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真有反骨嗎,諸葛亮並不這樣認為,死前還給他留了後路

2021-01-08 多邊形的歷史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這次北伐,諸葛亮經過了幾年的準備。而且也是要打持久戰的。諸葛亮在佔領的地方實行屯田,在魏國境內與魏國百姓共同種糧自給自足,打算長期駐紮下去。不過沒多久就因為操勞過度而死。諸葛亮死後,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也死了,這個人就是魏延。

關於魏延的死,很多人是認同《三國演義》裡的記載。說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就想殺他,因為他有反骨。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想投降曹魏,所以被馬岱斬殺了。不過事實並不是這樣,魏延並沒有反骨,也沒有反心,這一點諸葛亮是比任何人都清楚的。而且諸葛亮在死前給魏延留了後路。

劉備入蜀的時候,魏延率領自己的部下協助劉備。之後因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諸葛亮北伐時,魏延拜涼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陽溪大破費瑤和郭淮。可以說,魏延對蜀漢集團來說功勞非常大,而且地位非常重要。而且魏延和關羽非常相像。比較有才,文武雙全,但是比較自負。這樣的一個人可以說很少會有反心的。他只會不服從其他人指揮,但如果說造反,可能性比較低。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魏延曾打算親率兵馬由子午道襲取關中,仿效韓信故事,與諸葛亮會師潼關。當然,沒有被採納。不過這可以看出為魏延擅長用兵,而且也是堅決反對曹魏政權的。所以諸葛亮之後,自己死後,如果要退兵的話,魏延肯定不會同意的。到時候他極有可能會留下來繼續北伐。諸葛亮在死前就和下面的人說,如果魏延要北伐的話就由他去吧,首要任務是把大軍安全撤回。可見,諸葛亮還是給魏延留了後路。不過後面事情的發展和諸葛亮認為的完全不一樣。

諸葛亮死後,姜維、楊儀、馬岱等人想要撤軍回去。而魏延反對,想要留下繼續北伐。由於魏延性格平時高傲、孤僻和大家不和。所以這時楊儀就想趁機除掉魏延,他和馬岱一起設計處死了魏延,並滅了他三族。可以說,魏延死得還是比較憋屈的。

總的來說,魏延是不可能反得。不過他即使回到蜀國的話,也不可能聽從楊儀、費禕、姜維等人的指揮。到時候矛盾還會激化,可能還會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可以說,他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並不是因為想造反被殺。

相關焦點

  • 小說中諸葛亮看出了魏延的反骨,反骨到底是什麼,魏延真有反骨嗎
    劉備不明就裡,而諸葛亮卻振振有詞地回答道: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故而斬之,以絕禍根。後來魏延雖然成為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絕對主力,但由於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真反了,而馬岱則受諸葛亮遺命在陣前斬殺了魏延。所以,隨著《三國演義》的長盛不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與魏延可憐的反骨一起,成為人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印象。
  • 被諸葛亮稱為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死的真的很冤嗎
    被諸葛亮稱為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死的真的很冤嗎在演義中,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以後很有可能會當叛徒。但是他一生跟隨劉備四處徵戰,劉備對他也非常器重,器重程度甚至超過了張飛。而且魏延也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反叛之心,他既沒有投靠曹魏也沒有投降東吳,但就是這樣一個武將,卻被馬岱殺死,還被滅了三族,堪稱是三國中死得最冤的武將了。魏延是河南人,河南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民風剽悍之地,所以出身於河南的魏延自然也是一個好戰分子。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件事在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僅僅只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而已。那麼為什麼羅貫中會給編排出這樣一個橋段呢?
  •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他,有何私心?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殺他,有沒有私心?提起《三國演義》中最為熟知的人,莫過於被後世譽為「多智近於妖」的諸葛亮,然而,諸葛亮身上卻也有抹不去的汙點,比如劉備死後六出祁山寸功未建、識人不明導致街亭失守、設計殺魏延致使蜀中無大將……其中,最為人所爭議的莫過於諸葛亮判斷「魏延腦有反骨,必反」而留錦囊妙計殺之。那麼,魏延被殺時反了嗎?
  • 諸葛亮要殺死魏延是因為他腦後有反骨嗎?
    相比於軍中職位來講,魏延頭銜更大,因此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魏延想當然的認為,執掌整個軍隊,決定進攻還是撤退的大權應該由自己來決定,但是諸葛亮卻留有遺言,將軍隊交給了楊儀,並且讓楊儀領軍撤退。諸葛亮的安排讓魏延十分不爽,於是率軍搶先南下成都,並且燒斷了歸途的棧道。楊儀領軍晝夜兼程,從其他路線緊跟上魏延軍隊,在南谷口兩軍開始對陣。
  • 魏延之死撲朔迷離,真的是因為「腦後有反骨」?真相終於被說出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成功地被描述成為一個反面角色,因為謀反伏誅,當初手刃長沙太守韓玄迎接關羽入城,作為最大的功臣,諸葛亮見他第一面就給個下馬威,當眾要殺了他,認為他為人殘暴不仁,弒主不忠,說他腦後有「反骨」,還是劉備求情才存下性命。
  • 為何諸葛亮給魏延穿小鞋?還說魏延天生反骨
    在蜀國陣營中,諸葛亮雖然謀略超群,地位獨尊貢獻突出,但是說起窩裡鬥卻也從未遜色,與關羽的關係卻處理的不是很好就是例證。蜀國內部矛盾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被馬岱斬殺也能看出一二,而在陝西石馬鄉魏延就長眠於此。當地老者每每向外人介紹魏延墓時,都會提及幾十年前墓前立著的兩個石馬和一個文生。墓碑上簡明扼要——漢將馬岱斬魏延於此」。很多人提及魏延都會嘲諷「天生反骨」,此乃無法證實的笑言。
  • 魏延沒有逃脫被殺的命運,是因為他長有「反骨」嗎?
    魏延沒有逃脫被殺的命運,是因為他長有「反骨」嗎?是蜀漢時期的大將,立了很多戰功,後來當了蜀國的鎮遠將軍。這樣一個英雄為什麼到最後還是被殺了呢?是是因為他長有「反骨」嗎?魏延劇照古時候流行看面相來判斷一個人,很多帝王將相在還沒有發達的時候,常常都會被人說有富貴之相。而魏延卻不一樣他在荊州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居然指著他的後腦勺說他長有反骨,還差點就殺了他。
  • 諸葛亮為何一直瞧不上魏延?魏延真的有反骨?其實諸葛亮對他很好
    諸葛亮這邊也沒閒著,給了魏延立功的機會,讓他帶領一票人前去攻打曹魏的涼州,咱們互相傷害,誰怕誰?魏延絲毫沒有辜負諸葛亮的信任,在路上遇到曹魏大將費瑤和郭淮後,魏延重創這一波曹魏大軍,這一戰的意義非凡,畢竟郭淮是雍州刺史,地位非同一般將領。為此,諸葛亮終於有了提拔魏延的藉口,也不怕護短了,攤牌了!他立刻封魏延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甚至加封他為南鄭侯,假節。
  • 諸葛亮一直忌憚魏延,不是魏延天生反骨,而是因為他殺了一個人
    諸葛亮和魏延之間的故事,大家應該有所耳聞,素來他倆不合,劉備過世後, 魏延也一直未能得到諸葛亮的重用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並不是因為魏延天生反骨,而是因為他殺害了一個人。諸葛孔明人盡皆知,三國時期最頂尖的謀士之一,他對蜀國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後來的蜀地。
  • 諸葛亮臨終前為啥要殺魏延?難道因為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蜀漢名將魏延的慘死,無疑是很多蜀漢粉絲的心中的痛,在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將」都死去的時候,蜀漢能夠撐得起大局面的唯獨魏延一人而已,魏延之武藝不輸於「五虎」將,謀略更是過之而無不及,卻在諸葛亮死後卻慘遭殺害,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諸葛亮設計的,那麼蜀漢名將魏延為什麼必死無疑?
  • 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其後必反,反骨是什麼
    蜀漢大將魏延和軍師諸葛亮好像天生就是犯相的一對。魏延雖然在武力顏值和謀略方面是可圈可點的,其功績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但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一直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與重用。諸葛亮對魏延有著強烈的反感。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便要將他拉出去咔嚓了。
  • 為什麼諸葛亮能看到魏延的反骨,原來反骨是在這裡
    為什麼諸葛亮能看到魏延的反骨,原來反骨是在這裡文/結局呢說歷史關鍵詞:諸葛亮 魏延 反骨 本文約為1200餘字 閱讀約需4分鐘在三國演義裡,有一集劉備被曹操追到了襄陽,到了當時劉琮的勢力範圍。這個水後劉備被曹操打敗,已經是沒有地方可以去了,劉琮看在一家人的面子上讓他留在自己身邊,但是劉琮邊上有一個叫人不願意劉備來這邊,這個人可以開出來他應該是比較偏向曹操那邊的,從當時的形式來看、曹操勢力特別的大,討好曹操也沒有什麼不對。
  • 魏延腦後有反骨嗎?
    一月廿四日在長河版刊出的鐘老先生大作《腦後反骨是叛像——忠於西蜀卻被見疑的魏延》,讀後頗有感慨,因此在這裡提出一談。鍾先生說,魏延本是長沙太守韓玄之部將,在關羽取長沙之時殺韓玄歸降。但到劉備與諸葛亮來到長沙,關羽為魏延引見時,諸葛亮卻要刀斧手將魏延推出斬首,理由是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 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以貌取人真是古代用人的一條硬指標?
    魏延的形象很可能是說書藝人們最早創造出來的,目的是和關羽對應。劉備為什麼重用魏延?在《三國志》中,魏延的傳不足千字,未記其生年和相貌,只知他帶部曲(私兵)隨劉備入蜀,屢立戰功。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時,治所遷往成都,準備在漢川留一名大將鎮守,大家都認為肯定是張飛,張飛自己也這麼看。沒想到,劉備竟任魏延為漢中太守。
  • 諸葛亮要殺魏延真是因為他腦後生反骨嗎?原因沒有那麼簡單
    諸葛亮要殺魏延真是因為他腦後生反骨嗎?原因沒有那麼簡單大家都知道,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雖然呈現出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但國家與國家之間,始終存在著力量上的差距,而蜀漢,就其綜合實力而言,在三個國家當中,明顯不佔優勢,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 蜀漢是三個國家當中力量最為薄弱的國家。
  • 諸葛亮為何非要魏延死?並非他真的有反骨,而是不該有這一個想法
    01 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死前看到了魏延必然會謀反,因此他就讓馬岱設計,在魏延謀反的時候將其誅殺,這個布置堪稱神來之筆,化解了蜀漢內部的一場大危機。 在正史中,魏延也確實有過異動,他在諸葛亮死後,與楊儀不和,因此就帶兵焚毀棧道,打算要制止撤兵,想要自己帶兵北伐。
  • 三國:魏延的反骨由何而來?他被楊儀陷害而死,諸葛亮有責任嗎?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劉備在拿下長沙後,諸葛亮要求殺掉魏延,並給出了自己的理由:「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在小說中,魏延也的確犯了諸葛亮的忌諱,他先是叛荊州劉琮,然後再叛長沙韓玄,說他腦後有反骨一點都沒錯,拜小說的風靡所賜,大多數人心目中的魏延就是個有反骨的小人,魏延很冤枉。
  •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後來果然造反了,是諸葛亮將他逼反的嗎?
    說到魏延,可能大家印象中最深的莫過於「腦後有反骨」了。魏延最後也沒有「辜負」腦袋上的反骨,在諸葛亮死後終於謀反,最後死於亂軍之中。有人說魏延的死諸葛亮有非常大的責任,因為諸葛亮不重用魏延,導致他懷才不遇,最後才憤而造反,所以說是諸葛亮逼反了魏延。
  • 諸葛亮殺魏延?並非魏延有反骨,這才是歷史真相!
    然而提起魏延,人們多數想到的是他身具「反骨」,諸葛亮逝世前看出魏延在他死後必反,遂給馬岱留下一個錦囊那麼魏延是真的有''反骨」?我認為是否定的! 首先劉備十分器重魏延,可以說魏延乃是劉備的嫡系親信,一路官運亨通,深受提拔,沒有造反的必要。 其次魏延很早便跟隨劉備,乃是堅定的抗曹份子。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劉備在冊封魏延鎮北將軍督漢中時曾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 諸葛亮天天說魏延有反骨,反骨到底是啥樣的?快看看你有沒有!
    到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後,趙雲又在家中病死,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魏延一直是蜀漢獨當一面的大將,並成為諸葛亮的得力助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於諸葛亮臨死前,依舊放不下魏延,留下了幾個錦囊,強勢地制定了「帶走」魏延的計劃 。雖然後來證明,諸葛亮死後魏延的確要造反,但是諸葛亮卻是在魏延從未表現出造反跡象時,毅然給他宣判了死刑。原因竟然是魏延有「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