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牌可查車主、戶籍、差旅、開房信息
個人房產、行車、航班記錄、網吧記錄全可查,個人信息甚至被做成查詢軟體。
在昨日的報導中,南都披露,記者只用700元就買到了同事的眾多信息,包括開房記錄、乘坐航班,甚至網吧上網記錄等。昨日,南都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網上可供交易的個人信息並不限這些,行車記錄、房產信息都可以查詢,甚至查詢很多信息只需要一個車牌號。
個人全部航班記錄均查到
南都記者接觸的個人數據賣家中,如要查詢個人信息,一般要求記者提供當事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也有人只需要提供車牌號,就能查到車主的全套個人信息。
記者以「查外遇」為由,給某湖北商家提供了一個江蘇車牌號。在2個小時內,根據這個車牌號,該商家就查到了該車輛的各種信息,包括車型、發動機號、車主、聯繫電話等,收費300元。南都記者核實發現,所有信息都是正確的。而根據這個車主信息,該商家又可以查到他的戶籍信息、差旅信息、開房信息等,收費都在500元左右。
根據記者提供的姓名和身份證號,該商家又在半天之內查到了當事人的「超級資料」,包含戶籍、航班、開房信息、身高、所在學校等,所有信息核實無誤,花費600元。其中航班信息包括了身份證號、班次、登機牌號、座位號等,最遠可追溯到2011年。記者向當事人核實,得知2011年是其第一次乘坐飛機。
而據央廣昨日報導,行車記錄也是個人信息非法交易的一部分。賣家稱,「有好幾種方式,如查行車軌跡,跟車管所那邊有聯繫,可以讓他們在系統裡調,看他從哪邊走的。」
自稱有6千萬銀行帳戶數據
南都記者以「個人數據」為關鍵詞在某電商平臺進行搜索,找到兩家出售個人隱私數據的店鋪,價格都是1000元,且都沒有成交記錄,開店時間也較短。
某商鋪店主「××× 之城」表示,他做的是新加坡境內個人或企業的背景調查,對中國公民的個人隱私數據查詢,無法提供服務。不過,他也透露,「好多人諮詢,都是要查國內的」。
另一商鋪的店主「懶人××工廠」則表示,他手頭有從銀行內部整理出來的300萬條記錄,因此只能查詢個人銀行帳戶信息。南都記者經同事授權後,提供了其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供其查詢,其查詢後稱他的本地緩存中沒有找到相應的信息,其懊悔地表示「以前我本來有6000萬條數據的,數據被我搞丟了,那個樣本庫要大些」。
個人信息被合成為查詢軟體
南都記者還調查發現,被洩露的個人信息,甚至已被整合成了查詢軟體。
網上一款名為「急速業主名錄」的軟體顯示,用戶可輕鬆從中檢索到各地的房屋業主信息,包括姓名、電話、房屋地址等。
南都記者隨機聯繫了幾名業主,發現信息準確無誤。這幾名業主表示,他們都曾在租房平臺發布招租信息,懷疑可能是軟體商從租房平臺上摘錄了他們的信息。
就此,南都記者隨機採訪了某位業主,「這些信息都已經被我公開在租房平臺上了,只不過被人重新收集起來了。」該業主稱,其經營有一家公司,常在網上發布各類信息,因此也收到各種騷擾電話,包括發票、房產、商業推廣等,最多每天能接到30個電話。
南都記者發現,該軟體商還同時經營有一款名為「急速車主名錄」的軟體,同樣可查詢到全國各地車主姓名、電話、車型、價格、行使裡程等。記者是免費用戶,只能查詢到各個城市的20條業主、車主信息。如要查詢到所有信息,則需要每月付299元錢。
提醒
有人包裝成「軟體開發」名目
在網絡黑灰產業鏈裡,一些虛假服務商與客戶只能做一筆生意,而首次交易的信任感很難建立。由此,有服務商會提出在正規的第三方擔保平臺交易。據悉,由於非法交易者虛報名目,導致服務眾包平臺無法辨識,也加大了對此類交易的打擊難度。
12月10日,一名服務商「阿凱」告訴南都記者,只要有身份證號,他就可查到所需對象的開房記錄。針對信任問題,他提出,可以在正規的服務眾包平臺———豬八戒網進行交易,但要將項目包裝成「軟體開發」、「服裝設計」一類的正規由頭。
但在項目發起後,「阿凱」以打不開連結、搜不到項目為由,抱怨「在(豬八戒網)上面做不了了」。最終,南都通過其它渠道與其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