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不尋常的事件。中共十大召開4個月後,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北京與瀋陽、南京與廣州、濟南與武漢、福州與蘭州八大軍區司令員相互對調。這件事情不但在國內產生巨大影響,在國際上也引發了各種猜測。
毛澤東為什麼一定要對十一大軍區中的八大軍區司令員進行對調呢?從我黨與軍隊的具體關係變化來看,我黨總體模式與思路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但實際過程卻有些複雜。基於歷史經驗,新中國成立以後,毛澤東始終對軍隊抓得很緊,特別關注直接領導者的動向。
1973年3月10日,鄧小平恢復了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職務,同年8月在黨的十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在一次聽取工作匯報中,毛澤東講到各大軍區司令員久未調動的問題,問鄧小平怎麼辦?鄧小平稍作沉思,隨後把面前的茶杯和毛澤東的茶杯對換了一下。毛澤東會心一笑,說道:「英雄所見略同。」
>>「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會油」
1973年12月,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一開始,毛澤東就批評政治局和軍委。會場裡鴉雀無聲,氣氛有此緊張。毛澤東緩和了一下語氣:「我考慮了很久,大軍區司令員還是調一調好。」
毛澤東建議在座的政治局委員們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完歌,他接著談:「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這是講各大軍區司令員。他說他已經考虛了好久,認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坐鎮,一待就是20年,會出現消極因素。
隨後,毛澤東宣布重要決定,他指著復出不久的鄧小平說:「我們現在請了一個參謀長。他呢,有些人怕他,但他辦事比較果斷。」毛澤東又對鄧小平說:「你呢,人家有點怕你,我送你兩句話,柔中有剛,綿裡藏針,外面和氣一點,內部是鋼鐵公司。過去的缺點,慢慢改一改吧。」
>>從「東平湖」聊到《紅樓夢》
根據政治局會議的決定,中央12月20日召開了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會議,21日下午,毛澤東接見了與會人員。
李德生回憶,毛澤東交代葉劍英副主席把各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都找來。46位高級將領受到了接見。將要被調動的八大軍區司令員,坐在面對毛澤東的前排。
接見開始後,毛澤東拍拍朱老總的肩膀:「這是好司令啊,是我們的紅司令,不是黑司令。」毛澤東簡單地講了幾句之後,便與站立在一側的蕭勁光、陳士榘、田維新和馬寧4位高級將領握手談話。
毛澤東與解放軍政治部副主任田維新少將握手時問:「田維新同志,你是哪兒人?」「山東東阿人。」田維新答。「曹植埋在什麼地方啊?」毛澤東又問。「魚山。」田維新回答。
毛澤東又問:「左邊有個湖,是什麼湖?」田維新想了一下說:「嗯,要說湖,那離魚山還遠,是東平湖。」「噢,那就對了!」毛澤東突然話鋒一轉,說:「總政治部就交你負責了!」
田維新毫無準備,但很快做出了反應:「德生同志(此前任總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走了,總政就我一個副主任了。讓我繼續留在總政工作是需要的,請主席委派主任。」
「不,就是你負責了!」毛澤東以十分明確的語氣說。田維新說:「我資歷經驗都不夠,還請主席派個主任吧! 」毛澤東不再作答,開始與空軍司令員馬寧握手談話。
之後,毛澤東再次開始向全體人員講話。講著講著,他向坐在前排的許世友問道:「我要你讀《紅樓夢》,你讀了沒有?」「讀了。」許世友回答得很乾脆。「讀了幾遍?」「一遍。」「一遍不夠,要讀三遍。」毛澤東隨口背了《紅樓夢》第一回中的一大段。
背過《紅樓夢》,毛澤東還要許世友學劉邦手下的名將周勃。
12月22日,毛澤東正式宣布對調命令,各大軍區司令員、軍兵種主要領導再次集中。周恩來宣布了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具體細節:
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與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對調;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與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對調。
>>建軍史上的重大高層變動
當時全國有十一大軍區,除了上述八大軍區外,還有新疆軍區、成都軍區、昆明軍區的三位司令員沒有被調動。
會議結束後,按照毛澤東的要求,命令下達10天內,各軍區司令員都到達了新的工作崗位,每人按規定僅帶了10人以內的工作人員。對調工作乾淨利落地完成了。這次重大軍界人事調動,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鄧小平事後談起這次對調的必要性時指出:「這是因為毛澤東很懂得領導軍隊的藝術,就是不允許任何軍隊領導幹部有個團團,有個勢力範圍。」
這次對調是我軍建軍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摘自《作家文摘》2009年總第1258期
本文來源:文匯報 作者:李林 毅軍 夏若天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