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死了?
江蘇省蘇州市滸墅關楊山路附近有一座橋,橋下有河,河裡有魚,所以時常會引來好玩的群眾在此地抓魚。然而2018年8月下旬的一天,河裡居然飄上來一具女屍。
屍體背部朝上,已呈現高腐狀態,無法辨別其面目特徵。經勘查,民警發現屍體從膝蓋下方被截斷,其頸部有一道明顯勒痕,所以這顯然是一起命案。
死者遇害時身穿睡衣,頭部纏繞著毛巾的同時,被一個塑膠袋紮緊。由此民警推測第一案發現場應在室內。
現場除了這些以外,再無任何能證明死者身份的物品。這意味著,若想確定死者是誰,無異於大海撈針。
塑膠袋,來自一家藥房的大號專用袋,於是民警率先圍繞塑膠袋展開追蹤。
-2-
藥店的線索
在十八家連鎖藥房中,距離拋屍地最近的是在長江路的一家。走訪期間,藥店店長小許向警方提供了一條線索。
小許口中的朋友名叫吳某,曾是藥店前任店長,於一個月前離職。談起吳某,小許說「我一直都和她有聯繫,但是感覺她最近有點奇怪。」
按理來說以小許與吳某的親密關係,這樣反常的行為是不可能會發生的。那麼吳某究竟為何會這樣,她會是民警苦苦尋找的死者嗎?
說著,小許向民警提供了一張吳某的生活照,照片上的女子畫著濃妝十分美豔,這與死者外貌截然不同。
就在打算放棄的時候,一位女警靈光一現:「現在好多女孩妝前妝後都差很多的。」
在基本確認吳某正是死者後,民警卻發現小許的表情逐漸驚恐起來,她戰戰兢兢地說:「如果她真的已經死了,那麼剛剛跟我微信的人是誰?」
-3-
神秘男友
每天微信,語音通話,更新朋友圈
如果按照小許的意思來說,這些都是吳某「死後」的日常,那這真的太嚇人了。
民警聯繫了吳某在老家的父母得知,原來吳某有一位神秘男友王某。
「王某告訴我們,女兒一直忙著考試,不讓我們聯繫她。」
監控視頻證實,王某曾開車頻繁出入拋屍地點,並且時間也與拋屍時間相吻合。因此,王某犯罪事實被落實。
最終,王某於家中被抓獲。
枕頭下,民警找到了吳某的手機。房間的陽臺上,發現了拋屍用的紙箱。
不僅如此,王某的手機裡有許多檢索信息,例如:故意殺人如何判刑、拋屍、屍體沉到河底多久會上浮、如何讓屍體上浮
同時,案發前一周內,王某在交易網站上也有許多驚人的檢索信息,例如:紙箱、拖板車、剔骨刀
面對鐵一般的證據,王某不得不承認罪行,案件至此成功告破。
-4-
他讓她安靜的方式
王某今年24歲,浙江人,與吳某相識於網絡,因來江蘇旅遊,兩個人才見了面。
「感覺她挺可愛的,我很喜歡。」
一見鍾情令他們走到了一起,但隨著時間相處,王某發現女友吳某很少誇獎他,甚至還會在外人面前拆臺。每次吵架的時候,也會讓王某十分難堪。
「我真的不知道她為什麼要這麼對我?」
2018年6月王某得知吳某迷戀賭博,為哄女友開心,他便也參與其中。然而本就沒有積蓄的二人,很快便負債纍纍。
為了還債,王某整日忙得焦頭爛額,他再也無暇顧及吳某的心情。也因此,他遭受到了女友更多的謾罵與嘲諷。
因為沒有準備情人節禮物,王某被吳某罵得狗血淋頭。終於,懦弱與容忍的累積,讓他心中的怒火爆發了。
最後吳某提出了分手,並且任憑王某怎樣求情都無動於衷。激動之時,她更是對王某百般責罵。
看著女友停不下來的嘴,王某萌生出了一個念頭。
就這樣,王某用一根數據線死死勒住吳某的脖子,徹底讓她閉上了嘴。
說道:
畢金儀:王某採用扼頸的方式索命,這種致死方式非常私密。一是因為距離很近,二是在施力的整個過程中,無論持續多長時間,王某必須要盯著吳某。王某之所以選擇這樣索命的方式,是因為對吳某有著深刻的情感糾葛。王某在與吳某相處的過程中,雖然對吳某有著很深的感情,但與此同時也忍受了很多屈辱。以至於最後,當王某不想再聽吳某說話的時候,採用了永遠讓其閉嘴的方式。王某對吳某採取扼頸的時候,因為是徒手需用力,這也是他在對其施展控制權的表現。王某的控制欲還體現在,他殺害吳某之後,冷靜地處理殺人拋屍的整個過程,這些都說明王某實則是一個內心極其冷酷的人。
傑文津:吳某對王某的行為是一種來自半親人的傷害,在吳某的心裡她認為對外要笑臉迎人,卻把怨氣全部帶給王某。因為她認為王某作為男朋友,是最不可能傷害自己的人。其實,吳某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無論是根據刑事司法的案例統計,還是從媒體接觸到的廣泛案例,都能證明:半親密的關係,最容易在你通過發洩情緒的過程中。反過來對你施以嚴重傷害,釀成惡性的刑事案件。
編審/邱燦
策劃/周紀文
編輯/韓梅 餘豆豆
記者/呂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