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被「差評」

2021-01-10 安青網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被「差評」

2021-01-07 14:23:01   來源:市場星報    

【摘要】

1月6日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

1月6日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為5個等級:好、較好、正常、較差、差)。

全年氣溫較常年偏高0.8℃

據省氣候中心觀測,202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7、2006年 ,與2017、2018、2019年持平,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市縣創新高。

冬、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夏季與常年持平。年內7月氣溫創歷史新低;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1~3月持續異常偏高。

全省平均入春(3月5日)、入夏(5月8日)、入秋(9月18日)分別比常年提早14天、12天和3天,入冬(11月21日)推遲3天。

合肥等9市縣降雨量破歷史紀錄

2020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639毫米,較常年偏多4成,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僅少於2016年1662毫米)。金寨、六安、霍山、嶽西、桐城、合肥、廬江、祁門和黟縣9個市縣為歷史最多。

春季降水偏少,其他三季均偏多,其中夏季異常偏多8成,為歷史同期最多。

4~5月、8月和12月降水偏少,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多,其中1月和7月分別異常偏多1.6和1.3倍,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2020年安徽六大氣候事件

一、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

梅雨期我省天氣氣候異常,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為歷史第一長。2020年,我省6月2日入梅,出梅(8月1日)歷史最晚,梅雨期60天,為歷史第一位。

累計雨量大,降水總量為歷史第一多。全省平均降水量為856毫米,是常年的2.1倍,為歷史同期最多,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巢湖流域為全國強降水中心。

多地降水強度創極值,梅雨強度為歷史第一強。銅陵、金寨、六安日雨量破本站歷史極值;繁昌、宣城、銅陵最大小時雨強創本站新高;梅雨強度為歷史第一位。我省長江、淮河、新安江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

二、2019/2020年冬季氣溫創新高,為歷史最強暖冬

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6.1℃,異常偏高1.9℃,創歷史新高。32個市縣平均氣溫突破歷史極值。2020年2月24日是冬季最暖的一天,最高氣溫普遍超過24℃,其中寧國(28.3℃)突破當地冬季極值。

根據《暖冬等級》(GB/T 21983-2008),2019/2020年冬季為歷史最強暖冬。

三、7月氣溫、降水、日照均打破歷史紀錄

氣溫異常低。2020年7月全省平均氣溫和氣溫分別為25.4℃和29.3℃,異常偏低2.5℃和3.0℃,均為歷史同期最低。沿淮至江淮23個市縣一整月未出現高溫,為近60年來首次。

降水異常多。7月全省降水量482毫米,異常偏多1.3倍,為歷史同期最多。

日照時數異常少。7月全省日照時數87小時,異常偏少8成,為歷史同期最少。

四、2020年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

冬季多雨(雪)天氣,全省降水量顯著偏多7成,特別是2020年1月雨雪天氣不斷:

雨雪量大。全省平均雨雪量121.2毫米,異常偏多近1.6倍,為1月歷史最多。

雨雪日數多。全省平均雨雪日數16.2天,異常偏多8成,為1月歷史最多。

五、高溫出現早,入夏提前12天

高溫出現早。2020年5月3日~4日全省累計69個市縣出現高溫,15個最高氣溫超過37.0℃。高溫初日偏早23天,為1961年以來第三早。

入夏提前。去年我省5月8日入夏,提早12天,為歷史第四早,僅比1994年、1997年和2011年晚。

六、年末寒潮橫掃安徽,降溫雨雪齊登場

2020年12月28日夜裡到30日出現年內最強寒潮雨雪過程,影響範圍廣、降溫劇烈、氣溫低、風力大。

氣溫斷崖式下降:全省平均和最高氣溫分別下降13℃和17℃,黃山光明頂48小時平均氣溫降幅達21.9℃。

極端氣溫年內最低:30日~31日所有市縣氣溫均降至年內最低;最低氣溫沿淮淮北、江淮之間東部及皖南山區低於-10℃,最低光明頂達-20.3℃(31日)。王兵 記者 祝亮

責任編輯:杜宇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差評」
    1月6日上午,安徽省氣候中心公布了2020年安徽氣候特徵。超長的梅雨季,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據統計,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 氣象年景怎麼樣?一戶一田有2個好消息!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2021年已經來到了1月上旬,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咱們很多的種地農民也開始計劃2021年春播的相關事項!現在隨著國內糧價行情的持續走高,對於我們所有的種糧農民來講,在2021年氣象年景可以說非常重要,氣溫、降水包括自然災害的相關情況,決定了2021年種糧農民是否能夠實現豐產增收。今天在這裡,老道要為所有的農民兄弟重點關注一下2021年開春國內氣象年景的相關情況。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20年全年氣候覆雜多變,表現為汛期降水區域和時段集中,暴雨極端性強;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偏少,颱風影響時段和路徑異常情況多;氣象乾旱階段性、區域性特徵明顯;強對流天氣早發多發;南方高溫天氣日數多,持續時間長。
  • 今天立春,預測天氣和年景好壞的立春諺語較多,2020年會怎樣?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今天立春,預測天氣和年景好壞的立春諺語較多,2020年會怎樣?今天就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節氣的到來,也就預示著氣溫會逐漸的回暖,農業生產也就正式進入到了起始時間。在農業生產當中,人們通過生活經驗,總結出來了不少依據立春當日天氣狀況,對影響未來天氣的預測,以及莊稼收成、年景好壞判斷的諺語。
  • 二十四節氣立春|農諺「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2020年景如何
    今年是疫情年,對種田人來說,也是個揪心的事情。但是,農人再怎麼遇到困難,莊稼還是要種下去的,不誤農時。立春也是四季更替交換的重要存在,有著重要的意義。往往能根據立春的天氣情況,預示年景如何?如果是在過去,還沒有現在的日曆之類的先進記載,農村的老人總是掰著手指頭,計算哪一天是立春節氣。記得爺爺是這方面的專家,哪一天是立春,哪一天是入伏,哪一天是秋分,哪一天是冬至,總是朗朗上口。
  • 宜春市2020年天氣氣候呈現十大特徵(視頻)
    發布會現場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曾志翔攝影報導:2021年1月12日,宜春市2020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召開,宜春市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圍繞主題介紹相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2020年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交替影響,宜春市天氣氣候呈現異常特徵,主要表現為:平均氣溫持續偏高,極端高溫出現時間早、範圍大,雨季汛期持續時間長,降雨顯著偏多且分布不均,秋冬季出現罕見範圍性暴雨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21年是辛丑無春年,「寡年遇到牛,年景似珍珠」,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寡年遇到牛,年景似珍珠」,啥意思?今天已經是2021年的1月4號,但是我們說2021年是辛丑牛年,這是一種陰曆年的說法,今天雖說已經到1月4號,但是今天還是陰曆2020年,屬於庚子鼠年的冬月二十一,離陰曆2021辛丑牛年還有一個多月時間。
  • 2021年韶關氣候預測發布~需要注意防範這些災害→
    2021年韶關氣候預測發布~需要注意防範這些災害→ 2021-01-18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跳樓討薪和企業無關,打差評與物業失責也無關?
    2020年12月30日,再過了一天就是2021的新年了。可是,卻給河南農民粱解放帶來了絕望。粱解放從河南鹿邑老家帶幾十個兄弟給廣東景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打工。年底了,公司還差70幾萬不給,再三索要也沒有用。梁解放在樓上陽臺錄了一段幾秒的視頻,說了一句「經理,請善待我們這幫兄弟」,發給了公司項目經理後就跳樓了。
  • 2020年是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十人分餅,什麼意思?什麼年景?
    雖然手裡的農活停下來了,但是農民操心的事情同樣不少,畢竟對以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一年裡的主要收入都來自地裡的莊稼,今年東北先後遭遇了大風和暴雨,水稻,玉米等農作物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減產,所以很多農民已經關心起明年的年景來。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還積累了一套預測年景的方法。
  • 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農業生產免不了會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農業也與氣候密切相關。氣候和農業分別連著年景,年景也是富於想像的。在眼下日曆已經翻頁到2021年的時候,與年齡相關的某些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起。「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就是其中之一。一、咱們中國人為什麼要在冬季數九?
  • 2020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巴中氣象2020重大天氣氣候事件climate review01全年回顧2020年全市年平均氣溫接近於常年,總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偏少。暴雨、乾旱、高溫、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均有發生。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大部分時段氣候變化平穩,未出現對農業、生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的極端天氣;春季(3-4月)在春耕春播關鍵時期,大部分地區光溫水條件良好,農事活動進展順利;夏季乾旱和強降水天氣均有發生,對生活生產帶來了一定不利影響;秋季(9-11月)秋播期間有連陰雨,影響播栽進度,後期氣象條件適宜。全年總體氣候條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利大於弊。
  • 2020年氣象年終成績新鮮出爐 「劣跡斑斑」獲專業評審團差評
    終於揮手告別了2020年,當回望過去的一年,2020年破紀錄的詞語鋪天蓋地而來。盤點2020年成績單:年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為歷史第二多、年日照時數為歷史第五少。此外,2020年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包括梅雨期之長、暴雨日數之多、累計雨量之大、覆蓋範圍之廣、梅雨強度之強,均為歷史第一位,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北極海冰範圍歷史第二小等事件入選。
  • 安徽|2018-2020年理工類一本投檔分及位次對照表!安徽考生收藏!
    2020年安徽省內普通高考本科一批理工類分數線515分,較2019年的496分,上漲了9分,但是上線人數還是比19年多了近五千人。而2020年安徽高考報名人數為52.38萬,比2019年增加1.1萬餘,比2018年增加2.48萬餘。
  • 灶馬頭說年景,2020年是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幾人分餅、幾人分金
    在我們的農村灶臺上,都會貼上灶馬頭,也是供奉灶王爺的,灶馬頭的上面,還會根據天幹地支寫出今年的年景走向,其中就包括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幾人分餅和幾日分金,這也是一種過去對於來年的年景的一種預測,對於來年豐收的一種期盼,在過去靠天收的年代,沒有什麼比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來的實在,一個好的年景,可以取得不錯的豐收,收穫到糧食之後,村民才能得以生存,那麼在馬上到來的2020年,是幾龍治水、幾牛耕田
  • 2020年莆田氣候事件大盤點
    2020年最熱最冷日盤點 63.1毫米;2019-2020年連續2年偏少2成以上,為1981年以來少見,僅次於1981-1982年。
  • 地球局|2020年,全球氣候給人類敲響的那記警鐘
    這是2020年1月12日在距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一個多小時車程的溫傑洛村附近拍攝的林火過後的景象。森林大火是偶然的嗎?並不。澳大利亞環境機構的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2019年至2020年的澳大利亞度過了一個異常乾燥、炎熱、反常的夏天,這是誘發澳大利亞多地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