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徐康 陳佳琦
這幾天,網劇《柒個我》刷爆了微博、朋友圈,這當中最亮眼的就是張一山的表演了,他扮演的角色患有多重人格障礙,身體裡存在著7種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物」,擁有暴力人格的霸道總裁、擁有自由人格的中年大叔、擁有少女人格的迷妹、擁有幼年人格的小屁孩……
在現實生活中,多重人格障礙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可以像張一山那樣展現不同的「人格魅力」嗎?
張一山在《柒個我》中的少女人格
「多重人格障礙是一種疾病,雖然並不常見,但是患者非常痛苦,別說7種人格了,兩種人格在體內,就已經讓身邊人受不了。」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精神疾病早期幹預科副主任醫師王奕權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影視作品中的多重人格障礙都是藝術加工的結果,而病人以及他們身邊的家人們,只能體會到痛苦。
王奕權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絕大多數多重人格障礙病人中,雙重人格的現象最為普遍,「這兩種人格的反差很大,一會兒是狂躁型,一會兒是抑鬱型。」
在王奕權的病人中,就有一位新婚不久的妻子陳女士,平時是一個文靜又持家的好老婆形象,很少給自己買衣服、包包,有一天,陳女士在店裡刷了幾萬元,買回了一堆的衣服鞋子,「今天怎麼這麼能花錢?」看到陳女士和平時有些不一樣,丈夫徐先生這樣問道。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句話像是針刺破了氣球一樣,陳女士開啟了「暴走」模式,惡毒得罵起了丈夫。
什麼難聽的話都有,陳女士像是一個尖酸刻薄、眥睚必報的怨婦,罵得不過癮,她還摔起了東西,電視、電腦、手機……家裡什麼值錢就摔什麼,就這樣爆發了一個小時,只落下滿地狼藉的家,以及目瞪口呆的徐先生。
第二天,睡了一覺的陳女士像是短暫失憶了一般,「家裡怎麼那麼亂?電視被誰砸了?」她一臉疑惑地問著丈夫。
這個問題更是徐先生發懵了,「這是你昨天砸的啊?你忘了嗎?」
這句話像是打開了水龍頭一樣,陳女士的眼淚滴答滴答掉個不停,「我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老公我對不起你,你不要離開我好不好?」陳女士成了一隻擔驚受怕、無助又弱小的小兔子,徐先生抱著她安慰了好久,才讓她稍稍平靜一些。
這樣痛苦的轉變,在陳女士身上反反覆覆地進行著,徐先生實在受不了,就帶她來到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多重人格障礙 網絡配圖
在王奕權看來,陳女士的病情和她的性格關係不小,「她的性格較幼稚,容易情緒化,又沒有很強的自我控制意識。發病的那段時間,夫妻關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她沒有找到合適的調整方法,也沒能及時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狂躁型的人格爆發出來後,讓自己覺得釋放一些。」王奕權說,可陳女士同時又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對他依賴性很強,這就演變出了第二天出現的自責、憂鬱的第二種性格。
「多重人格障礙很小眾,病人往往有著其他精神疾病。」王奕權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比如陳女士就有雙相情感障礙,在不同的情緒基礎上,演繹出不同的人格特點。
好在陳女士接受治療還算及時,經過一個月的藥物和心理輔導,她擺脫了雙重人格的困擾,回歸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中。
和大多數精神疾病類似,多重人格障礙也是與遺傳的關係最大,引發多重人格障礙的情緒問題,多發生於15到20歲的青少年。
「陳女士病情的發展有一個過程,家人如果平時不注意往往會忽略。」王奕權說,當一個人的日常行為和過去相比出現了較大的偏差,甚至影響到正常生活、工作時,家人們往往才意識到病情的存在。
而要保持心理健康,適當的運動是很好的方法,男人們可以參加中等運動強度的體育運動,女人們可以慢跑、瑜伽,「另外,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讀書、聽歌、旅遊,都能舒緩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