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處處謹小慎微

2021-01-09 凝望一百年

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赫赫盛名的諸葛亮,這位在三國時期一手創建了三國鼎立局面,即使在現在也家喻戶曉的一代名相,為什麼一生都謹小慎微呢?即使諸葛亮日夜操勞、心思縝密,從劉備稱帝到被魏國所滅也只存在了42年,除此之外,諸葛亮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分析諸葛先生一生,翻閱大量史書,發現這其中還是有很多的隱情,歷史也是如此的有趣。

諸葛亮小心謹慎首先是性格使然,做為一個滿腹經綸,胸懷大志、隱忍不發的絕世高人,他選擇了一條艱險旅途,這是古代知識分子特立獨行卓爾不群的真實心路歷程,當時荊州周圍藏龍臥虎、人才輩出,但凡與諸葛亮交好的幾個朋友最後都選擇了依附強大的曹魏,唯獨諸葛亮選擇了當時最不被人們看好的劉備,而且當時的劉備如喪家之犬,被曹操打得無容身之處。諸葛亮對劉備感興趣,絕不是劉備所謊稱的那個偽中山靖王之後,漢室正統,我個人覺得是諸葛亮的自負。人們不是戲自己為臥龍,人中之龍所幹的事就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投身曹魏和東吳,也能獲得坐上賓的待遇,只不過是謀士中的一分子而已,無法施展自己平生絕學,開創萬世功名。這樣的選擇就註定了在敵強我弱的巨大懸殊中小心謹慎,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諸葛亮出山之前,先後有好友徐庶徐元直的推薦,還有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拋磚引玉,以及好友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的先後出場,也說明了諸葛先生起先對劉備心裡並沒有底,這一寶不好押,押出去了就值得你拿身家性命去做賭注。

直到劉備被諸葛亮玄之又玄的天下大勢條縷分明的闡述和論證所衷心折服,諸葛亮才最終閃亮登場,諸葛亮需要的是劉備的絕對信任個絕對權威。可是莆一登場,就受到了劉備集團核心力量的挑戰,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幾乎無時不刻的陷於幾大集團爭權奪利之中,想不謹慎都不行呀,劉備核心集團利益的代表人物是關羽,史書記載關羽是不怎麼尿諸葛亮這個山野村夫,當然很難說劉備就會表裡如一的對待諸葛亮,而諸葛亮對待關羽的挑釁,做出的舉動的是拉、打、和放三種姿態,拉的是趙雲和黃忠,以至於關羽對待五虎上將的賜封勃然大怒,「終不與此老兵(黃忠)同列」,打壓的是關羽和張飛的傲氣,張飛雖然粗中有細,但是到底沒讀過幾天書,壞不了事兒,關羽則不同,所以才有華容道立軍令狀的下套,雖然諸葛亮知道殺不了關羽,但是打擊一下你的銳氣和戾氣未嘗不可,假如不是劉備罩著,未必諸葛亮為了大計,後來不會拔了這個刺頭。以前在讀到關羽兵敗時,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對關羽的敗走麥城從來沒有過未雨綢繆,且指點迷津呢?依諸葛亮在荊州時的長期蟄伏,對於那裡的天文地理以及人事和駐防可以說了如指掌,難道是坐視關羽敗亡而無動於衷嗎?

這麼說,可能有點臆斷,也很難讓人信服,那麼讓我們再來看看魏延的命運吧,魏延是三國時期一個悲劇化的人物,但是魏延文武雙全,且對劉備和蜀漢忠貞不二,很是一條漢子,可是其為人傲慢,口無遮攔,尤其與那些文人們尿不到一個壺裡,劉備喜其勇和謀,一直都把魏延當親兵當自己人使,但是諸葛亮不喜歡魏延不拘小節,且性格反叛。在魏延殺死韓玄救出黃忠投靠劉備之時,諸葛亮就指出魏延不忠不義,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雖然劉備死後諸葛亮依仗其勇武但卻一直都處於戒備之中,魏延在諸葛亮北伐之時,曾經提出過一條後世很聞名的「奇襲子午谷」的妙計,但是依諸葛亮謹小慎微的個性,終覺此計過於兇險而放棄,老魏很是懷才不遇。諸葛亮為什麼不用此計?依蜀漢的弱小,北伐需速戰速決,此計雖然冒險,但是並非就用不得。諸葛亮對時局和天下形勢的判斷,北伐是一點勝算都沒有的,魏國的強盛不是蜀漢能吃掉的,之所以北伐,就是統一思想,勉力維持蜀漢小朝廷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維護自己的權威,使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諸葛亮對魏延本身就不信任,倘若僥倖成功,依魏延的個性,誰還制服的了?這從諸葛亮死前重要的人事安排上就可以看出魏延早就已經被邊緣化了,對於楊儀的擅殺魏延,如果不是得到諸葛亮的默許,楊儀恐怕還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以前讀史時一直很奇怪,當初據東三郡獨掌大權的孟達有意叛魏歸蜀,這對諸葛亮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如果得到這塊戰略要地,可以據漢水而扼荊楚,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生堅持的軍事策略,還可以直接威脅曹魏所控制的襄陽、樊城,如此利好且唾手可得,為什麼又要實行反間計除了反覆無常的孟達呢?招降孟達,從此蜀漢兵分兩路,對曹魏的威脅將更大,諸葛亮到底在猶豫什麼?其實諸葛亮有不得已的苦衷,首先東州集團的強勢人物法正死後,另一很有號召力的人物李嚴逐漸壯大起來,孟達本就是東州集團的重要人物,與李嚴過從緊密,假如孟達歸降,內有李嚴,外有孟達,一文一武,上下其手,諸葛亮一旦死後,蜀漢形勢將變得極為混亂,荊州集團將受到極大打擊和限制,而集團內的蔣琬、馬良、費禕等人羽翼還未豐滿,諸葛亮為自己培養的接班人姜維還難以服眾,天縱英才的諸葛亮不可能不顧忌到這一切,更何況孟達這個人首鼠兩端,反覆無常,既難駕馭,又不值得信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個人恩怨,雖然我們很難接受一代名相諸葛亮個人品質上的缺點,但是要相信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人無完人,諸葛亮如果有個人感情因素摻雜其中也並非就不能諒解。

不管怎麼說,諸葛亮一生夙夜憂思、公忠勤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畢生言行無愧大節,其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依然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璀璨的瑰寶,值得我們永遠去憑弔和瞻仰。

相關焦點

  • 劉備討伐東吳,諸葛亮為何沒有勸阻?因為孔明有難言之隱
    那麼問題來了,在劉備出徵前,丞相諸葛亮為何一言不發,沒有勸阻呢?在劉備做出討伐東吳這個決定時,遭到了群臣們的反對,比如說趙雲就曾表示 「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但劉備沒有理睬。
  • 諸葛亮料事如神,為何張飛就是不喜歡他
    張飛本就是一個光有武力沒有什麼政治頭腦的猛漢,在兄弟三人三次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張飛內心就對諸葛亮不滿了,在第三次前去隆中的時候張飛是這樣說的:「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張飛是一個非常重義氣的人,在他還沒有見識到諸葛亮還有沒有真本事前,就在他們面前擺足了譜,讓他大哥被諸葛亮三番四次的戲耍就讓他對諸葛亮的第一映像很差了。
  • 諸葛亮料事如神,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素來料事如神,讓敵人聞風喪膽。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從一開始實力薄弱的的隊伍,一點點發展壯大,而且還一次次以少勝多,取得了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可就是這樣一位大人物,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光復漢室呢?
  • 為何諸葛亮「5次」北伐,全都無功而返?實在是大漢氣數盡了……
    為何諸葛亮「5次」北伐,全都無功而返?實在是大漢氣數盡了……《三國演義》的小說中記載,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昭烈帝劉備託孤之後,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曾經「六出祁山」。雖然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從「祁山」出師這麼多次,但他確實也是五次北伐曹魏,一心想要光復大漢。
  • 諸葛亮為何一直瞧不上魏延?魏延真的有反骨?其實諸葛亮對他很好
    諸葛亮對著南鄭的百姓大手一揮:以後這一波韭菜,就歸魏延來割了!隔了一年,也就是公元231年,諸葛亮再次北伐,這一次碰到了硬骨頭司馬懿。此刻魏延已經是諸葛亮的忠實馬仔,地位、待遇也都僅次於諸葛亮,是軍中的二號靈魂人物了。如果說諸葛亮不信任魏延,是不可能給他這麼高的位置的。此後魏延帶領大軍,重創司馬懿大軍,斬殺曹魏三千多名士兵,逼得司馬懿只能家裡蹲著,不敢出來應戰。
  • 三國人物分析:老謀深算的諸葛亮,為何選擇降將姜維作為接班人
    三國人物分析:老謀深算的諸葛亮,為何選擇降將姜維作為接班人 此時的蜀軍將領中並非無人,為何要將剛剛投降,根基尚不算穩的姜維收為自己的徒弟,傳授其畢生所學呢?這真的是諸葛亮欠考慮了嗎?這裡就說明了諸葛亮對姜維智謀的肯定,永南、季常分別是李邵和馬良,都是蜀軍中的謀臣大將,都在戰場和朝中證明過自己,諸葛亮拿這些人和姜維相比,還說姜維比這些人都要強,足以說明姜維的實力完全得到了諸葛亮的賞識。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他,有何私心?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殺他,有沒有私心?提起《三國演義》中最為熟知的人,莫過於被後世譽為「多智近於妖」的諸葛亮,然而,諸葛亮身上卻也有抹不去的汙點,比如劉備死後六出祁山寸功未建、識人不明導致街亭失守、設計殺魏延致使蜀中無大將……其中,最為人所爭議的莫過於諸葛亮判斷「魏延腦有反骨,必反」而留錦囊妙計殺之。那麼,魏延被殺時反了嗎?
  • 陸遜被困八卦陣,諸葛亮為何在事發之後,又請人救助於他?
    不過這個八卦陣之所以成名,還需得益於諸葛亮。因為在三國的時候,他曾經憑藉著這樣一個秘術,讓東吳的一員大將陸遜都困於陣中,後來還是在他的解救之下人才沒有隕落。不過既然已經困住了他,諸葛亮為何還要派人去救助呢?說起他的一生那也是相當的輝煌了。雖然家道中落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能力,雖然未出茅廬,卻已斷定天下三分。後來輔佐了自己的主公劉備,也是立下了很多的功勞。
  • 諸葛亮的八卦陣出神入化,為何其死後再無人用?軍神李靖道出原委
    據《三國演義》記載,八卦陣乃諸葛亮所創。此陣法出神入化,能夠以少勝多,威力無窮。而諸葛亮跟隨劉備的一生中,也僅僅使用過兩次。第一次使用是在劉備攻打江東孫權之時。那時諸葛亮擔心劉備仗著自己有幾十萬雄兵過於自大而輕視孫權,於是在長江邊上用石頭布下了八卦陣以備萬一。沒想到,後來劉備後來果然戰敗,在陸遜的一路追殺之下逃了回來。如若不是諸葛亮提前用石頭布好的八卦陣困住了陸遜,恐怕劉備那一次就兇多吉少了。第二次使用是在劉備死後,諸葛亮與司馬懿對陣。
  • 為何有人說在面對諸葛亮空城計時,司馬懿是因為城頭兩個書童才退兵?
    歷史上,諸葛亮的名氣的確夠大,而且奇計妙招為後人所稱讚。比如我們熟悉的「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孟獲」、「連環計」、「激將法」等妙招。所以說諸葛亮堪稱東漢乃至三國的軍事家和謀略家。有著出彩的計謀和過人的膽略。「空城計」則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一次精彩的正面交鋒,是兩個頂級謀士的鬥智鬥勇。
  • 五次北伐寸功未立,諸葛亮原本有一個絕佳機會滅曹魏,可惜放棄了
    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在批註《三國演義》時,提到了諸葛亮有一個最好機會滅掉曹魏,可惜諸葛亮不用,「亦韓信暗渡陳倉之計,惜孔明之不用。」毛宗崗說的就是諸葛亮首次北伐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襲」。魏延提出的這條計策是這樣的:自己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穿插而過,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諸葛亮則率領大軍出斜谷,兩軍會師於潼關。諸葛亮生平謹慎,認為魏延的提議過於兇險難以成功,因此放棄。後人指責諸葛亮過于謹慎,錯過了滅掉曹魏的大好機會,以至於常年北伐,寸功未立。一千多年來,人們對「子午谷奇襲」爭議不斷。
  • 周易對人的成長並沒有幫助,只會讓人謹小慎微!
    然而所謂的君子品德在現實中恐怕要處處碰壁了,因為現實流行都是高情商,而不是高品德。周易並不是培養高情商,高情商在為人處事上絕對不能真性情,只有把自己置身事外才能不為所累。周易的這些規矩,只會讓人更加謹小慎微,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有膽識、關鍵時候肯放手一搏才能有所成就!
  • 諸葛亮為何一見面,就說魏延腦後長「反骨」?二人關係究竟如何?
    在《三國演義》後期,諸葛亮去世之後,蜀軍一時間方寸大亂,本來團結的蜀軍內部,卻出現了兩極分化,一下子出現了兩位主帥。一個是蜀軍大將——魏延,另一個是蜀國大臣楊儀,二人都聲稱自己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難道諸葛亮生前的安排出現了錯誤嗎?
  • 為何諸葛亮給魏延穿小鞋?還說魏延天生反骨
    在蜀國陣營中,諸葛亮雖然謀略超群,地位獨尊貢獻突出,但是說起窩裡鬥卻也從未遜色,與關羽的關係卻處理的不是很好就是例證。蜀國內部矛盾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被馬岱斬殺也能看出一二,而在陝西石馬鄉魏延就長眠於此。當地老者每每向外人介紹魏延墓時,都會提及幾十年前墓前立著的兩個石馬和一個文生。墓碑上簡明扼要——漢將馬岱斬魏延於此」。很多人提及魏延都會嘲諷「天生反骨」,此乃無法證實的笑言。
  • 腦有反骨卻不知權臣術,魏延是諸葛亮最佳繼承人,為何反遭猜忌
    三國名將魏延從加入蜀漢陣營開始,一直就是飽受爭議的角色,諸葛亮認為魏延此人腦後有反骨,不適合委以重任,的確魏延從參軍開始,一系列做法讓堅守道德情操的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十分不滿。但是即使魏延表現這樣,在前期為何不趁早殺掉他,為反而還是給他重要的職位呢?明明魏延才是諸葛亮之後最佳的繼承者,但是諸葛亮一直對他耿耿於懷,就算去世也要殺了他?
  • 北伐成功率幾乎為零,諸葛亮為何還要大耗國力去北伐,到底圖啥?
    蜀漢的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諸葛亮和繼任者姜維卻為何還要堅持北伐呢?蜀漢北伐基於當時的情況,確實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以攻代守」卻是諸葛亮對蜀漢政權存於亂世的一種策略。
  • 諸葛亮臨死之時,為何要用七星燈續命?背後其實大有玄機!
    文:鴻運良(作者原創授權)《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在五丈原用七星祈禳之法來續命,原文中如此寫道:「時值八月中秋,是夜銀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動,刁鬥無聲。姜維在帳外引四十九人守護。孔明自於帳中設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盞大燈,外布四十九盞小燈,內安本命燈一盞。
  •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均勞而無功,那麼他為何執著北伐呢?
    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第二次北伐:同年冬,諸葛亮出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圍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第三次北伐: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今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 諸葛亮布下八卦陣,困住了敵軍大將,為何他嶽父要放跑敵人
    而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聞名遐邇的諸葛亮,可以說他算是一個全能型人才。他在茅屋裡的時候,就為劉備制定好了三分天下的藍圖。而諸葛亮不僅擅長於謀略,其在五行八卦方面也有非常高的造詣。他設置的八卦陣就曾經困住過吳國的大將陸遜。但是後來卻因為諸葛亮的嶽父進陣救下了陸遜一命,難道他的嶽父已經背叛自己的國家嗎。
  • 諸葛亮擅長的「奇門遁甲」,為何流傳著「十人學九人瘋」的說法?
    諸葛亮擅長的「奇門遁甲」,為何流傳著「十人學九人瘋」的說法?要是學習奇門遁甲人會瘋的話,那麼古代很多名人估計早就瘋了,要知道古代的諸葛亮、劉伯溫、張良等等名人,他們對奇門遁甲研究頗深,而且這些人還把奇門遁甲應用到生活中,可見奇門遁甲還算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但另有記載說,諸葛亮等人,只學會奇門遁甲的皮毛,勉強入門,據說研究奇門遁甲就像是修煉一樣,到達某種程度,甚至能讓人脫胎換骨,四肢強健龍虎,眼睛銳利如雄鷹,可以看見常人看不見之物,而這些人看見的東西都是非常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