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太陽系人類能去哪裡!未來,或可在白矮星附近居住

2021-01-16 騰訊網

最近科學研究發現了第一顆行星繞a軌道旋轉的白矮星,後者命名為WD 1856b,它繞軌道運行一圈大約是每1.4天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這顆巨大的白矮星WD 1856 b比它所穿越的恆星殘骸大7倍。在這種情況下,極大的可能有地球大小的行星在與白矮星合適的距離下運行,它們的表面溫度類似於地球,而且,它離現在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很近。

大約再過十億年,太陽就會亮起來把海洋燒開,地球上失控的溫室效應會加劇物種的滅絕,為了生存,我們的文明必須向太陽系外遷移。

70億年後太陽的核心將收縮到它的核心,一個白矮星就此形成,攜帶約一半的太陽質量,其餘的物質全部蔓延消散在無盡的宇宙空間。

白矮星是一種熱的、緻密的、金屬的水晶球模樣的極端行星,半徑大約相當於1.4個地球大小,在未來,這顆名為WD 1856+534的白矮星會緩慢冷卻,因為它不再有一個中央核引擎。

在廣袤的銀河系中,大約產生了100億顆白矮星,因為有許多類似太陽的恆星已經經歷了死亡的過程,這是類似太陽的恆星的壽命與當前宇宙年齡之間偶然巧合的結果。

幾十億年後,白矮星冷卻到與今天太陽相似的表面溫度。

據估計,1856b的年齡已經有60億歲了,表面溫度為4,700攝氏度,略低於目前太陽現在的5,800攝氏度。

據估計,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白矮星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近50倍。

由於這顆白矮星的大小是太陽的76倍,所以當在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約為1%時,一位位於新探測到的行星軌道內的觀測者,將會看到與地球相似的照明,而WD 1856b所佔的角度與太陽在我們的天空中所佔的角度大致相同。

這就相當於,大約每33小時在上面居住的人都會慶祝一次他們的生日,相當於該星球上一年的時間。

考慮到白矮星的發光表面積比太陽小10,000倍,在白矮星凌日期間,行星大氣中的吸收特徵比類似太陽的恆星更容易被探測到。

而且它將向白矮星展示同樣的面孔,這就造成永久的白天和黑夜。

事實上,如果離白矮星很近的話將被重力潮汐力摧毀,所有這片區域是危險的。

所以人類的宜居帶應該離這一潮汐不斷遠離,而潮汐可能在星球表面的任何海洋或大氣中引起相當大的隆起。

所以,當太陽演化為白矮星時,我們的後代可能會在其遺蹟附近的宜居地帶居住。

對於天文學來說,一顆潮汐鎖定的行星將提供一個永久的夜晚的好處,在那裡望遠鏡可以不間斷地觀察他們黑暗的天空。

對經濟而言,白矮星表面將不產生放射性廢物的情況下提供核反應堆的能量和效率。通過將垃圾排放到白矮星表面,人們可以在核燃料產量接近的情況下,從發射的電磁輻射中獲取引力結合能。

這一觀點表明,可能已經有類似於我們的文明認識到生活在白矮星周圍的好處。

在未來,隨著科學以及太空探索的不斷進步,人類對於宇宙的不斷理解,總有一天,我們會真正站在白矮星附近。

相關焦點

  • 尋找外星生命,白矮星,它是希望之光!
    我們知道,生命可能出現在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附近,我們也知道,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會變成白矮星(一種小而密度高的恆星,大約有行星的大小,是恆星內核的殘餘)。因此,或許我們應該把搜尋的重心放在白矮星附近。末世將近儘管在太陽系和其它恆星系統中尋找了數十年,我們依舊沒有發現其它生物。
  • 逃離太陽系的種種「幻想」在未來人類該如何在宇宙中航行?
    雖然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太陽系進入星系空間,但這個飛行了幾十年的探測器能給人類帶來什麼呢?帶上地球還是宇宙飛船?作為一顆黃矮星,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目前,它已經有50億年的歷史,在50億年內,其核心的氫氣將全部耗盡,核反應開始繼續由氦聚變成碳、氮、氧等其他元素。它最終會膨脹成一個直徑超過100倍的紅巨星。
  • 傑夫貝佐斯:未來會有一萬億人類居住在太陽系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航空公司「藍色起源」創始人兼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近日稱,總有一天,太陽系會有一萬億人類。貝佐斯希望其航空公司能幫助人類移居其它星球。藍色起源公司的目標是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最近,該公司在建設低成本基礎設施以降低太空探索成本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 海王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為什麼?
    我們先說結論,海王星上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其實原因很簡單,即使不考慮海王星上是否有大氣以及磁場存在,海王星本身並不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所以,海王星不適合人類居住。其實,判斷一個星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在天文學上有一個宜居帶模型,任意一個星球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就適宜人類生存。下面,我們簡單看一下宜居帶模型包含哪些條件。
  • 太陽系內3顆特殊的星球,改造後可供人類居住,有的比地球還富饒
    從人類能夠發射太空飛行器開始,人類就從來沒有停下尋找第二家園的腳步,但是宇宙實在是太廣闊了,即使我們用光速飛船進行航行,僅僅是飛出銀河系就需要2.5萬年的時間,對目前人類的科技來說,很明顯這是不現實的。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系外宜居行星,倒不如把時間花費在改造太陽系以內的星球上,有些星球加以改造,還是可以居住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太陽系內三顆有改造潛力的星球。第一顆 月球月球是大家最常見的一顆天體了,自古以來,人類就夢想著能夠在月球上面居住。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但是離著可以居住還差一段時間。
  • 假如八大行星都適合人類居住,那麼太陽系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這是一個開腦洞的題目,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地球適宜人類居住,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15℃,擁有合適的大氣層,也擁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而其他七顆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而水星和金星的表面平均溫度都在400℃以上,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55℃,而且火星大氣層十分稀薄,這七大行星目前都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因此,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那就是我們把地球的狀況「複製」到太陽系的其他七顆行星中,讓它們也成為適宜人類生存的行星,也就是七顆個頭大小不同的地球,那麼太陽系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
  • 當太陽最終變成白矮星,地球能否倖存?天龍座內首次發現真實案列
    這顆白矮星位于天龍座,距離地球80光年,是一個三星系統中的成員之一,年齡約為100億歲。被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行的這顆行星是一個氣體巨人,也被稱為「類木行星」,被命名為WD1856-534b。這類行星通常被認為無法維持生命,但它的存在表明,可以維持生命的更小的巖石行星也許可能存在於白矮星的可居住區域內。
  • 當太陽耗盡能量併吞噬地球時,或將誕生另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當太陽耗盡能量併吞噬地球時,世界末日可能會來臨,但美國宇航局的一位科學家透露,人類屆時或許可以在另一顆外星天體上找到居住之地。專家們相信,在大約50億年後,位於太陽系中心、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的這顆恆星將耗盡能量,並徹底改變宇宙。
  • 地球在太陽系內,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銀河系又在哪裡?
    從遠古時代,我們人類就開觀察和思考我們所在的世界。我們在哪裡?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最初的時候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大地是方的。天空就像一口圓形的大鍋扣在大地上。腳下的大地則是漂浮在無邊的大海上。再到後來人們發現天上的日月星辰總是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它們好像就是在「地下」繞了一下後又升起來了。於是人們開始思索一個問題「我們腳下的大地是不是一個圓球呢?」
  • 銀河系直徑在20萬光年,那人類以光速飛行,多久才能離開銀河系
    文/行走天涯   銀河系直徑在20萬光年,那人類以光速飛行,多久才能離開銀河系呢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生活在太陽系內,太陽系有生活在銀河系當中,這種小型的系統實際上在宇宙中是非常普遍的,金礦我們覺得地球非常的大
  • 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
    卡西尼號在土星北極上空說起卡西尼號,就不得不提起他短暫的20年裡到過的地方,它起初並不是直奔土星而去,在它離開地球之後如果你能把土星放到足夠大的水缸裡,它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很有趣吧?因為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平均密度小於水的行星。衛星土星也有很多的衛星,它的衛星團是由53個已知的衛星和9個臨時衛星組成。其中極富特色的就是土衛六(泰坦星)和土衛二。
  • 8大行星中為何只有地球適合人類居住?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出了地球之外的七個行星有生命嗎?為何只有地球合適人類居住呢?太陽系內八大行星,靠近太陽的四顆為巖質行星又是近日行星,遠離太陽的四顆為氣態行星。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地球是目前人類探測到的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其他七大行星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為什麼能不能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呢?除地球的七大大行星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
  • 《流浪地球》中,地球離開太陽系後地表溫度會達到多低?-270℃?
    基本上我們可以認為,地球離開了太陽系之後將無法有效獲得輻射能,唯一的能量來源是地球熾熱的內核熱傳導和行星發動機的熱量!我們也可以看看在太陽系之前,太陽系各軌道上行星的溫度,可以為地球的未來參考一下!到海王星其表面已經達到了非常令人不適的-200度,那麼到達太陽系以外時地表會達到多少溫度呢?回力棒星雲宇宙中最冷的區域,為零下270.42℃(絕對零度為:-273.15℃),當然這是塵埃雲的快速擴散造成的,並且附近並沒有大質量的恆星照射,那麼其溫度趨向於絕對零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與地球在前往比鄰星的途中並不完全一致!
  • 如果太陽系內出現鑽石行星,人類目前的技術能開採嗎?
    如果太陽系內出現鑽石行星,人類目前的技術能開採嗎? 中國有句古話,物以稀為貴,地球上所有價格昂貴的商品幾乎都是十分稀少的東西,比如鑽石和黃金。
  • 50億年以後太陽壽命終結,人類和地球的命運會如何?專家給出猜想
    地球是太陽系8大行星之一,也是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有可能也是太陽系唯一的生命星球,地球因為人類的誕生升級成為了文明星球,在古代人看來,太陽是非常偉大的,它是永恆不滅的,但是隨著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時代,對宇宙的認知越來越多,對太陽的了解也越來越多,現在我們知道,太陽其實是一顆恆星,像這樣的恆星銀河系中有很多,整個宇宙也是有無數個,太陽是一顆能夠燃燒的恆星,它的燃燒和普通的燃燒不同,是一種核聚變的反應
  • 科學家在水星和金星軌道發現塵埃環,或將改變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
    太陽系是地球的母星系,也是人類生存的星系。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就開始了對太陽系的探索和研究。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而地球有兩個鄰居,一個是火星,一個是金星,它們都受到了科學家的高度關注。除了火星和金星之外,離太陽系最近的水星也是科學家非常感舉的一顆行星。
  • 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克卜勒45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克卜勒452b是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網絡上抄的沸沸揚揚,說它與地球相似度達到98%,號稱地球大表哥,甚至有人宣稱科學家判定這顆行星適宜人類居住。那麼這些傳言是真的嗎?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科學家從來也沒有判定什麼星球適宜人類移居。克卜勒452b也不例外。
  • 你了解我們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嗎?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信使號在水星北極附近一些撞擊坑的永久陰影區內,確認有水冰的存在,而水冰不但給未來人類活動提供水資源,也可以電解得到氧氣,水星離太陽近又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太陽能,這為未來人類在水星北極活動提供了可能。 3、金星
  • 地球繞太陽有四季,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有四季嗎?冬季在哪裡?
    據說四季形成和人類文明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其中最好的理由就是人類養成了儲存糧食的習慣,使得在應對季節變化或者因氣候變化欠收時的應對能力更強!比如大家印象中的非洲糧食缺乏,土地貧瘠,其實都是懶造成的,肥沃的非洲土地一年可以幾熟,假如中國有這樣的條件,還要愁糧食不足嗎?養活全世界都不是問題!
  • 適不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終於給出了答案
    適不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終於給出了答案眾所周知,地球目前是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那麼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中的還有哪些星球適合我們居住? 如果我們問小孩子,許多孩子可能會回答:水星,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