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設計殺掉魏延?並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麼?

2021-01-11 網易

2021-01-10 08:38:40 來源: 王子怡

舉報

  先說《三國演義》這部書吧,這是元末明初的一個叫羅貫中的人寫的,經過後世的不斷改變、加工、潤色,最後到了清朝的毛宗崗手裡進行了全面的批閱,才最終定稿,目前流行的版本就是毛宗崗批閱的三國,俗稱毛批三國。

  

  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都堅持忠孝節義,對這個犯上作亂的人是堅持批評和否定的,所以《三國演義》的基本立場就是擁護劉備,反對曹操。擁護劉備就是擁護漢家江山的正統地位,反對曹操,就是反對依仗權勢犯上作亂的人。

  在這樣一個大的原則指導之下,進行的寫作和修改,都是堅持標榜忠臣,貶斥奸臣,頌揚忠義,批判投降的。那我們再來看,魏延的來歷。

  魏延第一次出場是劉備在荊州城下叫門,門不開,結果一個紅臉的人用刀劈了守城官兵,準備開城門,迎劉備。結果出來一員叫文聘的武將和紅臉漢子交手,紅臉漢子打不過文聘奪路而逃,這個人就是魏延。

  魏延投靠長沙太守韓玄,關雲長受諸葛亮之命前去攻佔長沙,不想老將黃忠十分厲害,關公在黃忠馬失前蹄人馬都倒的情況下沒有下手殺黃忠,黃忠也沒有用箭射關羽。這引起了韓玄的懷疑,準備殺黃忠,結果魏延再次出手殺了韓玄,救了黃忠,獻了長沙。

  

  諸葛亮一見到魏延就要殺他,說是魏延腦後有反骨。魏延是戴著頭盔的諸葛亮怎麼能判斷他腦後有反骨?諸葛亮殺魏延是因為,他兩次殺領導獻城池,第一次未遂,所以從封建社會忠孝節義的道德角度看,魏延是個犯上作亂的傢伙,不能留。

  所以諸葛亮要殺他,這也是全書的主旨的要求,否則劉備集團的道德優勢就沒了,這部書也就立不住了。但是劉備集團的其他人都很希望魏延活下來,繼續為興復漢室出力。於是在眾將的勸說下,諸葛亮放了魏延,但是對魏延提出了警告。這為今後殺魏延留下了伏筆。

  羅貫中、毛宗崗都是堅持封建倫理道德的作者,他們不可能把一個屢次殺死領導的叛徒寫成一個大英雄,所以魏延必須被殺死,而且一定是被書中的大英雄殺死,以便弘揚大英雄身上的忠義精神。

  劉備是寬厚之人不可能殺魏延,只有諸葛亮這樣的神仙般的人物才能殺魏延,而且是在死後殺。這既能證明諸葛亮的判斷是正確的,更能進一步地體現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所以魏延必須死,而且是在諸葛亮死後就開始產生叛變苗頭,進而有了叛變的舉動,所以殺魏延既有理——魏延造反,這是他一慣的表現,合情合理;又有利——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維護封建倫理道德。

  

  這是作者的意圖,也是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的要求,所以這部書就把魏延寫成了一個亂臣賊子,最後得到了應有的下場,這是全書的精神主旨在魏延這個具體人物身上的體現。可見這部書結構之精密,故事情節安排之講究,人物命運的發展變化也是有跡可循的,並不是簡單編造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諸葛亮一直忌憚魏延,不是魏延天生反骨,而是因為他殺了一個人
    諸葛亮和魏延之間的故事,大家應該有所耳聞,素來他倆不合,劉備過世後, 魏延也一直未能得到諸葛亮的重用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並不是因為魏延天生反骨,而是因為他殺害了一個人。諸葛孔明人盡皆知,三國時期最頂尖的謀士之一,他對蜀國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後來的蜀地。
  • 小說中諸葛亮看出了魏延的反骨,反骨到底是什麼,魏延真有反骨嗎
    劉備不明就裡,而諸葛亮卻振振有詞地回答道: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故而斬之,以絕禍根。後來魏延雖然成為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絕對主力,但由於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真反了,而馬岱則受諸葛亮遺命在陣前斬殺了魏延。所以,隨著《三國演義》的長盛不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與魏延可憐的反骨一起,成為人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印象。
  • 諸葛亮殺魏延?並非魏延有反骨,這才是歷史真相!
    然而提起魏延,人們多數想到的是他身具「反骨」,諸葛亮逝世前看出魏延在他死後必反,遂給馬岱留下一個錦囊那麼魏延是真的有''反骨」?我認為是否定的! 首先劉備十分器重魏延,可以說魏延乃是劉備的嫡系親信,一路官運亨通,深受提拔,沒有造反的必要。 其次魏延很早便跟隨劉備,乃是堅定的抗曹份子。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劉備在冊封魏延鎮北將軍督漢中時曾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 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其後必反,反骨是什麼
    蜀漢大將魏延和軍師諸葛亮好像天生就是犯相的一對。魏延雖然在武力顏值和謀略方面是可圈可點的,其功績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但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一直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與重用。諸葛亮對魏延有著強烈的反感。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便要將他拉出去咔嚓了。
  • 為什麼諸葛亮能看到魏延的反骨,原來反骨是在這裡
    為什麼諸葛亮能看到魏延的反骨,原來反骨是在這裡文/結局呢說歷史關鍵詞:諸葛亮 魏延 反骨 本文約為1200餘字 閱讀約需4分鐘在三國演義裡,有一集劉備被曹操追到了襄陽,到了當時劉琮的勢力範圍。魏延剛剛帶著一堆人跑到劉備這邊,還沒來得及開心,諸葛亮就讓人把魏延抓住了,說讓人把他拖出去砍了,魏延嚇死了,馬上就跪地求饒,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可能是因為之前的事情給劉備留下個好印象後來就沒殺他,但是也沒重用他,依然讓他做一個小兵,但是好歹保住了性命。後來諸葛亮就告訴劉備說這個人腦袋後面張著反骨,是一個不忠心的人。
  • 諸葛亮為何一直瞧不上魏延?魏延真的有反骨?其實諸葛亮對他很好
    諸葛亮總是針對魏延,魏延剛投降那會兒,主動把長沙城獻給劉備,還準備屁顛屁顛地邀功請賞呢,沒想到諸葛亮二話不說,就要宰了他。理由就有點毀三觀了,居然是因為魏延後腦勺長了反骨。不曉得吳三桂、老汪這些人的後腦勺是怎麼長的,孔明這一波操作,嚇得劉備都不敢吱聲。雖然是賣主求榮,可是賣的是別人的主,向自己求榮,這待遇還是要區別對待的。
  • 諸葛亮臨終前為啥要殺魏延?難道因為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蜀漢名將魏延的慘死,無疑是很多蜀漢粉絲的心中的痛,在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將」都死去的時候,蜀漢能夠撐得起大局面的唯獨魏延一人而已,魏延之武藝不輸於「五虎」將,謀略更是過之而無不及,卻在諸葛亮死後卻慘遭殺害,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諸葛亮設計的,那麼蜀漢名將魏延為什麼必死無疑?
  • 為何諸葛亮給魏延穿小鞋?還說魏延天生反骨
    而不管是正史記載還是名著刻畫,魏延鐵定是被馬岱斬殺的。楊儀化身石馬也可以理解,畢竟《三國志》中,雖然假借諸葛之名,但楊儀才是斬殺魏延的主謀。但是,諸葛亮呢?諸葛亮不管是在正史還是名著中,對蜀漢的貢獻獨一無二,肯定是個正面人物無疑,為何也會需要在魏延面前懺悔呢?為了解答,只能從細節中尋找答案。細品之下,魏延天生反骨是笑話,但諸葛亮給的小鞋太多,逼反魏延卻絕非戲言。
  • 諸葛亮天天說魏延有反骨,反骨到底是啥樣的?快看看你有沒有!
    到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後,趙雲又在家中病死,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魏延一直是蜀漢獨當一面的大將,並成為諸葛亮的得力助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於諸葛亮臨死前,依舊放不下魏延,留下了幾個錦囊,強勢地制定了「帶走」魏延的計劃 。雖然後來證明,諸葛亮死後魏延的確要造反,但是諸葛亮卻是在魏延從未表現出造反跡象時,毅然給他宣判了死刑。原因竟然是魏延有「反骨」。
  • 被諸葛亮稱為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死的真的很冤嗎
    被諸葛亮稱為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死的真的很冤嗎在演義中,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以後很有可能會當叛徒。但是他一生跟隨劉備四處徵戰,劉備對他也非常器重,器重程度甚至超過了張飛。而且魏延也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反叛之心,他既沒有投靠曹魏也沒有投降東吳,但就是這樣一個武將,卻被馬岱殺死,還被滅了三族,堪稱是三國中死得最冤的武將了。魏延是河南人,河南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民風剽悍之地,所以出身於河南的魏延自然也是一個好戰分子。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件事在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僅僅只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而已。那麼為什麼羅貫中會給編排出這樣一個橋段呢?
  • 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以貌取人真是古代用人的一條硬指標?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玄德曰:「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魏延諾諾連聲而退。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這段描寫不會感到陌生。魏延後來果然造反,印證了諸葛亮的先見之明。可在蜀漢集團,論叛變,魏延排不上號。
  •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後來果然造反了,是諸葛亮將他逼反的嗎?
    說到魏延,可能大家印象中最深的莫過於「腦後有反骨」了。魏延最後也沒有「辜負」腦袋上的反骨,在諸葛亮死後終於謀反,最後死於亂軍之中。有人說魏延的死諸葛亮有非常大的責任,因為諸葛亮不重用魏延,導致他懷才不遇,最後才憤而造反,所以說是諸葛亮逼反了魏延。
  • 腦有反骨卻不知權臣術,魏延是諸葛亮最佳繼承人,為何反遭猜忌
    三國名將魏延從加入蜀漢陣營開始,一直就是飽受爭議的角色,諸葛亮認為魏延此人腦後有反骨,不適合委以重任,的確魏延從參軍開始,一系列做法讓堅守道德情操的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十分不滿。但是即使魏延表現這樣,在前期為何不趁早殺掉他,為反而還是給他重要的職位呢?明明魏延才是諸葛亮之後最佳的繼承者,但是諸葛亮一直對他耿耿於懷,就算去世也要殺了他?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何要殺魏延?與腦後有反骨無關
    原來諸葛亮早就在臨終前授予馬岱密計,就是為了斬殺魏延。要知道魏延在出場的時候,形象十分正面,當時劉備派關羽進攻長沙,當時長沙太守韓玄命黃忠迎戰,黃忠與關羽惺惺相惜,兩人交手時都手下留情,然而韓玄卻認為黃忠有通敵之嫌,於是決定處死黃忠,此時魏延正在長沙,他聽聞劉備的軍隊就在城外,於是他斬殺韓玄,救出黃忠,獻上長沙,投降了劉備。
  •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他,有何私心?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殺他,有沒有私心?提起《三國演義》中最為熟知的人,莫過於被後世譽為「多智近於妖」的諸葛亮,然而,諸葛亮身上卻也有抹不去的汙點,比如劉備死後六出祁山寸功未建、識人不明導致街亭失守、設計殺魏延致使蜀中無大將……其中,最為人所爭議的莫過於諸葛亮判斷「魏延腦有反骨,必反」而留錦囊妙計殺之。那麼,魏延被殺時反了嗎?
  • 魏延被殺並非因為反骨 而是因為他犯了大忌
    魏延被殺並非因為反骨 而是因為他犯了大忌文章來源:王者歷史君 小說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諸葛亮智謀無雙且有識人之能,從一開始就看出魏延日後必反,對其深為厭惡,最終在自己死後留下後手斬殺了魏延。首先,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諸葛亮所謂反感魏延的基礎並不存在,即三國演義裡寫的:因為魏延是降將。諸葛亮說他是背主之人,腦後有反骨,因此而不待見。
  • 諸葛亮為啥要殺掉魏延?難道他真有反骨之心嗎?原因讓人意外
    談起三國,讓我脫口而出的人除了諸葛亮沒有別人,在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的出現也是很驚人的,他直接在成都定居,而當時因為成都是漢中的首要地位,也是防止敵人入侵的一道防線,所以,有多重要大家是都知道的,那時候還需要有一個人來管理漢中,於是就開始了在選人之間爭奪。
  • 諸葛亮為何非要魏延死?並非他真的有反骨,而是不該有這一個想法
    01 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死前看到了魏延必然會謀反,因此他就讓馬岱設計,在魏延謀反的時候將其誅殺,這個布置堪稱神來之筆,化解了蜀漢內部的一場大危機。 在正史中,魏延也確實有過異動,他在諸葛亮死後,與楊儀不和,因此就帶兵焚毀棧道,打算要制止撤兵,想要自己帶兵北伐。
  • 諸葛亮要殺死魏延是因為他腦後有反骨嗎?
    換句話說,即使魏延有什麼想法,姜維在後面還可以抵擋一陣。當時楊儀為丞相府參軍長史,加綏軍將軍,魏延為徵西大將軍。楊儀精於軍務,魏延驍勇無敵。兩人一文一武,堪稱絕配。但是兩人在實際中卻相互不服,其中魏延更是傲慢狂放,不把別人看在眼裡。別人都怕魏延,唯獨楊儀不怕。
  • 魏延腦後的反骨,這個人也有!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見到魏延就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理由是「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這就奇怪了:兩人是第一次見面,諸葛亮又沒揭開魏延頭盔觀察腦後,怎麼一口斷定他有反骨?反骨,究竟是什麼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