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將相不和?為何諸葛亮給魏延穿小鞋?還說魏延天生反骨

2021-01-08 平楠說史

三國時期,劉備陣營兄弟齊心雖留下重要一筆,但是蜀國將相不和的反差卻也淪為笑柄。在蜀國陣營中,諸葛亮雖然謀略超群,地位獨尊貢獻突出,但是說起窩裡鬥卻也從未遜色,與關羽的關係卻處理的不是很好就是例證。蜀國內部矛盾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被馬岱斬殺也能看出一二,而在陝西石馬鄉魏延就長眠於此。當地老者每每向外人介紹魏延墓時,都會提及幾十年前墓前立著的兩個石馬和一個文生。墓碑上簡明扼要——漢將馬岱斬魏延於此」。

很多人提及魏延都會嘲諷「天生反骨」,此乃無法證實的笑言。歷史不可追憶,是否「反叛」不可定論,但村中老者對石馬與書生的介紹卻頗有意味。兩個石馬分別是馬岱和楊儀的化身,而書生則是羽扇綸巾的眉目。沒錯,正是諸葛亮。

在文史界有一句笑話:馬岱,字丁啉,專治魏延。這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在三國史確實有所依據。魏延文韜武略都乃翹楚,雖然在諸葛統領下多有隱忍,但也有所顯現。在三國中,魏延僅被記載一次負傷,而僅此一次就是拜馬岱所賜,甚至就是在兩人第一次交鋒時。而不管是正史記載還是名著刻畫,魏延鐵定是被馬岱斬殺的。楊儀化身石馬也可以理解,畢竟《三國志》中,雖然假借諸葛之名,但楊儀才是斬殺魏延的主謀。但是,諸葛亮呢?

諸葛亮不管是在正史還是名著中,對蜀漢的貢獻獨一無二,肯定是個正面人物無疑,為何也會需要在魏延面前懺悔呢?為了解答,只能從細節中尋找答案。細品之下,魏延天生反骨是笑話,但諸葛亮給的小鞋太多,逼反魏延卻絕非戲言。

魏延第一次謀面劉備時,劉備出逃樊城,而劉琮據守襄陽城,魏延從仁義角度出發,認為劉備仁義,為了百姓更好的未來才來投奔,從而反了劉琮,為劉備大開城門謀得一線生機。雖然在文聘的計謀下沒能投奔劉備,但是第二次長沙太守韓玄因黃忠報恩關羽而要斬殺黃忠時,力保黃忠反了韓玄,將長沙拱手劉備亦是仁義盡顯。可以看出,魏延對形勢分析得當,是非功過心中自有衡量,對於劉備更是有功。

但是,在魏延投奔劉備時,諸葛亮出面了。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便聲稱此人天生反骨不可留,沒等魏延見到劉備就已經被提前埋伏的刀斧手擒下。結果肯定是沒斬,如果斬了後面的故事就沒了。但是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時魏延的心情,面對如此「莫須有」的言論,魏延心中必然萬馬奔騰十分慌亂,可以想像。這魏延也就忍了,在擒孟獲時,「十五天內敗十五場,少一場就不要回來了」這是什麼情況?這樣的任務想到魏延不可怕,可怕的是稍有疏忽就要斬是什麼意思?如果魏延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在諸葛亮手下任職,那麼關於魏延的歷史就要改寫了,可見並沒有。

在現實中,魏延真的天生反骨嗎?在《三國演義》中有關於曹操對魏延策反的描述,而魏延顯然並無反義,而是直接拔箭怒射曹操直命人中。雖然曹操有幸逃出升天,但可見魏延動了真格,反義頓掃。在泠苞詐降時,勸阻劉備不可放虎歸山,後被其言中可見魏延謀略超群。在七擒孟獲中,雖然擔負十五敗的「毀身段」任務,但仍能鞍前馬後。可見魏延在現實中有勇有謀,並不是「反骨突出」之人,那為什麼諸葛亮偏偏刻薄對待呢?魏延行事有錯嗎?有!

諸葛亮的能力絕對不容置疑,但是諸葛亮對於諫言的採納實在不敢恭維。在諸葛亮的耳中只能聽到自己的聲音,這就是諸葛亮與魏延不和的原因。在諸葛亮北伐時,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謀,而諸葛亮始終認為自己的計策才是權謀之計,從而失去了北伐的最後一次機會。主觀意願太強的魏延怎麼可能與諸葛合得來呢?

諸葛亮死前最擔心的不是「蜀國無大將」而是「魏延必反」。而諸葛亮死後,蜀國退兵,而楊儀秘不發喪,為的就是設計魏延。楊儀在權力面前怎麼會將江山社稷放在首位?讓魏延斷後僅是幌子,而讓其顯露反跡才是真相。不管最後計策的主謀是諸葛亮還是楊儀,無疑已經將魏延逼到了絕境,化身石馬或書童在墓碑前懺悔也都無可厚非吧!

相關焦點

  • 諸葛亮一直忌憚魏延,不是魏延天生反骨,而是因為他殺了一個人
    諸葛亮和魏延之間的故事,大家應該有所耳聞,素來他倆不合,劉備過世後, 魏延也一直未能得到諸葛亮的重用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並不是因為魏延天生反骨,而是因為他殺害了一個人。諸葛孔明人盡皆知,三國時期最頂尖的謀士之一,他對蜀國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後來的蜀地。
  • 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其後必反,反骨是什麼
    蜀漢大將魏延和軍師諸葛亮好像天生就是犯相的一對。魏延雖然在武力顏值和謀略方面是可圈可點的,其功績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但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一直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與重用。諸葛亮對魏延有著強烈的反感。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便要將他拉出去咔嚓了。
  • 小說中諸葛亮看出了魏延的反骨,反骨到底是什麼,魏延真有反骨嗎
    劉備不明就裡,而諸葛亮卻振振有詞地回答道: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故而斬之,以絕禍根。後來魏延雖然成為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絕對主力,但由於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真反了,而馬岱則受諸葛亮遺命在陣前斬殺了魏延。所以,隨著《三國演義》的長盛不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與魏延可憐的反骨一起,成為人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印象。
  • 諸葛亮為何一見面,就說魏延腦後長「反骨」?二人關係究竟如何?
    但是隨後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我們大家的意料,馬岱趁魏延不注意,將其殺死,並且拿出諸葛亮的遺詔,宣布魏延謀反,隨後收集魏延的殘兵歸順了楊儀,蜀軍全軍重新回到益州。那麼這三人究竟誰手裡拿的才是諸葛亮的遺詔呢?先讓我們看看魏延的身世,在《三國演義》裡的介紹,魏延原本是長沙太守韓玄麾下大將,劉備率軍攻打長沙,黃忠被關羽打敗,韓玄遷怒於黃忠,屢次想要殺黃忠。
  • 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以貌取人真是古代用人的一條硬指標?
    諸葛亮為何不嚇唬他們,偏拿魏延練手?難道真是魏延的長相太奇特?在《三國演義》前身《全相平話三國志》中,劉備見魏延的場面完全不同:「軍師班軍入荊州見皇叔。皇叔看三將:為首者是龐統,皇叔言:『賢人也。』又看魏延,『賢德也』。言:『不若吾弟關公。』」並沒提及反骨。顯然,這塊反骨是羅貫中安上去的,又經毛宗崗添油加醋,坐成事實。
  • 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魏延卻堅決不投靠曹操,因為做人要有原則
    既然很多東西無法改變,人又為何還要因為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浪費自己生命呢?關於這一個問題,我覺得三國時期的魏延就想得很透徹。魏延原本是蜀漢大將,立下赫赫戰功,可是劉備死後,似乎魏延並不得志,因為諸葛亮並沒有那麼信任他,還說他有反骨。這話雖然難聽,可魏延一直堅持自己原則,從來沒有放棄過,始終不投靠曹操。
  • 諸葛亮為何一直瞧不上魏延?魏延真的有反骨?其實諸葛亮對他很好
    諸葛亮總是針對魏延,魏延剛投降那會兒,主動把長沙城獻給劉備,還準備屁顛屁顛地邀功請賞呢,沒想到諸葛亮二話不說,就要宰了他。理由就有點毀三觀了,居然是因為魏延後腦勺長了反骨。不曉得吳三桂、老汪這些人的後腦勺是怎麼長的,孔明這一波操作,嚇得劉備都不敢吱聲。雖然是賣主求榮,可是賣的是別人的主,向自己求榮,這待遇還是要區別對待的。
  • 諸葛亮臨終前為啥要殺魏延?難道因為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蜀漢名將魏延的慘死,無疑是很多蜀漢粉絲的心中的痛,在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將」都死去的時候,蜀漢能夠撐得起大局面的唯獨魏延一人而已,魏延之武藝不輸於「五虎」將,謀略更是過之而無不及,卻在諸葛亮死後卻慘遭殺害,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諸葛亮設計的,那麼蜀漢名將魏延為什麼必死無疑?
  • 為什麼諸葛亮能看到魏延的反骨,原來反骨是在這裡
    為什麼諸葛亮能看到魏延的反骨,原來反骨是在這裡文/結局呢說歷史關鍵詞:諸葛亮 魏延 反骨 本文約為1200餘字 閱讀約需4分鐘在三國演義裡,有一集劉備被曹操追到了襄陽,到了當時劉琮的勢力範圍。這個太守覺得黃忠年紀大了,而且打仗還不用心就想要殺他,魏延在這個太守這邊一直就做個小兵,讓他很生氣,氣到了頭上,他一衝動就把這個太守給殺了,然後帶著人全跑到了劉備那裡,想著能在劉備這邊混個大官做做,但是他卻碰到了諸葛亮。
  • 腦有反骨卻不知權臣術,魏延是諸葛亮最佳繼承人,為何反遭猜忌
    三國名將魏延從加入蜀漢陣營開始,一直就是飽受爭議的角色,諸葛亮認為魏延此人腦後有反骨,不適合委以重任,的確魏延從參軍開始,一系列做法讓堅守道德情操的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十分不滿。但是即使魏延表現這樣,在前期為何不趁早殺掉他,為反而還是給他重要的職位呢?明明魏延才是諸葛亮之後最佳的繼承者,但是諸葛亮一直對他耿耿於懷,就算去世也要殺了他?
  •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他,有何私心?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殺他,有沒有私心?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確實有此描述,稱其在諸葛亮死後便興兵反叛想要奪權,最終被長史楊儀運用諸葛亮遺留的間諜馬岱所斬殺,三族也被滅。而我們通過史料也能窺見這一事件的起因並不簡單,之所以不簡單,就在於以諸葛亮之大才,絕不會僅憑「腦有反骨」這一面相就殺魏延這一大將,如此片面而武斷的人是做不到丞相高位的,那麼,諸葛亮為何要殺魏延?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 諸葛亮天天說魏延有反骨,反骨到底是啥樣的?快看看你有沒有!
    到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後,趙雲又在家中病死,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魏延一直是蜀漢獨當一面的大將,並成為諸葛亮的得力助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於諸葛亮臨死前,依舊放不下魏延,留下了幾個錦囊,強勢地制定了「帶走」魏延的計劃 。雖然後來證明,諸葛亮死後魏延的確要造反,但是諸葛亮卻是在魏延從未表現出造反跡象時,毅然給他宣判了死刑。原因竟然是魏延有「反骨」。
  • 諸葛亮殺魏延?並非魏延有反骨,這才是歷史真相!
    然而提起魏延,人們多數想到的是他身具「反骨」,諸葛亮逝世前看出魏延在他死後必反,遂給馬岱留下一個錦囊那麼魏延是真的有''反骨」?我認為是否定的! 首先劉備十分器重魏延,可以說魏延乃是劉備的嫡系親信,一路官運亨通,深受提拔,沒有造反的必要。 其次魏延很早便跟隨劉備,乃是堅定的抗曹份子。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劉備在冊封魏延鎮北將軍督漢中時曾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 蜀漢大將魏延真的「天生反骨」死於造反?魏延真正的死因令人遺憾
    關於蜀國大將魏延的死,熟讀《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諸葛亮臨死前告訴姜維:魏延天生反骨,我死後魏延必反。於是留下遺計,殺死了反叛的魏延。可歷史上,魏延真是死於造反麼?
  • 湖說三國-魏延究竟是個良將,還是個「天生反骨」的逆賊?
    前言魏延,字文長,劉備麾下的一員大將。魏延是劉備麾下眾多猛將之中,最具爭議的一個人物。論魏延的爭議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魏延為何沒有進入「五虎將」名單?2、諸葛亮北伐之際,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究竟是否可行?3、魏延最後被馬岱斬殺,他是否天生反骨?註定是個反賊之命?
  • 諸葛亮為什麼設計殺掉魏延?並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麼?
    那我們再來看,魏延的來歷。  魏延第一次出場是劉備在荊州城下叫門,門不開,結果一個紅臉的人用刀劈了守城官兵,準備開城門,迎劉備。結果出來一員叫文聘的武將和紅臉漢子交手,紅臉漢子打不過文聘奪路而逃,這個人就是魏延。  魏延投靠長沙太守韓玄,關雲長受諸葛亮之命前去攻佔長沙,不想老將黃忠十分厲害,關公在黃忠馬失前蹄人馬都倒的情況下沒有下手殺黃忠,黃忠也沒有用箭射關羽。
  • 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一月廿四日在長河版刊出的鐘老先生大作《腦後反骨是叛像——忠於西蜀卻被見疑的魏延》,讀後頗有感慨,因此在這裡提出一談。鍾先生說,魏延本是長沙太守韓玄之部將,在關羽取長沙之時殺韓玄歸降。但到劉備與諸葛亮來到長沙,關羽為魏延引見時,諸葛亮卻要刀斧手將魏延推出斬首,理由是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 魏延的反骨長哪兒,諸葛亮搞明白了嗎?
    諸葛亮為何不嚇唬他們,偏拿魏延練手?難道真是魏延的長相太奇特?在《三國演義》前身《全相平話三國志》中,劉備見魏延的場面完全不同:「軍師班軍入荊州見皇叔。皇叔看三將:為首者是龐統,皇叔言:『賢人也。』又看魏延,『賢德也』。言:『不若吾弟關公。』」並沒提及反骨。顯然,這塊反骨是羅貫中安上去的,又經毛宗崗添油加醋,坐成事實。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何要殺魏延?與腦後有反骨無關
    本來諸葛亮的鑲星之術馬上就要成功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不知情的魏延闖了進來,不小心打翻了地上的明燈,諸葛亮自知天命不可違,在吩咐了後事之後,就此在五丈原病逝。諸葛亮病逝後,楊儀按照諸葛亮的遺願帶兵撤退,卻在撤退的路途中被人攔截下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前方的魏延將棧道燒毀,同時帶領大軍將路攔住。楊儀沒料到魏延會在此時印證了諸葛亮「日後必反」的話,現如今被魏延斷去退路,楊儀正不知如何是好。
  • 魏延真有反骨嗎,諸葛亮並不這樣認為,死前還給他留了後路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這次北伐,諸葛亮經過了幾年的準備。而且也是要打持久戰的。諸葛亮在佔領的地方實行屯田,在魏國境內與魏國百姓共同種糧自給自足,打算長期駐紮下去。不過沒多久就因為操勞過度而死。諸葛亮死後,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也死了,這個人就是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