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事件內幕

2021-01-09 上海熱線

  

    1973年12月,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不尋常的事件。中共十大召開4個月後,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北京與瀋陽、南京與廣州、濟南與武漢、福州與蘭州八大軍區司令員相互對調。這件事情不但在國內產生巨大影響,在國際上也引發了各種猜測。

  毛澤東為什麼一定要對十一大軍區中的八大軍區司令員進行對調呢?從我黨與軍隊的具體關係變化來看,我黨總體模式與思路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但實際過程卻有些複雜。基於歷史經驗,新中國成立以後,毛澤東始終對軍隊抓得很緊,特別關注直接領導者的動向。

  1973年3月10日,鄧小平恢復了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職務,同年8月在黨的十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在一次聽取工作匯報中,毛澤東講到各大軍區司令員久未調動的問題,問鄧小平怎麼辦?鄧小平稍作沉思,隨後把面前的茶杯和毛澤東的茶杯對換了一下。毛澤東會心一笑,說道:「英雄所見略同。」

  >>「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會油」

  1973年12月,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一開始,毛澤東就批評政治局和軍委。會場裡鴉雀無聲,氣氛有此緊張。毛澤東緩和了一下語氣:「我考慮了很久,大軍區司令員還是調一調好。」

  毛澤東建議在座的政治局委員們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完歌,他接著談:「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這是講各大軍區司令員。他說他已經考虛了好久,認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坐鎮,一待就是20年,會出現消極因素。

  隨後,毛澤東宣布重要決定,他指著復出不久的鄧小平說:「我們現在請了一個參謀長。他呢,有些人怕他,但他辦事比較果斷。」毛澤東又對鄧小平說:「你呢,人家有點怕你,我送你兩句話,柔中有剛,綿裡藏針,外面和氣一點,內部是鋼鐵公司。過去的缺點,慢慢改一改吧。」

  >>從「東平湖」聊到《紅樓夢》

  根據政治局會議的決定,中央12月20日召開了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會議,21日下午,毛澤東接見了與會人員。

  李德生回憶,毛澤東交代葉劍英副主席把各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都找來。46位高級將領受到了接見。將要被調動的八大軍區司令員,坐在面對毛澤東的前排。

  接見開始後,毛澤東拍拍朱老總的肩膀:「這是好司令啊,是我們的紅司令,不是黑司令。」毛澤東簡單地講了幾句之後,便與站立在一側的蕭勁光、陳士榘、田維新和馬寧4位高級將領握手談話。

  毛澤東與解放軍政治部副主任田維新少將握手時問:「田維新同志,你是哪兒人?」「山東東阿人。」田維新答。「曹植埋在什麼地方啊?」毛澤東又問。「魚山。」田維新回答。

  毛澤東又問:「左邊有個湖,是什麼湖?」田維新想了一下說:「嗯,要說湖,那離魚山還遠,是東平湖。」「噢,那就對了!」毛澤東突然話鋒一轉,說:「總政治部就交你負責了!」

  田維新毫無準備,但很快做出了反應:「德生同志(此前任總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走了,總政就我一個副主任了。讓我繼續留在總政工作是需要的,請主席委派主任。」

  「不,就是你負責了!」毛澤東以十分明確的語氣說。田維新說:「我資歷經驗都不夠,還請主席派個主任吧! 」毛澤東不再作答,開始與空軍司令員馬寧握手談話。

  之後,毛澤東再次開始向全體人員講話。講著講著,他向坐在前排的許世友問道:「我要你讀《紅樓夢》,你讀了沒有?」「讀了。」許世友回答得很乾脆。「讀了幾遍?」「一遍。」「一遍不夠,要讀三遍。」毛澤東隨口背了《紅樓夢》第一回中的一大段。

  背過《紅樓夢》,毛澤東還要許世友學劉邦手下的名將周勃。

  12月22日,毛澤東正式宣布對調命令,各大軍區司令員、軍兵種主要領導再次集中。周恩來宣布了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具體細節:

  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與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對調;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與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對調。

  >>建軍史上的重大高層變動

  當時全國有十一大軍區,除了上述八大軍區外,還有新疆軍區、成都軍區、昆明軍區的三位司令員沒有被調動。

  會議結束後,按照毛澤東的要求,命令下達10天內,各軍區司令員都到達了新的工作崗位,每人按規定僅帶了10人以內的工作人員。對調工作乾淨利落地完成了。這次重大軍界人事調動,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鄧小平事後談起這次對調的必要性時指出:「這是因為毛澤東很懂得領導軍隊的藝術,就是不允許任何軍隊領導幹部有個團團,有個勢力範圍。」

  這次對調是我軍建軍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摘自《作家文摘》2009年總第1258期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文匯報 作者:李林 毅軍 夏若天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1973年,毛主席為何堅持對調八大軍區司令員?
    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是我軍建軍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是毛澤東經長久醞釀後所採取的一項重大的治軍、治國舉措。實踐證明,這一舉措對於防止黨內、軍內鬧獨立性現象的發生,對於反對宗派主義和山頭主義,確保軍隊在黨的絕對領導下的團結與統一,產生了積極影響。
  • 1973年12月22日,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他們都是誰,是何軍銜
    1973年12月22日,主席正式籤發命令,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當時全國共有11個大軍區,新疆軍區司令員楊勇、成都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任職時間都不長,最長的也才4個月,所以他們三個原地未動。因此對調的只有8個,他們都是誰,是何軍銜呢,咱們一起來回顧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73年)-1970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
    1972年8月24日,毛澤東對鄧小平的一封信作出批示。根據毛澤東的批示精神,中共中央決定:恢復鄧小平的黨的組織生活,恢復他的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由國務院分配他擔任適當工作。  3月25日 由團長、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負責人李夢華,副團長陳先、宋中、徐寅生(兼總教練)率領的中國桌球代表團離開北京前往南斯拉夫,參加第32屆世界桌球錦標賽。
  • 1955年,六大軍區改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六大軍區改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1950年2月,六大軍區體制正式形成,分別是東北軍區、西北軍區、華北軍區、西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建國之初的軍區設置,初衷是為了維護地方穩定。
  • 913事件後,受牽連的33名將軍最後結局
    2005年9月25日,王秉璋死於北京。8、梁興初,中將。1950年10月參與韓戰,任第38軍軍長。1954年回國後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1967~1973年任成都軍區司令員。1972年3月23日因捲入「九一三」事件,被調到太原化工廠,1985年10月5日死於北京。9、陳仁麒,中將。
  • 1988年恢復軍銜制,成都軍區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
    1988年恢復軍銜制,成都軍區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三大主線貫穿始終,即百萬大裁軍、改革開放、對越反擊戰。其中,百萬大裁軍從八十年代初期都開始醞釀,1985年正式開始,並將十一大軍區調整為七大軍區,成都軍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起來的。
  • 1988年成都軍區司令員都有誰?都授予什麼軍銜?誰成就大
    年到1992年任蘭州軍區司令員,後來擔任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張太恆1985年6月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張太恆1992年10月到1996年11月任濟南軍區司令員,1994年6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副司令員: 馬秉臣  1988年授予軍銜:中將  馬秉臣1928年出生,河北阜城縣建橋鄉小馬莊人,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了遼瀋、平津、廣西、海南島等戰役。
  • 1973年中央辦公廳副主任自殺事件始末
    資料圖:王良恩 原載《同舟共進》2010年第12期 鄔吉成(1927~2006) 曾擔任毛澤東隨身警衛、中央警衛處副處長及中央警衛局副局長兼司令部副參謀長、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 【毛主席所說的「反革命的簡報」】 中共九屆二中全會上出現的政治鬥爭,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內引起了漣漪,特別是在「九一三」林彪出逃墜機事件後,漣漪蕩起層層波瀾,以致發生了讓我大為吃驚的事,這就是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王良恩的突然自殺。 我任職單位的領導班子成員自殺,這在我參加革命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
  • 「紅二代」葉愛群:中將軍銜,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曾任42軍軍長
    「紅二代」葉愛群:中將軍銜,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曾任42軍軍長1979年2月,對越反擊戰打響。對越作戰的高潮就是諒山戰役,一度威逼越南首都河內。鮮為人知的是,諒山戰役是由42軍單獨發起的,重創越南陸軍精銳308師。42軍素有「後起旋風軍」美譽,第一任中將正是開國中將萬毅。
  • 1945年,東北軍區司令員的人選有陳、徐、林,林彪憑什麼奪帥
    1945年6月,毛澤東給王震的通信中著重提到,預估日本將會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投降,但因為美國突然介入,投下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迫使日軍投降的時間大幅提前,所以毛澤東在得知消息後,又緊急對先前預設的戰備方案和全國的部署做出了全新調整。
  • 揭秘1967年葉劍英「大鬧京西賓館事件」內幕
    「大鬧京西賓館」事件  京西賓館建成後的正常工作僅僅維繫了兩年多,1966年「文革」爆發後,這裡便成為了備受外界關注的焦點。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發生在1967年1月的「大鬧京西賓館事件」。  1967年1月19日下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在京西賓館第二會議室召開。
  • 1973年中國大事記
    3月16日,周恩來在聽取文件起草情況的匯報時,指出:「鑑於1970年大膨脹,1972年沒有抓」,今年要「經常檢查」。「整頓的方針要寫清楚」。1月8日——周恩來批准將原北京市秦城監獄收歸公安部直轄。二月2月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發生芮氏7.9級強烈地震。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畜牧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
  • 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周月星一行到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調研
    12月2日,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周月星一行到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調研國防特色校及紅色教育工作。濱州市委常委、軍分區司令員朱俊,軍分區政委艾稱意,濱城區委書記、黨校校長白平和,區委常委、區人武部部長郭學輝,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王樹林,黨委委員、副校長劉仲凱,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市紀委監委監察專員宋志剛陪同調研。周月星一行首先參觀了東方紅廣場,瞻仰了毛主席雕像,了解了學校紅色校園的建設理念。
  • 港媒:中國空軍王牌指揮官晉升為大軍區主官
    中新網8月20日電:香港《大公報》19日刊文說,解放軍空軍在「八一」建軍節前後進行了一輪大規模高級將領調整,涉及總部和大軍區空軍。空軍第一位「60後」副大軍區將領也得以產生。文章注意到,這批調整包括:蘭州軍區空軍政委房建國中將調任空軍總部副政委;空軍後勤部政委劉健少將升任蘭州軍區副政委兼蘭州軍區空軍政委;成都軍區空軍政委王祥富中將同時擔任成都軍區副政委。
  • 1953年,許世友出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打過哪些著名的戰鬥?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是1951年3月18日,作為第三批入朝部隊,由安東、長甸河口渡江入朝的。時任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是陳賡大將。第三兵團當時下轄第12軍、15軍及的60軍。第12軍和第15軍,都是原第二野戰軍部隊,12軍軍長,是名將王近山。
  • 5年時間,此人就從連級升到了軍區副司令,最後按正團職轉業
    甚至還有這麼一人,僅用了5年時間,就從一名連級幹部直接升到了大軍區的副司令員。此人名叫孫玉國,看到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因為這名在建國前根本沒聽說過,抗美援朝時也沒記得有這麼一號人物。其實,孫玉國當兵的時間是在1961年,那麼一名60年代才參軍的人,是怎麼做到晉升如此之快的呢?
  • 1971年9月13日林彪外逃墜機身亡(組圖)
    當9月5日、6日從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顧岡舟、武漢軍區政委劉豐那裡得知毛澤東同當地黨政軍負責人談話內容後,林彪等人十分緊張,猜測國慶節前後將召開九屆三中全會,可能要解決他們的問題,便孤注一擲,捍然決定謀殺在南巡途中的毛澤東,發動武裝政變。  9月10日,毛澤東突然改變行程,於12日下午3時到達北京豐臺東站,在車上召見北京黨政軍領導人李德生、吳德。
  • 天津警備區司令員姚小旋簡歷 批准董澤平退休(圖)
    會上,北京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程童一宣讀了中央軍委命令:董澤平同志達到服役最高年齡,批准退休;65集團軍副軍長姚小旋同志任天津警備區司令員。姚小旋簡歷:  姚小旋,1960年9月生,安徽定遠人。   1976年12月參軍。
  • 1958年炮兵學院成立,炮兵司令員擔任院長,其他領導都是什麼軍銜
    1958年7月,以軍事學院炮兵係為基礎,在河北宣化成立炮兵學院。學院的任務是培養全軍炮兵營以上的中、高級指揮員及參謀人員。炮兵學院院長由炮兵司令員、開國上將陳錫聯擔任,其他領導都是解放軍高級將領。炮兵學院的成立,標誌著人民軍隊向著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