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國人深受「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老話的影響,因此對汲取知識有著渴望之心。例如,古代的科舉制度、現代的中、高考制度,都能真實的驗證這句話的正確性。在歷史的洪流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正是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向所有人證明了知識改變了他的一生命運。此人便是「白卷先生」張鐵生。
張鐵生舊照
張鐵生的出生背景
1950年,張鐵生出生於遼寧興城的一個普通家庭裡。1968年,張鐵生初中畢業,參加了下鄉插隊。憑藉著自己的突出的表現,張鐵生成為了生產隊的小隊長。1973年,張鐵生被組織推薦參加了那年的全國高等學校招生考試。
張鐵生舊照
由於常年的下鄉活動,讓張鐵生看書學習的機會寥寥無幾。在理化考試中,他僅僅做出3道小題,最終成績只得到了6分,他的試卷幾乎可以說是白卷了。或許是由於心緒難平,張鐵生在試卷背面的空白處,給「尊敬的領導」寫了長長的一封信。
被稱為「白卷先生」
這封信中,張鐵生訴說了自己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的心裡矛盾,發洩了他因不忍心放棄集體生產而躲到小屋裡去複習功課,這讓他的學業成績很不理想,張鐵生為此也非常沮喪。
隨著考試成績的出爐,張鐵生這份白卷也被各大媒體轉載和報導,一瞬間,張鐵生成為了當時的「白卷先生」,他的事跡也被廣泛傳播。當年,《遼寧日報》上還對張鐵生的事跡公開發表了評論:「張鐵生的理化這門課的考試,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對整個大學招生的路線問題,卻交了一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的答卷。」
上世紀70年代的《遼寧日報》
之後,《人民日報》也轉載了張鐵生的這封特殊的信,並稱:「這封信提出了教育戰線上兩條路線、兩種思想鬥爭的一個重要問題,確實發人深思。」而隨著事件的發酵,張鐵生成為熱門人物,並順利的被鐵嶺農學院畜牧獸醫系錄取。1975年,張鐵生還被選為第四屆人大常委。1975年,張鐵生升任為鐵嶺農學院領導小組副組長、黨委副書記等。
入獄15年
但到了1976年,隨著大環境的轉變,張鐵生瞬間從雲端跌入地獄,被打入監獄,判處15年有期徒刑。一直到1991年,張鐵生才被釋放出獄。在很多人看來,遭遇了如此挫折的張鐵生,他的後半生想必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了。只能成為泯然於眾人當中的一個普通人,再也不復往日的風光。
張鐵生與董禮平結婚
事實卻並非如此。在張鐵生走出監獄的大門時,他的同學董禮平特地從老家過來接他,這讓張鐵生的內心瞬間變得溫暖起來。兩個月後,兩人因感情逐漸升溫,選擇了走入婚姻的殿堂。而此時的張鐵生已經41歲了。
再上人生巔峰
隔年,兩人的女兒出生,張鐵生感受到了自己肩負的巨大壓力。在妻子的幫助下,張鐵生進入了遼河飼養公司,成為了一名普通員工。張鐵生深知知識的重要性,所以他在空閒的時間會經常讀書,學習新的營銷知識,還將這些知識運用到了實踐當中。
沒多久,張鐵生就開始負責瀋陽整個市場開發的工作,不到半年的時間,他所負責的市場銷售量迅速攀升。不幸的是,張鐵生因此受到排擠,被迫辭職。之後,張鐵生索性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禾分牧業有限公司
他同好友金衛東成立了一家名叫「天地飼料」的公司,在張鐵生不斷的學習及努力經營下,1995年天地飼料公司已經在瀋陽站穩了腳跟。為了更好的發展,張鐵生將公司合併到了金衛東的禾分牧業公司,以10%的股權成為其中一名管理者。
張鐵生近照
一直到2012年,張鐵生個人持有的股份估值大約價值3億元,到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飆升到了25億元左右。至此,張鐵生通過不懈努力,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劇本,逆轉了原本跌入谷底的人生軌跡,不得不叫人敬佩。這位曾經轟動一時的「白卷先生」,最終以另外一種令人驕傲的身份,重新回歸大眾視野,可謂是新時代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