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繞太陽有四季,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有四季嗎?冬季在哪裡?

2020-11-30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一年有四季這事就是小盆友也知道了,但這僅僅是在高緯度地區,其實在南北緯5度以內的區域,一年中沒有四季的,要不就只有夏季,或者就分雨季和旱季,因為太陽在這個範圍照射角度變化不大,因此每一天就是夏天!

地球四季的成因

四季的成因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這就是地軸傾斜所致,地球歪著轉,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範圍跟著變化,導致的結果就是光輻射變化,直接表現就是季節!

這是以北半球為標準的地球四季變化示意圖,關鍵就是黃赤夾角,就是這個角度造成照射角度不一樣!據說四季形成和人類文明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其中最好的理由就是人類養成了儲存糧食的習慣,使得在應對季節變化或者因氣候變化欠收時的應對能力更強!

比如大家印象中的非洲糧食缺乏,土地貧瘠,其實都是懶造成的,肥沃的非洲土地一年可以幾熟,假如中國有這樣的條件,還要愁糧食不足嗎?養活全世界都不是問題!所以這採集日子過慣了的非洲人要進入農耕時代都那麼難,唯一的原因就是非洲物產太豐富而沒有發達的農耕文明,現在人口數量增長而採集卻有限所導致糧食缺乏。

所以四季不是壞事哦,是人類文明發展很重要的促進因素!

太陽系環繞銀河系公轉過程中有「四季」或者「旱季雨季」嗎?

其實對於地球來說,太陽猶如GOD一般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即使整個宇宙都消失不見,就剩下太陽系,地球其實照樣過日子,地球照樣環繞太陽轉,而太陽繼續為地球以及真箇太陽系提供光和熱,所以太陽系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系統,它不需要外界環境支撐!

銀河系的存在對太陽系有意義嗎?當然有,這個意義有兩個,一個是積極的,另一個是消極的!對於這兩個說法,我們來做個簡單分析:

如果沒有銀河系,太陽系就無法形成,因為誕生太陽系的星雲是來自於銀河系本地泡中的本地星際雲,這一個區域的星雲,來自於銀河系早期形成的一顆恆星超新星爆發,因此沒有銀河系這個大舞臺的話,太陽系是不會存在的!

從太陽系形成之後,銀河系對於太陽系的積極意義將不再存在,而且由於左鄰右舍的恆星發展並不均衡,時不時的超新星爆發還有可能對地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比如地質史上數次滅絕被認為誘導因素就是超新星爆發,因為它產生的高能伽馬射線會導致高層大氣的臭氧和氮結合,失去臭氧層,而且高能伽瑪射線還可能直達地面,破壞生物體的DNA,引發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

但這些都不是周期性的,偶發性概率很大,比如當前狀態下距離地球30光年內的恆星並沒有打算爆發超新星,或者質量不夠根本不足以形成超新星,比如距離地球最近最亮的恆星(除太陽外)就是天狼星,質量只有太陽的2倍,未來結局也是白矮星!

唯一懷疑的因素是來自銀心的有害輻射,其中一個理論是銀盤面上有厚厚的塵埃帶,使得我們在可見光波段看不清銀心,這是壞事也是好事,因為它遮擋銀心高密度年老恆星發出的有害輻射!地球生命才得以發展!因此有科學家就會將之與地球生命大滅絕聯繫起來,認為銀盤面上某些區域的塵埃帶比較稀疏,因此當地球通過這些強輻射帶時,就會造成滅絕事件!這個說法挺有意思,但有幾個疑點是這個理論無法解釋的:

銀心輻射不足以引起生物滅絕地球生物大滅絕並不是以環繞銀心公轉為軌道周期因此從這些角度分析,太陽系環繞銀河系的周期性變化導致滅絕的可能性並不大!

地質史上的大滅絕事件

地球自身條件引起災難的幾個可能

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理論是地球自轉軸的不穩定導致地球發生冰河期,繼而發生生物滅絕!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地球自轉軸就是以一個2.6萬年緩慢變化的周期,這是地球自轉的進動周期,除此以外還有地球環繞太陽的橢圓軌道以2.1萬年的變化周期,另外地球自轉軸和黃道面之間有一個角度變化(22.1度到24.5)的4.1萬年周期,此為章動!

綜合因素影響之下將會改變地球氣候模式,最大的可能就是冰川期與之相關。而且每年的季節都會有小幅變化,下圖為近年來季節長度變化表,供參考。

2005年-2007年間的季節變化

因此地球上發生的冰川期很可能就和這些周期的綜合因素相關,因為這些不同的周期有一個公倍數,如果各種惡劣條件都湊一起,那麼可能就會發生極端事件,但即使數萬年這個周期對人類來說依然比較漫長,而飛速發展的科技也許能讓我們能遊刃有餘地應對這種環境!

相關焦點

  •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
    地球繞太陽一周需要1年已經成為常識,就連小學生都知道這樣的知識,不過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的時候,太陽攜帶著八大行星在也圍繞它的上一級天體銀河系旋轉,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呢?
  • 為什麼地球繞太陽轉軌跡是橢圓的,而不是圓?
    題目說地球繞太陽轉,那就是地球的公轉,但地球公轉的速度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地球的公轉周期不變。眾所周知,地球的公轉軌跡是一個橢圓的,而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而地球能夠繞太陽公轉,,自然就是受到了萬有引力,但不能說橢圓軌跡是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結果!地球為什麼會繞太陽轉?嚴格地來說,地球並不是單純的受到太陽的引力繞太陽公轉。
  • 你知道四季如何觀星空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豬豬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你知道四季如何觀星空嗎?四季如何觀星空寒來暑往,鬥轉星移。說明隨著一年四季的變更,星空也在變化著。由於地球在繞太陽運動過程中,地球和太陽的相對位置不斷發生變化,因此,一年的不同季節看到的星象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以北京(北緯40度)為例,來看看四季星空。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銀河系繞什麼轉?
    每天我們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到早餐時明亮的陽光,晚上太陽落山過後,天空就會慢慢進入夜晚,許多人知道這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地球自轉時也圍繞太陽旋轉,地球的遷移產生了四季的變化,城市化是維持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如果沒有地球繞著太陽轉,四季就不會有變化,地球也不會產生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動植物
  • 為什麼四季星空不一樣——冬季星空那些期待的流星雨……
    為什麼四季星空不一樣關鍵詞1:四季星空的運轉關鍵詞2:冬季星空微小博:星座能預測人的命運嗎?人在地球上任何位置,只能看到半個星空,另一半星空在地平線下。在南北兩極,地球自轉軸通過頭頂,星空怎麼轉也還是那些星,而在一般緯度的地方,人們可以看到星空隨季節不同而有規律地變換。四季星空的變換原因和地球公轉有關。
  • 地球在太陽系內,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銀河系又在哪裡?
    我們在哪裡?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最初的時候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大地是方的。天空就像一口圓形的大鍋扣在大地上。腳下的大地則是漂浮在無邊的大海上。再到後來人們發現天上的日月星辰總是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它們好像就是在「地下」繞了一下後又升起來了。於是人們開始思索一個問題「我們腳下的大地是不是一個圓球呢?」後來人們終於搞明白了,我們是生活在宇宙中的一個星球上。我們把它叫做地球。
  • 地球四季的變化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和地球離太陽的遠近有關係嗎?
    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決定了晝夜和四季的變化。地球人幾乎都知道,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公轉一周為一年,然而,地球圍繞著太陽轉的軌道並不是看上去的正圓形,而是一個橢圓形。太陽的位置就在橢圓形的一個焦點上 那由於這個焦點和橢圓形的中心點並不是一個點,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就會出現遠近之分。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會繞著銀河系轉嗎?轉一圈要幾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公轉周期為365.24219天,也就是一年。太陽系包括太陽、8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近500個衛星、超過1200000個小行星以及矮行星和彗星。
  • 地球繞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轉,為何北鬥七星、啟明星位置不變?
    地球繞著太陽轉,為什麼北鬥七星、啟明星的位置基本不變?有這個疑問的朋友應該沒有好好觀察過星空,北鬥七星的位置的變化比較慢,一年輪一次,每天看起來差不多,但累計一定的時間後就會很明顯,您會發現勺柄方向變化了!
  • 月球上有沒有夏天?曬到太陽就是夏天,曬不到太陽就冬天!
    月球上有沒有夏天?這是一個挺好玩的話題,地球有四季,火星也有四季,金星嘛一年到頭就只有火爐!那麼我們在大多數時間都能看到的月亮上有四季嗎?下面我們就這個話題簡單展開討論下!我們先給出答案,月球上並沒有四季!
  • 宇宙科學論:銀河系的探索,為什麼冬季的銀河相對夏天比較暗淡?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對地球之外的世界,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你知道為什麼冬季的銀河相對比較暗淡嗎?不過,也有很多人就已經看出這個大銀河系的模型顯然要優於小銀河系,尤其是對於太陽在銀河系所在位置的這個描述。對著銀河中心的方向看恆星是比較稠密,所以會比較亮一些,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夏季銀河反方向。看也就是往銀河系的外圍看,這就是我們所謂冬季銀河物質比較少,所以看上去也就比較的暗淡了。雖然現在看來好像這是一個挺容易想通的問題,但是放在當時的宇宙管理其實能有這樣子的一種認識是非常不容易的。
  • 【小記者專享】學校裡聽不到的天文課堂,領略四季星空的別樣奧秘
    "爸爸,天上有多少顆星星?星星離我們有多遠?彗星為什麼有尾巴?怎麼辨別星座?......孩子們將收穫1、觀察和認識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2、知道四季星空的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3、會通過星座辨認方向4、意識到觀測星空需要恆心和毅力,科學探索需要持之以恆分享課程介紹1第一課為什麼四季的星空不一樣
  • 地球到底有多小?你知道嗎?
    天王星海王星在整個太陽系中,地球是第四大行星,只遜色於海王星、土星、木星和距離我們約15億公裡的太陽,木星土星放眼整個太陽系,太陽確實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星體,其質量點到了太陽系的99.86%。太陽但如果與宇宙中己知的其他恆星相比,太陽只能算其中的小個子了。
  • 為什麼水星過境事件並不常見,它與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有關?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毋庸置疑,人類的確是已知世界中最有智慧的生物,不僅可以充分適應地球環境提升生活質量,更能飛入太空探索宇宙天體的奧秘。我們不再偏執的推崇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認識到行星、恆星、乃至整個銀河系都有其生命演化周期。當站在地球上的人們,觀察到太陽的前方有水星在緩慢穿行,便產生了所謂的過境事件。
  • 又和在四季看到的不同星座有什麼關係?
    但就連太陽,也只不過是銀河系裡眾多恆星中的一個。 銀河系中大約有2000億個恆星,夜空中能看到的很多星星都是銀河裡的恆星。 很多人也許會問:「太陽系究竟在銀河系的什麼地方呢?」
  • 為什麼在地球上夏天夜空看到的星星,要比冬天夜空看到的星星多?
    主要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相對位置有關!夏季的時候,地球位於太陽和銀河系中心一側;冬季時,位於另外一側。銀河系是扁平狀的,稱之為銀盤,我們太陽系就位於銀盤之中,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周期約2.3億年!
  • 真實的太陽系行星運動更神奇
    我們被教科書太陽系運行配圖誤導了麼?在我們的常見課本中,太陽系的8大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配圖一般是下圖這樣。而真實的行星運動,並不在一個圍繞恆星的固定盤面上。甚至包括恆星,星系…在更大的一個參照系內,自身均是如此。
  • 神秘小行星隱藏太陽系10億年,不知從何而來,繞太陽逆行十分異類
    Namouni和巴西Paulista大學Universidade Estadual保利斯塔大學的研究員Maria Helena Moreira Morais使用數值模型來模擬我們太陽系的萌芽並查明數十億年前小行星的位置。模擬將小行星放置在垂直於太陽系行星和小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平面的軌道上。這些小行星也離原始盤很遠,原始盤是圍繞太陽形成行星的。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是銀河系最古老星球,或暗示地球最終命運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超地球的熾熱巖石系外行星被發現繞著我們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運行。系外行星之所以被稱為是因為它位於我們的太陽系之外,它比地球大50%左右,質量是地球的三倍,按天文學標準,它是超級地球。即便如此,被稱為TOI-561b的行星只需不到一半的地球日就可以完成圍繞其宿主恆星的一個軌道。
  • 為什麼冬季星空看起來比夏季稀疏?
    確實是這樣的,北半球冬季夜晚所能看到的星星要比夏季更稀疏,尤其是夜空中哪條淡淡的銀河。原因在於冬季夜空所看到的是銀河系邊緣的方向,而夏季夜空所看到的是銀河系中心的方向。太陽系既不在銀河系中心,也不在銀河系邊緣,而是位於距離銀心2.6萬光年的地方。作為棒旋星系的銀河系,它有著四條主旋臂——船底-人馬臂、盾牌-半人馬臂、英仙臂和外緣臂,恆星和星雲大都集中在這些旋臂之上。不過,太陽系不在四大旋臂上,而是在英仙臂與船底-人馬臂之間的獵戶支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