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五昌
2016年底,我編成了一本2017年中國新詩日曆,後來以《每日一詩》的書名由出版社公開出版,出版後引起了詩壇的廣泛關注與普遍好評,超過了我本人的想像。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2017年秋冬之際,臨近歲末了,由於我本人今年的詩歌編著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加之我知道編選一部詩歌日曆耗時很長,工作量巨大,所以對於我今年是否要繼續編選一本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我內心是頗有些猶豫不決的,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有很多了解我的詩人朋友主動打電話給我,積極鼓動我繼續編選《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他們聲稱我這部新詩日曆編選思路很好,具有獨創性,而且所選作品藝術質地優良,給人以難得的審美享受,如不繼續編選,實在屬於一種資源浪費。就這樣,我被詩人朋友們的熱情所推動,決定克服一些困難,繼續編選2018年度的新詩日曆。
這裡我再次強調一下,我對詩歌日曆、藝術日曆這樣的讀本是非常有好感的,我在青少年時代就喜歡購買這樣的日曆。每天品讀日曆上的一首詩,或者一幅畫,然後在這一頁的空白處,順手塗鴉上幾句自我感覺不錯的文字,這也是一種精神享受,至少會讓我自己覺得,自己的每一天都沒有白過。
今年是2017年,也就是詩人、詩評家們比較普遍公認的新詩百年,因為某種時間情結所發生的作用,各種詩歌選本紛紛出爐,所以,我編選的這本《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也算是以我自己的方式來紀念新詩百年這個光榮的年份。我決定繼續遵循2017年中國新詩日曆的編選思路,決定以春、夏、秋、冬的風景描寫與再現,作為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的主題內容與編排方式。該書收入了海內外華語詩壇上365位大家、名家與新秀的與風景有關的詩歌作品365首(一人一首詩),在時序上呈現出一年四季風景,以及風景背後詩人們豐富、深刻的精神狀態,作為編者,我自認為這種構思與編排還是很有寓意的。
《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徵稿啟事在微信朋友圈轉發後,獲得了海內外詩人朋友們的熱烈反響與大力支持,短短幾天時間之內,我的郵箱就收到了幾千份詩稿,正是廣大詩人朋友們對於我詩歌編選工作熱情、無私的支持,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鼓舞與工作動力,我在此真誠感謝這些詩人朋友們。機緣巧合,《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一書的選題得到了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關領導及資深編輯鄧玉瓊女士的高度重視與充分認可,愉快的表示願意與我進行合作,在此由衷感謝他們純粹、可貴的詩歌情懷與人文眼光!藉此機會,我也要對青年詩人王彥山、大槍、胡建文、曹誰、王長徵等人給予我的熱忱協助表示感謝。在這部新詩日曆的具體編選過程中,任美玲、吉侯路立、董旭、陳瓊、蘇明、衛冕、祝航、胡悠南、歐陽珊、文偉、唐梅、南蓮子、谷輪輪、楊雪薇、焦典、趙歐娘等同學,以及北京師範大學白鹿洞書院文化學會的陳思洲、張明、李燁、張雨晨、龔安琪、孔令芝、李詩琴、黃安怡等同學,先後幫忙做了詩作錄入與初步校稿工作,其中好幾位同學還陪同我一起熬夜編書,非常辛苦,但同學們懷著對詩歌與詩人的內心尊重,無怨無悔,在此向他們一併致謝。
真誠希望這本《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的出版,以及隨後每年推出一本的中國新詩日曆,能夠成為幾代詩人與詩歌愛好者的年度文化記憶。
是為後記。
2017年歲末 寫於北京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