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4:23:01 來源:市場星報
1月6日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
1月6日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為5個等級:好、較好、正常、較差、差)。
全年氣溫較常年偏高0.8℃
據省氣候中心觀測,202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7、2006年 ,與2017、2018、2019年持平,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市縣創新高。
冬、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夏季與常年持平。年內7月氣溫創歷史新低;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1~3月持續異常偏高。
全省平均入春(3月5日)、入夏(5月8日)、入秋(9月18日)分別比常年提早14天、12天和3天,入冬(11月21日)推遲3天。
合肥等9市縣降雨量破歷史紀錄
2020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639毫米,較常年偏多4成,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僅少於2016年1662毫米)。金寨、六安、霍山、嶽西、桐城、合肥、廬江、祁門和黟縣9個市縣為歷史最多。
春季降水偏少,其他三季均偏多,其中夏季異常偏多8成,為歷史同期最多。
4~5月、8月和12月降水偏少,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多,其中1月和7月分別異常偏多1.6和1.3倍,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2020年安徽六大氣候事件
一、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
梅雨期我省天氣氣候異常,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為歷史第一長。2020年,我省6月2日入梅,出梅(8月1日)歷史最晚,梅雨期60天,為歷史第一位。
累計雨量大,降水總量為歷史第一多。全省平均降水量為856毫米,是常年的2.1倍,為歷史同期最多,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巢湖流域為全國強降水中心。
多地降水強度創極值,梅雨強度為歷史第一強。銅陵、金寨、六安日雨量破本站歷史極值;繁昌、宣城、銅陵最大小時雨強創本站新高;梅雨強度為歷史第一位。我省長江、淮河、新安江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
二、2019/2020年冬季氣溫創新高,為歷史最強暖冬
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6.1℃,異常偏高1.9℃,創歷史新高。32個市縣平均氣溫突破歷史極值。2020年2月24日是冬季最暖的一天,最高氣溫普遍超過24℃,其中寧國(28.3℃)突破當地冬季極值。
根據《暖冬等級》(GB/T 21983-2008),2019/2020年冬季為歷史最強暖冬。
三、7月氣溫、降水、日照均打破歷史紀錄
氣溫異常低。2020年7月全省平均氣溫和氣溫分別為25.4℃和29.3℃,異常偏低2.5℃和3.0℃,均為歷史同期最低。沿淮至江淮23個市縣一整月未出現高溫,為近60年來首次。
降水異常多。7月全省降水量482毫米,異常偏多1.3倍,為歷史同期最多。
日照時數異常少。7月全省日照時數87小時,異常偏少8成,為歷史同期最少。
四、2020年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
冬季多雨(雪)天氣,全省降水量顯著偏多7成,特別是2020年1月雨雪天氣不斷:
雨雪量大。全省平均雨雪量121.2毫米,異常偏多近1.6倍,為1月歷史最多。
雨雪日數多。全省平均雨雪日數16.2天,異常偏多8成,為1月歷史最多。
五、高溫出現早,入夏提前12天
高溫出現早。2020年5月3日~4日全省累計69個市縣出現高溫,15個最高氣溫超過37.0℃。高溫初日偏早23天,為1961年以來第三早。
入夏提前。去年我省5月8日入夏,提早12天,為歷史第四早,僅比1994年、1997年和2011年晚。
六、年末寒潮橫掃安徽,降溫雨雪齊登場
2020年12月28日夜裡到30日出現年內最強寒潮雨雪過程,影響範圍廣、降溫劇烈、氣溫低、風力大。
氣溫斷崖式下降:全省平均和最高氣溫分別下降13℃和17℃,黃山光明頂48小時平均氣溫降幅達21.9℃。
極端氣溫年內最低:30日~31日所有市縣氣溫均降至年內最低;最低氣溫沿淮淮北、江淮之間東部及皖南山區低於-10℃,最低光明頂達-20.3℃(31日)。王兵 記者 祝亮
責任編輯:杜宇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