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六大軍區改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1950年2月,六大軍區體制正式形成,分別是東北軍區、西北軍區、華北軍區、西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建國之初的軍區設置,初衷是為了維護地方穩定。進入1955年,我國經濟已經取得階段性恢復,綜合國力大為提升,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上了日程。
中央軍委一方面設置軍銜,另一方面將六大軍區拆分為十二大軍區。同年5月,十二大軍區正式運營。那麼,六大軍區改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東北軍區老底子是第四野戰軍,1955年改編為瀋陽軍區,變動相對較小,司令員為鄧華,後來授予上將軍銜,成為了萬眾矚目的開國上將。值得一提的是,東北軍區在解放戰爭時期,以及建國後的抗美援朝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其他五大軍區變化較大。
華北軍區改編情況
華北軍區成立於1948年5月,由原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組成,所轄軍隊為華北軍區野戰軍。華北軍區一部改編為北京軍區,司令員由楊成武擔任,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55年國慶大閱兵,楊成武擔任了閱兵總指揮。
原屬華北軍區的內蒙古軍區,由二級軍區升級為大軍區,由烏蘭夫擔任司令員兼政委,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7年,中央軍委考慮到統一指揮問題,撤銷內蒙古軍區,併入到了北京軍區。
華東軍區改編情況
華東軍區是在第三野戰軍的基礎上建立而來的,人民海軍正是誕生在華東軍區。1955年,華東軍區一部改編為南京軍區,由許世友擔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原屬華東軍區的山東軍區改編為濟南軍區,司令員由楊得志擔任,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5年軍區大調整中,濟南軍區成為了全軍戰略總預備隊。
中南軍區改編情況
中南軍區是在第四野戰軍的基礎上建立而來的,建國之後領導收復了海南島。1955年軍區調整中,中南軍區一部改編為廣州軍區。開國上將李天佑擔任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同年此後還曾擔任過廣州軍區代司令員。
原屬中南軍區的湖北軍區改編為武漢軍區,由陳再道擔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5年武漢軍區被裁撤,但戰略地位並沒有消退,一直是大軍區時代的後勤保障。
西北軍區改編情況
西北軍區是在第一野戰軍的基礎上建立而來的,建國後為開發新疆做出了貢獻,現如今的新疆建設兵團,就帶有濃厚的第一野戰軍血統。1955年軍區調整,西北軍區一部被改編為蘭州軍區,由張達志擔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原屬西北軍區的新疆軍區升格為大軍區,由王恩茂擔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西南軍區改編情況
西南軍區是以第一野戰軍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建國初期為開發大西南作出了卓越貢獻。
1955年軍區大調整,西南軍區一部以四川軍區為基礎,改編為成都軍區,由賀炳炎擔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原屬西南軍區的西藏軍區,升格為大軍區,由張國華擔任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正是由張國華領銜指揮的。
原屬西南軍區的雲南軍區,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昆明軍區,由秦基偉擔任副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秦基偉擔任昆明軍區司令員長達14年,是昆明軍區歷任司令員中任職時間最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