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軍區海軍司令袁也烈:曾是林帥上級,55年因何僅被授少將銜?

2021-01-15 佛系說史

1955年9月,為表彰那些為中國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立下赫赫戰功的解放軍將領們,我黨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授銜儀式;此次大授銜,共有1048名共和國將領被授予了少將以上的軍銜,其中有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

而在798名少將中,有幾人的爭議是比較大的,認為其軍銜偏低了;比如時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的袁也烈將軍,他在1927年南昌起義時就是25師(葉挺獨立團擴編)75團3營的營長,開國元帥林彪當時也僅僅是73團下屬的一個連長,解放戰爭時期也擔任過渤海縱隊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52年軍隊評級的時候,他也被評為了準兵團級;1955年大授銜時,按照「副、準兵團級,多可授予中將」的授銜標準,袁也烈這位老資歷的開國將領最低也應該被授予中將軍銜,可他卻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為何呢?

原來這一切都與袁也烈將軍的經歷有關;1921年8月,22歲的袁也烈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這裡他聆聽毛主席的革命演講、閱讀進步書籍,受先進革命思想的影響逐步投入到了反帝愛國革命鬥爭中。1925年6月在桂軍軍官學校讀書的袁也烈策動200多同學一起投奔了黃埔軍校,成為黃埔二期的一員,這比林彪(黃埔四期)、許光達(黃埔五期)、羅瑞卿(黃埔六期)等許多同樣黃埔畢業的開國將帥資歷都老。畢業後在本校任政治幹事,期間還正是加入了我黨;同年11月,進入葉挺獨立團任第6連連長,從此開始了他波瀾起伏、戎馬生涯的一生。

1927年8月,在北伐戰爭中身先士卒、血戰賀勝橋、武昌城,立下赫赫戰功的袁也烈率領所部追隨周總理、賀老總參加了武昌起義;當時的袁也烈已經因功升任國民革命軍25師(葉挺獨立團擴編)75團第3營營長了。而和他同樣參加起義後來成開國元帥的林彪,當時也僅僅是25師73團3營7連的一名連長;還有開國大將許光達,當時也只是25師7團3營11連的代連長;大將粟裕,當時更只是警衛團的一名普通戰士。

此後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袁也烈歷任紅8軍縱隊參謀長,紅7軍20師團長,八路軍清河軍區參謀長,渤海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華野渤海縱隊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與日寇、國民黨反動派血戰不斷,為民族獨立、民族解放,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

1955年大授銜時,時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的袁也烈,身為準兵團級幹部,卻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主要與他1931年5月在上海養傷時,被英國巡警逮捕,關押進提籃橋監獄的這一經歷有關:

當時袁也烈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刑訊逼供,雖咬緊牙關什麼也沒說,但還是被以「危害民國」的罪名,判處了有期徒刑5年(1931年6月);次年7月,按照大赦條例,袁也烈的刑期被從5年減為3年零4個月。

在服刑期間,國民黨當局不斷地威逼利誘,企圖讓袁也烈寫下「悔過書」,脫離黨組織,但他始終沒有屈服;惱羞成怒的國民黨當局在袁也烈3年刑滿後,也沒釋放他,繼續關押著,直到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袁也烈才被釋放出來。

6年的牢獄生活,再加上出獄後黨組織的一段審查,袁也烈直到12年後,即1944年才再次進入部隊,成為軍事主官;因此他在這一段時期革命資歷的缺失,就成為了他僅被授予少將軍銜的主要原因。

此後,袁也烈將軍歷任解放軍海軍副參謀長、水產部副部長、國家科委海洋專業組組長等職。

1976年8月8日,袁也烈,這位為中國革命勝利立下赫赫戰功的老資歷開國將軍,因病在北京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享年76歲。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55年授銜結束,毛主席對粟裕說:你擔的大將銜,幹得卻是元帥活
    前言毛主席曾言:論功、論才、論德、論歷,粟裕都是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知華東粟裕呀!粟裕是可以當元帥的1955年9月27日下午2時30分,國務院宣布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等10位將領授予大將軍銜,並在同日下午5時舉行授銜儀式。
  • 司令和將軍有什麼區別?誰的職位更大?
    「司令」是一種職務,即:負責指揮所屬軍隊的長官。「將軍」是一種軍銜,在我軍中,它包括: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四等。根據我軍的相關規定,一般只有師或師級以上軍隊編制的軍事主官才能被稱為「司令」。但師級(例如:(地級)軍分區司令)的軍銜只是大校,還不能稱之為「將軍」。只有省軍區司令(正軍級,少將軍銜)或以上才能稱為「將軍」。
  • 1955年,政委被授中將,參謀長被授少將,為何軍長被授予大校軍銜
    1955年授銜時,在淮海、渡江和大西南戰役中屢建奇功,功勳赫赫,為中國革命做出突出貢獻,曾隸屬中原二野第五兵團的第16軍,卻出現了全軍只此一例的奇怪現象:軍政委王輝球被授開國中將,參謀長楊俊生被授開國少將,就連政治主任,和軍直屬麾下的2個主力師長,也被授予了開國少將,但讓人意外的是,身為軍長的尹先炳
  • 88年授銜3位河南人被授上將,2位開國少將,另一人是誰?什麼資歷
    1955年授銜少將銜,1988年8月任中央軍委紀委第2書記。1988年9月尤太忠被授予上將軍銜。1998年7月24日,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80歲。    二、開國少將李德生  李德生,1916年出生於河南省新縣,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參加長徵,同年6月因否定張國燾路線被開除黨籍。
  • 開國少將僅剩7名,開國大校還有上百人
    楊思祿繼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楊思祿同志於2020年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之後,才三天,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 尋訪人民海軍誕生地:1949年4月23日的歷史瞬間
    閱讀提示:1989年中央軍委關於海軍成立日期問題的批覆:「同意以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成立華東軍區海軍的日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成立日期。」
  • 為什麼我國海軍把紀念日定在4月23日
    1989年2月17日,我國中央軍委決定把每年的4月23日,定為我國人民海軍的紀念日。但是為什麼會選這一天呢?  原來,4月23日這一天,我國人民解放軍曾突破國民黨軍隊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解放軍們把紅旗插上南京國民黨政府總政府的當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鄉第三野戰軍東路渡江作戰指揮部駐地宣告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人民海軍從此誕生。
  • 陳雪江回憶:司令讓兩周完成任務,副職說只給三天時間,果然成功
    劉處長是華東軍區的情報處長,雖然只有30多歲,但也算情報戰場上的老人了,他要匯報的內容早已記在腦子中,他拿起指揮桿,指著牆上的地圖開始匯報:「目前盤踞在蘇浙沿海的殘匪主要是丁治磐部,他解放前是國民黨江蘇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陸軍中將。
  • 港媒:中國空軍王牌指揮官晉升為大軍區主官
    中新網8月20日電:香港《大公報》19日刊文說,解放軍空軍在「八一」建軍節前後進行了一輪大規模高級將領調整,涉及總部和大軍區空軍。空軍第一位「60後」副大軍區將領也得以產生。文章注意到,這批調整包括:蘭州軍區空軍政委房建國中將調任空軍總部副政委;空軍後勤部政委劉健少將升任蘭州軍區副政委兼蘭州軍區空軍政委;成都軍區空軍政委王祥富中將同時擔任成都軍區副政委。
  • 他參加紅軍第二年,就當上了師長,建國後還是師長,開國授少將
    有這種經歷的,到建國後,職務沒有變動,還是師長的,就更少了,開國少將劉子奇將軍,就是有著這種經歷的人。當然,叫劉子奇的,還有一位,在國軍中任職,黃埔二期畢業,1945年12月任國軍第123師中將師長,1947年8月20日在陝西米脂與人民解放軍作戰中兵敗被俘,並沒有被關押改造,而是被重用,曾在1949年10月派任第一野戰軍後勤部任軍牧部部長。
  • 回顧90年軍銜制度沿革 來認認這些肩章
    並且,按照國民革命軍的軍銜等級,給各級幹部都授了軍銜。開國中將陳先瑞曾回憶1937年12月毛主席在抗大對他說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名義上歸蔣介石統一指揮,實際上還是黨中央領導和指揮,這一條是不能變的。現在有那麼一些人,國民黨授予什麼中校、上校,就神氣起來了,有點忘乎所以飄飄然了。
  • 緬懷肖勁光大將:中國海軍第一任司令 毛澤東曾向他「借寶」(組圖)
    肖勁光1903年1月4日出生在湖南長沙趙洲港,「五·四」運動時,積極投身於反帝愛國的學生運動,1920年加入毛澤東等同志創辦的湖南俄羅斯研究會。同年8月,他進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創辦的「外國語學社」學習,當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底由團轉黨。
  • 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西部邊防封疆大吏—白俄羅斯軍區司令
    一戰爆發後參加了布魯西洛夫突破戰役,1917年晉升為團長。俄國內戰爆發後在明斯克指揮部隊對抗波蘭軍隊,因負重傷被送往後方,隨後受到捷爾任斯基的邀請加入蘇軍,19年短擔任了白俄羅斯戰線司令,隨後被調往後方,1957年去世。
  • 1955年,六大軍區改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六大軍區改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1950年2月,六大軍區體制正式形成,分別是東北軍區、西北軍區、華北軍區、西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建國之初的軍區設置,初衷是為了維護地方穩定。
  • 《亮劍》裡,趙剛1955年被授予少將,到底算是高還是低?
    儘管一肚子牢騷,最終李雲龍、丁偉和孔捷這樣的老紅軍也只授予了少將軍銜。而「三八式幹部」的趙剛獲授少將,其實已經不低了,實事求是的說,授趙剛大校也沒什麼問題,只因《亮劍》把趙剛塑造成這批幹部當中的佼佼者,才使少將軍銜成為可能。
  •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擊沉國軍3艦、擊傷2艦
    自1958年9月1日擊沉國民黨軍「沱江」號獵潛艦後,「五·一」海戰是人民海軍時隔7年來,再次與敵大型艦艇作戰。此前,福建海軍部隊將重點放在打擊敵「海狼艇」等目標任務上,由於此類目標小型快速,要求我艦艇必須快速趕赴戰場,期間火力接觸時間短,戰機稍縱即逝,對指揮效率和兵力協同提出很高要求。為此,總部基本理順了福州軍區和艦隊兩級指揮機關對福建海軍部隊的指揮關係。
  • 1973年12月22日,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他們都是誰,是何軍銜
    左四為李德生李德生,原北京軍區司令員對調後,成瀋陽軍區司令員。1930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