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活越年輕是一種什麼感覺?我想,倪萍老師一定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已經61歲的倪萍,掌握了時下年輕人說脫口秀時吐槽的方式,經常化身「倪懟懟」,懟別人,也懟自己。
比如她會自嘲自己「過氣」:
還會在參加綜藝被觀眾吐槽瘸腿還逞強、年紀大了依然要風度不要溫度時,友好回應:「我好著吶!」
這個機智而不失體面的回應,贏得了現場的一陣陣掌聲。
倪萍老師,心態確實越來越年輕了。
之前《乘風破浪的姐姐》如火如荼地開播時,她就真情實感地追了這檔節目,並被節目裡「姐姐們」不服輸的幹勁而觸動,瘋狂為她們打call。
去年,她參加《跨界喜劇王》時,到了拉票環節,她沒有採納節目組給她的建議,不選擇煽情的「回憶殺」來拉票,而是模仿起年輕的小姐姐們跳起了女團舞。
年過60的倪萍老師,在本應變成嚴肅藝術家的路上,越走越偏,她抱著好奇心、抱著接近年輕人世界的心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趣了。
很多人都知道,倪萍曾是央視有名的主持人,她前後共主持過13次春節聯歡晚會。
但被提拔成央視主持人,對她來說卻是個意外。
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的倪萍,在上學期間就已經憑著電影《山菊花》拿下了小百花獎的影后。
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山東話劇院工作,更是被評定為國家二級演員,也獲得了金鷹獎的最佳女配角獎。
如無意外,她應該會繼續往一個優秀演員的方向深耕細作,但是一個突如其來的邀請,改變了她人生的軌跡。
當時央視的《綜藝大觀》臨時缺了主持人,讓臺裡的導演心急如燎。
剛好央視文藝部的一個女導演,在參加山東青島電視臺晚會錄製時,通過監視器相中了當時擔當業餘主持人的倪萍。
那一年,她已經31歲了,步入中年卻要在穩步向前繼續演藝生涯和從零開始當前途未卜的主持人之間抉擇,然而她深思熟慮後,選擇了後者。
於是倪萍踏上了從濟南到北京的火車,擔當起了《綜藝大觀》的主持人,開啟了她人生的新篇章。
用山東口音親切介紹自己的倪萍,很快以平易近人的特色拉近了觀眾和主持人之間的距離。
一年後,她幸運地通過考察,從央視1991年的春晚舞臺開始,擔當主持人。
但第一次登上春晚主持的舞臺,她並非一帆風順。
在2019年參加另一檔節目時,倪萍老師回憶起當年春晚主持的情況,依然感覺後怕。
當時她有一個任務,是需要讀出各方發來的賀電,然而不知道是意外還是被惡意作弄,倪萍接到的稿子竟然是四張白紙,這讓在臺上的倪萍當場就嚇出了冷汗。
為了不破壞節目的完整性,倪萍逼自己迅速冷靜下來,現編了幾條來自不同地方、人群發來賀電、向全國人民問好的說辭。
(善意的謊言,多年後曾引起爭議)
但她也因此讓臺裡的同事刮目相看,後來更是以主持人身份常駐春晚舞臺,成為了幾代人看春晚時的共同記憶。
在舞臺上,倪萍總是以大方得體的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然而她的生活卻曾遭遇過無數磨難,可謂表面風光,背後坎坷。
氣質和樣貌兼具的倪萍,曾在趙本山的小品裡,被封為「夢中情人」,但現實中,她的感情似乎一直不太順利。
眾人皆知,倪萍曾經和陳凱歌有著一段長達八年的感情,她為他洗衣做飯、照顧他飲食起居,甚至連陳凱歌的父親去世時,也是倪萍一手操辦了身後事。
當所有人都認定倪萍是準「陳太太」時,陳凱歌卻棄她而去,另擇她人。
多年後,倪萍回憶起這段感情,依然難以釋懷,她在自己的自傳《日子》裡,是這樣描述那段感情的:
「這是一段沒有自尊,失去自我的日子。我清醒地犯著錯誤。那是一段生命退化、靈魂投降的日子。」
後來,倪萍選擇了閃婚,並且以39歲的高齡生下了兒子——虎子。
然而命運卻沒有善待她,還不到1歲的虎子被查出了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知道病情的那一刻,倪萍只覺晴天霹靂。
此時剛好遇上春晚導演要跟她繼續敲定春晚主持的事,導演苦苦哀求:「春晚已經迫在眉睫,只要有你在臺上,我們才能心安。」
本著對臺裡、對觀眾的責任感,倪萍強忍著悲痛的心,依然出色地完成了這次春晚的主持任務。
為了給虎子治病,倪萍抱著孩子去美國來回求醫,因此也嚴重影響了工作。很快,高額的治療費用,讓她幾乎傾家蕩產。
為了能快速籌集更多治病的費用,倪萍重新涉足拍戲,後來更是辭去了主持人的工作,轉身投入了影視行業。(也有人說是因為「央視一姐」的競爭關係,倪萍選擇了退出)
(來源:百度百科)
只要能想到籌錢治病的辦法,倪萍都願意去嘗試。
然而不堪重負的丈夫卻選擇了離婚,離她而去,讓她獨自帶著虎子跟病魔作鬥爭。
於是倪萍只能帶著母親和兒子在美國居住,自己則兩邊來回跑,想盡辦法賺醫療費。
雖然演戲是為錢,但作為演員的倪萍,卻對角色的演繹毫不含糊。
導演說要在大冬天裡要從河水裡趟過去,她便二話不說,馬上跳進冰凍刺骨的河水裡,並因此讓腳落下了終生的病疾;
需要角色有醉酒的感覺,她馬上將白酒一飲而盡,導致酒精過敏;
角色拍攝過程需要落魄感,她便忍著3個月不洗頭,讓自己灰頭土臉。
對藝術始終有追求的倪萍,更是在重新復出演戲期間拿下了華表獎、金鷹獎、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內外知名獎項,不辜負自己對藝術的尊重。
倪萍在拍戲間隙,帶著虎子奔波求醫了十年的時間,孩子的眼疾最後終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之前付出的所有汗水,在此刻都成化為了欣慰!
然而這十年的艱辛也加速了倪萍的衰老,長年的勞累讓她的身體多處患上了惡疾。
過於操勞的倪萍很快被一些媒體拍到了身材發胖走形、狀態欠佳的模樣,一時間她在網絡上成為了被嘲諷的對象。
還有不少鍵盤俠毫不客氣地批評她:「這麼大的臉就別上電視了,我們真的看不下去了。」
面對著鋪天蓋地的嘲諷,倪萍的心情是複雜的,恰好當時,她看到蔡明的一個採訪,然後下定了決心要給自己減肥。
蔡明在訪問裡是這樣說的:「你想吃這碗飯,就別吃那碗飯。」(想活在舞臺上,就必須管理好自己的形象)
抱著不服氣的精神,倪萍僅靠自律減肥20斤,成功挽回了昔日的舞臺形象。
(溫馨提示:要在不損害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適量節食)
重新出現在臺上的倪萍,不管是儀態、身材,舉手投足間都充滿了「王者歸來」的風範。
風雨過後,定是晴天。
前半生的生活磨難,沒有磨滅掉倪萍對生活的熱愛;後半生的倪萍,用實際行動重塑了自己的人生。
她不希望再繼續以煽情的姿態重新站在舞臺上,所以她積極接觸各種新事物、選擇涉足一些年輕化的綜藝,來拉近自己跟年輕的距離。
《跨界喜劇王》、《脫口秀大會》、《聲臨其境》等年輕化的綜藝,都留下過她無比精彩的演繹片段。
(《聲臨其境》中,倪萍聲情並茂地給動畫配音)
只要是公眾人物,就無可非議需要面對各種支持和反對的聲音。
倪萍對於一路支持著自己的觀眾,都是報之以兢兢業業的舞臺表現,而對於那些嘲諷的聲音,她的心態也意外地好。
她曾在自己的微博裡分享過一段古文解說: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
她深信,天亮著,路寬著,自己此時的快樂不需要說服所有人去相信,而充滿希望的未來,也一定更精彩。
黃河滔滔,經九曲之後方能奔騰入海;人生漫漫,經歷磨難才能獲得成功。
不要羨慕別人的一帆風順,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命途多舛,經歷過磨難的生命,才會被刻上五彩斑斕的標記,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