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信用優秀」商家6毛賣個人信息,提供身份證號即查開房...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導讀:二手交易平臺的理想已不限於閒置。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張雅婷,實習生沈靖然,白樺

編 輯丨曹金良

下沉市場不斷崛起,二手經濟逐年走紅。

數據顯示,我國連續三年新增超11萬家閒置相關企業,今年同比增長52%。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二手交易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萬億元規模。

目前,國內的二手物品轉賣平臺主要分為綜合類和單一品類,前者如閒魚、轉轉,後者如轉賣數碼電子類的愛回收等。原本主打C2C閒置交易的平臺,近年來逐漸在社交屬性上加碼,用戶滲透率不斷刷出新高背後,各種稀奇古怪的產品或服務開始作為商品流通。

儘管平臺大多對商品發布禁區有所規定,但「擦邊球」交易仍然屢禁不止。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閒魚上有用戶6毛一條出售個人信息,有用戶聲稱可代查開房記錄,「呼死你」等非法催收與防催收服務發布共存,甚至有涉黃內容從線上資源交易延伸到線下服務。

違法違規信息交易,側面反映了平臺的監管及審核不力。背靠淘寶的閒魚、源於58同城的轉轉,能否將傳統電商建立的審核機制全盤複製到平臺之中?面對發布非法交易信息秒通過的情況,閒魚回應,大多採取系統審核輔以人工審核的方式,轉轉則表示商品先上架再審核,均由系統自動審核。

一方面,國家目前尚無專門監管二手交易平臺的法規;另一方面,二手交易平臺在拓寬企業運營邊界的同時,如何保證合法良性的運營。這成為雄心早已不限於交易閒置物品的平臺亟需解決的問題。

個人信息6毛一條出售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個人信息保護成為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即將實施的民法典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作出專門規定。在閒魚和轉轉兩個平臺上,均規定不得發布洩露他人隱私的內容。

《閒魚社區信息發布規範》明確規定,禁止發布身份證件、個人隱私信息、企業內部信息等設計人身隱私、安全類信息。但出售、代查個人信息及隱私信息的服務,仍在平臺存在。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以「證」為關鍵詞,分別在閒魚及轉轉上進行檢索,發現閒魚上出現「出證件6毛一條」的相關內容。

發布上述信息的用戶被平臺認證為「信用優秀」,聲稱可以提供姓名、號碼、住址、學校、電話等個人資料,而且資料來源於全國各地。

對於信息來源,對方表示來自「各公司的花名冊」,自稱「長期與各種機構合作,很多同事都在各公司人力崗位上班」。其作為銷售使用的閒魚號為公司提供,有專人提供數據,專人負責售賣,如果帳號被凍結會在頭像籤名裡留下新號,以便日後聯絡。

信息是否可靠?賣家承諾,來源乾淨、準確,基本可以每周更新,並通過郵箱提供了20條個人信息的樣本,包含20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畢業院校、婚育狀況、崗位、住址等信息,均來自同一公司。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隨機撥打其中2人的手機號碼,均能對應上姓名和所在城市。

關於銷售目標,賣家稱公司要求每人每月的業績目標為2萬元,單次交易最多可以提供981條個人信息,「業績壓力很大,基本上混個底薪」。如果按照標價0.6元一條的價格計算,一個銷售一個月需要售出至少3萬條信息。

除了批量銷售個人信息,閒魚上還有用戶聲稱可提供信息查詢服務。8月18日,「網絡安全維護,代查信息」的服務在閒魚平臺上公開交易。

依據發布上述信息用戶的說法,只需提供手機號、QQ號、證件號、郵箱號其中之一,就可以查到某人的其他身份信息,如果能夠同時提供對方多個身份信息,查出來的速度會更快。單次查詢的價目表顯示,QQ號碼100元,姓名80元,身份證號碼200元,現住址200元。買家需要支付相應定金,如果查詢不到,定金可全退。

能否查詢到開房記錄?賣家表示,收費3800元一次,僅需提供被查詢者身份證號即可。關於查詢方式,對方稱需要動用關係,並透露「以前更好查,近兩年需要花錢找關係」,同時承諾會保護客戶隱私,不會洩露交易記錄。

涉黃從線上資源到線下服務

儘管閒魚和轉轉平臺上明令禁止發布色情低俗類信息,但相關商品仍然存在,從線上售賣色情視頻、原味內衣到提供線下上門服務,一應俱全。

在閒魚上,有用戶將色情信息資源包裝成「學習資料」進行售賣。「幫找小說、番劇、遊戲、視頻等學習資料。什麼類型都可以,硬碟裡好幾T的學習資料。」一個閒魚賣家表示,提供代找涉黃資源的服務,25元一次。

上述賣家自稱「什麼資源都能找」,現有資源以二次元動漫為主。從對方提供的樣本資源截圖來看,內容為帶有性暗示的漫畫。

對於傳播風險,對方表示,真人色情片的內容傳播容易被抓。當被問到「二次元的色情不會被抓嗎?」時,他說:「嚴重程度不同,反正我只發連結,老闆們自己下載,打打擦邊球。」

被禁止發布的原味內衣等物品,在閒魚和轉轉平臺上可輕易發現。在閒魚上,原味內衣的售賣多出現在「魚塘」社區板塊,如「二手內衣絲襪高跟鞋」魚塘等。在轉轉平臺上,有用戶在內衣商品的頁面下留言「出原味衣物」並留下微信號,通過微信提供了多種涉黃照片及視頻的價目表,價格從6元至600元不等。

線上出售色情低俗類商品之外,在兩個平臺上均有提供上門的相關服務。

在閒魚搜索「上門」二字,除了上門維修家電等服務售賣外,還有「全國上門推拿保健按摩」為題的信息,點擊後跳轉到相關淘寶店鋪。一位賣家給出上門按摩服務的項目價格表,從398元至898元不等,包含「臀療、感官特調、多巴胺」等內容。什麼是感官特調?客服回應稱「懂的自然知道。」同樣,也有轉轉帳號提供了上門保健等類似信息,服務項目趨同,描述則更為露骨。

催收與防催收的擂臺

如何判斷帳款催收業務是否合法,關鍵在於手段,暴力催收等行為被監管部門嚴令禁止。在轉轉平臺,「催收」已作為屏蔽詞,無法搜索到相關業務,在閒魚上依然可以實現相關搜索。

輸入「催收」一詞後,形色各異的催收宣傳圖片充斥著閒魚的搜索界面。不僅有包含第二類電信增值業務的催收公司營業執照售賣,針對欠款催收,還有專業催收公司、催收話術、催收電話轟炸軟體、催收教程書本等一系列成體系的服務提供。

一個「催收符文」的詳情界面是一張傳統樣式的黃色符文,寫著「討債還錢符」字樣,文字介紹則另有蹊蹺,用戶用「。」等符號隔開關鍵字眼,寫著「電催。上門。轟。多年的催收經驗」等信息,明確指向這是上門催債業務。

上述賣家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一天有幾十單業務,不是小公司,業務能力有保障,僅需買賣提供欠款人信息即可,在拿到欠款後收取20%的服務費。當被問到為何選擇閒魚平臺發布此類信息時,賣家反問道:「你覺得這種東西敢放在市面上整嗎?」

「上門催收,各種噁心的操作我們都有。」賣家透露,催收方式會波及欠款人家庭,「有時候沒事兒也陪倆娃耍一會兒,陪家人耍一會兒是吧。」

使用「呼死你」軟體,可向特定的聯繫人手機連續撥打電話和發送簡訊,成為催收的一種非法手段。今年8月,江蘇警方破獲一起非法銷售「呼死你」軟體案,涉案金額達百萬餘元。

此類危害社會的「呼死你」軟體也出現在閒魚上。一款售價高達4500元的催收軟體售賣頁面顯示「20人催收系統、終身售後」,賣家表示,轉讓的軟體從廠家購買而來,可以實現使用20個號碼輪番電話轟炸催債,簡單好用。

在催收業務的另一端,防催收業務在閒魚上同樣配套齊全,從軟體防網貸平臺電話催收到人工代接催收電話,一應俱全,與催收業務形成矛與盾同時售賣。

一家出售防催收電話通訊錄防爆業務的賣家表示,他們通過軟體操作,可應用於不同網貸平臺的催收電話,一個平臺收費100元,可以攔截99%的催收電話。賣家聲稱一天能做幾十個網貸平臺的防爆業務,曾幫一位客戶應對40多個網貸平臺的貸款要債。

當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利潤可觀想加入當代理時,該賣家回應道,當代理只要一次性交298元,之後按照應對一個平臺50元的價格拿貨,防催收業務不會被平臺下架。

還有閒魚用戶提供更為「人性化」的防催收服務——人工代接催收電話。

一位賣家表示曾幹過兩年催收,熟知催收套路。「客戶都是先通訊錄做防爆,我們以前做過催收,才知道哪些不能說,哪些說了對自己有利。我們可以保證逾期後不會被法院起訴,也不會上門催收,還可以降低爆通訊錄的機率。」賣家透露,代接電話第一個星期200元,包月600元一個月,目前客戶數量已有100多個。

雖然「反催收」產業尚未有明確的監管措施,但相關部門的行動正在路上。今年兩會期間,「打擊惡意逃廢債」作為穩金融的重要手段,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深圳公安局南山分局近期曾通報,警方已梳理、查封部分平臺惡意借款人名下資產,並對相關銀行帳戶進行凍結,對此類人群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可將類似經驗推廣至全國。

實測:發布違法信息秒通過

原本主打C2C閒置交易的平臺,近年來逐漸在社交屬性上加碼。閒魚推出魚塘、明星入駐、二手帶貨直播、同城服務,轉轉設立玩家專區展示玩家秀和熱門話題。用戶被賦予更大權限,在交易之外擁有更多互動方式。

用戶量及收入由此激增。阿里2020年財報顯示,閒魚2020財年GMV超過2000億元。閒魚方面介紹,在線賣家數已超3000萬。轉轉平臺2019年整體收入增長超過100%。今年5月,轉轉宣布戰略合併二手手機B2C平臺找靚機,合併後估值達18億美元。

但背靠淘寶的閒魚、源於58同城的轉轉,卻並沒有將傳統電商建立的完善審核機制全盤複製到平臺之中。

從準入門檻來看,不像多數傳統電商平臺,需要用戶的嚴格資質審核和繳納保證金,閒魚通過淘寶或支付寶登陸註冊即可成為賣家,轉轉則憑微信授權登錄並綁定手機號碼即可,準入門檻均不高。

對於發布的商品信息,閒魚和轉轉平臺的發布審核機制如何?

以AI換臉為例,閒魚日前被曝有賣家將女星臉部通過AI換臉技術,放在色情影片之中,單買10元一部,打包購買50部以上一元一部。同時,賣家還出售素人換臉色情視頻的服務,只需提供身邊人的照片和視頻,可實現素人換臉色情影片,一分鐘50元。

此類提供明星AI換臉技術用於色情視頻的用戶侵犯了明星的肖像權,如果用於製作淫穢物品並造成其他危害的,則有可能構成侮辱罪。

目前,閒魚上搜索「AI換臉」或「換臉」等詞已搜尋不到相關商品,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以AI換臉及明星姓名為關鍵詞發布信息,商品在閒魚平臺上實現秒上架。3小時後,商品因含有違禁信息被下架。

同樣,在轉轉平臺也無法搜索到此類信息,但仍可成功發布AI換臉的相關商品。發布後1小時後,商品因「發布色情低俗類禁售商品」被下架。

對此,閒魚客服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閒魚對大部分商品採取系統自動審核,但對疑似發布禁售品、含有敏感字眼的會採取自動加人工的多輪審核方式。

轉轉客服則表示,轉轉沒有專人負責審核發布,商品先發布再審核,均由系統自動審核,而且審核時間很快,商品發布、上架、審核幾乎同步完成。

對于禁售商品的發布,二手平臺即便屏蔽了某些違規關鍵詞,但仍有相似關鍵詞或交易暗語存在。

例如,在轉轉平臺上搜「成人用品」,結果顯示違規,但用其他關鍵詞如「情趣內褲」搜索,便能搜到相應的結果,顯示有大量銷售成人用品的賣家。轉轉平臺客服回應道,成人用品禁止發布,如發現可進行投訴舉報。

專家:平臺有監管和處理職責

閒魚和轉轉用戶增多的另一面則是,近年來多次被發現違法違規物品,甚至被相關部門約談。

2017年,北京海澱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發現,多起非法出售發票罪、出售非法製造的發票罪(假發票)案件都發生在二手交易平臺轉轉,向轉轉發出了司法建議函並約談了平臺。閒魚2019年被曝多位賣家出售真人婦科檢查視頻,今年則因虛假「兇宅」廣告的問題見諸報端。

目前,尚未出臺專門監管二手買賣平臺的法律法規。對於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規定中,《電子商務法》第27條提到「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為進入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非經營用戶提供服務,應當遵守本節有關規定。」

廣東財經大學智慧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姚志偉認為,上述條例中提到的「非經營用戶」很大程度上就包含進行二手交易的賣家,二手交易平臺則應根據《電子商務法》中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規定盡到相關義務。

「雖然當前《電子商務法》約束的是『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但二手交易平臺上發生的交易目前已不完全是個人的二手物品轉讓,明顯存在一些商家的經營活動。」北京市中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文戰表示,基於賣方實際是「經營性質」的情況,平臺應當受《電子商務法》的約束,至於具體參與交易的人是否受其約束,則應根據交易情況來判斷其是否屬於經營行為。

關於二手交易平臺的管理方式,在上述北京海澱法院對轉轉的約談中,法院建議,平臺應明確禁止交易物品範圍、健全交易信息排查方式、升級用戶誠信評價體系、加強犯罪線索移送等。楊文戰同樣表示,除了原預設的違規屏蔽關鍵詞,應根據用戶投訴、平臺方主動巡查等方式適當更新管理和關鍵詞名單,對於非法信息的交易者應採取處罰或禁入措施。如果沒有制約措施或縱容這類行為,平臺可能受到行政處罰,因此對他人造成損失,也可能會承擔賠償責任。

「作為平臺交易的方式,平臺不可能直接決定每一個參與者的行為,但應該建立管理機制,確保交易合法,有合理的交易規則。對於平臺中發生的非法行為,有監管和處理職責。同時作為二手交易平臺,還應該建議機制排除那些混進平臺的『經營者』,不要讓平臺名不符實。」楊文戰建議,監管部門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並實際監督到位,促使平臺合法經營。

儘管二手交易平臺沒有達到傳統電商平臺的交易規模、交易頻次,姚志偉認為,平臺仍需要在能力範圍內通過技術手段採取監控和防範措施。同時,平臺與監管部門之間,應有更多的溝通和協調,在發現涉嫌犯罪的線索之後應及時反饋給相關監管部門,保證交易的秩序。

「從閒置交易中互助模式的出現,到循環消費理念的普及,閒魚一直堅持用戶價值和社會價值先行。在我們看來,價值萬億的企業,其社會價值一定是大於商業價值的。」在2019年一場科技商業峰會的演講上,閒魚總經理諶偉業如此總結閒魚的發展理念。如何實現更合法合規、更良性的社會價值,或許將成為二手交易平臺需要思考的重要議題。

相關焦點

  • 「信用優秀」商家6毛賣個人信息,提供身份證號即查開房記錄!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閒魚上有用戶6毛一條出售個人信息,有用戶聲稱可代查開房記錄,「呼死你」等非法催收與防催收服務發布共存,甚至有涉黃內容從線上資源交易延伸到線下服務。違法違規信息交易,側面反映了平臺的監管及審核不力。背靠淘寶的閒魚、源於58同城的轉轉,能否將傳統電商建立的審核機制全盤複製到平臺之中?
  • 「查開房」網站死灰復燃:輸入身份證號 個人信息全能搜到
    原標題:「查開房」網站死灰復燃:輸入身份證號 個人信息全能搜到   「一輸入我的身份證號,我的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全出來了,難怪好多賣保險的騷擾我!」昨天,馬先生致電本報稱,他在一個名為「查開房我幫你」的網站上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意外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竟然在網上「裸奔」。
  • 查開房網站調查:提供姓名身份證號 花千元就能買
    其後,各種「查開房」網站層出不窮,儘管警方曾大力整治,但是3年以後,它們仍舊存在。不僅如此,街頭巷尾充斥的「私家偵探」也能輕易挖出這些私密的個人信息,甚至幫忙跟蹤、定位目標。只要付錢。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網上搜索「查開房」等關鍵詞時,出現了不少相關網站。現代快報記者在其中一個網站輸入同事的名字,在結果一欄,可以看到6個同名的人的相關信息。
  • 查開房網站調查:提供姓名身份證號 花千元就能買到
    其後,各種「查開房」網站層出不窮,儘管警方曾大力整治,但是3年以後,它們仍舊存在。不僅如此,街頭巷尾充斥的「私家偵探」也能輕易挖出這些私密的個人信息,甚至幫忙跟蹤、定位目標。只要付錢。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網上搜索「查開房」等關鍵詞時,出現了不少相關網站。現代快報記者在其中一個網站輸入同事的名字,在結果一欄,可以看到6個同名的人的相關信息。
  • 「查開房」網:輸入身份證號可查記錄
    近日,網絡上流傳著一份名為「2000萬開房數據」的資料在各大論壇提供下載,隨後有「查開房」網站出現並引發熱議,大量網友「躺槍」,驚呼後脊梁「直冒冷汗」。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查開房」網站被封后不斷復活,並陸續有類似網站出現。民間漏洞檢測平臺烏雲網稱洩密信息於今年中旬就已被盜取,洩露源無從查起。目前,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已就此事展開調查。
  • 「查開房」網復活 輸入個人信息可查開房記錄
    『查開房』被封」追蹤新京報訊 (記者林野)昨天新京報報導了網絡出現「查開房」網站,可查詢到包括身份證號、生日、地址、手機號等個人信息,該網站一度無法訪問。昨天,記者發現該網站又能使用,同時網絡又出現一個名為「開房」的網站,可查到公民具體信息。「查開房」網又能繼續訪問前天凌晨,記者曾向網絡110舉報「查開房」網站洩露個人信息,該網站一度無法訪問。昨天有網友稱該網站又能訪問了,記者隨即查驗發現屬實。
  • 查開房網站死灰復燃 個人信息精確到門牌號
    去年10月,如家、7天等連鎖酒店的伺服器被黑客入侵,有多達2000萬條客戶開房信息遭到外洩。事發後,警方一度將提供相關搜索的「查開房」網站查封。而經歷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後,這些個人信息又重新回到了網絡上。
  • "查開房"網復活 僅可靠身份證號查詢
    原標題:「查開房」網復活 「開房」網跟風 「開房」網隱去了個人身份證號 ■ 「輸姓名可查個人信息 『查開房』被封」追蹤 昨天新京報報導了網絡出現「查開房」網站,可查詢到包括身份證號、生日、地址、手機號等個人信息,該網站一度無法訪問。昨天,記者發現該網站又能使用,同時網絡又出現一個名為「開房」的網站,可查到公民具體信息。
  • 網站「查開房」 顧客心慌慌 輸入名字能查個人開房信息
    「這種網站太惡劣了,只需輸入姓名,就能查出電話、住址等信息,難怪好多銷售電話都來騷擾我們!」昨日,市民郭先生向本報反映,稱「查開房我幫你」網站涉嫌將多人隱私曝光。就此,12377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回應,將轉交執法部門核實處理。
  • 查開房網站死灰復燃 輸入姓名即可查詢個人隱私信息
    查詢這條信息可見,內容可謂巨細靡遺,長達6頁半的列表中詳細記錄了開房登記人的姓名、開房退房的時間、酒店名稱及地址、房間號等私密信息。隨著這一事件的持續發酵,數月前引發輿論騷動的「2000萬開房數據」事件再次引發關注,記者昨日查詢發現,目前多個開房數據查詢網站也開始死灰復燃。那麼,這些個人信息又是如何被輕鬆獲取?在大數據時代,這些信息可能會被怎樣利用?
  • 網站能查2000萬條開房記錄 個人信息或輕易洩露
    「這種網站太惡劣了,只需輸入姓名,就能查出電話、住址等信息,難怪好多銷售電話都來騷擾我們!」昨日,市民郭先生向本報反映,稱「查開房我幫你」網站涉嫌將多人隱私曝光。就此,12377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回應,將轉交執法部門核實處理。
  • 「查開房」網站復活 輸入姓名就能查全套信息
    這幾天,「查開房」成為網上熱詞。而一些「查開房信息」的網站,最近又「重出江湖」。有些網站甚至稱,只需輸入個人姓名,就能查出開房者身份證號、電話、住址等信息,這讓不少人憂心忡忡。那麼,這到底是真是假?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登錄「查開房信息2000萬酒店數據在線查詢」網站,輸入個人資料,發現確可查到開房者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信息。
  • 查開房網站死灰復燃 只需輸入姓名 身份證等信息都能查出
    昨日,泰和泰律師事務所曾祥坤律師表示,這些洩漏個人身份證號、家庭住址、手機號或酒店入住信息的網站,確實侵犯了個人隱私權。   北京市惠誠(成都)律師事務所郭剛律師表示,對於普通個人侵犯他人隱私,在我國一般適用的法律條款是《侵權責任法》,該法律條款明確個人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和隱私權等,均受法律保護。
  • 記者體驗網售個人信息:開房記錄精確到秒
    前述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如果針對性地查詢單個項目,則收費另計,「查個人徵信費用是300元,查開房記錄200元」;另外,查詢單個項目,如開房記錄可當天出結果,查「身份證大軌跡」全套則要等到第二天。9日晚7時,對方向南都記者發來了同事的開房記錄的整體截圖,還單發了一張今年10月30日最後一次開房的記錄截圖。截圖顯示,同事最早一次開房是在2011年8月10日21時48分,入住賓館是西安市新城區安馨賓館,房號為310房間,並可查到同住人員。南都記者詢問查同住宿人員如何收費,其表示「單獨查一個同住要600」。
  • 記者親身體驗網售個人信息:開房記錄精確到秒
    前述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如果針對性地查詢單個項目,則收費另計,「查個人徵信費用是300元,查開房記錄200元」;另外,查詢單個項目,如開房記錄可當天出結果,查「身份證大軌跡」全套則要等到第二天。9日晚7時,對方向南都記者發來了同事的開房記錄的整體截圖,還單發了一張今年10月30日最後一次開房的記錄截圖。截圖顯示,同事最早一次開房是在2011年8月10日21時48分,入住賓館是西安市新城區安馨賓館,房號為310房間,並可查到同住人員。南都記者詢問查同住宿人員如何收費,其表示「單獨查一個同住要600」。
  • 個人信息黑色產業鏈再調查:查詢信息只需要一個車牌號
    有車牌可查車主、戶籍、差旅、開房信息  個人房產、行車、航班記錄、網吧記錄全可查,個人信息甚至被做成查詢軟體。  在昨日的報導中,南都披露,記者只用700元就買到了同事的眾多信息,包括開房記錄、乘坐航班,甚至網吧上網記錄等。
  • 開房信息查詢軟體隨意下載 輸入姓名信息全知
    網上查開房記錄是真的!  記者在百度中以「查開房」為關鍵詞搜索,不僅有查開房記錄的網站、查開房記錄的軟體,甚至還有賣家在淘寶上公然兜售開房記錄的資料庫,並宣稱「5年之內的個人開房記錄均可以查到」。記者登錄其中一家網站發現,只要輸入姓名或身份證號就能進行查詢,結果會顯示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地區及登記時間等信息,部分還可以查到手機號和電子郵箱。
  • 「查開房」網址被曝光:輸入姓名可查出開房信息
    新京報訊(記者楊鋒)「發個狗血的東西,如家、七天等連鎖酒店開房信息洩露,給大家一個地址,可以去查詢。」10月18日,實名認證的新浪微博帳戶@股社區 發布了一個名為「查開房」的網址。  經記者實測,只需輸入姓名或身份證號,即可查詢到包括身份證號、生日、地址、手機號、郵箱、公司、登記日期等真實信息。  一周前,國內安全漏洞監測平臺烏雲發布報告,稱多家酒店開房記錄被無線上網認證管理系統供應商——浙江慧達驛站網絡有限公司存儲,並因系統有漏洞而存在洩露隱患。慧達驛站公司確認曾存在漏洞並已修復,並稱未造成開房記錄等住客個人信息洩露。
  • 個人查徵信怎麼查,個人信息信用查詢平臺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銀行找客服經理填寫申請表(申請表一定要如實填寫)後就可以辦理你要查詢徵信的業務了
  • 躺著中槍:2000萬條開房信息洩漏三個月
    近日,一份名為「2000萬開房數據」的資料被網友瘋狂下載。2000萬條數據大範圍洩露,顯示了2000萬個受害人包含姓名、身份證號、性別、出生年月日、手機號及註冊郵箱在內的詳細個人信息。2000萬條數據大範圍洩露,顯示了2000萬個受害人包含姓名、身份證號、性別、出生年月日、手機 號及註冊郵箱在內的詳細個人信息。在2000萬條洩露信息中,其中涉及濟南市民162764人。  上海開過房,網上能查到  1月5日,有朋友告訴張先生,稱其個人信息可以在網上查到,而且查到了他的開房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