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就抗癌 檢出就要命?揭開朋友圈8種健康謠言真相

2020-11-22 中國廣播網-新疆網

    編者的話:在健康傳播魚龍混雜的資訊時代,謠言的力量常常會比闢謠的聲音更猛烈。「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親朋好友打電話來問我,吃了某種食物是否會致癌,某種食物是否有激素有農殘,讓我這個天天和食物打交道的人感覺很無奈。」廣西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力平苦惱地告訴記者。

神效類:吃了就抗癌

    不管是在「朋友圈」、「微博」,還是一些健康網站,這類謠言的「出鏡率」特別高,普通的食物被賦予各種神奇的作用———「抗癌」、「美容」、「減肥」、「抗衰老」……文章起著各種衝擊眼球的標題,比如「一杯檸檬水能改變酸性體質,還能抗癌」、「喝富氧水可以『補氧』」等,但真相併沒有如此神奇。

    馬力平表示,這類謠言傳播抓住的就是百姓對健康的渴求,常用高科技、明星代言等做噱頭。老百姓對此應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能聽風就是雨。身體的每個臟器需要的營養素不同,單靠一種不可能有奇效,只有均衡膳食才是健康的保證。

致命類:入口會中毒

    只要輸入「食物」和「致癌」兩個關鍵詞,電腦屏幕上就會彈出成千上萬個關於食物致癌的頁面信息,如「吃微波爐加熱過的食物會致癌」、「喝豆漿導致乳腺癌」等。馬力平表示,微波爐只是加熱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並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可能產生致癌物。而「豆漿中含雌激素引發女性乳腺癌」的傳言更是風靡國內外,豆製品裡的植物雌激素並不等於人體雌激素。並且,近期的一項研究證實,即使是乳腺癌患者,也可以放心喝豆漿。儘管上述「食物致癌」都是傳言,但有些食物中確實存在一些可能致癌的成分,比如變質的糧食以及燒烤類食物等。

實驗類:結論嚇死人

    這些謠言傳播得廣,讓人更深信不疑,主要在於有實驗數據支持。例如,有人用不鏽鋼杯子泡茶72小時之後,杯子出現了「腐蝕」,然後得出結論「用不鏽鋼杯子泡茶有毒」。

    但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解釋,不鏽鋼在強腐蝕條件下泡足夠長的時間,才可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腐蝕結果。而茶水接近中性,幾乎不具有腐蝕性。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積在杯子上,被當成了「腐蝕」。另外,傳得很火的「隔夜西瓜細菌數量以億計算」的實驗對消費者也沒有指導性,因為該實驗檢測的是常溫放置而不是在冰箱內冷藏並且用保鮮膜包裹的西瓜。雲無心表示,用實際數據說話本身值得鼓勵,但數據的獲取和解讀,都需要專業人員,否則極可能得到的是沒有意義的結果和誤導公眾的結論。

相剋類:吃出大問題

    網上廣為流傳著一張「食物相剋對照表」:大蒜大蔥同食傷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雞蛋加糖精會致死……中國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葛可佑明確表示了否定,「對一般人來講,所有的食物相剋說都是忽悠。」葛可佑稱,營養學泰鬥、生物化學與營養專家鄭集教授曾親自篩選出大蔥+蜂蜜、紅薯+香蕉等14種組合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這些搭配並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葛可佑表示,食物被汙染、過敏體質、一些偶合現象等個案的發生,可能是導致大家相信食物相剋的主要原因。吃飯本來是件簡單和享受的事情,不要被謠言搞得如臨大敵,該怎麼吃就怎麼吃,但要注意飲食多樣化的大原則。

農殘類:檢出就要命

    當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果蔬上的農藥殘留也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憂慮。「涕滅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藥袋」蘋果……一個個關於農殘的新聞,讓公眾聞之色變,很多農戶更是遭受當頭棒擊。

    雲無心告訴記者,在討論如何去除農藥殘留之前,公眾應明確兩點常識:第一,「檢出農藥殘留」跟「危害健康」不是一回事。任何農藥都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會產生危害。這個「不產生危害的量」是由國家標準來進行規範的。可以說,基於目前科學對該農藥的認識,只要不超過標準量,哪怕檢出也沒有健康風險。第二,「有多少種農藥」跟「有害劑量」是兩回事。不同的農藥是針對不同的蟲害或者病害,作用機理一般不同。即使同類的農藥作用會累加,也還是根據其「殘留量有多大」,而不是根據「有多少種」來判斷是否有害。果蔬農殘問題沒有報導中那麼嚴重,大家要放鬆心態,理性對待。如果實在擔心,可通過清洗、去皮、焯燙等方法來減少農殘。

重金屬類:富集很可怕

    「蘑菇容易富集重金屬」、「小龍蝦重金屬超標」等文章在微信圈裡流傳。以傳得火熱的蘑菇新聞為例,源頭是一名瑞士蘇黎世大學的博士發文,稱蘑菇對鉛、汞等重金屬的富集能力強,最多可達到100多倍。但山東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藺新英教授澄清,蘑菇是否重金屬超標主要與其生長環境有關。現在市場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在含棉籽殼、麩皮等一些農林副產品所配製的培養基中生長的。因此,它們接觸重金屬的機會特別小,更談不上超標。蘑菇中的多糖還能抑制重金屬的吸收。另外,調查顯示,小龍蝦重金屬超標的說法也是謠言,並不可信。

添加劑類:存在就有害

    食品添加劑在今天幾乎到了談「添」色變的地步,中國人對食品添加劑的誤解有多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孫寶國說,這從滿大街的「零添加」、「純天然」廣告中就能窺得一斑。離開了食品添加劑,大概人們只能吃白水煮菜,或倒退到吃野果野菜的原始時代。

    到目前,還從來沒有發現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事實上,絕大多數食品中都含有毒有害物質,有毒無毒與有毒物質的含量及食用量有關。有關標準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最大使用量,意義就是說只要在限量範圍內使用,肯定是安全的。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三聚氰胺、蘇丹紅等並不是食品添加劑,它們是不允許用到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

激素類:導致性早熟

    最常見的動物食品導致性早熟的典型說法包括了避孕藥餵養的鱔魚和水產,打了激素的速生雞。多位專家表示,這種說法已謠傳了很多年,但餵避孕藥或者激素會讓鱔魚死得很快。速生雞是良種選育和科學飼餵的結果,如果真打激素,雞的健康狀況反而不好。而頂花帶刺的黃瓜、催熟的熱帶水果、膨大劑催的西瓜等,嚴格來講,產生這些效果的應該叫植物生長調節劑,而不是許多媒體說的「激素」。並且,動物和植物兩者的生理生化機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類激素也不存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性,給其扣上性早熟兇手的帽子確實是不合適的。 ( 編校/艾吉爾古麗)

相關焦點

  • 朋友圈最新十大謠言:避孕藥培育無核葡萄
    各種途徑天天闢謠,但仍然無法遏制朋友圈內此起彼伏的謠言,有些是新冒出派來的,而有些純粹是老調重彈,隔一段時間就出來嚇唬人。微信官方今天整理了9月份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
  • 關愛爸媽朋友圈:TOP100謠言大闢謠
    【編者按】2017年1月1日至1月20日,騰訊較真平臺發起了「爸媽朋友圈謠言徵集」活動,截止活動結束,共有220萬網友參與,我們從中篩選出TOP 100條謠言,涉及食品安全、生活百科、養生保健、虛假政策、醫療健康、母嬰育兒、時事新聞、心靈雞湯等領域,並對每條謠言做了簡短的闢謠,以饗讀者。
  •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攜真相同行謠言套路:無中生有真相:2020年12月1日下午,深圳市稅務局對「房地產稅開徵」傳聞進行了緊急闢謠,稱網傳消息純屬謠言,對於蓄意編造、發布、傳播有關虛假信息、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將提請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 盤點微信朋友圈九月"十大謠言" 哪些你中招了?
    原標題:「仰慕的人」就是個小遊戲,沒病毒   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謠言過濾器微信公眾號」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   真相:經記者向醫生求證得知:蘑菇和茄子、小米、大黃米同食中毒缺乏科學依據。經過上網搜索發現:早在2年前就有一樣的傳言,當時的結果也是查無此事。
  • 已經2021年了,你還在被這些謠言套路嗎?
    寒潮頻至、冰天雪地,冷得人都不想出門,但謠言卻不消停,在微信朋友圈裡興風作浪。上個月,一些傳言在網絡上興風作浪:心臟支架在美國已被淘汰、吃柚子會讓肌肉溶解、冬至日是「庚子年災難日」、全國物流將於1月中上旬停運、即食燕窩是滋補養顏「神器」……這些說法是真是假?事實究竟如何?
  • 切勿聽信這些二月份熱傳網絡謠言
    負面6.64% 正面12.77%【傳言】近日,網上熱傳瘧原蟲抗癌療法,可以通過讓人感染瘧原蟲來「以毒攻毒」治療晚期癌症。【真相】2月22日教育部回應,沒有統一要求將遊泳納入中考體育科目必考項目。各地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制定體育科目考核辦法,以跑、跳、投等基本體能和基本運動技能為考察重點,具體考核項目由各地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沒有將遊泳作為統一必考項目。
  • 微信公布 7 月份十大朋友圈謠言:姚明吸毒被抓意外上榜
    IT之家8月3日消息 今天下午微信官方發布了朋友圈十大謠言排行榜,包含「魏偉健」再度丟錢包、姚明吸毒被抓等朋友圈謠言上榜。微信表示,一旦發現謠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快將事實真相轉告給身邊親人、朋友。並果斷阻止他們繼續傳播謠言。同時在微信客戶端上隨手點擊投訴舉報,阻止謠言繼續傳播。
  • 民間傳言「纏腰蛇」纏滿一圈,就會奪人性命,是謠言還是真相?
    一般來說,這是不會要人命的,只是長在半邊,而且它還有帶有自愈性,只要及時發現及時緩解,通常10天左右就好了,多數在2-4周。所以對於民間所說會要人命的說法並不是真相,不用過度擔心。大多數人得過這個之後,會獲得終身免疫,只有極少數會再次出現,概率非常小。
  • 炎炎夏日,7月謠言榜火熱出爐
    的文章開始在朋友圈流傳;「疫情期間自來水加大氯氣注入量,需要靜置2個小時再使用」,1種疫苗可預防多種癌症等傳言又捲土重來……這些傳言是真的嗎?就此,相關領域專家做出了科學解答。接下來幾個月是併線最高峰,可能全球還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災害……」這則謠言中,「專家的科普」讓不少人信以為真。  真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在中國氣象局發布會上回應:「『退休專家』我們單位查無此人,帖子裡講到的問題,從目前來看缺乏科學依據。」
  • 2020年十大謠言盤點:喝酒能預防新冠、糧食緊缺需搶購、庚子年是災...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與之相伴的謠言:吃大蒜可預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在舉國抗疫之時,它們卻在製造恐慌。涉疫謠言之外,在2020年新冒出的謠言依舊不少,它們或危言聳聽,或誇大其詞。人不信不立,謠不治無安。值此年終歲尾之際,科技日報盤點出2020年十大謠言,為你擦亮雙眼、解疑釋惑。
  • 命主星:揭開人生的真相 ---- #豆豆看星星#
    現代心理佔星逐漸忽略命主星的地位,古代以及中世紀佔星將命主星看的跟日月一樣重要,甚至比日月還要重要。沒有命主星,我們就無法解釋很多事情,命主星在命盤中就就好比是你自己,這顆行星(可能是內行星中的任何一顆)因為是命主星而賦予了雙重職責,一個是你「自己」;一個是行星本身的意義;當然他還可能更多的職責。
  • 真相來了!10月份謠言Top10都在這裡,你中招了嗎?
    原標題: 真相來了!10月謠言Top10在此,你中招了嗎?10月即將結束,又有一批謠言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你都被哪些「套路」過?一起來看看吧!TOP10:家裡的可樂和吸塵器能滅火?家裡著火了,怎麼辦?
  • 解讀「世界末日」謠言的緣起與真相
    「世界末日」謠言的緣起與真相   進入12月份以來,有關「世界末日」的謠言在網際網路上沉渣泛起。對此,考古學家闢謠說這是對瑪雅歷的誤讀,科學家確信流言中的幾種「末日」場景根本不可能發生。   謠言出於附會   本次「世界末日」的說法跟瑪雅曆法的周期設置聯繫在一起。瑪雅人在約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900年間生活在中美洲一帶,考古發現顯示他們有複雜的天文曆法,曆法中有大大小小的周期,其中一個5125年的長周期將於今年12月21日結束。
  • 微信公布 2019 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地震躲在 「生命三角」最安全...
    IT之家12月30日消息 今日晚間,微信安全中心公布了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失實類與健康類等部分。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失實類):需要注意的是,地震躲在「生命三角」最安全屬於失實類謠言。
  • 盤點4月十大熱點謠言 你信了幾個?
    【真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點評:及時回應、權威發布,方能消除誤解。3.5月新版徵信報告上線?水電費欠繳影響信用?相關信息 17281地域傳播TOP3:北京 廣東 上海信源傳播TOP3:微信 新聞 APP【謠言】網傳消息稱「教育部放寬小學入學年齡」,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將不再限於8月31日,而是12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均可報名。
  • 她·健康 | 23個坑人的「養生常識」,越養越病
    有一種朋友圈叫爸媽的朋友圈自從老爸老媽有了朋友圈養生知識、心靈雞湯和謠言也跟著來了~很多人都是出於善意地轉發但也有人盲目地聽信偏方常被謠言誤導,養生反而變成了八、吃黑芝麻能讓頭髮變黑?黑芝麻雖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但作用力太小,且食用以後人體不一定能百分百消化吸收。對於年紀大等而導致的白髮,黑芝麻就愛莫能助。此外,影響頭髮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缺乏營養、壓力大、遺傳及護理不當等,因此黑芝麻並不是萬能的,不能把白髮變黑的願望簡單地寄托在某種食物上。
  • @島民,朋友圈6大謠言千萬別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的謠言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很多「假警報」正在醞釀,嚇壞市民。雖然各部門和媒體都不斷在闢謠,但總是有一些新老謠言盛傳在島民的朋友圈中。近日,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整理出島民朋友圈中盛傳的六大謠言,為大家逐一闢謠。
  • 【斬「謠」臺】真相在此,這些網絡謠言不可信!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保障「戰疫」我們在行動網信安國持續粉碎謠言為公眾還原真相科學防控 抗擊疫情一真相:根據中國海關統計,3月1日至5月5日,中國向美國提供逾66億隻口罩、3.44億雙外科手套、4409萬套防護服、675萬副護目鏡、近7500臺呼吸機。
  • 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披露2020年度典型網絡謠言
    信網1月8日訊 飛機灑消毒藥水防控新冠?青島2月4日封城?膠州2例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21375人?福州北路立交橋出現「異樣」?每逢大事必有謠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伴隨而來的是各類謠言漫天飛,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上述言之鑿鑿的「新聞」,當然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
  • 石家莊藁城區共檢出陽性259人
    藁城區共檢出陽性259人,其中確診患者112人,無症狀感染者147人,均已轉送至定點醫院救治。石家莊市副市長孟祥紅介紹,截至8日12時,當日新增採樣32萬餘人,新增核酸檢測1382697人,累計採樣980萬餘人,核酸檢測623萬餘人,剩餘採樣工作將於今晚全部完成。接下來將重點加快核酸檢測工作,石家莊市已與北京、天津、山東等地取得聯繫,將部分樣本送往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