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發生天災人禍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個叫做異象這個詞。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上帝在警告你,一定會有什麼大事發生,但是這種封建論調似乎不能夠說明1816年發生的一件事情,那個夏天是凍死人的夏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那個夏天,凍讓人開始懷疑人生。
1816年,我國仍然是大清統治的國家,當時我們國家的皇帝是嘉慶皇帝。本來那一年一切如常,但是年開了之後,陽春三月來了,人們慢慢發現天氣好像復甦的很慢,依舊保持著非常冷淡的態勢。
此外,人民做夢也沒有想到,到了立夏的時候,冬天也沒有準備好離開。於是,老百姓的生活開始變得艱難,因為沒有好的氣候種植農作物所以沒有收穫。
最壞的情況出現在當時的雲南一帶,因為在我們的意識當中,這個地方一直都是四季如春的地方,但是由於當年寒冷,糧食不收,百姓根本就沒有食物可以吃,有些貧窮的家庭甚至要以賣孩子為生,安徽、江西的一些地方下雪也出現了百年一見的大雪,進入六七月的時候,天氣也不熱,雪花竟然開始飄落了下來。亞熱帶氣候的臺灣那是怎麼樣的?它更讓人睜大了雙眼,直接是農作物都開始結霜,這在臺灣一定是一件非常奇怪的現象。
雖然當時這樣的氣候並沒有在中國所有地方都發生,但是在那些地方都發生這樣的奇怪的天氣,很多人的心裡一定會想著一定是上帝派出了一個大事件,另外聰明人肯定想知道中國難道是這個世界上的唯一一個國家發生這樣的事情嗎?既然是天氣氣候變化,那麼,世界上一定在一定程度上應該都受到影響,那才是科學正常的現象。
這個說法是沒有錯的,除了中國以外,北半球的多個國家出現了沒有夏天的年份,最嚴重的應該就是歐洲這片大陸,幾乎他們氣溫下降劇增,國民完全就沒有辦法去應對這樣的天氣氣候,當時的歐洲已經開始重建了,因為拿破崙的戰爭剛剛結束,民眾們都非常高興,但是這樣的天氣讓他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氣候不能做農作物,家裡也沒有糧食。餓死了不少人,就算是動物很多都沒有辦法生存。
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歐洲當年的死亡人數大約是有20萬,這並不是一個小數字,可以說相當於一場非常大的傳染病了,事實上那年的氣候影響了世界上的很多的地區,但是也有比較嚴重的地方,也有比較輕的地方,但是相反於中國因為地理面積比較大,所以影響並不是特別深,中國人民也沒有全部都受到這個天氣氣候的苦難。
那麼這樣的夏天究竟是怎麼樣形成的呢?這真的是上天的異象嗎?其實和任何的意象都無關,從科學角度來講,它是由地球溫度的變化引起的,為什麼地球的溫度會改變呢?是因為地球大氣的影響,因為地軸傾斜引起的變化,我們可以簡單理解,大家都知道,光和熱是太陽輻射產生的,地球的大氣通過陽光射向地面,地面紅外輻射時會產生熱量。從而改變大氣的溫度,大氣溫度高或低通過大氣厚度和組成的影響。
此外,當地球的軸和黃道傾斜之間發生變化時,地球南半球和北半球可接受的光量直接受到此影響,因此太陽變化、地球的變化、地球傾斜變化直接影響溫度本身。
但是一般來講,太陽是G級星,壽命可達到120億年,因此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很小,直到今天,太陽的年齡也還不到45億年,因此正值青春的頂峰時期,光強度和輻射變化的可能性很低
那麼難道是地軸和傾角的變化呢?這也不太可能,因為地球和傾斜角之間的變化就是四季交替的過程,所以把1816年夏天的這種現象解釋為地軸傾角變化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是當時是北半球受到影響更多,影響在南半球的變化不大,這說明地球和傾斜角之間的關係穩定,要不然全世界可就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倖免。
上面一切都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1816年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成為一個沒有夏天的一年呢,因為北半球的大氣問題,北半球的大氣的灰塵讓中間的大氣的厚度增加,太陽的輻射因此沒有產生足夠的效果,地面因此就失去了太陽的溫度,大氣的溫度就自然下降,因此當時的夏天就延遲了。
關於大氣變化的原因,有資料表明1816年地球進入了地質活動時期,那幾年火山爆發非常平常,這就導致了地球大氣汙染加重,大氣火山灰幾年都沒有散去,導致這一年集中爆發,導致大氣氣候發生了變化。
據說當時地球1812年進入了地質活動,1815年發生了印度坦博拉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火山爆發之一,它產生了對北半球巨大影響,最終引起了溫度變化,事實上,最近幾年我們地球的氣候變化也非常明顯,像厄爾尼諾現象,像霧霾現象,這些很可能大家都歸為人類本身原因,但是也有地質變化的原因,未來世界氣候的發展可能會與1816年相反,這是因為可能會發生一次我們沒有冬天的一年。氣溫現在逐漸升高,這對於人來說真的不是什麼好現象。那麼大家對於這些觀點有什麼看法嗎?可以在評論區與筆者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