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說三國-魏延究竟是個良將,還是個「天生反骨」的逆賊?

2021-01-17 壹湖創意剪映

前言

魏延,字文長,劉備麾下的一員大將。

魏延是劉備麾下眾多猛將之中,最具爭議的一個人物。

論魏延的爭議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魏延為何沒有進入「五虎將」名單?

2、諸葛亮北伐之際,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究竟是否可行?

3、魏延最後被馬岱斬殺,他是否天生反骨?註定是個反賊之命?

1、魏延為何沒有進入「五虎將」之列?

論個人能力和對蜀漢的貢獻,魏延躋身五虎將行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總比黃忠厲害吧?)

魏延與黃忠幾乎是同時加盟劉備陣營的,黃忠當時已是六十高齡,縱有廉頗之勇,畢竟也是上了年紀,肯定沒有魏延生猛。兩人的起步點,可以說都是一樣的,在加盟劉備之前,都沒有拿得出手的成就。

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個很關鍵的矛盾點在於:劉備雖然沒有將魏延列為五虎將之一,卻賜予魏延「漢中太守」之位。

要知道,漢中之地是何等重要。

據《三國志》記載,漢中太守第一候選人可是張飛啊,張飛在蜀中的地位不必多說了吧,為什麼張飛會落選呢?

《三國志》: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我想,劉備本人是很重視魏延的,同時也夾雜著一點劉備對魏延的感恩之心(而張飛是劉備心腹兄弟,自家人好說話)。

早期魏延效命劉表之時,劉備曾遭到曹操追殺,劉琮聽信蔡瑁之言,怕引火燒身,不肯為劉備打開城門,只有魏延挺身而出,執意為劉備打開城門。

只是關於是否將魏延列入五虎將行列,蜀漢內部高層之間可能有不同的聲音,劉備不能僅憑個人喜好強行把魏延列入五虎將行列。而劉備又怕冷了魏延的心,於是把漢中太守這個至關重要的職位賜給他,以示器重。

2、諸葛亮北伐之際,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究竟是否可行?

對於北伐方略,諸葛亮採取穩紮穩打的核心思想,從斜谷出擊,一步步向長安蠶食。

諸葛亮:「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

魏延則屢次向諸葛亮建議:應當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只需換個主次關係。由諸葛亮引大軍兵出斜谷,麻痺敵人,把關中魏軍吸引過去。

而後由自己引一萬精兵作為奇兵,從子午谷出擊,輕裝急行軍,迂迴到長安城後方,由此便能與諸葛亮的大軍,對關中魏軍形成夾擊之勢。

《魏略》: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鹹陽以西可定矣。」

為人謹慎的諸葛亮,認為魏延此策風險過大,不予採納,這事讓魏延一直耿耿於懷。

《三國志》: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幾千年後的網絡上,重新掀起了關於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究竟是否可行的討論。

網上的言論,多傾向於魏延,認為他的子午谷奇謀大有可為,而諸葛亮用兵太過于謹慎,致使北伐大業功敗垂成。

諸葛亮大概以十萬兵力北伐,而魏延的計謀,只需分出一萬精兵,如果魏延成功,關中之地唾手可得。

長安守將夏侯楙乃庸碌無能之輩,見魏延奇兵來襲,必會棄城而逃。得了長安這座堅實的大城,不僅能完成將蜀漢政權「還於舊都」的願望,亦能大大提振士氣。更重要的一點是,從此可以將伐魏所需的錢糧兵員屯於長安。今後出兵伐魏,不再需要跨越崇山峻岭,而是大道通途,可直撲魏都。

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去博取戰略意義這麼大的成果,難道不值得一試嗎?哪怕失敗又能如何?要知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折損的兵力便已達到兩萬。

而反對魏延子午谷奇謀的言論認為,從子午谷進兵是徒勞無益之舉。

首先,魏延的目標是十日內到達長安,網友認為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因為曹真也曾試圖從子午谷進兵犯蜀,結果20天才走了一半,後面遇到暴雨這些自然因素,曹真無功而返。再有就是戰術保密性,萬一走漏了消息,讓關中魏兵有所提防,或者沿途設伏,那麼魏延的這一萬奇兵等於肉包子打狗。

即使魏延十日內能順利到達預定目的,那夏侯楙要是不逃,反而堅守城池等待援軍呢?還有離長安不遠的郭淮可不是庸才,他必會採取措施應對魏延。再有,萬一諸葛亮那邊不能按時到達呢?面對源源不斷趕來增援的魏軍,你魏延領著這長途跋涉過來,已經疲憊不堪的一萬兵能抵擋多久?

雙方的爭論都有條有理,也很精彩,誰也不能把對方說服。

諸葛亮的五次北伐,總結起來可以說是毫無戰果,自己也在最後一次北伐中,命喪五丈原。

我個人傾向於魏延的策略,覺得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或可一試,但是,也理解諸葛亮的謹慎用兵。

這十萬兵被他視為根本,蜀漢就剩這點本錢,要伐魏,要做這麼大的買賣,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不敢浪費,因此不肯採用魏延之策。

再者說,諸葛亮何等人物,他應該也能想到從子午谷奇襲之策,只是他捨不得分出一萬兵去冒這個風險。

3、魏延最後被馬岱斬殺,他是否天生反骨?註定是個反賊之命?

魏延戎馬一生,早年效力於荊州劉表,又轉投長沙韓玄,而後殺掉韓玄投降劉備。

這樣的履歷,尤其是殺韓玄這事絕對是魏延人生汙點,因為韓玄雖然沒有重用你,好歹也是頂頭上司,對你也有收容之恩,這麼殺了人家終究不好。

魏延身上,除了存在殺韓玄這個汙點,從襄陽城為劉備打開城門、在韓玄面前為黃忠求過情,這兩件事情來看,其實魏延為人還算仗義。

魏延就是太驕橫了,沒什麼政治頭腦,也不懂得搞好人際關係,在蜀漢軍中一直口碑不太好。劉備健在時還好,對劉備他是絕對服從的,劉備也對他信任有加。劉備一旦死去,蜀漢軍中就沒有能讓他信服的人了,包括諸葛亮。

因此,魏延這樣的性格,遲早會害自己死於非命。

也正是由於他的性格使然,諸葛亮死後,居功自傲的魏延,認為應該由自己接替諸葛亮獨攬軍政,這才為自己招來殺機。

最恨他的人尤屬楊儀,在馬岱砍下魏延的腦袋提回來後,魏延的腦袋被楊儀扔在地上踩了幾腳,如此還不解氣,楊儀還一邊踩,一邊罵罵咧咧的。

《三國志》: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楊儀這是有多恨魏延啊……

綜上所述,個人覺得:魏延是個良將,卻不是一個良臣。

資料來源:

《三國志》

《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為何諸葛亮給魏延穿小鞋?還說魏延天生反骨
    當地老者每每向外人介紹魏延墓時,都會提及幾十年前墓前立著的兩個石馬和一個文生。墓碑上簡明扼要——漢將馬岱斬魏延於此」。很多人提及魏延都會嘲諷「天生反骨」,此乃無法證實的笑言。歷史不可追憶,是否「反叛」不可定論,但村中老者對石馬與書生的介紹卻頗有意味。兩個石馬分別是馬岱和楊儀的化身,而書生則是羽扇綸巾的眉目。沒錯,正是諸葛亮。在文史界有一句笑話:馬岱,字丁啉,專治魏延。
  • 諸葛亮一直忌憚魏延,不是魏延天生反骨,而是因為他殺了一個人
    諸葛亮和魏延之間的故事,大家應該有所耳聞,素來他倆不合,劉備過世後, 魏延也一直未能得到諸葛亮的重用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並不是因為魏延天生反骨,而是因為他殺害了一個人。諸葛孔明人盡皆知,三國時期最頂尖的謀士之一,他對蜀國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後來的蜀地。
  • 古人所說的反骨究竟是怎麼看的?史上有反骨的人除了魏延還有仨
    我們在看一些影視劇和文史典籍的時候,會經常看到「反骨」一詞。而腦後有反骨的人一般都被定性成不忠不義之人。那麼,古人所說的反骨究竟是在哪呢?反骨並不是特指腦後一處凸出的骨頭,除此之外還有像額頭突出(額前反骨)、耳後有骨突出也都是反骨的一種(叫「完骨」)。
  • 幾百對一萬,生有反骨的逆龍,卻不能逆天改命死於小人之手!
    幾百對一萬,生有反骨的逆龍,卻不能逆天改命死於小人之手!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自從五虎將五子良將等人一一離世之後,在後三國的時期,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武將或者謀士,所以很多人就不喜歡看這段歷史。可以說魏延在蜀國的處境有點尷尬的,跟其他人有點格格不入,但是他的能力卻也是有目共睹的。魏延曾經帶著幾百人跟一萬軍隊對峙六個多小時。在一場戰役中,劉備敗走退守襄陽,不料守軍蔡瑁已經暗中投降曹操,放箭不讓劉備軍靠近,這個時候在城中的魏延只帶了幾百人就衝上了牆頭跟守軍對峙,魏延一人面對上萬的軍隊都不慌,這才解了劉備的危機。
  • 諸葛亮天天說魏延有反骨,反骨到底是啥樣的?快看看你有沒有!
    在三國中期,劉備入川蜀之後,關羽、張飛、黃忠接連陣亡,馬超不久也病死,五虎大將只剩下趙雲一人。到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後,趙雲又在家中病死,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魏延一直是蜀漢獨當一面的大將,並成為諸葛亮的得力助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小說中諸葛亮看出了魏延的反骨,反骨到底是什麼,魏延真有反骨嗎
    說起反骨,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三國時期的魏延。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虛構了這樣的一個情節。那就是當黃忠與關羽戰長沙投降後,魏延被關羽帶到劉備面前。此時諸葛亮卻大怒,呵斥刀斧手將魏延推下去砍頭。所以有些人認為,這就是所謂的「反骨」。現代的人大多信奉科學,這種相面之術當然是無稽之談,其中最為有說服力的就是,魏延的反骨之相,在正史之中沒有提及,而魏延謀反,更是一樁千古奇冤。從正史的資料來看,魏延隨著黃忠歸降劉備,不僅沒有受到諸葛亮的刁難,沒有「反骨」一說,反而是備受器重。劉備當上漢中王之後,就將治所定在成都,而漢川重地需要有親信重臣駐守。
  • 探索三國裡同為「面如重棗」的小關羽如何變成了一身反骨!
    都說他一身反骨,卻無人知他是小關羽-魏延說到三國的魏延,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他在諸葛亮死後試圖謀反的行為,《三國演義》中將他描寫成了天生反骨,因此諸葛亮始終對他頗多制約,他也沒違反諸葛亮的猜測,丞相一死,他立刻就誰都不服要造反。
  • 諸葛亮臨終前為啥要殺魏延?難道因為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蜀漢名將魏延的慘死,無疑是很多蜀漢粉絲的心中的痛,在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將」都死去的時候,蜀漢能夠撐得起大局面的唯獨魏延一人而已,魏延之武藝不輸於「五虎」將,謀略更是過之而無不及,卻在諸葛亮死後卻慘遭殺害,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諸葛亮設計的,那麼蜀漢名將魏延為什麼必死無疑?
  • 蜀漢大將魏延真的「天生反骨」死於造反?魏延真正的死因令人遺憾
    關於蜀國大將魏延的死,熟讀《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諸葛亮臨死前告訴姜維:魏延天生反骨,我死後魏延必反。於是留下遺計,殺死了反叛的魏延。可歷史上,魏延真是死於造反麼?
  • 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其後必反,反骨是什麼
    蜀漢大將魏延和軍師諸葛亮好像天生就是犯相的一對。魏延雖然在武力顏值和謀略方面是可圈可點的,其功績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但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一直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與重用。諸葛亮對魏延有著強烈的反感。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便要將他拉出去咔嚓了。
  • (夜讀)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真相究竟如何?學點相骨術
    因為「腦後有反骨」,魏延差點白白死在了諸葛亮的刀下,那現實中到底有沒有人長著反骨呢?又該如何來看人的「腦後反骨」呢?莫急,且聽小編慢慢道來。話說《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寫道:因黃忠沒有射殺關羽,被太守韓玄推下問斬。正在這緊要時刻,帳外突然閃進一將,手起刀落,斬殺韓玄並救下了老將黃忠。此人便是蜀漢名將魏延!(軍師就敢。)
  • 夢三國:天生反骨,面相兇煞勇猛無雙,你知道是誰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汝南遊戲,本期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夢三國天生反骨的英雄魏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魏延,面相兇煞勇猛無雙,其瘋魔刀法猛如戰神,疾如電掣,是蜀國著名的猛將之一。魏延的第二個技能魔之力,一個巨額百分比攻擊力加成的技能,魏延在切入或者殺人的時候可以先釋放這個技能來積累一個被動,可以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在後期魏延可以直接積累到500攻擊的效果,非常的變態在前期的眩暈加上這個技能消耗是非常不錯的。
  • 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一月廿四日在長河版刊出的鐘老先生大作《腦後反骨是叛像——忠於西蜀卻被見疑的魏延》,讀後頗有感慨,因此在這裡提出一談。鍾先生說,魏延本是長沙太守韓玄之部將,在關羽取長沙之時殺韓玄歸降。但到劉備與諸葛亮來到長沙,關羽為魏延引見時,諸葛亮卻要刀斧手將魏延推出斬首,理由是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 諸葛亮說他天生反骨,此人死不瞑目,被冤幾千年
    諸葛亮說他天生反骨,此人死不瞑目,被冤幾千年魏延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軍,立下赫赫戰功,最初劉備入川時殺了自己當時的主子投降於劉備,《三國演義》中描寫到,諸葛孔明看到魏延腦門後的樣子,大喝一聲,讓劉備立即誅殺此人,這個人天生反骨,無論跟隨誰都不會忠心,一定會發動叛亂的。
  • 如果魏延分別單挑五子良將的第1和第5名,結果如何?
    在劉備入川以前,魏延是長沙太守韓玄的部署。後來魏延殺了韓玄,轉而投靠了劉備。諸葛亮覺得像魏延這樣的人有著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但凡對他的理想信念有所阻擋之人,他必殺之。綜上考慮,諸葛亮便覺得他有反骨。但是,劉備就是喜歡他,而且重用他。除了五虎將,魏延的地位就是整個蜀漢武將集團裡面最高的了,號稱「第六武將」。  地位的崇高並非只是主公給的,當然還有自己過硬的本領。
  • 諸葛亮為何一見面,就說魏延腦後長「反骨」?二人關係究竟如何?
    一個是蜀軍大將——魏延,另一個是蜀國大臣楊儀,二人都聲稱自己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難道諸葛亮生前的安排出現了錯誤嗎?但是隨後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我們大家的意料,馬岱趁魏延不注意,將其殺死,並且拿出諸葛亮的遺詔,宣布魏延謀反,隨後收集魏延的殘兵歸順了楊儀,蜀軍全軍重新回到益州。那麼這三人究竟誰手裡拿的才是諸葛亮的遺詔呢?
  • 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魏延卻堅決不投靠曹操,因為做人要有原則
    關於這一個問題,我覺得三國時期的魏延就想得很透徹。魏延原本是蜀漢大將,立下赫赫戰功,可是劉備死後,似乎魏延並不得志,因為諸葛亮並沒有那麼信任他,還說他有反骨。這話雖然難聽,可魏延一直堅持自己原則,從來沒有放棄過,始終不投靠曹操。有人會覺得好奇,為何魏延得不到諸葛亮信任,還不願意投靠曹操呢?
  • 三國魏延,孔明說他腦後有反骨,到底是冤不冤?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爭長沙,魏延在長沙殺了原長沙太守韓玄,歸降了劉備。而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要將他斬首,說他「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魏延遊戲中形象但演義中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是極有可能看出魏延的端倪的。我們往玄乎了說,魏延,是不是有魏國延續之意。
  • 為什麼諸葛亮能看到魏延的反骨,原來反骨是在這裡
    為什麼諸葛亮能看到魏延的反骨,原來反骨是在這裡文/結局呢說歷史關鍵詞:諸葛亮 魏延 反骨 本文約為1200餘字 閱讀約需4分鐘在三國演義裡,有一集劉備被曹操追到了襄陽,到了當時劉琮的勢力範圍。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出現了,他就是魏延,可能他比較欣賞劉備的品德就打開大門讓劉備進來,但是劉備說不想打擾老百姓就沒有進到城裡面去,這樣就讓人不能理解了,劉琮沒有讓劉備進來,倒是魏延打開大門讓劉備進來,城池是劉琮的,魏延是劉琮的士兵,魏延這麼做不是抗命麼,劉備沒有進到城裡,魏延可就要倒黴了,但是這樣魏延留給劉備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 諸葛亮為什麼設計殺掉魏延?並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麼?
    2021-01-10 08:38:40 來源: 王子怡 舉報   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