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十三(ID:GSSW13)
家長等待開學的滋味,有點像少年等待愛情——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我的一個在北京的朋友含著淚說:「8個月,240多天,5760多小時,34萬5千多分鐘!孩子沒去過學校!寒假連著暑假,一直呆在家裡!」
於是,這位朋友對於開學的期盼,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濃度。
然而快開學了,她卻變得心情複雜,期待是肯定期待的,但又很怕開學後重新過上每天雞飛狗跳的日子,心情還不如放假。畢竟已經半年多沒體會過那種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生活節奏了,得重新適應起來。
暑假裡的老母親和住家保姆的區別僅在於不拿工資,我們時而是一個時刻準備著進廚房和洗衣間的鐘點工,時而又是一個客串家教和陪練的全職管家。整個假期裡無心打扮,懶得修整,為娃的吃喝拉撒絞盡腦汁,感覺把全部靈魂獻給了暑假......
但即便已經看起來馬不停蹄手忙腳亂,神奇的是,有些東西還是和愛情一樣,如同指縫裡的沙,捏得越緊流得越多,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掌控,比如娃的作業。
開學前定睛一看,作業堆成了一個漂亮的沙丘,細膩溫婉,還留著歲月扇了你一巴掌的痕跡......
我採訪了好幾撥媽媽,數據顯示,開學前家長「開學」的感受有著微妙的區別,主要分為三大陣營——
第一陣營:毫無理智狂歡派。
反正就是期待,無理由地期待,不假思索地期待,為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回學校去而感到無比開心。
說實話我覺得自己也屬於這一類,有點沒心沒肺,只要娃不用每天在我眼皮底下杵著,取消寒暑假也是極好的。
我們這種當媽的,如同一個無情的甲方一樣,最好我付點錢,學校就能365x24幫我帶孩子......
我們也像一個不作不可活的少女,平時連門都懶得出,一到孩子放假,卻偏偏格外嚮往自由,渴望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鑲鑽的高跟鞋以及每天換著花樣的熟女微笑,而不是大黑T、牛仔褲、人字拖、鴨舌帽,天天出入遊泳館、網球場、補習班,後面跟著個惹人嫌的吞金獸。
然而,就目前的假期情形來看,我們的職業素養是:隨時隨地演好一個為帶娃吃喝拉撒奔忙的女人,而不是隨時隨地演好一個優雅、知性、富麗堂皇的女人。
我們等待的不是開學,是優雅的重生。
第二陣營:使命未達狂躁派。
俗話說:世上沒有一個女人未曾在開學前因作業而心跳加速過。多麼富有哲理的一句話啊,你品。
看到這裡,我又覺得我也屬於這一類人。我狂躁啊!我著急啊!
自打我上個月不計後果地逃出去閉關寫書之後,連做夢都是「我把正在玩遊戲的爺倆捉了個正著,劈頭蓋臉一頓曉之以情、動之以禮之後,娃奮發圖強,一晚上一口氣寫完了所有暑假作業!」
夢醒了,間歇性奮發圖強化為泡影。離開學還有一周時,我終於鼓足勇氣向兒子提出梳理「已完成作業list」,結果他淡定地告訴我「直接告訴你還沒完成list」吧!
不瞞你說,我們家現在整體氛圍是團結向上的,連孩子他爹也意識到形勢的緊迫了,每天大家早中晚三次問安:「作業還剩多少」,這像我們的一個暗號一樣,就連我爸媽也已經被感染。
我爸:「作業還剩多少?周六早點過來吃飯。」
我媽:「作業還剩多少?餃子想吃什麼餡的。」
這是我們家最近的文化核心。每個人都自覺地加入警鐘長鳴隊伍。
第三陣營:前景迷茫焦慮派。
屬於「對放假害怕,對開學更怕」的媽媽們。
放假雖然感覺有如被一個拖油瓶鎖住了任督二脈,但開學後的滋味卻是一個更深不見底的未知數。到時候可能不是鎖住任督二脈那麼簡單了,很有可能得鎖喉。
離開學還有幾天,有的家長就收到了一份「開學大禮包」:
還沒開學已經被鎖喉了......
假期裡再怎麼說也是「人民內部矛盾」,但一開學,一考試,「敵我矛盾」就產生了。別人家的那個「整個暑假在遊山玩水的孩子」考了99,你家「整個暑假埋頭苦讀的孩子」考了66,你說神奇不神奇,精分不精分?
一想到這,我感覺自己也是這類精分的媽媽。開學後,各種薛丁格的學霸此起彼伏,真是讓我們這些連趕作業都差點喘不上氣的人感到蕉綠。
萬一好不容易盼來了開學,剛一開學娃就很快坐實了學渣地位,這...這種感覺...就像好不容易盼來了愛情,才談了一天戀愛發現對方是個渣,頓時感覺還不如打光棍。
但是作為久經考驗的家長,面對開學大多數還是做到了沉著冷靜,處變不驚。表面看不出內心的跌宕起伏,眼神裡看不到靈魂深處的糾結慌張。
生活已經是一個接一個的驚喜和驚嚇交織,小小的開學又豈能壞了我們優雅的姿態。時刻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中默念:
暑假已經結束了,寒假還會遠嗎?
來源:十三姐(GSSW13),十三姐,高人氣豹紋體質作者,集親子/情感/生活畫像於一體的城市女性代言人,公眾號格十三(GSSW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