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期漢堡學派發現了兩顆行星在黃道距離的中間點是一個敏感的位置,而其他行星觸動了這顆敏感點,將會引發強烈的效應。
中點被視為是星盤上根據傳統相位所看不出來的隱藏力量,這些力量是可以被發揮的,我們也往往透過許多人的星盤當中發現中點對一個人的強烈影響。
計算中點的方式十分的簡單,兩顆星度數之間的點就是中點,例如摩羯17度與白羊19度,中間差了92度,92度除以2等於46度,46度就是行星到敏感點之間的距離,每個星座大小是三十度,就以此相加很容易找出中點所在的位置。
對中點有興趣的朋友們,想學習當代佔星的中點知識,我推薦魯道夫出版的高階佔星技巧,這本書對中點有詳細的運用和分解,針對心靈啟發的佔星術解釋的很全面,主要詳細的介紹了各大主星體,小行星與虛星的一些中點詳解,喜歡的朋友們不妨買來一看。
那麼中點是不是現代佔星家才發現的呢,答案顯然不是,在魯道夫這本書中的簡介,就提到西元1200年著名的佔星家波納提就已經發現了中點的技巧用途,原文是這樣寫到的,他使用一種在阿拉伯點計算時稱為半數總和的技巧,替他的君主蒙特非特羅伯爵找出了出兵時刻,他同時預言在該場戰爭當中伯爵會獲得勝利但是會受傷,如同波納提的預言,蒙特非特羅伯爵在這場戰役中雖然受傷,但最後取得了勝利。
同樣在華夏文明的星象術中,也有相關的記載著夾相這麼一種技巧,但結構要顯得更加複雜多樣化,夾這一技巧在星象術的運用中有星夾、宮夾、度夾、宿夾,還有夾神煞等,有夾某星體如日月夾土,有夾官福、夾田財、夾夫妻等,有夾貴人、夾劫殺、夾天雄等,而其中的組合千變萬化,這是中國的星象術七政四餘的技巧之一,但其效果和中點是用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的先祖大約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明朝時期,其中有兩位知名的玄學大師,一位是萬民英,玄學造詣非常高深,另一位是武當山月金山人霞陽水中龍,由這兩位大師的撰寫的資料中,有明確記載著夾的運用技巧,但是在往前,例如唐代瞿曇悉達就已經有星象術的修撰內容,我個人在《開元佔經》中沒有找到有關於夾的內容資料,至於類似中點這樣的技巧,什麼時候開始有人使用的,這都不是重點了。
現代佔星主要的切入點在心靈啟發這一塊,是以星體能量的形式來告知我們的內在渴望、需求和我們需要的方向,那麼古典佔星主要以神秘預測為主體,就像波納提或是萬民英這類玄學造詣高深的,更多是以預測結果為主,不管想學習哪種內容,只要順著資料去學習,都會找到合理的使用方法和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