,「財經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聞是:
2、【導視】中科院報告指出,1月強霾天氣出現時,北京上空懸浮汙染物最高曾超過4千噸。
3、【導視】中央與地方GDP總量出現數據「打架」,各省GDP相加總量超出全國5萬多億元。
4、【導視】證監會公布新三板管理辦法,規定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即時行情。
5、【導視】廣東省湛江市車管所考官向學員收取數千萬元紅包,其中各科費用明碼標價。
【播報】首先,來看財經今榜的頭條新聞。
「龔愛愛」、「潘石屹」這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如今卻被媒體綁在了一起。因為《每日經濟新聞》文章稱,龔愛愛大部分物業來自SOHO中國,潘石屹也因此陷入了「洗錢」的質疑,雖然潘石屹澄清說,作為一家企業,沒有能力知道「房姐」到底有幾個身份證,只能相信政府公開的信息。但仍有消息顯示,目前SOHO中國已經對此事實行了「封口」。
文章指出,在陝西神木「房姐」龔愛愛的背後,似乎還隱藏著更為龐大的「購房團」。而隨著房姐事件的曝光,開發商「大客戶」模式背後的尋租空間也被揭露出來,「房姐」事件已經對整個行業產生了負面影響。
【點評】張捷
【播報】繼續來看財經今榜第二位的新聞。
2月伊始,霧霾暫時散去,但全國各地關於霧霾天氣的討論顯然並沒有停止,特別是一份報告的出爐,似乎更是從學術角度讓大家感覺到大氣汙染問題真的是不容小覷。
我們看《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說,這份報告名為「京津冀1月中旬強霾汙染事件成因及應急對策建議」,由中國科學院撰寫完成。報告提出,1月份,京津冀地區連續發生4次強霾汙染。其中第二次最為嚴重,當時北京上空懸浮的汙染物總量超過4千噸。報告認為,燃煤排放和機動車尾氣排放成為汙染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不過,《湖北日報》的文章指出,數據的確觸目驚心,但對於環境問題,恐怕會出現一種「吉登斯悖論」——也就是說,誰都不願意看到霧霾天氣,但當霧霾真的出現時,人們又寧願戴上口罩,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哪怕是少開幾天私家車呢!
【點評】張捷
【追問】另外,霧霾天氣還發酵出了中石化的「油品門」,此前我們也一直有所關注。而最新的消息是,《新京報》報導說,2月1日,中石化突然高調宣布要進行油品升級,但隨後一個問題浮出水面,就是升級的成本會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油價會不會因此上漲?
【播報】繼續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三位的新聞。
一加一等於幾?相信很多人都會拍著胸脯說「等於二」,但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這條新聞中,一加一就要大於二了。《中國青年報》報導說,根據各省近日陸續公布的GDP數據顯示,去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核算出的GDP相加總量達到了57.69萬億元,這比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高出了5萬多億元,也就是說相當於多出了一個廣東省的經濟總量。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中央和地方GDP總量打架的現象已經持續多年,而且還有逐年遞增的趨勢。對此,有分析認為,想要擠出GDP統計水分,除了進行統計檢查,統一GDP核算體系之外,還得修正官員的政績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實現政府職能的華麗轉型。
【點評】張捷
【追問1】說到GDP,雖然去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幅跑贏了GDP。但仍然遭到了老百姓的各種吐槽,有人說,現在物價房價都在漲,自己的收入也「被增長」了,漲的那些工資只夠買個馬桶。
【追問2】另外我們注意到,有多家市場研究機構預測,1月份的物價漲幅將會回落, CPI有可能重新回到2%以下。到那時候百姓的吐槽會少一些吧?另外,您對CPI走勢有什麼預判?
【播報】繼續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
「新三板」這三個字無疑是今天A股市場熱議的一話題,因為《人民日報》消息顯示,證監會3號公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暫行辦法》,也就是「新三板」的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規定,未經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使用或傳播股票轉讓的即時行情。此外,退市制度、主辦券商、自律監管等規定也成為了其中的亮點。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本次《暫行辦法》出臺,對中小企業、投資者等市場各方而言,影響頗為深遠,「新三板」越來越像中國的「納斯達克」了。
【點評】張捷
【追問】臨近年末了,股民肯定很關心節前A股走勢會如何演繹,能不能過個好年?一些私募人士認為,年前的股市將保持震蕩向上的走勢。另外,2013年的股市會好於2012年,尤其是「美麗中國」的概念值得關注。
【播報】最後,來看榜單第五位的新聞。
買賣東西講究明碼標價,而近日駕考考官收「紅包」竟然也開始明碼標價了。中國廣播網消息顯示,一些湛江市民在駕考過程中,除了每門考試收費之外,還被考官收取了一定數額的費用,比如路考300元、樁考100元。而其中部分考官收受的紅包數額總共已經達到了2100多萬元。而目前靠收「紅包」斂財的40多名考官也已經被調查。
對此,文章指出,收送「紅包」已經形成了利益鏈,很多涉案人員心存僥倖,自認為「法不責眾」,而隨著目前紅包利益鏈的告破,駕考潛規則也將浮出水面。
【點評】張捷
【播報】好的,以上就是今天節目的全部內容。最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今天網民最為關注的財經新聞。
1、【導視】「房姐」牽出神木購房團,媒體稱潘石屹陷入「洗錢門」並對此事封口。
2、【導視】中科院報告指出,1月強霾天氣出現時,北京上空懸浮汙染物最高曾超過4千噸。
3、【導視】中央與地方GDP總量出現數據「打架」,各省GDP相加總量超出全國5萬多億元。
4、【導視】證監會公布新三板管理辦法,規定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即時行情。
5、【導視】廣東省湛江市車管所考官向學員收取數千萬元紅包,其中各科費用明碼標價。
【播報】「我財經」的新聞中有你的點擊,我們追求的是與你的共鳴。下期節目再見。
(責任編輯:劉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