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上合組織秘書長:改革開放對全人類都有巨大意義

2021-01-10 廣州日報

相聚廣州,讀懂中國。11月20日,2020 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 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來自不同國家的重量級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

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改革開放對全人類都有巨大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將有能力與美國矽谷競爭

「改革開放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不僅對中國是如此,而且對全人類都有巨大意義。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為大會發來視頻。

諾羅夫說,40多年來,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生產國和出口國,是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的構建者。廣東在這項事業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深圳原來是一個小小的漁村,但是由於中國領導人充滿智慧的政策,深圳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在全世界的創新和科技領域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諾羅夫認為,隨著高科技產業集群的發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的9個城市在內,將成為世界的高科技、創新和經濟中心,到2035年將有能力與美國矽谷競爭。

諾羅夫:將在廣州建立常設平臺促進中國與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產業合作

諾羅夫表示,「在廣州,我們要建立一個常設的平臺,讓中國與上合組織的成員國能夠進行產業合作,同樣我們決定在廣州也可以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合作中心來發展創新集群,以及青年的創業夥伴活動,並且能建立各國與東協的合作。」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方晴 張姝泓 黎慧瑩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俊傑統籌 黃蓉芳 前方統籌 方晴

廣州日報五號樓工作室出品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

相關焦點

  • 讀懂中國|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粵港澳大灣區將有能力與美國矽谷...
    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來自不同國家的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中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改革開放對全人類都有巨大意義「改革開放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不僅對中國是如此,而且對全人類都有巨大意義。」當天,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為大會發來視頻。
  • 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建議在穗建平臺,讓成員國開展產業合作
    南都訊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秘書長諾羅夫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依舊保持了經濟增長,這是繼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第二次挽救全球經濟的發展。
  • 上合組織秘書長:中國經濟是世界的榜樣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簡稱「上合峰會」)將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為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俄語頻道專訪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他表示,中國經濟是世界的榜樣。
  • 國是訪問|上合組織秘書長:中國第二次拯救了世界經濟
    我想強調的是,考慮到各國民眾思維方式和觀點上的巨大差異,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發展關係的經驗為各方在國際舞臺上互動提供了一個有效借鑑模式。我們各國展示了如何在不犧牲主權、不違背各自國家利益、不與各方外交政策中其他優先事項起衝突的情況下建立合作。
  • 「外洽會現場」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未來將持續加深和中國的合作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高歌 在11月25日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發表了演講。2020年是上合組織成立的第19個年頭,2019年1月1日,諾羅夫就任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第六任秘書長,諾羅夫也是烏茲別克斯坦前外交部部長,此前還曾擔任烏茲別克斯坦駐歐洲多國大使,具有豐富和寶貴的外交經驗。諾羅夫到任後,很重視並積極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以及對話夥伴國之間的經貿與投資合作,特別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
  • 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
    亞太經合組織秘書處執行主任麗貝卡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合作主張完全正確,對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應對疫情挑戰和實現經濟復甦提供了重要指引。  百川入海 激蕩開放合作旋律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籤署。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揚帆啟航。
  • 上合組織願同中國加強電商和物流合作
    來源:央視原標題:上合組織願同中國加強電商和物流合作 共建有效的國際物流網絡和體系 昨天(8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在北京舉行推介會,就上合組織國家與中國地方省市構建暢通國際物流體系,加強貿易往來展開交流。
  • 上合高端論壇:挖掘上合組織的經濟潛力
    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謝亞宏)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12月2-3日在上海政法學院聯合舉辦年終形勢研討會-上合高端論壇2020。會議主題為「疫情形勢下上合組織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 首屆上合高端論壇在滬舉辦 探討疫情下上合組織的機遇與挑戰
    新民晚報訊(記者 齊旭)12月2日至3日,首屆上合高端論壇在上海政法學院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以下簡稱中國-上合基地)、上海政法學院、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舉辦。圖說: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 任仲平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評論員文章(上、下)
    在很多人看來,從1978年到2018年,這個國家就像一艘駛往未來的大船,勢不可擋地開啟了一段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歷程」。鑑於中國的巨大成功,有學者甚至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經驗是否可以說明,只要進行改革開放就一定會取得成功?答案恐怕是否定的。過去40年裡,很多國家、地區也都進行過改革或是開放,但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
  • ...省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二○○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回首30年的光輝歷程,我們對改革開放的性質、地位和歷史意義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它宣告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成了現實。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在中國大地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但奪取政權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各國共產黨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
  • 「縱論天下」專家:上合組織將開啟更加波瀾壯闊的新篇章
    新華網北京12月2日電(朱夢娜)近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上合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鄧浩就此次會議的重要意義和取得的成果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 「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
    原標題:「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11月20日至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舉行。600餘名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深入交流研討。
  • 習近平關於改革開放論述中的這些用典 意義非凡
    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引用「『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旨在強調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重要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要發展、要飛躍,就必須順應變革創新的時代潮流,必須堅信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乘風破浪,奮力拼搏,將改革進行到底。
  • 習近平關於改革開放論述中的這些用典,意義非凡!
    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2018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 原典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 《中國人民銀行七十年(1948-2018)》《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大事記...
    中國金融出版社圖書質量總監彭元勳在致辭中表示,編輯出版、推薦學習《中國人民銀行七十年(1948-2018)》《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大事記(1978-2018)》兩部著作,切合了當下正在開展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教育學習活動。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
    4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展。40年來,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尊重人權,在改革開放中保障人權,在改革開放中促進人權,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人權保障的新經驗、新奇蹟。
  • 中國理論的世界意義
    原標題:中國理論的世界意義   辛鳴:中國理論自信背後是世界觀和思維方式的優勢   理論自信最後還落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   西方理論,包括西方中心論、歷史終結論等,其背後的潛臺詞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只能有一種模式,只能有一個中心,整個世界是圍繞西方展開的。
  • 改革開放與中國人觀念的變遷
    改革開放與中國人觀念的變遷2008年10月25日中國人從遵從權威向平權開放的過渡,真正體現了改革開放在思想觀念上的成果。文 / 侯玉波「社會變革和技術革新的加速發展,使社會上所有的個人和組織都越來越窘於應付,處理不當,將引起適應力的大崩潰。」這是阿爾溫·託夫勒在《未來的震蕩》這本書中對社會變革與人的關係的闡述。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的三十年,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領域所發生的變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得多。
  • 印跡|改革開放40年,中國旅遊業發生了哪些大事?
    1986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的中國第一個旅遊全行業組織——中國旅遊協會正式成立。  1987年11月,國務院批准頒布《導遊人員管理暫行條例》。  1988年5月,國務院成立國家旅遊事業委員會,同時撤銷國務院旅遊協調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