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會之後,反特權的話語頻次不是一般地高
想起跟某地人閒聊,
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關係、關係、關係!
凡事找關係,意味著對規則的顛覆
根子在哪?
想起一句話:一切資源看似在體制內有條不紊地運轉,對個體而言,靠自身努力、優先獲得的可能微乎其微。
玩過植物大戰殭屍的人知道,選對植物比戰術重要,一物不生萬物不長,一物降一物,沒有某種植物的話,有的關卡怎麼也過不了
反腐敗鬥爭,要走出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反特權就是必選的「向日葵」,它生產其他植物賴以生存的陽光,不可或缺
什麼是特權?什麼是特權?什麼是特權?
是要問一個明白,還是要裝作糊塗?
不把特權現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列出來,怎麼反特權?
真一一反削切,會讓很多人心如刀絞、如喪考妣的
一個字說明特權:肉
肉食者謀之的肉,何不食肉糜的肉,朱門酒肉臭的肉
特權屬什麼的?
屬權,屬於少數人,常見於體制內,如權力機關,權力機關的附屬與外掛(事業單位、國企),手握權力的大小幹部。突出特點是階層化、壁壘性。
比如,多少人夢寐以求垂涎三尺卻無計可施的某地戶籍、好學區,只要能進入某類單位,就可以一攬子解決。
秒殺所謂中產階級、成功人士,這才是人生贏家啊!不說比誰誰誰少奮鬥幾十年,就說「不求人」是多大的奢侈,是多少成功人士的終極夢想!
特權「特」在哪裡?
1、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間處處vip。社會上大多數人享受不到的,即使有錢也買不到的,一般可視為特權
2、人上人的快感、優越感,佔有稀缺資源、優質服務,居高臨下,俯視眾生
3、體制內外,待遇是天壤之別,「內人」獲得的,比「外人」少奮鬥50年-100年,幹的卻是一樣的活
「四風」裡的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旅遊等等奢靡享樂,其實就是特權的表現。老百姓哪有資格享受揮霍性的公款消費?但這些跟戶口、房子、學區一比,就其獲利性、價值而言,活脫脫的小巫見大巫。
【插播一句感慨,反別人的特權,易。反自己的,那就難於上青天了】在一個普遍用美圖P自拍照的時代,誰會甘願正視自己臉上的麻子、痘痘和皮袍下的小呢?
對特權現象,人民群眾完全深惡痛絕?也不盡然,一面反映強烈,一面羨慕嫉妒恨,恨自己不爭氣,沒擠進特權階層。如此更可怕,特權思想成為代代相傳的汙染物質,浸潤、刻印在奮鬥意識之中。「要享受特權,就要當官」,官本位,成為家族、民族的染色體、DNA。
國考趨之若鶩,多少人是衝著體制內種種好處、奔著能享受一般人享受不到的特權而來?
特權的享受者們,安之若素,心安理得
一涉及個人巨大利益,就沒人問自己幾句「憑什麼」?憑文治武功的勞苦功高,還是百戰百勝的戰功赫赫?
轉朋友圈裡的一段文字:特權就像「臭豆腐」,汙染了政治生態卻讓人甘之如飴,同樣也是「官本位」思想幾千年屹立不倒的總根源,必然使黨員幹部與普通民眾離心離德,相互對立,長遠看國運堪憂。反掉好,回歸常識。公務員本就是普通職業,不具備高人一等的天然屬性,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素質與社會責任感。不正常的待遇消失也有助於促進優秀人才流向市場主體和服務行業,更好地發揮其聰明才智,免受約束與遏制,必然利國利民,國之大幸!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常情,是DNA,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的根源還是體制機制制度問題。
等風來!
八項規定小切口,推動正風反腐、正本清源大變局。反「四風」(小特權)深入吃瓜群眾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內心,多好多可喜的變化啊!過去可都是一方鼻孔朝天招搖過市四處嘚瑟,一方見怪不怪漠然以對乃至各種蹭特權求抱腿的……現在零容忍了,敢公開懟了,還懂引經據典搬出八項規定了。
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歷史性變革的5年,公款吃喝玩樂等「外圍特權」等小特權被遏制住了,但「大特權」(特中之特)卻幾乎老樣子,紋絲不動,毫髮未損。
水不到,渠難成。飯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仗一仗打。
十九大到現在,看到三個大字刻進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紋理縱深:反特權!
這是一場不亞於打遍虎山的大戰役,肯定艱苦,因為「病人」人多勢眾,且普遍不以特權為特權、不認為自己有病,更難辦的是,部分特權是由於古老的、龐大的體制性因素造成的,不反老百姓早就看不慣了,要去除至少是傷筋動骨動了好多好多高中低級幹部的大蛋糕大奶酪……當個個以「普通黨員」「小幹部」自居,溫水青蛙的靈魂觸不到、裝睡的人叫不醒時,觸動整個官僚集團的利益是冒大風險的。巨大挑戰,需要堅如磐石的政治決心、定力和卓絕的政治智慧,以及「時勢在我」。
反特權,地方、部門目前還主要停留在概念。
知易,乃中央要求、民心所向。
行難,要顛覆很多既得利益集團,體制內不少幹部會很受傷,布滿荊棘,任重道遠。最難的是,享受特權最多的領導幹部,得向自己動刀子,革自己的命。
但是,「老大哥」殷鑑不遠,刮骨療毒式的反特權,是必選項。
我為世界做貢獻,每日一功
大家都來說說,特權現象有哪些表現?哪些人正在享受特權?
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本號貓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