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是沒有夏天的年份?時節已入夏,氣候卻可凍死人,這是為何

2021-01-08 歷史賊有趣

古代發生天災人禍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個叫做異象這個詞。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上帝在警告你,一定會有什麼大事發生,但是這種封建論調似乎不能夠說明1816年發生的一件事情,那個夏天是凍死人的夏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那個夏天,凍讓人開始懷疑人生。

1816年,我國仍然是大清統治的國家,當時我們國家的皇帝是嘉慶皇帝。本來那一年一切如常,但是年開了之後,陽春三月來了,人們慢慢發現天氣好像復甦的很慢,依舊保持著非常冷淡的態勢。

此外,人民做夢也沒有想到,到了立夏的時候,冬天也沒有準備好離開。於是,老百姓的生活開始變得艱難,因為沒有好的氣候種植農作物所以沒有收穫。

最壞的情況出現在當時的雲南一帶,因為在我們的意識當中,這個地方一直都是四季如春的地方,但是由於當年寒冷,糧食不收,百姓根本就沒有食物可以吃,有些貧窮的家庭甚至要以賣孩子為生,安徽、江西的一些地方下雪也出現了百年一見的大雪,進入六七月的時候,天氣也不熱,雪花竟然開始飄落了下來。亞熱帶氣候的臺灣那是怎麼樣的?它更讓人睜大了雙眼,直接是農作物都開始結霜,這在臺灣一定是一件非常奇怪的現象。

雖然當時這樣的氣候並沒有在中國所有地方都發生,但是在那些地方都發生這樣的奇怪的天氣,很多人的心裡一定會想著一定是上帝派出了一個大事件,另外聰明人肯定想知道中國難道是這個世界上的唯一一個國家發生這樣的事情嗎?既然是天氣氣候變化,那麼,世界上一定在一定程度上應該都受到影響,那才是科學正常的現象。

這個說法是沒有錯的,除了中國以外,北半球的多個國家出現了沒有夏天的年份,最嚴重的應該就是歐洲這片大陸,幾乎他們氣溫下降劇增,國民完全就沒有辦法去應對這樣的天氣氣候,當時的歐洲已經開始重建了,因為拿破崙的戰爭剛剛結束,民眾們都非常高興,但是這樣的天氣讓他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氣候不能做農作物,家裡也沒有糧食。餓死了不少人,就算是動物很多都沒有辦法生存。

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歐洲當年的死亡人數大約是有20萬,這並不是一個小數字,可以說相當於一場非常大的傳染病了,事實上那年的氣候影響了世界上的很多的地區,但是也有比較嚴重的地方,也有比較輕的地方,但是相反於中國因為地理面積比較大,所以影響並不是特別深,中國人民也沒有全部都受到這個天氣氣候的苦難。

那麼這樣的夏天究竟是怎麼樣形成的呢?這真的是上天的異象嗎?其實和任何的意象都無關,從科學角度來講,它是由地球溫度的變化引起的,為什麼地球的溫度會改變呢?是因為地球大氣的影響,因為地軸傾斜引起的變化,我們可以簡單理解,大家都知道,光和熱是太陽輻射產生的,地球的大氣通過陽光射向地面,地面紅外輻射時會產生熱量。從而改變大氣的溫度,大氣溫度高或低通過大氣厚度和組成的影響。

此外,當地球的軸和黃道傾斜之間發生變化時,地球南半球和北半球可接受的光量直接受到此影響,因此太陽變化、地球的變化、地球傾斜變化直接影響溫度本身。

但是一般來講,太陽是G級星,壽命可達到120億年,因此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很小,直到今天,太陽的年齡也還不到45億年,因此正值青春的頂峰時期,光強度和輻射變化的可能性很低

那麼難道是地軸和傾角的變化呢?這也不太可能,因為地球和傾斜角之間的變化就是四季交替的過程,所以把1816年夏天的這種現象解釋為地軸傾角變化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是當時是北半球受到影響更多,影響在南半球的變化不大,這說明地球和傾斜角之間的關係穩定,要不然全世界可就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倖免。

上面一切都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1816年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成為一個沒有夏天的一年呢,因為北半球的大氣問題,北半球的大氣的灰塵讓中間的大氣的厚度增加,太陽的輻射因此沒有產生足夠的效果,地面因此就失去了太陽的溫度,大氣的溫度就自然下降,因此當時的夏天就延遲了。

關於大氣變化的原因,有資料表明1816年地球進入了地質活動時期,那幾年火山爆發非常平常,這就導致了地球大氣汙染加重,大氣火山灰幾年都沒有散去,導致這一年集中爆發,導致大氣氣候發生了變化。

據說當時地球1812年進入了地質活動,1815年發生了印度坦博拉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火山爆發之一,它產生了對北半球巨大影響,最終引起了溫度變化,事實上,最近幾年我們地球的氣候變化也非常明顯,像厄爾尼諾現象,像霧霾現象,這些很可能大家都歸為人類本身原因,但是也有地質變化的原因,未來世界氣候的發展可能會與1816年相反,這是因為可能會發生一次我們沒有冬天的一年。氣溫現在逐漸升高,這對於人來說真的不是什麼好現象。那麼大家對於這些觀點有什麼看法嗎?可以在評論區與筆者進行討論!

相關焦點

  • 1816年詭異的沒有夏天!6月飛雪氣候大變,這一年發生了什麼?
    1816年正值大清嘉慶年間,也就是嘉慶二十一年,這一年現在被人們稱為「無夏之年」。也就是在這一年間往常看似規律的季節變化突然被打破,在1815年冬季結束以後,按理說應該是到來了萬物復甦的暖春時節,但是這一年的冬天久久不肯離去,甚至到了立夏時節,寒冷的天氣也沒有好轉。
  • 1816年發生了什麼大事,為什麼北半球沒有夏天,7月飛雪呢?
    在1816年就發現了一件全球氣候突發事件,在這一年北半球不僅沒有夏天,而且我國的南方竟然還7月飛雪。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為什麼北半球沒有夏天,7月還飛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其中的秘密。
  • 1816鼠年發生了什麼?為何會出現六月飛雪,導致全球20萬人變冤魂
    鼠年是我國傳統十二生肖之首,很多人可能不解,老鼠為什麼能位列第一?這就要講到遠古先人的生活,先人看見老鼠身手敏捷,十分崇拜,而十二生肖反映的便是遠古先人的生活。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山西太原出土了北齊武平元年(570年)東安郡王婁睿墓,考古人員在墓堂頂部與上中欄處繪有十二生肖、星圖等壁畫,其十二生肖圖裡,按正北便為鼠。
  • 1816年鼠年,歷史上唯一沒有夏季的一年,當年發生了什麼?
    2020年鼠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比如澳洲大火、年初的疫情、蝗蟲災害、乾旱等等,災難的出現讓人類心身俱疲,所有人都認為2020年之所以會出現災難,有可能和鼠年有關係,於是一些細心的網友們開始在網絡上搜尋其他年份的數年,搜尋的過程中竟然意外發現1816年的鼠年,似乎也發生了災難,當年竟然沒有夏天,是什麼原因導致夏天沒有按時到來呢
  • 今迎「小滿」入夏正當時
    跟往年相比,合肥今年夏天來得有點遲,究竟這位同學要遲到幾時?明天開始,合肥氣溫又開始爬坡,入夏答案很快揭曉!  「小滿大滿江河滿」,咱們常聽說這句諺語,說的就是「小滿」節氣。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南方地區,通常這時候到了汛期,降雨多、雨量大是氣候特徵。不過,對咱們合肥來說,談汛期還為時尚早。
  • 北京已於5月24日正式入夏!為近十年來最晚
    北京市氣象臺最新消息:北京已於5月24日正式入夏!以往入夏時間常年值為5月19日,今年是近十年最晚的一次。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標準——《氣候季節劃分》規定:當年五日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22℃,則以其所對應的當年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大於或等於22℃的日期作為夏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斷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需進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斷。
  • 人在凍死之前,為何會出現「反常脫衣現象」?專家一語道破真相
    引子當我們為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嘆息時,我們應該考慮將來的衰老,不要到那時再為沒有珍惜壯年而悔恨。——拉布呂耶爾現如今全球氣候變暖,溫度也驟然下降,人們也明顯的感覺今年的冬天異常的寒冷,在這樣的天氣都希望人們不要醉酒出門,不然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老王說隴史丨夏天風卷雪凍死數萬人,隋煬帝曾遭遇甘肅第二個最冷時期
    這也是15年來,甘肅氣溫最低時期。其實,甘肅的低溫時期,隋煬帝在1400多年前就遇到過。公元609年夏天,隋煬帝翻越祁連山,遭遇風卷雪,數萬人被凍死!他所遭遇的是甘肅歷史上第二個最冷時期。吐谷渾襲擾絲綢之路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楊英,小字阿摐,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
  • 5月24日北京正式入夏,為近十年來最晚
    北京市氣象臺最新消息北京已於5月24日正式入夏!
  • 北半球高溫,夏天為何越來越熱?
    氣象學家告訴你,這絕不是錯覺! 夏日火爐「燒遍」全球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數據顯示,從25日起至31日,中東部地區多高溫天氣,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華南等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35-37℃,局地逼近40℃。 中國天氣網統計了1951年以來中國夏季年平均氣溫後發現,無論平均氣溫、最高氣溫還是最低氣溫均出現上升趨勢,越來越熱並非錯覺。
  • 為何凍死的人感受不到多少痛苦?反脫衣現象是怎麼回事?
    無論是熱死還是凍死,都不會讓人感覺到舒服。每年的夏季與冬季,總會有人因為酷暑或者嚴寒的天氣而死亡,如果有選擇的話,誰也不願意遭受極端環境的折磨。不少人有過泡澡,洗桑拿的經歷,但實際上澡堂子裡面因為水比較多,人體的血管處於舒張狀態,體內熱量能夠揮發出去,反而對高溫的忍耐更強。科學家做過實驗,人體在71℃的氣溫下,能夠存活一個小時,在93℃的環境下能夠存活半個小時,但我相信沒有人想經歷這個溫度,因為不少人有過中暑的經歷,夏天炎熱的氣溫下,中暑者比比皆是。
  • 2018夏天什麼時候開始 2018夏天是幾月到幾月
    2018夏天什麼時候開始2018夏天什麼時候開始:2018年05月05日 21:25:18星期六 (戊戌年(狗年)三月二十)立夏作為夏天的第一個節氣,代表的夏天的開始,2018年立夏的具體時間是5月5日晚上9點25分18秒。到了5-6月份就已經很明顯的熱了。最熱的一段時間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因為這期間是三伏天。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被「差評」
    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 1月6日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
  • 這些地方「五一」入夏無懸念
    很多地方都已經嗅到了「夏天的味道」,甚至有的地方很有可能較常年提前半個月衝進夏天的「門檻」。究竟夏天離你還有多遠?中國天氣最新推出的全國季節分布圖來告訴你答案。  從季節分布圖上來看,最明顯的特點是5月1日前後入夏的範圍將迅速北推。屆時,四川盆地東部、江南大部、華南地區等地會是百分之百身處夏天的區域。
  • 南京5月16日正式入夏 30℃+的日子會越來越多
    你好,夏天!南京市氣象臺昨天官宣,今年南京於5月16日正式入夏,為近20年來第二早!未來三天江蘇大部分地區天氣平穩,氣溫開始上升,預計28日江蘇的最高氣溫又將達到35℃的高溫線。據@南京氣象,南京常年入夏時間為5月26日,今年提前了10天。
  • 天氣頻繁「變臉」到底為何?聽專家詳解!
    《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梅雨時間長、雨量大、強度大致多地汛情複雜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形勢非常複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梅雨開始早,持續時間長。
  • 這些地方「五一」入夏無懸念
    很多地方都已經嗅到了「夏天的味道」,甚至有的地方很有可能較常年提前半個月衝進夏天的「門檻」。究竟夏天離你還有多遠?中國天氣最新推出的全國季節分布圖來告訴你答案。從季節分布圖上來看,最明顯的特點是5月1日前後入夏的範圍將迅速北推。屆時,四川盆地東部、江南大部、華南地區等地會是百分之百身處夏天的區域。
  • 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
    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同時也是對親朋好友的健康負責。每年到了春節的時候,有一個話題是農民朋友非常     原標題: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     2020年的農曆春節到了,不過今年的春節因為特殊的原因,不能像往年一樣任意的走親訪友了,。
  • 一個完美的年份,意味著什麼?
    「82年的拉菲」是紅酒消費市場盛行的一款酒,1982年是指葡萄採摘年份,那麼年份對於一款酒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對於一個葡萄酒迷來說,年份對於葡萄酒的重要性,就好比年齡對女人的重要性一樣。一個好年份的葡萄酒,意味著這款酒的單寧、酸度、酒精度、酒體、平衡度等方面都幾乎是完美的。
  • 氣候科學家稱2020年與2016年並列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CNET報導,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周五宣布,2020年與2016年並列成為全球範圍內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這使得過去六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六年,」C3S在一份聲明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